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被智能技術「拋棄」?別急,國家在七類場景已經出手

2020-12-06 海報新聞

編者按: 9.4億的網民規模,67.0%的網際網路普及率,36.2%的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這些數字,無不體現著智能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也彰顯著「新四化」中信息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績。然而這些數字還有著另一面,相對全國的人口,有4.6億人正游離在網絡世界之外,有33%的份額需要被網際網路普及,老年人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暫時成了智能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世界中「最囧」的群體;他們不會使用智能產品,一度遭遇看病難、出行難、消費難。

智能技術也要有溫度,「適老化」改造來了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 (黃浩)隨著《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的出臺,老年人被智能技術「拋棄」的問題正在得到逐步解決。

11月26日,國新辦舉行《實施方案》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就社會關切的,老年人在政務服務、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解答。

破解智能產品不會用

工信部: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鼓勵企業在智能設備上提供「老年模式」

智能產品操作太複雜,部分老年人不會用!瀏覽網站有障礙,接觸不到網絡信息!怎麼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積極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現在已經為3.2萬個政府網站作了信息無障礙的改造,同時也指導發布了多項信息無障礙標準。

據了解,今年9月,工信部跟中國殘聯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著重消除老年人和殘疾人等信息障礙群體在信息消費資費、終端設備、服務與應用等三個方面的障礙。

隋靜還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計劃開展為期一年的的專項行動,行動將聚焦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的特定需求,重點推動與老年人、殘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

記者了解到,上述專項行動中,產業力量將是重要的參與環節。未來,工信部將從技術創新、產品服務供給、應用試點示範等產業環節著力,積極扶持老年健康輔助器具研製,擴大老年人智能終端產品供給,並鼓勵企業在智能設備上提供「老年模式」「長輩模式」。

破解老年人看病難

國家衛生健康委:保留人工服務窗口、代掛號渠道、簡化網上問診

目前,很多醫療衛生機構都使用智能技術為患者提供掛號、繳費、列印檢查檢驗結果等服務。這極大便利了廣大患者看病就醫,提高了便捷性,也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但同時,也對一些不使用和不會使用智能技術的老年患者帶來很多的麻煩和困難。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面對老年人在看病就醫過程中,遇到智能技術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國家衛健委將採取多項措施:一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二是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籤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三是保留人工服務窗口;四是進一步簡化網上預約掛號、網上問診等智能技術,要能適合老年人的需要。此外,他介紹,下一步還將在全國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和通過全國老齡辦加強宣傳培訓,讓老年人能夠用得上、用得好智能技術。

破解網上政務服務「辦事」難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優化應用,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名註冊用戶接近4億的背後,我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已經成為了政務服務改革的一道靚麗風景。針對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用智慧型手機辦事等問題,這次《實施方案》進一步便利老年人網上辦事提出了兩方面的具體措施。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表示,一是不斷優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應用,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流程,便利老年人網上辦事。二是要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並向基層延伸。

他舉例,退休的老人過去需要本人每年到社保經辦機構現場辦理社保待遇資格認證,才能繼續領取養老金。按照《實施方案》,要求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實現人社部門和公安、民政、醫保、交通、司法等各部門數據的比對,逐步實現系統自動完成老年人社保待遇資格認證,讓老年人少跑腿,便利老年人認證辦理和領取養老金。

破解消費難

央行科技司: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打造「適老」金融服務

不會在線支付,無法現場完成人臉識別,遭遇不收現金……部分老年人的日常消費和金融服務遇到阻礙。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央行將從現金管理、支付服務、普惠金融來採取措施,切實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

他介紹,在現金管理方面,針對現在出現的歧視、排斥使用現金等情況,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央行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尤其是在水電煤氣、公用事業繳費領域,還有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高頻服務場所的現金使用行為;在支付服務方面,切實提升支付產品的便利性、便捷化程度,加強對老年人行動支付的知識宣傳、教育、普及推廣。對利用不正當競爭手段造成商家拒收銀行卡等歧視性支付行為、給老年人消費帶來不便的市場機構將開展查實處置工作。在普惠金融方面,將指導金融機構,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頻金融場景,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貼合老年人需要的「適老」金融服務。

