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訴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3)-海洋商業帝國的殘卷

2020-09-18 雨濃的腳印

馬可波羅說:「如果講威尼斯的話,或許我害怕一下子就失去它。又或許,講其它城市的時候,我已經一點一點失去它了。」 威尼斯的美,藏在了馬可波羅的心裡,也藏在了千百萬人的心裡 。有人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或許,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種威尼斯的美。20年前的威尼斯,在我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俘虜,就心甘情願被它囚在浪漫美麗的牢中。那種美,是由裡到外的美。可今天的威尼斯,外表的斑駁破舊,配著霧蒙蒙的天空,盡顯滄桑。 雖說外表失去了原有的芳華, 但他所蘊藏的內在美,卻依然讓我們沉醉。 站在威尼斯的地標之一的聖馬可鐘樓(St Mark's Campanile)上,俯瞰散落在各處的景致之時,威尼斯的滄桑已消失在天際,呈現在眼前的是令我們意亂情迷的美景。

聖馬可鐘樓上的威尼斯

湖藍色的瀉湖水撲向天邊,望也望不到頭。那水的顏色,如同冰島的藍湖水,美得真想投入它的懷抱。即使沒有其它的點綴,這美麗的煙波也會讓我們百看不厭。錦上添花的是,碧波上還裝飾著島嶼,島嶼上的紅色屋頂和綠色的教堂塔尖讓浩渺的煙波生動立體,色彩豐富。絲絲縷縷的薄霧給精緻的建築罩上了一層淡淡的輕紗,讓威尼斯更加嬌豔欲滴,可嬌豔欲滴的威尼斯並不是躲在閨房中的纖纖女子。一艘艘遊船或停靠於岸邊,或在運河裡穿梭無虞,我們看到了威尼斯海洋商業帝國的殘卷,也仿佛看到了威尼斯共和國的鼎盛時期就在眼前。

曾被拿破崙評論為「這裡是歐洲最美的客廳,只有天空才配做她的穹頂」的聖馬可廣場靜靜站在我們腳下。此時的聖馬可廣場,還沒有人潮蠕動,難得的靜謐掩映在薄薄的霧靄中。這就是朱自清筆下「威尼斯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最華妙莊嚴的地方。」

聖馬可鐘樓上的威尼斯

託馬斯•曼在他的同性戀巨著《威尼斯之死》裡寫道:如果「坐火車進入威尼斯就像從後門走進一棟宮殿一樣。到像威尼斯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城市來,應該搭船由海路前來,那才是宮殿的正門。」 在宮殿的正門,經典的貢多拉一排排整齊排列在運河邊,似在歡迎遠方的客人走進最美的宮殿客廳。在走進最美的客廳之前,別出心裁的威尼斯人在聖馬可廣場南側和運河邊的堤岸之間修建了一座附屬的聖馬可小廣場(Piazzetta di San Marco)。這座小廣場不是擺設,它曾是舉辦集市和執行死刑的地點,也是威尼斯的象徵之一。廣場上的兩根白色石柱曾在顯赫一時的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組成了威尼斯正式的國門,石柱上分別雕刻著城市的第一位守護神-聖狄奧多和另一位守護神-聖馬可的飛獅。

聖馬可鐘樓上的威尼斯

石柱的後方,正是我們所在的,高高在上炫耀威尼斯財富和榮耀的聖馬可鐘樓。鐘塔頂端兩個摩爾人撞擊大鐘的青銅雕像跟石柱上的守護神一樣耀眼。當整點時刻,這兩個摩爾人用手中的錘子撞鐘報時,比石柱上的守護神更讓人們側目,就如布拉格的天文鐘。這座完成於1173年的鐘樓,最初作為燈塔,為來往的船隻導航。到中世紀時,它是牢籠,讓很多犯人葬身在這裡,那時鐘塔樓上的拉丁銘文「我只計數幸福的時光」不知道是不是這些犯人慾哭無淚的悲愴。

雖然設計簡約的聖馬可鐘樓無法在奢華上與它身旁華麗繁複的聖馬可大教堂相媲美,但它卻是世界各地的建築爭先恐後模仿的對象。從臨近的德國基爾市政廳到遙遠的南非伊莉莎白港鐘樓、再到澳洲的布裡斯本市政廳,最後到美國的西雅圖國王街車站及紐約大都會人壽保險大樓和伯克利校園內的薩瑟鐘樓,它的身影遍地開花。這座威尼斯城市的縱坐標,也是廣場建築群空間構圖重心的鐘樓,曾見證了無數威尼斯的重大歷史事件。伽利略就曾在這裡向威尼斯總督展示自己發明的天文望遠鏡。

