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業帝國和真正的資本主義萌芽

2021-02-07 冷炮歷史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威尼斯共和國的成功轉型?


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商路快速由東地中海向環非洲航線轉移。葡萄牙人依靠強大的遠洋武力,在香料貿易中獲利如雲,而義大利的商貿城市也因此紛紛叫苦不迭。然而一向以精明和變通著稱的威尼斯共和國,可不會這樣束手待斃。相反在面對諸多挑戰後,他們至少還維持了一個世紀以上的繁華。

當威尼斯由城邦國家轉型為領土國家,聖馬可雄獅以本土產業的崛起在地中海世界打出響亮的招牌,實現了整體經濟的多元化。

從商業到手工業

15-16世紀之交的威尼斯


人們常說商業和手工業不分家,可「海都」威尼斯的貴族們曾有著非同尋常的驕傲。在16世紀以前,他們將經商視作貴族的天職,卻對積極從事絲、毛紡織業的佛羅倫斯貴族們嗤之以鼻。他們雖然也對本國手工業做些投資,卻幾乎不參與經營。

這主要是因為威尼斯的起始領土狹窄,其本土只有亞得裡亞海西岸沿海的一線之地。但當威尼斯人合併了維羅納、帕多瓦等北義大利大邦,將肥沃的波河中下遊平原幾乎全部收入囊中。他們也就擁有了大規模發展手工業的原產地和人力、資源基礎。

北義大利的地盤擴張 讓手工業發展成為可能

1506年,當香料貿易陷入危機時,威尼斯政府成立了「通商五人委員會」,提出了振興手工業的計劃。根據委員會的方案,政府降低了原料的運輸費和關稅,退出開拓原料新市場和保障工人權益等政策。

同時,由於義大利戰爭的烽火席捲了整個亞平寧半島,曾施行激進擴張曾策的威尼斯人特遭遇慘敗。然而由於威尼斯人頑強地守住了近半領土未受戰火侵犯,浮於潟湖上的威尼斯本城更是得以安然無恙。比起遭到烽煙侵擾得雞犬不寧的倫巴第、託斯卡納等地區,威尼斯反而在經營手工業,尤其是獲利頗豐的毛紡織業上打開了新的世界。

海軍與島嶼地形 讓威尼斯本土避免戰爭破壞


紡織業的輝煌

紡織業逐步發展為威尼斯的經濟支柱


在歐洲,人們熱愛呢絨製作的衣物。而羊毛編織的掛毯和地毯,更是歐洲貴族們締造高雅氣氛不可缺乏的妝點。但在義大利戰爭中,混亂破壞了許多北義大利工廠。原料和成品的流通陷入停滯,使得大批工人們失去崗位,毛紡織品產量自然是大幅減少。混亂的局勢,讓資本家們失去了投資的欲望,工人們喪失了勞動的意願。例如位於半島北方的倫巴第和託斯卡納等地,擁有資本者大多屬於統治階級,往往利益與國家息息相關。所以無法輕易移居外國。而無錢一身輕的勞動階層,則對政局穩定的威尼斯趨之若鶩,令威尼斯獲得了大量的技術人才。

於是,在政策的鼓勵下,威尼斯的毛紡織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瘋長。1516年威尼斯的毛紡品年產量是2000匹,50年後年產量增加了10倍,達到20000匹。到1569年,這個數據更新到了2.6萬匹。,1598年時,產量依然以每年平均9.6%的速度增長,進入高速增長期。

威尼斯每年要從西班牙進口大量羊毛

威尼斯也向來擅長利用全世界的供需局勢來調整產業。16世紀後期,西班牙的羊毛產量就超過了在中世紀以羊毛生產著稱的英國。由於西班牙距離威尼斯更近,原料的運輸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使得威尼斯在擴大產業方面極為有利。絲織品產業也在威尼斯得以勃興。大量的絲線從波斯運集到敘利亞的阿勒頗。在威尼斯經過加工轉化為成品,販運到歐洲各地,或是循著原料運來的反向路線回到東方,也能進入奧斯曼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

在整個16世紀,威尼斯的絲織品功業勞工人數比以前整整增加了3倍,已經超過了造船行業的木匠和油漆工。這與威尼斯政府能夠敏銳地把握機會並以恰當的政策引導生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威尼斯的紡織業產品 在近代早期暢銷地中海各地


