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鼓浪嶼10年,我在島內買了2套房」!揭秘廈門板車工:一年沒賺20萬不好意思說出去!

2021-02-26 小魚網

不知道大家在鼓浪嶼上,有沒有見過這樣一群人,他們拉著裝滿貨物的板車,奔波在鼓浪嶼的窄街小巷。

他們皮膚黝黑、穿著樸素、常常汗流浹背,有時還沒看到他們的身影,便先從耳後傳來一句「讓一讓」,他們便是鼓浪嶼上的板車工。

板車,一個在現代社會正在消失的古老運輸工具,卻在鼓浪嶼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板車賴以謀生的板車工,又在經歷著怎樣的生活?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鼓浪嶼,了解板車工這個群體背後的故事。

- 01 -

  鼓浪嶼離不開板車工  

作為廈門著名的旅遊景點,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鋼琴島」的美譽,受到無數遊客的青睞。特別是2017年鼓浪嶼申遺成功,更讓這座美麗的小島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然而眾所周知,鼓浪嶼是個「步行島」。由於島上路窄,蜿蜒曲折,坡多且陡,禁止車輛通行(除旅遊光觀車外)。

因此島上的居民和遊客每天所需的蔬菜海鮮和生活用品等大量物資,還是靠最「古早」的方法,由船將貨物運至鼓浪嶼上的貨運碼頭,再用板車拉至各家各戶。

幾百年來鼓浪嶼一直延續著這樣的生活方式,而板車工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一種特殊職業。他們一人一輛板車承擔著島上的「物資運輸」,幫助商家運送蔬菜海鮮,也幫助島上的工地運輸建築材料。

板車工成了鼓浪嶼上不可缺少的一員,可以說有了他們,鼓浪嶼才得以建設和發展。

- 02 -

  板車工的日常:

  24小時待命,有活就幹 

島上的板車工大多是以中老年群體為主,五六十歲的人都十分常見。他們沒有文憑,沒有技術,好在還有一身的力氣,便靠拉板車為生。

鼓浪嶼上營業性的板車一般歸屬某個運輸隊,也有的是自己「單幹」。據2018年數據顯示,鼓浪嶼共有板車276部,從業人員202人。

板車工通常會在碼頭等接活,有船載貨過來就會找他們拉貨,或者有些經常合作的客戶,熟了之後就會直接電話聯繫他們。對板車工而言,是沒有上下班時間的,一天24小時,只要接到客戶的電話,不管天氣如何,不管什麼時間都要去拉貨。

路邊一個正在休息的板車工告訴小魚君,他經常凌晨三四點就來碼頭,等待最早一班貨船的到來,搬運海鮮和蔬菜,以供應鼓浪嶼早市售賣。

對板車工而言,最辛苦的當屬夏天,烈日炎炎拉著板車走兩步就已經汗流浹背,一天下來,衣服都是溼了又幹,幹了又溼。一到盛夏,板車工人每天都需要補充15到20斤的水分(也就是15到20瓶500ml的礦泉水),流汗則絕對超過1斤。

而每年的5至7月飲料消費旺盛,正是板車業務的旺季。這一期間,黃家渡碼頭每天早上五點至九點,下午兩點到三點都是貨運高峰。

有板車工人跟小魚君透露,每次負重少則百斤,多則千斤。拉過最重的是水泥,一車20袋有一噸重。有時遇到陡坡一個人拉不上去,還需要後面有一兩個人推才能拉得動。一天下來全身肌肉酸痛,但也得硬挺著,第2天又是重要的一天。

在疫情發生之前,一年365天,板車工可能要拉貨三百多天,生意好的時候,每天拉貨十多趟,走過的路程最少也有100裡(1裡即500米)。

島上的蔬菜海鮮,遊客的行李箱,水產店需要的海水,乃至建房的一磚一瓦,都在他們的板車上顛簸過。

- 03 -

  「一年沒賺到20萬  

  都不好意思說出去」 

板車工的活雖然辛苦,但收入還算可觀。小魚君詢問了島上幾個板車工,以及從網上收集到的資料顯示,板車工人拉一車貨物的價格並不固定,一般比較輕,距離較近的貨物,一車大概七八十塊。如果是遠一些,重一些,又有上坡的,一車大概要一百多到兩百之間。