聖馬可鐘樓

聖馬可鐘樓上的威尼斯

離開美得像畫似的威尼斯運河圖,移步聖馬可鐘樓的東、西、北方位,一片片紅瓦連著錯綜複雜的水巷映入眼帘。雖說那紅色,跟布拉格的紅瓦如出一轍,那因各種教堂的高低錯落而形成的立體感也與布拉格異曲同工,但威尼斯的運河和海天一線所帶來的遼闊高遠,卻不是布拉格所能比擬的。在我們的目力可及之處,柔波上的另一個藝術長廊-公爵宮(Palazzo Ducale)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建於公元九世紀,又名威尼斯總督府的公爵宮,面對瀉湖,背靠聖馬可教堂,是威尼斯總督的「金絲籠雀」。歷史上威尼斯曾被兩大家族控制,為緩解兩個家族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總督應運而生。雖然總督是威尼斯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卻不能世襲,而是通過選舉產生。公爵宮不僅是威尼斯千年公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會集團之間權力的遊戲場。

公爵宮

同聖馬可教堂一樣,公爵宮是拜佔庭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的混合體。因與地中海東部的伊斯蘭國家有著密切的文化貿易往來,大量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總督府立面的席紋圖案明顯帶有伊斯蘭建築的風情,而兩層白雲石的尖卷列柱長廊,又具有濃厚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正面牆上的雕塑是哥德式,而側面牆上的清真寺形狀的小裝飾則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響。如果聖馬可教堂的「穿金戴銀」彰顯著威尼斯曾有的富庶,那公爵宮的複雜奢華和輝煌璀璨同樣印證著威尼斯當年的繁榮。

公爵宮內

公爵宮內的《天堂》

它的複雜奢華,從它複雜的內部結構和精雕細刻的中西合璧建築及威尼斯畫派幾個巨匠的傳世珍惜畫作中可窺見一番。精美的裸體戰神和海神鵰塑栩栩如生地矗立在16世紀初建造的30級大理石臺階上,象徵著昔日地中海海上強國的威尼斯。宮內各個房間的牆壁和頂部裝飾的美麗花飾,比歐洲的很多皇宮還精巧細緻。屋內豪華的家具和昂貴的裝飾材料都讓公爵宮太華美。而無價的藝術作品告知世人,威尼斯不是「土豪」,而是優雅、有品味的共和國。

公爵宮內

在這些琳琅滿目的藝術作品中,最震撼的當屬丁託列託的《天堂》。這個被喻為世界上最大的油畫頗有梵蒂岡博物館內米開朗基羅所繪《末日審判》的氣勢。雖然威尼斯畫派的風格是鮮豔明亮甚至有點卡通的配色,但滿天花板和牆壁的畫作卻採用了大量的黑金色系,讓人略感壓抑。讓我們略感壓抑的還有這裡的監獄。穿過連接著公爵宮和監獄的嘆息橋,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些被在公爵宮審判過的犯人在通往監獄的嘆息橋上的一聲聲嘆息。那繁榮背後的悽涼與無奈,有多少人會體會?那往前一步是地獄,退後一步是天堂的滋味又會向誰訴說?

