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華為還要賺錢,臺灣又一科技巨頭,日均淨賺超3億人民幣!

2020-12-23 一人評論

大家都知道,近兩年美國方面希望美企能回歸本國,也在吸引一些有實力的海外公司到美國建設工廠。日前,美國試圖說服英特爾和臺積電,讓這兩家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佼佼者到美國建廠,以生產更多的晶片。對此,臺積電回應稱正在積極評估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合適地點,但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

臺積電為什麼能得到美國的重視?自然是因為該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的強悍實力。從上世紀80年代創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時間,成長為全球晶圓代工領域的佼佼者。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臺積電全球排名前三,僅次於英特爾和三星。

另外,從業績報告可以看到,一季度臺積電營收103.16億美元,同比增長42%。淨利潤為38.86億美元(約合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90.6%。這麼算下來,在今年前三個月,公司平均每天淨賺超3億人民幣。相比之下,華為一季度淨利潤約133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臺積電比華為還要賺錢。

張忠謀在創辦臺積電之前,曾在德州儀器等國際頂尖的半導體企業工作過,有著非常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後來,因為經營理念與公司不合,他辭職回到中國臺灣開始了創業之旅,臺積電應運而生。

彼時,全球半導體產業幾乎都採用同一種商業模式,以英特爾、三星等巨頭為首,這些公司都是自己設計晶片、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最後自行完成晶片測試和封裝,即涵蓋設計、製造和封測整個半導體行業生產流程。

但張忠謀卻率先採取晶圓代工模式,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的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公司製造產品。」

剛開始,這種創新的模式並不被主流市場認可,臺積電在頭幾年只能依靠零星訂單勉強存活。但同時,這也是巨大的機會。毫無疑問,張忠謀抓住了這個商機。到九十年代的時候,得益於全球半導體行業快速擴張,像英偉達等一些新成立的半導體企業無力加工晶圓,這時候臺積電的幾乎就來了,接到了許多訂單,公司開始快速擴張。

進入新世紀後,臺積電在全球半導體整體低迷中逆行而上,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2005年,公司率先同行業成功試產65納米晶片,這代表著其在晶圓代工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此後的發展過程中,公司成功躋身全球半導體產業第一梯隊。如今,全世界將近六成的晶片代工均由臺積電完成。公開數據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07萬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2539億元。

縱觀臺積電的發展歷程,其發跡於晶圓代工模式,壯大於為蘋果做代工。根據了解,公司依靠蘋果,成長為全世界最賺錢的華人科技公司。另一方面,作為創始人的張忠謀,更是被業界譽為「半導體教父」。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近年來,中國大陸也崛起了一批像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平頭哥半導體等實力不俗的半導體廠商。也就是說,未來行業競爭 勢必會進一步加劇,臺積電面對的壓力不小。