燦爛的出版業

文藝復興的春風 也被威尼斯人加以利用


16世紀時文藝復興的最後燦爛時代。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失去了扶持文藝的熱情而熱衷於將僭主制轉化為君主世襲制,米蘭的斯福爾扎家族也在義大利戰爭的拉鋸中失去了權力。但在這美麗歲月的尾巴上,熱衷於利益的威尼斯人卻將文藝與商業結合,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光芒。

隨著佛羅倫斯文化的衰落,大量藝術家來到思想開朗的威尼斯。威尼斯畫派吸收了文藝復興鼎盛期畫家的精華,是文藝復興繪畫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文藝復興繪畫中最富於感官魅力。喬爾喬內和提香都是影響力持續到當代的偉大畫家。

新的印刷術以最快速度被引入威尼斯

威尼斯能夠抓住文藝復興的尾巴,也與其發達的出版業不無關係。鉛活字印刷術是在15世紀中葉由德國人古登堡發明的,僅僅20多年後威尼斯就引入了這項技術,並在16世紀更是已經廣泛推行。通過第四次十字軍東徵,威尼斯從拜佔庭帝國獲得了大量希臘羅馬的古典作品。到拜佔庭滅亡前,樞機主教約翰內斯-貝薩裡翁逃亡到威尼斯,又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珍貴藏書。威尼斯國立圖書館擁有著許多珍品孤本,也成為其出版業名高一時的基礎。

對於文化的獎掖政策,使得威尼斯聚集了大量能夠校對原本中錯誤的有識之士。開明的國家政策,寬容的宗教政策,則使得威尼斯有著獨立當時的言論自由,甚至能排除羅馬教廷的幹涉。只要不是反對威尼斯政府的內容,哪怕是教廷的禁書也能夠得以在威尼斯出版。馬丁路德、馬基雅維利、布魯諾、伽利略的著作均能在當時的威尼斯找到。色情書籍在威尼斯不但沒有被禁,反而滿地開花。言論自由的威尼斯,很早就承認了出版權這一概念。

威尼斯也成為近代早期的文化中心


威尼斯的工會

工會在共和國具有很大話語權


資本主義的背後往往是淋漓的鮮血。然而威尼斯不是殖民國家,並不能像列強那樣從亞洲和非洲攫取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作為消耗品。從全義大利乃至全歐洲艱辛招募而來的技術人才,也經不起過分的壓榨。因此威尼斯選擇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注重保護工人權益,體現出這個義大利強邦的人文關懷。

中世紀工商業同業公會被稱作「基爾特」,這種公會在威尼斯異常發達。威尼斯的工會非常重視新技術的引進,對於威尼斯本土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積極作用。工人們在共和國有著很高的地位。當商人們試圖以固定的月薪買斷工人的生產力時,工會便向政府申訴。認為這會讓技工失去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也不利於外來優秀人才的引入。最後,工人們獲得勝訴,薪資被決定按照產出量決定。

工人群體在威尼斯的生活遠好於其他地區

為了防止寡頭的產生,威尼斯政府還有每個絲織工擁有的紡織機最多不能超過600的規定.以避免有絲織工企業家通過大量僱傭工人,擴大生產攤薄薪資的方式,擠佔其他絲織工的生存空間。當有人違反這一規定時,工會便對政府提起投訴,元老院於是重申了規定。

除此之外,罷工、要求加薪之類的事件在威尼斯也不勝枚舉。依賴於強大的工會,工人們得以挺起腰杆,以威尼斯國家繁華的締造者身份,自豪地生活著。當國家面臨危機時,工人們也拿起刀劍,以國家公民的身份走上戰場。威尼斯政府以工會為單位,分配兵役義務,入伍參軍人人平等。威尼斯的海上霸權,就由這些光榮的勞動者守護著。

工人在戰時 也能成為保護共和國的主力軍


結語

威尼斯的最終衰落也不可避免


威尼斯最後還是衰落了。由於沒有參加大殖民的威尼斯,他們在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來回鏖戰中,流盡了男兒的鮮血。1797年,共和國被拿破崙所滅亡,此時的威尼斯已不再像當年那樣意氣風發。

但當歐洲各強國都在收割被殖民地區的血淚時,曾經的海上兒女威尼斯人卻將重心轉移回大陸。憑藉本土產業又維持了一百多年的繁華,為歐洲的經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威尼斯的離開海洋轉型 值得所有後來者借鑑

威尼斯工會對於工人權益的保護,確實不利於向近代資本主義轉型,甚至略有「吃大鍋飯」的嫌疑。然而如果我們將威尼斯制度與當代的工人保護比較,會驚奇地發現威尼斯人的先進性。放棄了資本主義背後的淋漓鮮血,憑藉著溫情來做最後的堅持。因此,威尼斯的產業發展模式,值得後人去不斷尊敬!