相關焦點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1)-再回眸
    重尋舊夢,近20年未見的威尼斯,是否還依然婀娜如初?在我心頭流轉的威尼斯已改變了模樣,「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已不再,就如它昔日的光輝,沉澱在歷史的沙塵裡,只留下遺蹟。條約規定,正統的拜佔庭皇帝承認法蘭克皇帝,法蘭克承認威尼斯屬於拜佔庭,威尼斯獲得在法蘭克帝國自由貿易的特權。這一條約的籤訂,吹響了威尼斯崛起的號角。憑藉著位於商業貿易大通道這一獨特的國際貿易地緣優勢,威尼斯的貿易輻射到德意志地峽,法蘭西地峽及波蘭地峽,並深入到中歐腹地。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2)-柔波上的藝術長廊
    作為連接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方拜佔庭帝國和落後西方的重要貿易樞紐,它以高度發達繁榮的商業和獨特的城邦制度聞名於世,也以十字軍東徵時的出發地而響徹四方。有人說,只要擁有了威尼斯的公民證,就擁有了免費領取黃金的資格。雖是一個小小的城邦共和國,威尼斯卻形成了叱吒一方的海上帝國,它的建築、繪畫、雕塑、歌劇和藝術品珍藏都在世界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伊人已逝,暗香殘留。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熱那亞(1)-逝去的歡顏
    跟義大利鼎鼎大名的威尼斯、米蘭、羅馬相比,熱那亞(Genova)有些名不見經傳。聖誕期間活躍在義大利眾多城市裡的中國旅遊團,到熱那亞卻蹤跡全無。熱那亞中世紀時期的熱那亞同威尼斯一樣,曾是海洋的霸主。為了東方的商業霸權,熱那亞跟威尼斯進行了百年戰爭,運氣不好的熱那亞最終落敗,加上上升中的奧斯曼帝國奪取了熱那亞在愛琴海的領地,封鎖了它進入黑海的通道,熱那亞衰落了。衰落後的熱那亞不得不另謀出路,他們把眼光放到了西班牙,幫西班牙發展貿易,參與西班牙收復失地的徵服戰爭,從而在西班牙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4)-充滿韻律感的小橋
    這些靈動的小橋就像五線譜上的音符,將威尼斯角落間的華麗與破敗、雍容與沉靜、榮耀與傷痕串聯起來,彈奏出一曲浪漫、唯美又韻律感十足的鋼琴曲。面積差不多只有中國烏鎮十分之一大的威尼斯有400多座橋,這些橋與水為伍,與船相伴,眺望著古老建築的光影浮動,感嘆著威尼斯的榮辱興衰。作為全歐洲最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地,威尼斯曾富可敵國。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那不勒斯(1)-愛我就擁有我
    如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裡描述的那不勒斯的髒亂差還很久遠,那現在網絡上對那不勒斯的描述則讓我們對這個義大利手語的故鄉望而生畏。據說,這裡是你跟著谷歌地圖也不一定會找到目的地之地,這裡到處是擁擠的交通和拆建的殘骸,還有完全不看交通指示燈的南義大利人。更聳人聽聞的是,被偷在這裡是常態,出一趟門回家都覺得好像是撿了一條命回來。這樣的那不勒斯,我們要有多大的膽量才敢去啊。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羅馬(6):與古蹟爭輝的廣場
    威尼斯廣場為慶祝1870年義大利統一而建造的威尼斯廣場,當然比那些「老掉牙威尼斯廣場因外觀形狀酷似蛋糕而被戲稱為「結婚蛋糕」的威尼斯廣場與其說是廣場,還不如說是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自羅馬帝國崩潰後,義大利就飽受摧殘,頻燃戰火,法國、德國、西班牙、奧地利、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輪番在義大利的國土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是埃曼紐爾二世,讓四分五裂的義大利重回一個大家庭的懷抱。因為卓越的功勳,他被義大利人尊稱為「祖國之父「。此紀念堂,又稱國家祭壇,就是獻給他的讚歌。
  • 還休的義大利:威尼斯(1)-再回眸
    重尋舊夢,近20年未見的威尼斯,是否還依然婀娜如初?在我心頭流轉的威尼斯已改變了模樣,「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已不再,就如它昔日的光輝,沉澱在歷史的沙塵裡,只留下遺蹟。條約規定,正統的拜佔庭皇帝承認法蘭克皇帝,法蘭克承認威尼斯屬於拜佔庭,威尼斯獲得在法蘭克帝國自由貿易的特權。這一條約的籤訂,吹響了威尼斯崛起的號角。憑藉著位於商業貿易大通道這一獨特的國際貿易地緣優勢,威尼斯的貿易輻射到德意志地峽,法蘭西地峽及波蘭地峽,並深入到中歐腹地。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羅馬(1)-永恆之城
    如果說,愛上威尼斯,是因為馬克•吐溫的《威尼斯小艇》,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和諾貝爾獎得主託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那愛上羅馬,則是因為電影《羅馬假日》。為了這份浪漫和永恆,我們把定居美國後的第一次跨國之旅獻給了除威尼斯以外的它。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米蘭(3)-散落的滄桑
    在米蘭的其它角落,還散落著一些遠不如米蘭大教堂讓人敬仰,卻也跟米蘭大教堂一樣,見證米蘭滄桑歲月和歷史更迭的遺蹟。斯福爾澤斯科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就是其中一個。為了重建城堡,此家族告知民眾,新建的城堡將用來抵禦威尼斯人的攻擊,最終讓讓城堡得以重建,重建後的城堡被斯福爾扎家族當作豪宅使用。在1499年法國打敗米蘭之後,該城堡變作了營房。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城堡不斷被重修改造,16到17世紀仍是歐洲最主要的軍事要塞之一。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五漁村(1)-彩色暢想曲
