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中國買家有何後果?日立將最後一個海外家電工廠賣給中企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12月25日最新消息顯示,日本知名家電巨頭日立全球生活解決方案公司本月24日宣布,已經將其在泰國的冰箱零部件子公司的股權100%出售給中國美的集團。這原本是日立在家電領域碩果僅存的海外零部件子公司。

今年12月16日,日立全球生活解決方案公司已經將其海外家電業務60%的股份,以3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土耳其企業阿奇立克(Arcelik)。此後,日立家電品牌的控制權和經營權均為阿奇立克所有。

而美的此次收購日立泰國零部件公司,也將進一步完善該中企家電的供應鏈。值得一提的是,日立冰箱所用的大部分壓縮機均來自該泰國子公司。這意味著,在賣掉這一最後的「家當」之後,以後的日立品牌冰箱壓縮機可能不得不向美的等外部企業進行採購。

據悉,由於逐步失去中國等市場的青睞,日立的海外家電業務價值並不高,僅為5億美元。早在2012年,日立就已經宣布退出中國彩電市場,此外冰箱等其他產品在中國市場也常年處於「半隱退」狀態,銷量十分低迷。

有分析指出,儘管阿奇立克已經接手了日立家電的經營權,但該日本品牌可能還是無法重獲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因為阿奇立克目前主要深耕的是歐洲和非洲市場,在中國市場競爭力仍比較薄弱。今年,該企業剛剛賣掉旗下的倍科電器常州工廠。

而「脫手」海外家電業務這一「不賺錢」生意後,日立未來將立足於機器人、AI、大數據分析等尖端技術於一體的「Lumada」IoT平臺,為中國客戶提供智能物流、智能製造等多種領域的解決方案。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徐曉冰

