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2020-12-19 胖福的小木屋

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魏格納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

然而盤古大陸因為地殼運動逐漸分離,形成了現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目前全球板塊處於運動之中,這個當年顛覆性的假說。在這個科技蓬勃發展的年代,已經了能夠被衛星測距系統直接驗證的事實。

非洲分裂,或形成第八大洲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科學家使用衛星雷達監測對非洲大陸進行了監控,他們發現阿法爾窪地的每個板塊邊界正在以不同的速度分離,阿拉伯板塊正以每年約1英寸(2.54 釐米)的速度離開非洲,而兩個非洲板塊的分離速度更慢,每年大約在半英寸到0.2英寸之間。與此同時,這些分離板塊的合力正在形成所謂的大洋中脊系統。

非洲與西亞板塊在衣索比亞北部的阿法爾沙漠銜接。在過去的3000萬年裡,這處斷層以每年不到1英寸(約合2.54釐米)的速度蔓延,如今已形成了186英裡(約合299公裡)的阿法爾窪地和紅海,該盆地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估計有380萬到400萬年歷史。

科學家警告,由於非洲大陸分裂,大約500萬年到1000萬年以後,非洲東部將形成構造地質斷裂,導致非洲大陸被「分裂」成兩個部分。由於非洲大陸分裂,新的大洲將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新的海洋,到那個時候,地球可能是八大洲,五大洋。

早在200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因為火山運動引發地震,裂縫北部的一座火山噴發,隨後巖漿從裂縫中部地區湧出並開始向兩側「拉開」裂縫,巖漿上升形成的壓力可能觸發了阿達爾窪地的「爆炸事件」——就好像氣球灌進了太多水,結果在外表面製造了巨大的張力,最終導致氣球爆裂。

僅僅7個星期時間,衣索比亞的阿法爾地區出現一條56公裡長、8米寬的裂縫。英國羅切斯特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的教授埃賓格說:「我們知道海底山脈是由類似的巖漿湧入裂縫而形成的,但我們從來不知道竟然能夠一次形成如此巨大的裂谷。」

當時科學家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地震檢波器及其它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技術來 測量地表以下巖石和巖槳特性,監測地殼運動情況。就然後他們提出了預測,從地質學角度看,這條新形成的裂谷有可能會在未來演變成一個海洋盆地。一百萬年以後,紅海將與衣索比亞這塊新形成的海洋匯到一起,後者再把紅海與亞丁灣連接到一起。從而永久性地改變非洲地貌。

地質學家認為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正在分離,地球開始新的「造洋運動」

大多數時候,這兩大板塊分離的速度大約相當於人手指甲生長的速度,即一年16毫米左右。但是不斷 增加的地下壓力可能會導致劇烈地殼運動的突然爆發。

現在科學家正在利用GPS跟蹤板塊運動。觀測大陸分裂的情況。

第八大洲形成會造成什麼影響

對地球來說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儘管人類並沒有感覺,但是我們腳下的板塊是一直處於運動狀態的,地球板塊之所以會漂移,在於它擁有一個能夠持續對流的軟流圈。

實際上,從地球誕生至今幾十億年,地球的表層完全沒有癒合過,地球的外殼並不是一個整體。它是破碎的、是割裂的。在今天,仍舊有大大小小十幾片「七巧板」貼在地球的表層,不留一點縫隙地完美覆蓋著這個龐大球體的表面。

正是有了板塊邊緣的擠壓或拉張,地球表面才會出現山嶺、裂谷、島弧和海溝等不同的地形地貌。而相對穩定的板塊內部,由於沒有太多力的作用,水流和風才能經年累月地磨蝕著地表的高低起伏,將其抹成一馬平川的平原沃野。可以說,地球上近乎所有的地質現象,都是板塊間力的作用的表現。

就比如我們的中國大陸,其實也是由三個主要的板塊:揚子板塊、華北板塊和塔裡木板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拼合而成的。在拼合前,它們都是曾經漂浮在大洋中的孤零小陸塊——以及,也都被水淹沒過。

甚至有科學家認為,生物起源也是因為板塊漂移的結果,一支國際海洋科研考察團隊從非洲出發.沿赤道附近繞地球近半圈,直到東南亞和澳洲,對熱帶海洋展開系統的考察,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生物的起源很有可能是來源於大陸間的「交通事故"——地球板塊之間的相互碰撞和擠壓。

所以新大洲的出現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必然現象,到那個時候,非洲國家可能會煩惱一些,因為板塊的分裂,可能會形成「海外領地」等情況。