    夾在中世紀時期兩大海洋帝國-熱那亞和比薩之間的五漁村,似乎躲過了戰爭的紛擾。沿著蜿蜒的地中海海岸線錯落分布,不食人間煙火,即使遊人如織,也靜若處子。面對蔚藍無垠的大海,背靠陡峭的懸崖,坐擁茂密的橄欖林和葡萄園,怡然自得,心境悠遠。
  • 威尼斯:商業帝國和真正的資本主義萌芽
    葡萄牙人依靠強大的遠洋武力,在香料貿易中獲利如雲,而義大利的商貿城市也因此紛紛叫苦不迭。然而一向以精明和變通著稱的威尼斯共和國,可不會這樣束手待斃。相反在面對諸多挑戰後,他們至少還維持了一個世紀以上的繁華。當威尼斯由城邦國家轉型為領土國家,聖馬可雄獅以本土產業的崛起在地中海世界打出響亮的招牌,實現了整體經濟的多元化。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熱那亞(2)-夕陽下的美麗與哀愁
    它是熱那亞海洋霸主時代輝煌的見證,今天帆船上的裝飾還保留著那個時代的印跡。它的招牌,船頭的海神雕像和著港灣裡的點點帆影,默默注視著與舊港相望的具有年代感的建築群。這些面對著湛藍大海,依山而建的古典建築,真正經歷了昔日海上共和國的美麗與哀愁。那些纏繞在建築之間的曲折巷弄,藏著這個城市所有的秘密。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那不勒斯(3)-永遠的龐貝古城
    如果羅馬的殘破讓我們看到了帝國的輝煌,那龐貝的荒蕪則讓我們看到了市井的富庶。在龐貝這個天然的歷史博物館裡,我們穿梭在它廢墟的大街小巷,進出於半毀的民宅和別墅,徜徉在貿易市場、商鋪和麵包房,徘徊在浴室和妓院,逗留在劇場、鬥獸場和運動場,整整一天,不知疲倦,撫摸著它的粗糙,回味著它的芳華。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梵蒂岡(1)-手捧神諭的城中之國
    作為義大利地區碩果僅存的羅馬帝國的政治機構,羅馬教會將大批羅馬遺民聚集在自己周圍,藉機擴展自己的地盤,發展獨立的政治勢力。但是,當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統治義大利時,羅馬教會開始回到東羅馬皇帝的控制中。隨著日耳曼的一支對北義大利的不斷蠶食,東羅馬帝國的勢力也被逐出了義大利中部和北部,帝國無法實施對羅馬教會的有效控制,隸屬關係逐漸解除。
  • 威尼斯在義大利戰爭中的外交
    從1423年直到義大利戰爭之前,威尼斯的國策發生根本變化,從面向東地中海轉向義大利半島的陸地,它既渴望徵服北部肥沃的倫巴第平原和威尼託地區,也覬覦工商業繁榮的維羅納、布雷西亞、帕都亞和維琴察等城市,更希望控制義大利通往歐洲富庶商業城市的水陸通道。[1]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 威尼斯--曾經的海上商業帝國,現在就像是漂浮在碧波上的浪漫的夢
    包括現在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以及海裡的克裡特島,賽普勒斯島等等等等,形成了強大的海上商業帝國。在11-12世紀的時候達到了頂峰,那個時候歐洲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十字軍東徵(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
  • 1204,海洋帝國的崛起
    公元五世紀,日耳曼人的入侵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覆滅,義大利北部羅馬城邦的難民逃亡到了亞得裡亞海岸,並在潟湖中的小島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園——威尼斯。威尼斯的聖喬治馬焦雷島,遠處為利多島(by Sergey Ashmarin)從誕生伊始,這座城市的命運就緊緊地與海洋聯繫在了一起。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米蘭(2)-大理石的詩篇
    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誰能想到,曾經被義大利人嘲笑為「落後、野蠻」的哥德式建築卻在義大利本土開出了最璀璨的花而拿破崙則在這裡加冕義大利國王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左邊第一個銅門記載著使基督教合法化的君士坦丁大帝的法令;第二個銅門講述的是統治義大利北部並成為米蘭大主教的聖
  • 欲說還休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欲說還休,休:停止。想說又停下來不說。出自:宋·辛棄疾《醜奴兒》詞:「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近義詞有:欲言又止,欲說還休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說話。欲說還休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欲說還休(yù shuō hái xiū)成語釋義:休:停止。
  • 這才是資本主義萌芽:威尼斯·商業·共和國
    然而一向以精明和變通著稱的威尼斯共和國,可不會這樣束手待斃,相反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他們至少還維持了一個世紀以上的繁華。威尼斯人曾利用與伊斯蘭教徒的合作,頑強地和葡萄牙商人進行競爭;但僅僅靠著海貿上的掙扎,絕不足以彌補新時代來臨導致的損失,當威尼斯由城邦國家轉型為領土國家,聖馬可雄獅以本土產業的崛起在地中海世界打出響亮的招牌,實現了整體經濟的多元化,才是它能繼續在商海弄潮踏波的關鍵所在。從商業到手工業人們常說商業和手工業不分家,可「海都」威尼斯的貴族們曾有著非同尋常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