但如果板車工歸屬於車隊的話,則需要給車隊上交一些費用。

在疫情發生之前,一個板車工只要勤快實在,有固定的幾家老主顧,一天拉五六趟貨很容易。按照每趟平均收120元,一個月收入2萬塊並不難。

要是碰上節假日,遊客增多,板車工掙錢的機會也就更多。用他們的話說,只要身體不出問題,不偷懶,都有錢賺。在疫情之前,一個板車工在鼓浪嶼一年要是沒賺到20萬,都不好意思說出去。

小魚君不禁感嘆,真是不要小看了板車工,這收入可是比好多企業的中層白領還要高。有同事告訴小魚君,早些年認識的一個板車工來鼓浪嶼十來年的時候,就已經在島內買了兩套房。


難怪連板車的車牌,在人們心中都「身家不菲」。(註:在《鼓浪嶼風景名勝區交通管理辦法》中規定嚴禁將景區通行標識轉讓)

據悉,掛有不同車牌的板車工,幹的活也不一樣,活動的地點也不同。綠色板車的只拉島上建築用的建材,藍色板車則只拉雜貨,而銀白色的板車則是非營業公務或公共事業自用板車,這個規定避免了板車間的利益之爭,受到板車工的支持。

不過在疫情發生之後,板車工的收入就不如以前的光景了。島上遊客銳減,一天可能就拉一兩趟。在鋼琴碼頭附近的一塊空地上,停滿了板車,幾個板車工也在裡面休息聊天。

「現在沒什麼活拉了,每月賺的都不夠花」。其中一個板車工無奈地跟小魚君說道。從他那裡,小魚君也了解到,島上租個單間一個月房租差不多要1300元,再加上生活費,一個月要3000多花費,如今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小魚君住在鼓浪嶼上的同事也表示,因為疫情,有的板車工已經回老家了。但大多數的板車工還在鼓浪嶼上堅持著,等待著鼓浪嶼恢復往日熱鬧的那一天。

- 04 -

  鼓浪嶼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經常去鼓浪嶼的朋友,可能就發現了島上有很多的安徽人。事實上,大多數的板車工正是來自安徽,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來自附近的龍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安徽穎上縣的建穎鄉與十八裡埔鄉,這兩個鄉的人開始往鼓浪嶼流動遷移。他們拖家帶口,呼朋喚友,成群結隊地湧向鼓浪嶼。直到現在,居住在島上的安徽人已經成了鼓浪嶼上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

而且大多數安徽人已經在鼓浪嶼上生活好久了,小魚君隨口問了兩個來自安徽的板車工,一個已經來鼓浪嶼18年了,另一個更久25年了。

張師傅就是在1994年跟隨著安徽老鄉,來到鼓浪嶼當起了板車工。如今20多年過去了,張師傅的兩個弟弟以及自己的第二個兒子,都在鼓浪嶼上從事這一行。他們在鼓浪嶼上你來我往,就像他們在安徽的鄉裡一樣親近。

「反正吧,覺得在鼓浪嶼過得比家鄉好。親戚朋友都在這兒,熟人也多,很習慣在鼓浪嶼生活了。」張師傅講起在鼓浪嶼的日子,很是滿足。

1999年,就從安徽老家出來打工的老吳,鼓浪嶼板車工是他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工種。他笑著說,「我在鼓浪嶼就像是在我們村一樣熟悉,島上的居民經常請拉活的板車工吃飯喝酒,我們很受歡迎!」

泰山有挑夫,重慶有「棒棒」,而鼓浪嶼,有板車工。他們可能離家很遠,但鼓浪嶼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不論風吹日曬,他們把拉車繩綁在胸前,埋頭前行著。