當然,也有可能存在特殊的情況,因為人類的活動,加速了火山爆發,或者是板塊的運動,從而出現新的板塊變化,或者是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從而改變了地球板塊。畢竟,500萬年時間太久。到那個時候,人類是否還存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相關焦點

  • 地球將出現第八大洲?非洲大陸或在分裂,裂縫長56公裡!
    地球將出現第八大洲?非洲大陸或在分裂,裂縫長56公裡!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過程,因為在變化的過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並感受不到。這是因為我們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而隨著地球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大陸板塊逐漸明了,形成了7個大洲。科學家表示,在未來地球的環境依舊會持續變化。尤其是在非洲地區,已經有了明顯的跡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第八大陸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56公裡,有生之年能看到嗎
    相信每一個學習過地理的人都知道板塊漂移論,事實上我們的地球雖然表面積當中有7成都被水所佔據,然而實際上地球表面的本質,依舊是各個大陸板塊。正是因為隨著這些板塊的不斷漂移,我們才能夠看到如今的七大洲八大洋,不然地球也就是一個實心土球。
  • 地球格局或大變!科學家:七大洲將變八大洲,裂谷分裂已約56公裡
    所以很多人都在說我們地球未來可能會形成「第八大洲」,當然對於「第八大洲」的形成很多年一直都在說,而是否形成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這個可能性越來越大,還具有數據支撐。而在全球範圍之中,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來看,最有可能形成「第八大洲」的地區還真有一個,那就是位於東非地帶,就是我們一直研究的「東非大裂谷」,按照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的理論,足以支撐東非大裂谷的形成。為何東非大裂谷會形成「第八大洲」?
  • 地球大陸正在分裂,正孕育出一片新的海洋,第八大洲要來了?
    地球陸地被分為七大洲,其地理環境氣候有明顯差異,在不同大陸上生活的人類也各不相同。儘管如今的各州之間被海洋隔絕,其實在遙遠的過去,地球上的大陸是連接在一起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此後伴隨著板塊運動和地質變化,才逐漸生成零碎的小板塊,才有了如今的七大洲。
  • 地球正在偷偷變化,第五大洋或要形成,裂縫已超過56公裡!
    地球正在偷偷變化,第五大洋或要形成,裂縫已超過56公裡!如今地球現狀是七大洲四大洋,在早期的地球它們是一整個地球板塊,因為後期地球發生板塊運動,逐漸形成現在這般模樣,可是地球並沒有停止它的運動,比如地震、火山發生,和地球的板塊運動有很大聯繫,最近科學家卻發現地球正在偷偷發生變化,七大州將要變成八大洲,四大洋將要變成五大洋,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地球「第五大洋」將形成,已出現約56公裡長裂縫
    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它們在中生代解體後各陸塊不斷漂移,部分沉入海面以下的成為海洋,劃分為四大洋,而露出海面的部分,形成陸地,則被劃分為七大洲。直到現在,這些板塊一直處在緩慢的移動中,當板塊被拉伸時,就會越來越薄,最終最薄的地方會裂開,裂縫便因此形成。而印度洋的一聲巨響,百裡裂縫撕開,專家:該來的還是來了。2018年4月,在肯亞西南部的納羅克鎮,連續強降雨過後,地面上突然出現了一條深15米,寬20米的裂縫,延伸了幾公裡,並且還在不斷擴大。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已出現約56公裡長裂縫
    作者:文/虞子期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而它們的形成可能主要就是因為地球構造板塊的變化帶來的,而如今這些地球的板塊似乎也並沒有停止,各大板塊之間也在擠壓,脫離等等,所以地震經常發生就與這些板塊運動存在或多或少的關係,而如果板塊之間的運動發生劇烈變動的話,那麼地球將會形成更大規模的板塊構造變化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達56公裡
    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在歷經億萬年後形成的,如我們所熟知的七大洲四大洋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而地球上的變化一直在持續著,從未間斷。也許在幾百年後,人們所看到的地球景象和現在的樣子就截然不同了。 可是科學家卻發出了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其裂縫已經達到了56公裡。」
  • 第八大洲正在形成!非洲大陸加速漂移,斷裂帶長達地球周長1/6!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在我們腦海中,「大陸漂移」似乎是發生在遠古時期的地球大事件,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已然定型。而最近,科學家發現非洲東部地區突然出現更深層次的裂痕,最終的結果是將非洲大陸分隔為東西兩部分,形成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新大陸」。近期在東非肯亞納羅克縣,研究人員發現當地出現多處深度為15m,寬度為20m的裂痕,表層地殼非常脆弱。科學家認為,其中一部分裂縫是新生的,也有一部分是被火山灰覆蓋了很長時間的舊斷裂帶,受到降雨的影響重新暴露出來。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01眾所周知,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積都為水所覆蓋,是比水星更為名副其實的「水星」。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這些地形的形成則是由於在漫長的時間內,地殼不斷發生變化所導致。這種變化至今尚未停止,在幾千萬年幾億年之後,地球的模樣又會與現在截然不同。
