無性繁殖克隆蝦!從一隻繁衍到稱霸歐洲水域,不是電影不是小說

2020-12-15 陽光下的小向日葵

在《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中,我們見識到了能批量生產、基因完全相同的複製人士兵。

但那畢竟是電影裡的情節,地球上怎麼可能真的有批量生產、基因完全相同的克隆生物呢?真的沒有嗎?

1995年,德國生物學家Lyko博士接到了一個水生物愛好者的報告。這個愛好者自稱發現了一隻有點像「德國龍蝦」的淡水蝦。但這隻蝦長得比一般淡水蝦要大一些,身上是大理石紋一般的花紋,產的卵也比一般蝦要多。它像是一個新品種,愛好者想來確認下。

Lyko博士最終沒查出這種蝦到底是什麼品種,只覺得它像一種廣泛分布於北美的龍紋鰲蝦。品種的存疑並不耽誤這種蝦在水生寵物圈裡的流行。許多水生愛好者都開始養起了這種「無名蝦」。

過了一段時間,養這種蝦的人紛紛發現了一件非常令人驚奇的事:這種蝦不需要和別的蝦交配,就能產下一窩又一窩的卵!並且,產下的卵長大後清一色都是雌蝦!而繁殖出的下一代,也能不需要交配就能產卵!無一例外!

這種事情,筆者聽著就有點興奮得毛骨悚然!當然,一些生物學家也粗淺地對此進行了研究,但都沒有得出什麼重大結論。到了2013年,生物學家決定對這種蝦進行深入研究時,情況已經得不到控制了!

大理石紋鰲蝦的繁殖速度幾乎能媲美《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中複製人的生產速度,從德國開始,到歐洲的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到日本、甚至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都分布著大量這種大理石紋鰲蝦!你買回來一隻,養上一年,就能得到數百隻同樣的蝦!

Lyko博士形容到:它們什麼都吃,腐爛的樹葉、蝸牛、小魚,甚至小昆蟲……它們能從一個湖泊遷徙到另一個湖泊……

為了徹底揭開這背後的秘密,Lyko博士及其助手從歐洲各地抓來了十幾隻這種龍蝦,給他們進行了完整的基因組測序,然後驚訝地發現:這十幾隻龍蝦的基因一模一樣!這意味著,從基因層面上講,這十幾隻龍蝦,甚至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所有這種龍蝦,都是同一隻龍蝦!

後來,Lyko博士和他的同事推測,這種龍蝦可能來自於兩種不同的龍紋鰲蝦的交配導致的變異。其中一隻蝦因為自身變異,有著異常的性細胞,異常的性細胞中包含著兩套染色體。這下,交配產下的雌性龍紋蝦的細胞裡就有了三套完整的染色體。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變異使得大理石紋鰲蝦體型更大、產的卵更多,還不能跟其他品種的蝦交配產卵,只能進行無性繁殖,從而,它的後代、後代的後代……和它共享了同一套基因。也就是說,它們本質上,都是同一隻蝦。

Lyko博士和他的同事經過幾年的研究,正式宣布這種「大理石紋鰲蝦」為一個獨立的新品種,並把它命名為美洲龍紋鰲蝦。

美洲龍紋鰲蝦現在是甲殼綱生物中唯一一個無性繁殖的品種。在這裡,筆者代表廣大的吃貨群眾,問三個問題: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歡迎各位解答!