破解出行難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優化健康碼檢查措施,保持電召、揚召打車服務

老齡化漸至,如何保障老年人網際網路時代的正常出行?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負責人蔡團結表示,一是優化健康碼的查驗措施,保障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出行。二是保持電召、揚召服務,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三是強化傳統服務方式,保障老年人無憂乘坐公共運輸。目前,各地普遍實施了老年人免費或者優惠乘坐公交車的政策,我們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進老年人直接憑身份證、老年卡、社保卡等證件乘坐城市公共運輸。

據了解,《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並對智能技術「適老化」給出了時間表: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相關焦點

  • 老年人被智能技術「拋棄」?別急,各部委回應來了|智能技術|老年人|...
    在同日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也就社會關切的,老年人在政務服務、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解答。
  • 老年人被智能技術「拋棄」?別急,各部委回應來了
    在同日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也就社會關切的,老年人在政務服務、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解答。
  • 老人們正在被智慧型手機拋棄?國家出手了:不答應
    以上這些,還只是老年人被數字時代拋棄的冰山一角。國家出手了不會掃健康碼寸步難行,不願觸網甘當孤家寡人,想用智慧型手機卻沒人教… 老年人正被網際網路拋棄?國家「不答應」!24日晚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
  • 方便老年人,國家出手!涉及出行、就醫、辦事、消費等方面
    方便老年人,國家出手!>25日,當地政府回應,已經派人上門為老人辦理了繳納醫保的服務。隨著智能技術的愈發強大,手機支付已經成為生活常態,現金交易反倒成了「稀罕事」。
  •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體現國家溫度的政策讓夕陽更紅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事關億萬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治理、促進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在貫徹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全國電視電話會上指出。
  • 智能生活,別讓老年人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強調,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被拋棄」的老人隨後,關於老年人體驗智能生活的話題持續升溫。
  • 文旅部出手,解決智能技術「鴻溝」,讓老年人出遊更便利
    隨著智慧型手機、數位化進程迅速重塑社會生活,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卻越來越多突出。如何幫助老年人解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12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布關於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對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提出了多項要求。  文旅場所針對老年人做好整改  通知要求,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做好整改工作,解決老年人因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不能進入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的問題。
  • 如何避免老年人被高科技拋棄?五部委聯合出手
    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進站遭到拒絕、94歲老人被抬進銀行做人臉識別、老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交不了醫保.....近段時間以來,多起與老人使用智能技術困難相關的消息備受輿論關注。老人是不是正在被高科技拋棄?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
  • 不讓老人被高科技拋棄 國家出招了
    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傳統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5億人,隨著老齡人口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日常的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中遇到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11月25日,國家出手了!
  • 數字時代,被拋棄的不只是老年人
    實際上,不只是老年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被數字時代「拋棄」,成為數字時代的「受害者」。 面對數位化浪潮,不僅個體顯得無助,久經商場的公司同樣有些不知所措。當一部分人和企業抓住數字時代的紅利,乘著風口飛得越來越高,另外一些卻無奈隨風飄散。
  •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本文轉自【中國旅遊報】;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做出部署。
  • 國辦印發實施方案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堅持「兩條腿走路」原則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快速增長,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日常的出行、消費等場景中經常會遇到不便,尤其是在日常就醫場景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說,這極大便利了廣大患者看病就醫,提高了便捷性、服務效率和質量。不過,也對一些不使用和不會使用智能技術的老年患者帶來困難。對此,王海東表示,國家衛健委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保留傳統服務方式。
  • 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科技時代背景下,多舉措幫助老年人趕上「智能技術潮流」
    因為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健康寶」成為了很多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的「通行證」,大多數公園、景區也採取了門票分時預約機制,可是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卻因為這一系列的「高科技措施」而「傻了眼」,難道老年人被網際網路時代 「拋棄」了嗎?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網信安平|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常遇困難,解決方案來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因為不會用手機,老年人就要被時代拋棄嗎?
    媽:"我不是想說這個"媽:"我想說的是,我害怕,以後我也會變成這樣,變成被時代拋棄的人。"在科技飛速進步的同時,我們把接受、學習能力較弱的老年人拋下了。又有多少老年人處於智能化的邊緣呢?這張圖是我國的網民年齡結構。根據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佔到了全部網民總數的99%,其中60歲以上網民佔網民總數的10.3%,達到0.95億人。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嶺南街幫你免費解鎖新技能!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這樣的潮流趨勢下,許多老年人都無法享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甚至成為了一些老年人的「障礙」,給他們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難道老年人就這樣被時代拋棄嗎?
  • 國務院年底前出臺措施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權威發布)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辦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在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保留傳統服務方式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