  • 非洲大陸出現56公裡裂縫,科學家:「第五大洋」正在形成
    如今科學家認為四大海洋或將成為歷史,第五大洋正在形成中,他們通過衛星拍攝到的地球照片,推斷出幾百萬年之後地球的模樣。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條裂縫也越來越大,該區域還經常伴隨著頻繁的地殼運動,這條裂縫的總長度已經高達56公裡。看看圖片我們明顯發現這條裂縫寬度比較大,裂縫旁邊的人顯得十分渺小。
  • 地球即將出現新大陸?非洲大陸裂縫超過56千米,對地球有何影響?
    早期地球是一整塊大陸,並不像現在一樣有七大洲、四大洋,自從地球開始板塊運動後,所有一切都在變化,其中人類生活在一整塊大陸,大陸上環境惡劣,常年處於乾旱氣候,正是因為地球變化才孕育出眾多人類,人類在誕生早期,地球常常出現火山噴發、地震等等,如今一切都變得更加安穩。
  • 科學家新發現: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渡荊門送別》大家在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其中海洋面積遠超陸地,而諸大陸的形成是數億年來地殼變動的結果。換句話說,以前的陸地可能是現在的海洋,而現在的海洋很有可能是在海底之下。地質變化總能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現有的、我們已知的世界。
  • 「第五大洋」或正在形成,裂縫已達56公裡,科學家發出了警告!
    從宇宙中眺望地球,那麼地球就像是由水組成的星球,海洋在地球上佔據了70%的面積,在數億萬年的演變過程中,地球才形成了如今的面貌。實際上地球的變化從未停止,也許在幾百萬年之後地球又將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第五大洋雖然這是地球的正常運動,但科學家卻對人類發出了警告,目前地球環境正在發生巨變,第五大洋很可能就在形成的過程中,目前裂縫也達到了56公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匪夷所思,目前,可供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就已經非常少了,如果地球上再形成第五大洋,那麼人類又該去哪裡居住呢?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李白《渡荊門送別》在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是由大陸和水,共同組成的,大部分是水,少部分是大陸。眾所周知,地球有"七大洲四大洋",這些地方通通都匯聚成水。至於形成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地震,導致地殼發生變化,從而一點一點形成的。
  • 地表正在發生劇變?56公裡的裂縫已出現,「第五大洋」或將形成!
    人類雖然安穩的生存在地球上,但地球的環境並非一成不變,地球也處於持續的運動之中。如今地球表面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局面,這都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雖然我們感受不到,但板塊運動從沒有停止。比如地震頻發的國家,它們就位於板塊活躍的交界帶上,地質運動也會對人類生存帶來影響。
  • 「第五大洋」正在形成?目前裂縫已達56公裡,對人類有影響嗎?
    地球上70%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在遙遠的以前,地球並非如今的地貌,隨著板塊運動和地殼變化,地球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樣。在我們看來,地球的內部一片平靜,實際上地殼運動從未停止,或許過了幾千萬年之後地球將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 地球大陸在分裂?這個地方裂縫已超過56千米,人類有望見證歷史
    但是如果具體到人類誕生之後的地殼運動的話,除了火山爆發,人類對地殼運動的感知並不敏感,因為現在地球板塊運動的幅度很小,小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變化幾釐米,不過科學家最近發現,地球上現在有兩個地方正在迅速分離,在我們這一代的有生之年,有可能看到明顯的板塊運動了!
  • 地球在發生巨大變化!東非出現56公裡裂縫,「第五大洋」或將誕生
    初中的時候學地理我們就知道,地球上是由四個大洋和七個大陸組成的,但這只是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地球從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變化,最開始誕生的時候,地球上升至都沒有水和陸地,是一個熔巖組成的球體,後來地球的溫度漸漸冷卻,地表溫度下降,密度較大的物質向地核內部移動,密度較小的物質漂浮在地表,
  •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內陸,一塊新海洋正在誕生
    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它是截止目前為止對於地球全體地貌形成最有說服力的一門學說。在「大陸漂移說」中認為,在地球最原始的時候,「三分陸地」都是連接在一起,之後由於板塊擠壓、碰撞、分離等各種運動導致了當下七大洲四大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