相關焦點

  • 這才是資本主義萌芽:威尼斯·商業·共和國
    威尼斯人曾利用與伊斯蘭教徒的合作,頑強地和葡萄牙商人進行競爭;但僅僅靠著海貿上的掙扎,絕不足以彌補新時代來臨導致的損失,當威尼斯由城邦國家轉型為領土國家,聖馬可雄獅以本土產業的崛起在地中海世界打出響亮的招牌,實現了整體經濟的多元化,才是它能繼續在商海弄潮踏波的關鍵所在。從商業到手工業人們常說商業和手工業不分家,可「海都」威尼斯的貴族們曾有著非同尋常的驕傲。
  • 英國模式、江南道路與資本主義萌芽
    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理論是建立在英國模式基礎上的。通過對英國模式和中國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較,可以發現,如果沒有西方的入侵,江南幾乎不可能出現英國式的近代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萌芽理論研究陷入困境,實際上是套用英國模式的結果。
  • 英國紅白玫瑰戰爭:擺脫外族統治的牢籠,催生資本主義的萌芽
    不過更多的是貴族勢力的徹底削弱,也是因為英格蘭的傳統貴族勢力不強,這才讓後來的文藝復興運動可以在英格蘭實現真正轉型,並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同時英格蘭轉型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也大大促進了民主社會的發展,正是因為這種貴族勢力不斷下降,這才導致了民主社會得以持續發展。
  • 棉花、資本主義與全球化 - 棉花帝國
    仲偉民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棉花帝國》一書即是運用全球史方法解釋現代世界起源的傑作,到目前為止,我認為這本書是運用全球史方法探討重要歷史問題的最成功的著作之一。《華盛頓郵報》《棉花帝國》證明斯文·貝克特是真正的全球歷史學家中的新精英之一。
  • 威尼斯--曾經的海上商業帝國,現在就像是漂浮在碧波上的浪漫的夢
    說完了這個城市的行程,再聊聊威尼斯的歷史      因為沒有耕地,所有古代威尼斯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座完全靠商業為生的城市,最早是靠打魚和曬海鹽,後來隨著航海業的發展,威尼斯作為地中海第一大港的作用凸顯出來,那個時候東方來的絲綢
  • 財神信仰:源於我國明代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時
    此時的趙公明已經成為「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和「統管人間一切金銀財寶」的財神。  對於趙公明由日之精、瘟神變為財神較為系統的文獻記載是明初寧波知府王璡的《琅琊金石輯注》,其曰:財神者,姓趙名朗,字公明,琅琊古來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餘一隕於天台,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趙公明是也。既長成,至峨眉山修煉,得神仙之術。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3)-海洋商業帝國的殘卷
    錦上添花的是,碧波上還裝飾著島嶼,島嶼上的紅色屋頂和綠色的教堂塔尖讓浩渺的煙波生動立體,色彩豐富。絲絲縷縷的薄霧給精緻的建築罩上了一層淡淡的輕紗,讓威尼斯更加嬌豔欲滴,可嬌豔欲滴的威尼斯並不是躲在閨房中的纖纖女子。一艘艘遊船或停靠於岸邊,或在運河裡穿梭無虞,我們看到了威尼斯海洋商業帝國的殘卷,也仿佛看到了威尼斯共和國的鼎盛時期就在眼前。
  • 印加帝國為何被西班牙的一支遠徵軍消滅
    印加帝國為何被西班牙的一支遠徵軍消滅1,是原始宗教的問題。當西班牙冒險者皮薩羅率168名成員的小分隊,抵達印加帝國的時候,因為膚色不同,裝備不同,騎著戰馬,擁有銀光閃閃的防具,認為這是原始宗教裡面不可戰勝的太陽神使者,法力無邊,所以八萬大軍失去了抵抗意志。
  • 海上共和國(三)——威尼斯、熱那亞與拜佔庭帝國
    今天,我們將講到的是這兩個掌控地中海數百年的強權的早期事跡,以及他們與當時基督教世界最具威望的帝國——拜佔庭帝國的關係。11世紀的熱那亞我們已經在上一篇講比薩時略有提及。這個城市在11世紀早期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屬下的自治公社。整個11世紀,熱那亞多次與其他海上共和國合作攻打阿拉伯人。
  • 荷蘭東印度公司,堪稱現代資本主義商業公司的開山鼻祖
    荷蘭東印度公司 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東印度公司顯得非常重要,但是現在主資本主義商業公司的開山鼻祖,現在國際社會上發展風頭正勁的跨國公司都帶它的影子。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這裡了解一下它的情況。
  • 西方學界關於資本主義起源模式之爭
