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團隊,專注教育問題,歡迎轉發收藏。 每日更新,求關注!
網上流傳了好多類似下面這種圖片:
很多作為過來人的家長深以為然。
筆者想起了90年代的小學,一年級時就是坐在最後一排,遲到、早退、說閒話,還真的是樣樣齊全。成績嘛,自然而然是慘不忍睹,雙零分。
二年級時,因為親戚是我語文老師,把我安排在至尊學霸區,別說,還真的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學期下來,我步步上升,期末數學竟然考了全班唯一的滿分,這下轟動全班師生了。
真的是座位影響的嗎?
其實不然,我偏科嚴重,同樣的位置,語文依然考幾分、十幾分的。
可能跟老師也有關係吧,當年的數學老師是個剛畢業的代課老師,20歲不到吧,對學生非常有耐心,而且總是略帶羞澀靦腆的笑容,全班學生都喜歡她。
她可算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吧,至今保持聯繫,師恩難忘,好多文章,我都寫到了她!回想起來,都是美好和感恩!
更為稱奇的是,我一年級時候同桌,同樣考雙零分的學渣,有一次因為兩張沒寫姓名的試卷打得頭破血流,其中一張零分,一張2分,都想要2分那張。重點是他留級了,依然坐最後一排,然後成了一年級的學霸,此後連續五年,穩穩的第一名。
所以說,座位對學生來說,可能重要,也可能不重要,究竟重不重要呢?
你肯定要說我在廢話了。
非也!
以我十多年從小學到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來看。
低學段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老師課堂把控能力不強的話,坐學霸區確實是最佳選擇,如果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或者教師課堂把控能力較強,哪個位置都不受影響。老班來給你分析分析。
高學段,小學五年級以上,座位幾乎就沒什麼影響了,關鍵在於孩子學習習慣了。
編排座位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作為班主任,很頭疼,主要還是希望公正、公平的原則,排出合理的座次。
合理考慮家長、學生感受,兼顧公平,沒有一成不變的座位
每個家長、學生都想擁有一個自己心中的理想位置,或是有利於聽講,或是想和好夥伴坐在一起。
目前來說,為廣大班主任使用,而值得借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按成績排座位
按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自己選座位,這是目前中小學高年級老師較為常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考完一次,變動一次座位,班主任兼顧特殊情況進行微調。
二、按身高排座位
考慮視線,由矮到高,座位由前到後,班主任對特殊情況進行微調,然後經常換組。
三、按學習小組排座位,
這種排座位方法具有創新性,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座位安排。
事實上,很難找到完美的座位編排,座位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由此產生矛盾也是在所難免的。
沒有萬能的排座位的方法,永恆不變的方法就是經常變動座位。
各位網友怎麼看,有沒有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