- 05 -

 鼓浪嶼養了他們 

 他們也「養了」鼓浪嶼 

鼓浪嶼的板車,讓板車工們的一身力氣有了用武之地。但也是他們,見證了鼓浪嶼的發展和變化。

2017年,網上有一篇關於鼓浪嶼65歲板車工周和平的報導,他是當時鼓浪嶼上年紀最大的板車工。

1998年他來鼓浪嶼的時候,島上好多地方堆著垃圾,晚上沒地方睡覺,只能露天睡在建築材料上。這麼多年過去了,鼓浪嶼上的一磚一瓦,他都很熟悉。建公園的石板,蓋樓的鋼筋,搭景點的水泥,他都拉過。

他說「我沒啥大的本事,只希望用自己的一把力氣,讓島上的風景越來越好。」周和平在鼓浪嶼上從中年到老年,他說是鼓浪嶼養育了他,但他也算是以這樣的方式「養育」了鼓浪嶼。

板車工們活動在鼓浪嶼的每一個角落,碼頭、小巷、市場、別墅他們一路顛簸,看著鼓浪嶼的風景一天天變美;他們每日艱辛,飽含著對鼓浪嶼濃濃的情意。

板車不會說話,只有兩個全靠人力拉動的車軲轆,它們不停地滾動,繁華了鼓浪嶼,也改變著鼓浪嶼。

   #今日話題# 

你見過鼓浪嶼的板車工嗎?

歡迎來留言區聊聊~

┃圖文來源:小魚網原創(部分內容來自更廈門、東南早報、廈門網)

