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往日穿梭於江西省宜春城區拉客的計程車突然難覓蹤影。反而是無合法營運手續載客的摩的、面的、私家車、電動代步車等黑車穿梭在大街小巷。
據調查,城區好幾百輛計程車都集中在汽車加氣站和公交公司等地停運罷工。司機們反映,罷工的原因是城區黑車太多,計程車無利可得,只能無奈停運。
江西宜春500餘輛計程車停運,抗議黑車泛濫。
《贛西晚報》官微下,當地網友評論揭示宜春計程車行業標準缺位。
計程車停運市民打「黑的」
目前,宜春市區的計程車共有兩種經營形式,一種是掛靠經營,共404輛;一種是從去年開始推行的公車公營,共100輛。
記者走訪城區的主要路段、車站、商場等地發現,當計程車停運後,街頭非法營運的摩的、面的、私家車、電動代步車比往日多幾倍。尤其是從去年5月開始出現在街頭的黑車新成員——電動代步車,以其小巧、便捷的優勢攬客最多。
「計程車停運,真給了我們這些非正規軍賺錢的好機會。」一名面的司機向記者透露,以往攬客時還有點躲躲閃閃。這兩天可好了,計程車停運了,平時只能賺200元,這兩天都超過了400元。一名中年男子駕駛電動代步車攬到了一乘客,他說平時根據路程遠近,一個乘客收10~15元,一天賺個八九十元沒問題。這兩天可跑火了,收入幾乎超過平時的3倍,有時還有乘客爭著坐車。記者還詢問了一輛摩的司機,從汽車站到火車站原先五六元就可以,現在沒有十元他不會去。
黑車嚴重威脅到計程車利益空間
記者調查了解到,宜春市區計程車全體停運的根本原因就是黑車越來越多,使他們合法經營權益受到侵害,擠壓了賴以生存的利益空間,在無數次反映無果的情況下,才自發組織起來停運。
計程車司機小張介紹,宜春中心城區的黑車由來已久,前幾年經過整治打擊,眼看有了點起色,由於政府各部門間協調不到位,時治時停,不僅原有的黑車死灰復燃,從去年5月開始,還有一種打著新能源幌子的電動代步車冒頭。這種現象在冒出苗頭時沒有及時遏制,以至發展到現在已有200多輛。
有業內人士稱,粗略算一下,目前存在於市區的各類黑車至少有兩三千輛。這就意味著500餘輛計程車與黑車大軍相比,只能分到五分之一不到的「蛋糕」。而計程車還要承擔管理、稅費、安全等多項成本,黑車在這些方面卻是零成本。
停運的計程車
計程車司機:一天賺不到100元
不少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其實他們也不想停運,實在是無奈之舉。司機易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幫車主開車的僱員,這兩天停運不僅賺不到一分錢,但每天要交200元份子錢給車主,兩天他就要貼400元。李師傅告訴記者,每天和黑車搶客,有時一天下來還賺不到100元。
「這些車三輪的價格3000元至8000元不等,四輪的8000元至20000元不等,價低、成本低,買上一輛這樣的電動車拉客不用上牌,不用交規費,還不要加油,充5元錢電費可以跑出100多元收入,而我們計程車白班交160元、晚班交80元,一天交規費240元,24小時只能跑到300多元,除去成本開銷,一天只能賺二三十元錢,累死還抵不得他們(黑車)跑幾個小時。「司機們說,黑車這麼有市場,主要是每個部門都不管。
作為管理計程車的公司也有一番苦衷。贛西計程車公司黃經理告訴記者,他的公司是掛靠性質,有140多輛車,每輛車一天上交營業款是250元,停運這兩天,大約損失了六七萬元營收。實行公車公營性質的宜春公交計程車公司相關負責人也稱,他們公司的100輛計程車已停運了2天,至少造成了好幾萬的損失。作為公車公營單位,也不贊成停運,但本公司的車一運行就會被攔堵。為了防止砸車等過激行為,也就只得通知所有車停運。
聯合整治將於6日開始行動
對黑車問題,宜春市運管局城市運輸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黑車屢禁不止由來已久,有著多種原因。近年,黑車發展勢頭快的原因在於原負責監管「黑面的」的袁州區運管所部分稽查人員撤離,使得黑車游離了監管而反彈。另外中心城區黑車的多樣化,涉及多部門聯合執法問題。
該負責人還向記者介紹,這次計程車全線停運,已引起了宜春市政府高度重視。3日上午,經過研究決定,組成了集中整治中心城區非法營運領導小組,形成了一個聯合整治方案,並由一名市副巡視員牽頭,任整治領導小組組長。3日晚上,相關的整治通告已在當地電視臺播放。
記者從市政府發布的《關於集中整治中心城區非法營運通告》上看到,從6日開始,在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將集中對中心城區非法營運展開聯合整治。整治對象為無道路營運證,從事載客營運的大客車、小轎車、麵包車;從事載客營運的摩託車;無駕駛證、營運證載客的電動三輪車、四輪車。通告還強調,根據以上規定,視情節輕重進行查扣處罰。
(觀察者網綜合大江網、贛西晚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