相關焦點

  • 啥都吃的一隻小龍蝦變異,25年克隆了幾百萬隻,稱霸整個歐洲水域
    這不是一般的小龍蝦,25年前,地球上還完全不存在這種小龍蝦品種,這種大理石紋背小龍蝦,是最近20年才剛剛進化出來的新品種…而且,這個品種有點不一般……25年前,一個簡單的基因變異,變異出了一隻可以無限複製自己無性繁殖的雌性小龍蝦
  • 克隆蝦統治了歐洲各國的水域!大家趕緊學學如何製作美味小龍蝦!
    網傳最新消息,僅在25年前開始出現的一種有斑紋小龍蝦,是一種能自我克隆的變異物種。它掌握了無限自我複製的能力,在25年來產出了無數個自己,現在它的同類幾乎已經統治了大半個歐洲的各種水域!德國生物學家Lyko博士,一直在研究這種小龍蝦。
  • 變異小龍蝦25年克隆出幾百萬隻自己!中國網友:能吃嗎?
    這不是一般的小龍蝦,25年前,地球上還完全不存在這種小龍蝦品種,這種大理石紋背小龍蝦,是最近20年才剛剛進化出來的新品種…而且,這個品種有點不一般……25年前,一個簡單的基因變異,變異出了一隻可以無限複製自己無性繁殖的雌性小龍蝦
  • 細胞的無性繁殖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通俗解讀  □本報評論員  康平    有性繁殖盡人皆知:精子是個細胞,卵子是個細胞,精子進入卵子,即卵子受精,然後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幾天後發育成胚胎,繼而發育成生物體。動物、植物皆然。
  • 小龍蝦「攻陷」歐洲!繁殖力超強能自我克隆 網友:放著我來
    據科學家們報告,這種有斑紋的小龍蝦是一種能自我克隆的變異物種。僅在25年前開始出現的這種小龍蝦,如今卻已遍布歐洲各水域。在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這種大理石紋鰲蝦蝦雖然很常見,但卻是科學界已知的最不可思議的物種之一。在大約25年前,這個物種根本不存在。一隻小龍蝦突然之間的基因突變產生了這種新物種。這種變異使得這種生物可以自我克隆,現在它已經擴散到歐洲大部分地區,並在其他大陸上也獲得了立足之地。
  • 25年複製出無數個自己,「孤身一蝦」稱霸歐洲水域,吃貨正在等待
    美洲龍紋螯蝦,一個讓美國腦子疼的動物,曾有人做過實驗,3個人在海邊1個小時用手抓到了150多隻這種美洲龍紋螯蝦。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25年前地球上根本沒有這種蝦,從第一個變異的美洲龍紋螯蝦,它開始了瘋狂的自我繁殖,短短25年的時間讓它們稱霸歐洲!
  • 克隆技術又突破新高度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譯,而英文"clone"則起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在大陸譯為「無性繁殖」,在臺灣與港澳一般意譯為複製,轉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確切的詞表達克隆,「無性繁殖」、「無性系化」以及「純系化」。
  • 23年前第一隻克隆羊誕生,為什麼沒有複製人?看它的下場就明白
    1996年7月5日,一隻名為多莉·帕頓(Dolly Parton)的羊出生了,它可不是普通的羊,而是一隻「克隆羊」,此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世界。1997年11月,名為複製人的電影在美國上映主人公原以為罪犯是雙胞胎,但隨著調查的深入,第三個「雙胞胎」第四個「雙胞胎」……終於找到了8個!明白了她,這些根本,所謂的多的孩子,沒有複製人其實除了「克隆羊」之外,人類也順利克隆出了北方的豹子青蛙老鼠豬牛等,關於「克隆」的電影讓人感觸頗深,為什麼沒有科學家複製人類呢?
  •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2020-03-11 15:5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BGR報導,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
  • 既然人類能克隆出綿羊多莉,為什麼就不能克隆一隻恐龍?
    其實,人類能克隆出多莉,而不能克隆出恐龍的原因,是因為DNA具有半衰期,超過一定年限的DNA,無法利用克隆技術還原出原本的樣貌。具體原因我們分析一下。克隆多莉的方式提到克隆,人們會認為非常科幻,一般科幻電影或者小說裡才會出現的情節。
  • 變異小龍蝦攻陷歐洲,能夠無限自我複製,25年克隆出上百萬
    ,能夠無限地實行自我複製,25年的時間就由1隻克隆出來了上百萬隻,整個歐洲的生態系統都陷入了它們的統治當中。這一隻小龍蝦的生殖細胞突然間發生了變化,直接複製出來了兩套染色體,隨後又和其中另外的一隻小龍蝦進行了結合,最終生產出來了一隻擁有著三套染色體的小龍蝦,這就是大理石紋螯蝦,原本根據生物學的理論,三套染色體的生物往往不是畸形就會死亡,但是這一隻小龍蝦活了下來。
  • 克隆為什麼是一個不甚樂觀且需要警惕的事?這裡有 7 個問題
