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不倒、無所不能的日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30年之前進入我國千家萬戶的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優質電器多來自於日本的松下、索尼、日立、夏普等品牌,但現在放眼望去,進入中國家庭的家電基本已經被國產品牌佔領,美的、海爾、格力等本土品牌成為了中國人選購家電的首選。
雖然日本這些家電巨頭在中國家電市場已經被中國本土品牌打得落花流水,但有一些日本製造巨頭悄然已經完成了戰略轉移,減少或乾脆放棄了某些家電的生產,轉戰更為賺錢的其他領域,其中的佼佼者非日立莫屬。日立公司歷史悠久,1910年被日本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小平浪平創立,靠修理家電起家。
如今,日立公司成為了一家製造業的航空母艦,集團下設有1000多個子公司,製造領域覆蓋了家用電器、能源系統、鐵路交通、工程機械、電梯製造、通訊信息等多個18大主要生產領域,其綜合規模、市值盈利遠超索尼、軟銀等日本知名企業,被稱為一個能生產一切、無所不能的企業。
當前日立位列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第259位,排位遠超正在急劇垮塌的索尼。據最近數據顯示,日立全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868億美元,合人民幣5680億,這個收入值比中國最大的兩家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收入總和還要多。
1978年中國吹起了改革開放的春風,日立集團迅速進軍中國市場,在廣州開設中日合資的日立子公司,開始在尚屬一片處女地的中國市場搏擊馳騁。
經過40年的蓬勃發展,日立集團已經發展成了巨無霸,在中國設有180多家集團公司,中國區市場銷售總額突破了10,000億日元,佔其公司世界銷售總額的10%。
穩坐中國市場電梯銷量霸主寶座
隨著以美的為首的中國本土電器品牌的崛起,日立電器在中國市場難以立足,日立集團及時調整了戰略方向,壓縮日立電器的產量和資金投入,轉戰在中國市場中更有潛力的電梯、工程機械、ATM機、物聯網的製造和生產領域,打造全新增長點。
日立電梯創建於1995年,是一家擁有5大網絡製造基地、2大部件製造工廠、超過80家營銷公司和1.7萬名員工的集團企業。到目前為止,日立電梯已經在中國深耕細作二十多年,迅速佔領了中國電梯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據最新數據顯示,日立電梯年銷售量已經突破70萬臺,年收入達到了200多億,佔中國電梯銷售總量的14.4%,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梯製造商和銷售商,世界排名第三。日立電梯能夠成為日立集團新的增長點,繼日立彩電後又在中國創造了銷售奇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日立電梯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離不開研發、生產、服務部門的密切配合,其在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整體解決方案、生產基地建設、售後服務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市場重新定位,完成戰略升級
日立集團在發現自己生產的電器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後,沒有抱殘守缺,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調低中國市場的日立電器產量,乾脆停止了電視機的生產,節省資本後全力投入中國市場新的增長點,如電梯、重型機械和ATM機,這才有了年銷電梯70萬臺、挖掘機11萬臺和數萬臺ATM機的銷售奇蹟。
這是像日立這類製造業航空母艦的獨有優勢,因其資本技術力量雄厚,廣泛涉獵製造業的各個分支領域,盤子很大,多足走路,一旦有幾條腿陷入淤泥難以自拔時,為了不影響行進速度,乾脆來個截肢砍掉已經受傷的腿,把剩餘的力量注入健康的大腿,以求發起更快的速度跑向終點。
中國隨著地產業的繁榮發展,電梯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近十年我國電梯需求年均增長率高達20%,中國電梯市場需求量佔世界電梯市場需求總量的60%,日立集團能順勢而為,立即進行戰略升級是其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卓越科技成就非凡實力