    正是由於英國獨特的「傳統地主—資本主義的佃農—僱工」的階級結構與「再生產法則」,使得各階層利益交錯,地主與佃農共同致力於農業生產進步,「農業資本主義」得以生長。商業發展引發資本主義商業化模式是從商業(或貿易)發展的角度來解釋資本主義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亨利·皮朗,他把商人階級的興起作為資本主義產生的標誌。
  • 德國資本主義飛快發展是與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是分不開的
    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國家,包括二十二個君主國和三個自由市(漢堡、不萊梅、盧貝克)。由法國掠奪來的亞爾薩斯和洛林作為帝國的特殊省份由皇帝最總督治理。帝國政權掌握在世襲皇帝和帝國宰相手裡。皇帝必須是普魯士國王,即霍享索倫家族,權力極大。帝國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不對帝國議會負責。通常帝國丞相也是普魯士首相,也是聯邦議會議長。
  • 威尼斯的歷史
    威尼斯是絲綢之路貿易路線的歐洲終點,從中國一直將貨物運走,因此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一座真正的熔爐。威尼斯作為貿易帝國第十二世紀,威尼斯和拜佔庭帝國的剩餘搞了一系列的貿易戰,前十三世紀初的事件給了威尼斯建立了物理貿易帝國的機會:威尼斯同意討伐運到「聖土地」,但是當十字軍無法支付時,這一切就陷入了僵局。
  • 從歷史考古學的角度來說:掠奪是資本主義殖民的本質
    19世紀60年代初,佔德國農戶總數71.4%的小農戶只擁有耕地總面積的9%,而佔農戶28.6%的地主和大中農戶卻擁有耕地總面積的91%。甚至在1949年5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時,約佔全國農戶總數55%的下層農民僅得到10.9%的耕地,而佔0.7%的資本主義大農場主卻擁有全部土地的29.7%。 俄國儘管資本主義萌芽較晚,但也在19世紀時有了很大發展。
  • 人們耳熟能詳的「資本主義」到底是什麼?
    導讀:說到資本主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世界歷史中,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生產方式萌芽於中世紀的歐洲。作為經濟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至少追溯到15、16世紀, 但資本主義一詞直到19世紀後半葉才零星出現。20世紀以後, 資本主義一詞在社會主義革命運動廣泛興起的背景下, 作為「社會主義」的對立詞彙得以廣泛傳播, 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
  • 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1)-再回眸
    可這裡靠海,能生產和交易鹽,還能捕魚。依靠鹽的貿易和興盛的漁業,威尼斯賺得了第一桶金,積累了原始資本。靠貿易起家的威尼斯人,依託鹽和漁業發展航運業,進行東西方貿易。在公元900年前後的歐洲,只有威尼斯人能把東方的貴重商品轉運到歐洲各地,有效組織起貿易網絡。在此過程中,威尼斯人大發橫財,積累起巨大財富。富裕起來的威尼斯成了統治歐洲大陸的法蘭克王國和東方拜佔庭帝國眼中的肥肉。
  • 馮克利:利益馴化欲望,是資本主義之惡還是美德?
    當赫希曼真正轉向學術生涯時,已過不惑之年,先後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幾所精英大學和機構。他留下的著述並不很多,卻常有獨特的創見,以至有人認為,他沒有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他的遺憾,而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錯誤。
  • 歷史書不會告訴你,資本主義是一種比奴隸制還壞的制度
    當然,說了這麼多,肯定不是來給奴隸制洗地的,只是為了讓大家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而不是被一些碎片化信息和避重就輕的宣傳所蒙蔽了的世界。兩邊一對比,就會發現資本主義簡直喪心病狂,特別是在擴張時期。所以馬克思說:「資本主義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資本主義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海權競爭中失敗的國家:16世紀的西班牙帝國
    海陸帝國的構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興起 羅馬帝國衰落以後,其境內出現了兩類國家:城市國家和領土國家。城市國家有亞平寧半島的威尼斯、米蘭、熱那亞以及佛羅倫斯等,也有小亞細亞半島的君士坦丁堡、伊比利亞半島的巴塞隆納以及格拉納達,這些國家,特別是義大利的城市國家,非常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