    提案人,歐洲議會德國籍議員雷娜特·佐默表示,克隆活動不但對動物很殘忍,對人類也很危險,因為有些人可能將其運用在人類身上。此外,克隆技術尚未取得重大進展,技術成就有限,少數存活下來的克隆動物大多具有先天性缺陷和免疫方面的問題。歐洲議會不是一下得出的結論。
  • 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23年後,有沒有出現複製人?
    多莉誕生於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眾披露,當它向全世界披露後,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此前科幻小說中的克隆情節不再是虛幻,成為現實,不過現實中的「克隆」更加磨難重重,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植物的無性生殖
    植物的無性生殖     1、無性生殖的方法:嫁接,扦插,壓條,克隆。     2、單細胞生物大部分進行分裂生殖,原生動物也能進行有性生殖。     3、「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體上長出的芽體,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的結構。
  • 23年前就出現了克隆羊,為何沒複製人?看多莉的下場,你就明白了
    克隆在它之前或許都是幻想,又或許只是小說描寫而已,但從多莉誕生開始,就證明了克隆技術是可行的。克隆屬於無性繁殖,簡單的理解就是複製、拷貝,從原型中產出同樣的複製品。
  • 24年前就造出克隆羊,為何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實際上多利的誕生在科學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成就,畢竟它不是正常生育的一隻羊,而是一隻採用無性繁殖誕生的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克隆技術。在當時可謂是一大熱點話題,同時也引發了關於科學與倫理道德的爭論。多利的誕生,克隆技術首次問世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存在著有性生殖,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不過科學家們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就提出了關於無性繁殖的科學論斷。
  • 為何現在很少人提「克隆」了?你看看克隆羊的一生,或許就明白了
    還記得在人教版八年級的語文課本上,第28課《奇妙的克隆》講述的就是克隆技術。作為物種無性繁殖的一種科學技術,克隆已經被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而克隆的動物也從青蛙、鯉魚到羊、豬、駱駝,甚至和人類非常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猴子。可是近年來,科學家很少有提及「克隆」,仿佛已經銷聲匿跡了,這是為什麼呢?
  • 20多年前「克隆」出羊,為啥不複製人類?看克隆羊的下場就明白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穎的技術層出不窮,其中有些頗具爭議,比如克隆技術。所謂克隆,其實就是利用無性繁殖,形成一種基因與原生物完全相同的生物。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也有利用克隆技術打造軍隊的想法。事實上人類在1996年成功克隆出一隻名為「多莉」的羊。從技術角度來說,複製人類並不難。
  • 為什麼現在科學界很少再提「克隆」了?多莉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克隆?所謂的克隆其實就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織後代的過程。科學家把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對於無性繁殖相信不少朋友都了解,在自然界有很多種無性繁殖,它們基本都處在植物界,而在動物界只有極少的無性繁殖方式。無性繁殖的優點是快速發育,可以將自身的基本100%傳播給下一代。
  • 二十多年前,人類既能製造克隆羊,為何不複製人?原來沒那麼簡單
    二十多年前,一隻名叫多莉的克隆羊誕生,並在科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它是一隻採用無性繁殖的特殊方式孕育出來的羊,所以從它順利出生那一天開始,很多人便在思考一個問題:既然能造出這種羊來,那什麼時候能造出這樣的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