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不執著財經
據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存款總額增加了9.95萬億,全國居民存款總額了也達到92.09萬億元。從存款總額來看,中國14億人口的人儲蓄約為6.57萬元。如果按人均存款6.57萬元計算,一個三口之家的標準應為20萬元左右。因此,如果一個家庭存了20萬元,那就算達到了「及格線」。如果一個家庭存款,還達不到20萬元,那就算是拖了後腿了。
今年下半年,國內的儲蓄存款有所回升,所以存款達到及格線的人可能比過去還要多一些。儲蓄存款回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今年疫情過後,很多人感到存錢的必要性,因為平時沒有積蓄,遇到突發事件後,真是束手無策,甚至連吃飯都困難了。所以,一部分人開始存錢了;第二個是明年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結束了,銀行也不再為投資者兜底。這意味著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時刻到了,那些厭惡風險的儲戶就把錢存進了銀行帳面。
面對人均存款達到6.57萬元,家庭存款達到20萬元,很多人表示拖了全國人民的後腿,自己帳面上沒有這麼多錢,雖然說20萬並不算是很高的金額,為什麼國內很多的家庭存款都難以達標呢?我給大家講幾個故事就知道了:
第一個例子,房貸壓力大,每月收入交了房貸後,錢根本存不下來。我有一朋友叫付斌,是江蘇連雲港人,他在上海打工的收入是8000多元。近年來,小付在老家買了一套房,月供要四千多。他本人是睡在公司裡面,不用花錢,剩下收入還要用於自己日常開銷,一個月下來也存不下錢來。所以,目前房貸、車貸是導致大家存不下錢來的主要原因。有些人一聽他有很高的工資,但每個月真正能剩下來的錢,卻實在不多。
第二個例子,生活開支大。現在大家看到農民工兄弟每天的工資都是三至五百元,收入應該算不錯。但由於工地並不是每天都要幹活,一個月能幹滿20天就不錯了,所以農民工能拿到八九千的工資非常普遍。但問題是,農民工在大城市裡面開銷很大,要吃好用好,這樣才有力氣幹活。同時,還要省一點錢寄回老家,撫養妻兒、父母,一年下來,農民工家庭也存不下多少錢,就算省下來點錢,還要把老家的宅基地房子翻修一下。
第三個例子,90後女孩小璐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她工作也有好幾個年頭了,收入雖然並不高,但小璐喜歡追求時尚,購買好看的衣服和名牌包包,沒錢怎麼辦?那就透支信用卡額度,然後再在花唄上借錢。物質需求終於滿足了,但是卻欠下一身的債務。資料顯示,90後群體90%銀行沒有存款,人均負債12.7萬元,需要18個月的工資收入才能還清欠款。
按照央行的數據,只要人均達到6.57萬元,家庭三人存款達到20萬元,你就及格了。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達到這個目標是非常艱難的,因為他們本身每個月就存不下多少錢,能沒有背負債務就算不錯了。這主要是還房貸擠佔了人們大多數的收入;生活壓力大,要養家餬口,讓人存不下錢來;年輕人喜歡過透支消費的生活,也使他們拖了人均存款的後腿。就算你每月收入是5000元,不吃不喝也要三年多才能達到20萬,但不吃不喝人是根本不無法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