相關焦點

  • 繼續出售海外家電業務!日立將泰國冰箱零部件工廠賣給了美的
    驅動中國2020年12月25日消息,日立製作所旗下從事家電製造和銷售業務的日立全球生活解決方案公司(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GLS)24日宣布,已同意將泰國冰箱零部件子公司的全部股權售予中國美的集團,這也宣告了日立已經出售完了所有海外零部件子公司。
  • 日立出售海外家電業務,對中國市場影響有多大?
    日立將家電海外業務的控制權和經營權賣給土耳其的家電公司,意在減輕自身在家電業務上的經營包袱,卻給其在中國市場上的獨資以及合資家電業務發展,增添諸多的變數。華辛||撰稿日前,國外媒體率先披露日本老牌家電企業日立,已確定將家電海外業務、以3億美元的價格向土耳其家電企業阿奇立克(Arcelik)轉讓60%的股份,從而謀求與這家土耳其企業共同拓展海外市場。未來,日立家電並不會在市場上從此消失,而是會藉助阿奇立克的優勢網絡和平臺繼續銷售。
  • 全力進軍海外市場!日立或委託中印代工生產白色家電
    公開資料顯示,日立涉足洗衣機、冰箱、吸塵器等白色家電業務,這些白色家電此前幾乎全部都在國內工廠生產,而為了加快擴展海外市場,日立將通過生產外包來提高成本競爭力,其中中國和印度或成為選擇的合作夥伴。很明顯的一個事實,為了全力進軍海外市場,日立還是放出了代工生產的大招,一方面不斷提升日立品牌在海外的品牌價值,另一方面又試圖通過成本優勢來對抗當地的企業,也著實費了一番心思。
  • 日立探討讓中印代工生產低價白色家電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30日報導,日立製作所已開始討論將部分白色家電生產業務委託給外部。日立的白色家電此前幾乎全部在日本國內工廠生產,但今後低價格產品將轉為由海外企業代工。此外,還將合併負責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
  • 更懂中國的日立家電
    在我國家電行業競爭洪流中,外資品牌壓力加大,品牌結構調整與淘汰的進程加快,而在這滾滾浪潮中,日立依然堅守高端與品質,並對中國市場始終抱有雄心的外資品牌。「今後我們要繼續擴展中國客戶對日立家電的認知度,擴大我們的市場規模。」
  • 在華日企這一月:家電企業全速衰退 東芝淪為二線品牌
    停產、關店、日籍員工撤離、銷量下降……自9月10日日本政府決定「購島」以來,在華日企集體經歷了進入中國市場後最為特殊的一個月。零售業:低調復業「今後優衣庫每年在海外新增的200家至300家門店中,有100家將開在中國,10年之內,優衣庫中國區銷售額會超過日本市場,達到1萬億日元(約107億美元)。」這是去年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公司主席柳井正公開描繪的「中國計劃」。
  • 日本家電質量口碑這麼好,為何日企要紛紛拋售家電業務?
    日本企業紛紛拋售家電業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索尼、夏普、松下、三洋、日立、東芝並稱日本家電六巨頭,而時至今日,除了索尼和松下之外,其他公司原先的家電品牌及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東芝電器東芝公司創立至今已經有143年歷史,它曾經研發出日本製造的第一臺洗衣機、電冰箱和微波爐。在日本製造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如今,東芝家電的各個產業卻被中國公司「拆分收購」。2015年末,東芝就把位於在印度尼西亞的彩電工廠和洗衣機生產基地,作價2500萬美元賣給了中國創維集團。
  • 日立進口家電的魔都探求
    (圖:上海日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家電營業本部長石上智章)新上任的上海日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家電營業本部長石上智章就提及「沒來中國之前很容易將中國這麼多區域的消費市場當作一個整體來對待,來到中國以後會發現各個區域用戶的想法和愛好不甚相同,尤其上海作為日立在中國的分部所在,人們整體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和擴展速度都非常快,犒勞性消費趨勢逐漸明顯,相較於其他區域更願意購買高端品牌產品
  • 日立日本原裝家電全系列隆重登場
    1910年創業伊始,日立便以「通過優秀的自主技術及產品開發貢獻於社會」為己任。為了更好地保護地球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日立集團制定了新的長期規劃《環境構想2025》,力爭到2025年度,在全球範圍內為年減排1億噸CO2做貢獻。日立家電始終致力於研發節能高科技美學家電,將時代美學融入科技家電,集聚節能環保新科技,引導日本原裝家居美學新概念。
  • 日本房產崩潰後,日立東芝等白色家電甩賣中國,無奈還是戰略?
    其次:日本通過海外資產,成功避險,重構全球產業鏈優勢。主動的刺破只是為了更好的生長。房地產衰退後,日本拋棄了傳統家電,拋棄了重工業,轉向機器人、智能製造、材料、化工等核心製造業,日本投資在海外再造一個日本,全球產業鏈布局日趨完善,通過投資來分享海外增長蛋糕的格局日趨突出。
  • 日本品牌日立,家電不及國產品牌,另闢蹊徑,成中國電梯銷量霸主
    雖然日本這些家電巨頭在中國家電市場已經被中國本土品牌打得落花流水,但有一些日本製造巨頭悄然已經完成了戰略轉移,減少或乾脆放棄了某些家電的生產,轉戰更為賺錢的其他領域,其中的佼佼者非日立莫屬。日立公司歷史悠久,1910年被日本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小平浪平創立,靠修理家電起家。
  • 東原敏昭:日立在中國要全面超越GE和西門子
    6月9日,中西宏明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在全球家電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日立作為最早在中國建立彩電工廠的日企,不得不開始進行業務轉型。「很多中國朋友都跟我說,小時候家裡的電視都是日立電視。我們也確實希望能把這個事業繼續保留下來,但顯像管電視變成平板後,技術門檻大大降低,價格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一年之內價格降低一半左右,在這種狀況下很難進行新的設備投資。
  • 日本家電渠道演變啟示:中國家電渠道會趨向集中,「賣給誰」比「賣...
    從「賣給誰」的角度借鑑,中國家電渠道獲取更多流量的辦法:1)重視開發前端渠道,比如加大建材市場的布局、重視精裝修渠道;2)吸引派生客流,並提高轉化率,可能的方式是增加門店業態以吸引更多客戶進店,將店址選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 中國家電六強,逐鹿國際市場,能超越日本曾經的家電六巨頭嗎?
    在數據上,中國家電六強毫無疑問已經是世界一流的企業,市場銷量也都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白電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優勢要更明顯一些。中國的家電六強讓人想起日本家電產業最鼎盛的時期,也曾經產生過家電六巨頭,這六家企業分別是索尼,松下,夏普,東芝,日立,三洋。
  • 陳言:日本家電巨頭接連淪陷 中國企業獲得品牌和技術的機會到了
    但是夏普生生地將等離子比對了下去,在成本、圖像清晰度等各個方面,大大超過等離子,逼退松下及日立,是因為夏普有「龜山工廠生產的液晶電視」。在夏普人開來,「龜山屏」就是是液晶的最高代表。夏普在龜山工廠的生產線方面,按日本的報導是一共投資了9450億日元。 巨大的投資首先是壓倒了松下日立聯軍,讓他們徹底退出了等離子。其次也有和韓國等廠家競爭的意思。
  • 當日立遇見深澤直人--2019日本原裝日立空氣淨化器新品媒體發布會
    這也說明一直以來日立都盡心盡責的在為改善消費者的生活質量而不斷努力。 較之以前,日本原裝進口家電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這也是日立家電今後的事業中心。此次,日本原裝的日立最新款空氣淨化器將首先選擇在中國投放上市,更是表現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極大重視和充滿信心。今後公司還將不斷擴大中國的家電事業。
  • 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 業界並不看好
    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 業界並不看好 (觀察者網訊)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12月12日,日經中文網刊文稱,這家新工廠計劃2021年啟動烹飪家電的生產。
  • 越南重新獲得中國買家,5000噸水果賣給中國,網友:這就原諒了?
    越南是離我們很近的一個國家,這麼多年來中國也對越南援助了很多東西,而且在國際貿易上也進口了越南的很多水果。不過越南的一些做法大家應該也清楚,這就導致很多的中國買家對越南的水果失去了興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越南失去了中國買家。
  • 日企再現造假醜聞 日立金屬數據篡改超10年
    4月27日,日立集團旗下的日立金屬宣布,該公司及旗下子公司生產的部分特殊鋼產品和磁性材料產品存在違規檢查、篡改數據等問題,受波及的客戶包括汽車零部件廠商在內,大約170家。「違規時間還在調查中,但至少已經持續了10年以上。」日立金屬會長兼CEO西山光秋在當日的電話會議上透露。
  • 中國家電企業海外建廠應對貿易...
    已知:俄羅斯=伏特加,泰國=冬陰功湯,巴基斯坦=中國的鐵哥們兒。求解:俄羅斯+泰國+巴基斯坦=?這道題在學界可能沒有答案,但在我國家電領域,答案卻顯而易見:這是一幅中國家電企業搶灘海外的版圖。由於美國對我出口產品加徵關稅,家電行業的商家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全球採購商的眼球。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營業部部長韓麗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9月24日起,美國已經開始向中國出口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明年初還有可能將關稅上調至25%。「除非美國採購商願意和我們分攤關稅,否則產品利潤會被大幅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