日立電梯最大的賣點自然離不開其獨樹一幟的科技力量。日立電梯在確保客戶乘坐電梯安全平穩的基礎上一直在研發速度更快、耗能更低的電機系統,最快電梯一經推出便震撼了世界。
日立最快電梯從第1層爬升到95層,全程440米的距離只用時43秒,以每秒20米的速度爬升打破了全球超高速電梯提升速度的記錄。運用這一技術的日立電梯首次被安裝在了廣州第一高樓周大福金融中心高達530米的廣州第1高樓上,這是對日立科技的最大認可,也成為了其最省錢的廣告。
日立電器在加強電梯電機硬體研發的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安全、舒適、智能、安全等多方面的體驗要求,不惜投入巨資研發了帶有智能安防系統的新一代日立電梯,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
廣州譽豐成為了安裝日立全新智能安防系統的首個中國樓盤。日立智能電梯提供了集電梯對講機聯動。、IC卡認證、家居安防和手機服務為一體的全新乘坐體驗,客戶好評不斷。日立智能安防電梯又相繼贏得了萬科、保利、星河灣等中國大型樓盤的青睞。
日立電梯在維保技術上不斷進行升級,新電梯出廠時都標配了遙控監督終端,並逐步推進其他在保電梯進入遙控監督系統。屆時,所有日立電梯可以進行遠程診斷和預防性維修,電梯安全性能更有保障。
服務質量決定未來走向
日立集團整體正在向服務型企業轉型,導致其售後服務更為一流。高收益的服務型企業正是日立電梯未來的戰略方向。
日立電梯的銷售員並不稱自己為銷售員,自稱為營業員,他們不僅僅負責電梯價格的商談,更懂得日立電梯的核心技術,能為客戶提供全面及時完備的售後服務,每個營業員都可以獨當一面。
一旦成為日立電梯的客戶,日立公司就會一直為客戶提供免費電梯使用和維修方面的培訓服務。公司會第一時間派出電梯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樓盤內的銷售人員及物業管理人員進行一系列的專業電梯知識培訓,使他們能夠全面理解日立電梯的特性和品牌理念。
遇到產品運行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技術環節,日立還會派出專業人員定期和客戶的工程人員進行技術合作交流。在中國經濟結束了高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以後,地產需求越發低迷,中國市場的客戶對電梯的採購價格、產品質量、服務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其中服務品質的競爭才是終極競爭,得服務者得天下。
電梯行業是有著三分製造、七分維護的特性,國內電梯由於維保成本過高、頻率過低導致事故頻發,日產為了能夠向客戶提供第一時間的優質服務,日立電梯要儘量靠近市場建立工廠及維保站。
為此,在全國四大製造區域分別建造了電梯安裝和保修作業人員的工程服務中心。電梯原廠維保的價格比普通維保要略高一些,但維保並不是簡單的維修,日立電梯有其特定的技術屬性和特點,原廠維保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星級服務,日立正在著力降低原廠維保的價格。
目前,日立電梯在中國已有超過700家工程服務中心,覆蓋中國幾乎所有一到四線城市。
踐行本土化戰略立於不敗之地
超強的企業能立於不敗之地離不開個性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目前的中國區日立電梯總裁是水本真治,他雖是日本人,但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6年,妥妥一個中國通。
他認為,立足中國實行本土化戰略,想中國市場之所想,做中國市場之所需,才是日立電梯在中國的立命之本。所以他的公司內部中,經營團隊的中方人員佔絕大多數,中文是首選溝通語言,開會時帶翻譯耳機的是日方人員。
這種在日本企業中看起來獨樹一幟的人事戰略,使日立電梯對中國政策和市場有了更好的把握,更為機動靈活。實現本土化生產是日產電梯本土化戰略的最為關鍵的一步。日立電梯只用了7年時間就完成了在中國的生產布局。
以廣州、上海、天津和成都為據點,日立電梯目前在全中國有5家整梯工廠和電機、日濱兩家部件工廠。日立這一種5+2的網絡製造體系實現了對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以及部分西部地區的產品製造和服務全覆蓋。
目前,日立電梯高瞻遠矚,已經抓住中國電梯市場舊電梯更新和舊樓加裝電梯這個下一步的增長點,正在全面研發配套電梯設備,日立電梯已經走在了其他競爭者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