┃商務合作微信:18950017679

相關焦點

  • 有一種職業,很多地方已經絕跡多年,但是在鼓浪嶼永遠不會失業
    橋會對鼓浪嶼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文物保護單位,容不得半點破壞,加之遊客坐輪船上島也是另一種不錯的體驗。另外,島內道路除環島路外都是小街小巷、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根本容不下機動車及單車通行。所以這裡保持著19世紀未20世紀初的生活狀態才是對文物的最好保護,沒有了機動車,但島上的運作還需要這樣的職業人—板車工。
  • 我在廈門有三套房,想辦假離婚去買套海景房,心裡突然有點期待
    心裡突然有點期待它跌,好喜歡廈門的海景房啊,家裡人島內有套老破小學區房,翔安隧道口有套小兩房,集美有套小三房,都有房貸,還剩下12年左右,手裡五六十萬現金,如果房價接下來幾年跌了,一定要去買套海景房,辦假離婚去買,在廈門沒有一套海景房是件遺憾的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太太太嚮往了!
  • 廈門鼓浪嶼旅遊攻略 | 不到鼓浪嶼枉到廈門來!
    島內到島外幾十公裡,的士進出島貴,如果你的動車只到廈門北站,沒有到廈門站,可以選擇買一張廈門北站到廈門的動車票,二等座位8.5元,只要22分鐘;或者乘坐BRT快1B廈門北站到火車站,票價3元。廈門高崎機場從2014年底啟用T4航站樓,所有國際航線及廈門航空、南方航空的國內航線仍在T3航站出發到達,其餘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在T4出發到達。另外,在機場可以免費領取地圖。
  • 不到鼓浪嶼枉到廈門來!
    廈門站位於島內,地處廈門最繁華的地段,廈門北站位於集美區,在島外,相對較遠。島內到島外幾十公裡,的士進出島貴,如果你的動車只到廈門北站,沒有到廈門站,可以選擇買一張廈門北站到廈門的動車票,二等座位8.5元,只要22分鐘;或者乘坐BRT快1B廈門北站到火車站,票價3元。 廈門高崎機場從2014年底啟用T4航站樓,所有國際航線及廈門航空、南方航空的國內航線仍在T3航站出發到達,其餘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在T4出發到達。
  • 臥虎藏龍的批髮菜市場:20 年買 10 套房,疫情期 3 個月賺 130 萬
    來源:36氪他們有的人靠勤勞積累,20年內為自己賺出10套房子;也有的人發起「疫情財」,三個月內賺了130萬;但更多的是被生鮮電商衝擊,逐步被淘汰出批發行業的人。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疫情期,我靠批發蔬菜3個月賺130萬李軍平 37歲 前貿易公司白領:公司裁員後,我在西安城裡整天轉來轉去,想做點生意但找不到適合的項目。一次,陪開餐館的朋友到批發市場買菜,看著車來車往、熱鬧非凡的樣子,我動了心思,何不做蔬菜批發的生意?
  • 廈門超3.6萬套房被買走,大媽買千萬豪宅都不看!
    回顧2020年,廈門樓市的聚光燈似乎緊緊圍繞著一二級市場。不管是島內土拍,還是新房成交總額,總能激發出買房人的熱情。那二手房市場呢?除了學區房熱度不減之外,整體情況又是如何?1超3.6萬套房被買走這一年,廈門二手房市場經歷了休市到復甦再到年底的翹尾,創下了36628套的成交量。近兩三個月以來,廈門二手房市場不僅出現了不少剛需置業客群,還迎來了一波換房高峰。成交主要集中於島內及島外核心區,帶有學區的佔比較大。
  • 怎麼買船票?春節來鼓浪嶼前必看!
    來廈門不去鼓浪嶼,就好像去了北京沒有爬長城!春節期間想來鼓浪嶼的小夥伴們注意啦春節期間期間鼓浪嶼的船票已經開售啦,一定要記得提前購票2020年春節1月25日-1月30日遊客上島全部船票,將提前15天預售。
  • 開拉麵館在杭州賺了2套房 欠債50萬後他從頭再來
    來師傅正在做拉麵小麵館也賺錢來杭10年買下2套房1994年底,來師傅在老杭大後面開始了拉麵生意。當時也沒店面,就一輛三輪車。他認真包好每一隻餃子,拉好每一碗麵,客人來用餐都要排隊了。到了1997年,來師傅這個小店每天都能穩定維持2千元左右的營收,錢包也漸漸鼓起來,於是在那年拿出了20多萬元,在翠苑五區買了一套房子。5年之後,他又以50多萬元的價格賣出了這套房子。「只要你東西做得用心,做得好吃,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來師傅一直強調這句話。
  • 大叔賣燒餅一年賺2萬:年入幾十萬的都是胡扯
    近年來,很多不起眼的小商販月入幾萬、年入幾十萬、攢多套房的新聞層出不窮:大媽賣煎餅月入3萬、大爺賣饅頭一個月收入6萬、小夥賣燒餅年入30多萬......這麼多勵志的新聞在激勵別人的同時,也如鋼針一般刺痛了萬千網友的心。
  • 100萬廈門開餐廳,若三個月沒成網紅,就換品牌再開
