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藝山莊亮相「陸羽杯」國際茶道邀請賽

2020-12-20 騰訊大渝網

長嘴壺茶藝 (永川旅遊局供圖)

傳千年茶韻,揚陸子遺風。日前,為紀念「茶聖」陸羽誕辰1280年,由湖北省陸羽茶文化研究會和天門市陸羽研究會共同主辦的首屆「陸羽杯」國際茶道邀請賽在湖北天門舉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梁朝清等來自海內外的近400位茶人茶商共同見證了此次比賽。永川中華茶藝山莊作為重慶唯一一支茶藝表演隊參加本次比賽。

中華茶藝山莊以一場名為《巴渝風情》茶藝表演獲得了國內外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巴渝風情》採用了中華茶藝山莊最為擅長的表演——長嘴壺茶藝。在溫婉舒緩的樂曲聲中,表演者提壺而出,隨著節奏的緩急,壺隨人動,變換各種姿勢。裝滿滾水的銅壺瞬間化作一個服帖的玩具,在他的背上、手上旋轉、翻滾,卻不曾漏出半點水來。每次摻茶,亦是滴水不漏,表演時贏得陣陣掌聲。

本次比賽的13支參賽隊來自廣東、上海、浙江等國內城市,以及海外韓國、斯裡蘭卡、日本等國家。各參賽隊結合音樂、舞蹈等藝術方式呈現出獨具匠心的茶道技藝,各隊表演中或側重煎茶、或側重泡茶、或側重吃茶,展出了茶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背景資料:

陸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對中國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相關焦點