    島內與島外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房價,島內6-8萬/㎡,島外2-3萬/㎡。旅遊人群成了廈門的消費主力。據廈門市文旅局統計,2019年廈門旅遊接待人數10012.87萬人次,同比增長12.50%,旅遊收入1655.90億元,同比增長18.10%。遊客人均消費1654元,同比增加79元,增長4.98%。
  • 100萬廈門開餐廳,若三個月沒成網紅,就換品牌再開!
    島內與島外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房價,島內6-8萬/㎡,島外2-3萬/㎡。廈門開餐廳的第一道坎就是房租。廈門被廣為詬病的也是房價,二線的城市,一線的價,島內房價已經趕上了北京三環裡的老小區。據廈門市文旅局統計,2019年廈門旅遊接待人數10012.87萬人次,同比增長12.50%,旅遊收入1655.90億元,同比增長18.10%。遊客人均消費1654元,同比增加79元,增長4.98%。住宿遊客以青年和中青年為主,佔比72.33%,且對年輕人(20歲以下)吸引力持續增強,佔比上升1.78%。
  • 2月19日 大年初一廈門鼓浪嶼出行手冊 (出行人員必讀)
    >其他均為夜車宿車上吃飯:豐儉有己,加上車A每人總計費用約:1400元左右(當然豐儉由人,溫馨提醒:美味小吃並不省錢,海吃信喝更是費錢,景點小飾品儘量不要買,當地土特產需要就給家人朋友帶點,不建議狂購!)
  • 廈門大爆發!中山路客流超20萬人次,鼓浪嶼船票售罄
    >掌聲響起來!月2日23:00,曾厝垵文創村景區接待遊客量10.4萬人次,繼續保持領跑全市和全省的人氣。10.4萬+10.6萬流量簡直大爆發!10月1日和2日島上民宿的平均入住率也達到了77%,比今年暑期的入住率提升了近20%。不嫌人多,不嫌熱鬧,不嫌人氣旺鏡頭繼續給!
  • 從事中港車司機10年,賺了2套房,身價千萬,這不是故事
    他從事粵港車司機10年,年收入20W+,10年後自己賺了2套房,價值千萬。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故事,但卻是我身邊朋友真實的故事,在深圳能買得起一套房,就可以算做上流社會的富人,而擁有2套房,毫無疑問,至少千萬身家。10年前,他當兵退役,回到了深圳,沒有去做安保,更沒有去大公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去當了司機,還是開粵港兩地車的司機。
  • 一對10年的情侶在廈門高房價面前的悲劇
    一個衣櫃,一張床,一個衛生間,然後沒了,可是畢業時能在廈門有個住的地方,那會已經很滿足了,因為還有他。偶爾躺在床上他也會告訴我,要是結婚時能在廈門買個房,不和一堆人擠在套房裡,就好了。也許就是那時候把買房和結婚捆綁在了我的思想裡了吧。
  • 鄭州港區湧動"淘金"熱 年初買套房年尾賺輛車
    2013年1月,李先生在港區買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房子,隨後房價一路走高,到2013年年底,這套房已經增值了20多萬元,相當於賺了一輛邁騰車。  「在港區,面臨的問題不是有沒有機會,而是要當心別被太多機會晃了眼。」李先生說,日漸火熱的港區,處處湧動著淘金機遇。事實上,在購房者眼中,無論是買住宅還是買商鋪,航空港區都是明智的選擇。
  • 2018年春節去廈門旅遊,鼓浪嶼登船碼頭更改,第一次去鼓浪嶼必看
    廈門坐落於中國東南之濱一顆璀璨的明珠,廈門很多人去了就不想回的一個城市,文藝、小資、小眾來形容廈門是最恰當的,廈門是港口旅遊城市,四季如春,海濱城市的最佳旅遊勝地,這裡有風光旖旎的廈門大學、世界上最美的馬拉松賽道、中國最文藝的漁村曾厝垵,最能代表老廈門味的沙波尾,中國最文藝的鐵路文化公園,廈門最大的亮點要數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
  • 20個全廈門最「貴」,你知道幾個?看完第一個就跪了!
    雲頂莊園就有廈門首富柯希平、美圖和91無線的等大佬定居於此,準入門檻也是高得恐怖!只想說我下輩子,下下輩子都買不起!03廈門最「貴」老別墅鼓浪嶼別墅區代表項目:黃家花園,黃榮遠堂,廖家別墅等鼓浪嶼十大別墅,價格嘛,有錢也買不到!
  • 你不知道的地方——鼓浪嶼
    清楚了出入碼頭了,那麼從哪個碼頭進出鼓浪嶼,這個才是關鍵,也是自由行必做的功課。來到廈門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民俗,廈門本地人一般稱廈門為島內、島外,遊客去廈門,就是本地人說的島內。在島內住的遊客選擇最快捷去鼓浪嶼的線路就是郵輪中心廈鼓--三丘田碼頭,在島外住的遊客主要走嵩鼓碼頭--內厝澳碼頭。離島時線路相同。
  • 鼓浪嶼民宿,是拯救還是破壞了老別墅
    朋友「呵呵」了兩聲,然後拿出計算器開始給我算帳:現在鼓浪嶼一天限定5萬人上島,就算一年365天天天5萬人,一年也就是356*5=1825萬人次。真正來廈門旅遊的人,鼓浪嶼是必遊的景點,就算沒有全部上鼓浪嶼,打個折吧,只有70%到廈門旅遊的遊客上鼓浪嶼,那廈門全年的遊客也只是1825/0.7=260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