  • 茶藝不等於茶道,茶藝和茶道有聯繫也有區別
    茶藝和茶道在茶文化發展史上相互影響,喝茶的養生功效是聯繫他們的紐帶,並未他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群眾基礎。因為有了茶藝和茶道的存在,飲茶活動的目的才具有更高的層次。茶藝和茶道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在品茶的不同側重是這種區別的最直接表現。
  • 茶書精選丨茶藝與茶道 能簡要快速了解茶文化精髓的圖書。
    《茶藝與茶道》就是在茶文化教學團隊已經出版的相關教材基礎上,充分吸收國內已出版的茶藝、茶道、茶文化教材在結構、體系、內容、寫作上的優點,綜合創新,以適應高等院校非茶學專業學生開展通識和文化素質教育的一種特色教材。 本教材的內容以茶藝和茶道為中心,向前延伸到茶葉常識性知識,向後延伸到茶文化簡史以及茶的對外傳播。
  • 茶道、茶藝、茶文化~都有哪些說道與門道?
    茶~古老的綠色健康飲品,在中華大地上是枝葉繁茂,種類眾多,人人皆知,老少皆宜。經過歲月的洗禮,千年的歷練其自身已被人們賦予了種種人文現象與風情,茶道,茶藝,茶文化應運而生,與時俱進。茶道、茶藝、茶德,是茶文化的三大核心點。茶道並不複雜,一語言之,品飲者對茶的感悟稱為茶道。具體形式由茶禮、茶規、茶法、茶技、茶藝、茶心構成,統稱茶道六事。修習茶道就是通過對六事的親力親為來證悟其中的一種精神,重點在於心而不在於技。
  • 中國茶道和茶藝的區別是什麼?
    茶藝是中國臺灣的說法,茶道日本提的比較多,下面就來簡單介紹「茶道」和「茶藝」的概念。本人於2017年在美國擔任漢語志願者教師,在教授文化課時發現,美國學生對中國的茶文化一點都不了解,只是聽過日本的茶道。筆者通過閱讀新聞報導、知網論文和學術專著發現,很多記者和學者將茶文化、茶道、茶藝這三者混為一談。
  •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藝與茶道
    茶文化的核心是有形的茶藝與無形的茶道相結合而構成。茶藝有形看得見,說得清,它包括了採茶,制茶,泡茶,敬茶,飲茶一系列茶事活動中的技術,技巧,技藝。茶藝是茶文化的形骸,是茶道的載體,無藝則難以示道,茶道無形,它看不見,摸不著,也說不清,茶道是茶文化的靈魂,無道則茶藝無精神,無靈氣。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則,本源,本質,雖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感受去體會。
  • 茶文化之茶藝,茶道,茶俗,泡茶的概念
    對於許多愛茶人來說,什麼是茶藝什麼是茶道什麼是茶俗等這些問題一直都難以區分明白,這些之間又有些什麼聯繫呢茶藝:這裡的茶藝講的是中華茶藝,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它包括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等一系列技藝和程式
  • 茶道茶藝之分
    茶道茶藝,通常我們所說的茶道包涵了這兩者及與茶相關的一切我們統稱為茶道,雖然這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但本質上這兩者又完全不一樣。前面我說到茶道和茶藝上雖然都屬於茶道但本質上有所不同,茶道注重的是內在修養和氣質上的提升享受的是內心及思想上的感受,這其中就有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及詩詞歌賦,所以茶道又有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美譽,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諺語。
  • 茶道、茶藝、茶文化之間的關係
    身邊大多都是喜歡喝茶的朋友,都知道些皮毛的茶道茶文化以及茶藝,有幾個真正了解這裡面的含義呢?對於剛接觸茶的小萌新,其實就是知道花茶能美容養顏,綠茶清熱解毒,大紅袍貴,也許你只是知道了表面,正真含義的茶道、茶藝 、茶文化你真的了解到了嗎?
  • 中華茶道的四大要素,你可知道嗎?
    中華茶道,就其構成要素來說,有環境、禮法、茶藝、修行四大要素。(一)環境茶道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旨在通過環境來陶冶、淨化人的心靈,因而需要一個與茶道活動要求相一致的環境。
  • 茶道與茶藝,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福建茶葉官網中華茶道廣泛吸收了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思想與修行方式,提倡通過飲茶啟發智慧,將個人的感情融入自然,在飲茶養生之餘,對自我的內心作出提升。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這就是書中所說的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
  • 傳承茶藝事業 促進文化交流——記世界著名茶道家葉惠民
    他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五個創會發起人其中之一。香港茶道總會創會會長、世界茶文化專家委員會主席、國際專業茶藝師總會會長、香港飲食文化學會創會會長丶國際茶道聯合會(中、日、韓)副會長、香港茶藝報主編、中國茶葉大典副主編(列入中國八五重點出版工程)、中華茶人聯誼會高級顧問,加拿大茶文化總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茶藝會創會會長,日本國際茶道丹月流顧問、新加坡茶藝聯誼會顧問、澳門中華茶道會顧問、中國法門寺博物館茶顧問、深圳市茶藝協會顧問、江西省婺源縣榮譽市民
  • 第二屆中華茶宴十月舉行
    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理事會、廣東社會學學會、廣東省農村經濟學會、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國際名茶專刊》等單位聯合主辦第二屆中華(國際)茶宴,將於2005年10月上旬在廣州隆重舉行。  第二屆中華(國際)茶宴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 什麼是茶藝?
    1982年9月,臺灣成立了「中華茶藝協會」,茶藝館逐漸在臺灣各地興起。為什麼當時不用「茶道」一詞而用「茶藝」一詞呢?據說1981年3月籌建中華茶藝協會時,大家認為,若用「茶道」會被誤為崇尚日本沿用已久的日本茶道,若用「茶禮」,似乎不能涵蓋,於是認為用「茶藝」較為適合。其實當年臺灣推行茶藝的宗旨,還是在於弘揚中國茶道,只是因避嫌,不稱茶道而名之為茶藝。
  • 煎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國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茶修四要素。
  • 第二屆中華茶道春晚錄製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19日,第二屆中華茶道春晚在京舉行。中華茶道春晚以「和」為主題思想,傳承大美中華文化,展現中國人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弘揚傳統茶文化中有利於促進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富強的內容。
  • 第二屆中華茶道春晚錄製圓滿成功-各地要聞-國際商業-新訊網提供...
    2020年12月19日,第二屆中華茶道春晚在京舉行。中華茶道春晚以「和」為主題思想,傳承大美中華文化,展現中國人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弘揚傳統茶文化中有利於促進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富強的內容。
  • 茶藝、茶道、茶文化分別是什麼,有何區別?
    隨著我們深入茶的世界,茶藝、茶道、茶文化隨之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每當講到茶藝、茶道時又會講到茶文化,說茶文化的時候又不免提起茶藝、茶道,總感覺很繞,總感覺要搞混淆了;別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捋一捋茶藝、茶道、茶文化到底是什麼,各有什麼區別!
  • 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28日開幕
    來源:重慶日報網原標題: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28日開幕邀市民遊巴地賞巴景住巴居品巴味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翔)9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將於9月28日在巴南區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