相關焦點

  • 每天淨賺2億!這家瑞士公司收購多家中國食品巨頭,還拿下星巴克
    在我國,食品企業多數都是中小企業,發展參差不齊,問題也較多,當然也有娃哈哈、達利集團等食品行業的巨頭。同時,外資企業也紛紛進軍中國食品市場,覬覦中國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家瑞士公司。這家瑞士公司就是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製造商,營收規模6000多億元。雀巢創辦於1867年,距今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擁有500多家食品工廠。
  • 韓國科技巨頭售賣北京大廈,30億建的樓88億賣出,淨賺58億!
    而提到在5G的專利技術中,美國高通,韓國三星和中國華為無疑是最強的三家公司。而三星在韓國的地位大家也知道,GDP佔整個韓國的五分之一,幾乎壓得其他產業抬不起頭來。但是,在韓國有一家公司,也是非常強大,曾將手機業務做到了全球前三的銷量。這家公司就是LG。
  • 中國平安納稅1200億佔全國1% 日均納稅3.3億
    記者了解到,中國平安2018年全年納稅突破千億大關,超1200億元,日均納稅超3.3億元,全年納稅總額佔全國稅收的1%。此外,中國平安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村智慧扶貧工程」在去年全面推進,相當於每天幫助一個扶貧村脫貧。
  • 臺積電:掌握華為晶片命運的臺灣晶圓代工巨頭
    這一模式出現後,極大地降低了晶片行業的進入門檻,使得包括今日晶片行業巨頭英偉達等在內的一批獨立的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陸續出現。 臺積電創立之初,適逢半導體行業處於低迷期,全球範圍內的半導體市場增速快速下滑。沒有市場基礎、新的商業模式尚未被認可,所以剛成立的一兩年,臺積電只能靠少量訂單艱難維持生存。業務人員經常四處碰壁,一整年都開發不出一個新客戶。
  • 中國食品巨頭出現:去年淨賺33個億,創始人成為臺灣地區首富
    公司實現營收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為33.31億元,同比大增35.22%。其中,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253億元;淨利潤達到22億元,佔整體淨利潤66%,成為最賺錢的業務。根據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去年方便麵市場銷量同比上漲1.5%,銷售額同比增長7.2%。
  • 和華為阿里有一拼嗎
    另外還有華為公司,在年初華為就向全世界宣告5G時代的到來,這也就是說,華為掌握了全球最新的網絡科技,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華為系列的手機也漸漸成為大家的首選,甚至國外很多人也會選擇華為手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企業,其實力比阿里巴巴、華為還要雄厚。不過它並不是我們國家的,而是印度的國內企業。
  • 比肩華為的中國科技公司,年營收達1萬億,最大股東卻是美國花旗銀行
    說起中國的科技公司,有兩家公司必須提到,一家就是深圳的華為,另外一家就是臺灣的臺積電。華為的厲害就不需要多說了,全國的通訊巨頭,5G技術領先全球,同時目前華為的手機出貨量也已經成為全球的前三。 那麼臺積電到底是什麼公司呢?許多人可能經常聽說臺積電,但是卻不了解這家公司。
  • 家喻戶曉的零食巨頭,半年吸金103億,淨利潤超三隻松鼠10倍
    提及零食巨頭,如今喜歡網購的消費者大多數都會想到三隻松鼠。三隻松鼠可謂是電商時代的零食類龍頭企業,憑藉獨特畫風的包裝和貼心的服務深受年輕用戶的青睞。得益於此,三隻松鼠的營收成績也在不斷提升。賣零食就能淨賺1.88億,三隻松鼠不愧是新時代的零食巨頭。但另外一位家喻戶曉的零食巨頭,不僅在淨利潤方面超過三隻松鼠10倍,而且半年吸金103億,在全國零食界的地位同樣遠超三隻松鼠。這位零食巨頭正是堪稱零食界鼻祖之一的旺旺。
  • 中國最會賺錢的公司,從不打廣告,每年納稅超一萬億,名字耳熟
    隨著時代發展,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已離不開了手機與網絡,像華為、騰訊、百度等擁有廣闊的市場。大家都知道,騰訊的大佬是馬化騰,而百度的老大叫李彥宏,淘寶的老闆就是馬雲。他們有中國億萬用戶的消費支持,所以個個成了身價不菲的成功人士。不過這些人所創辦的企業是不是中國收入最高的呢?
  • 一天營收70億元,超越騰訊、阿里,國家電網稱得上真正的科技巨頭
    國內科技巨頭 在國內哪一家公司的營收實力最強呢?如果是在民營企業中,華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去年華為營收了8588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華為的營收成績更是達到了4540億元。在國內民營企業中,超越了一眾網際網路巨頭。
  • 小米大漲超7%,站穩千億美元市值,五大巨頭紛紛發力,恆指...
    小米集團大漲7.59%,躋身千億美元市值行列12月23日,小米集團股價大漲,一度漲超9%,截至收盤,小米集團漲7.59%,報收31.9港元/股,突破歷史新高,總市值達8021億港元,折合1035億美元,首次躋身千億美元市值行列。
  • 華為已經強到什麼程度?對比下這家美國同行業巨頭就更清楚了
    如今,華為這家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科技巨頭。尤其是被美國制裁之後,人們更加覺得這家企業不簡單了。華為很強,這確實不是錯覺,而是有看得見的數據來支撐的。首先來說,最直觀的營收數據,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高達8588億,利潤627億。
  • 全球手機科技巨頭的總部,華為像城堡,三星蘋果科技滿滿
    三星三星不單只是一家手機廠商,也是一家科技公司,旗下的業務非常多,有著自家的代工廠,就連蘋果都需要三星代工。三星漸漸淡出中國市場,但在全球市場出貨量依然還是第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國企業之一,三星總部非常多,其中最氣派的總部在美國,規模龐大,佔地面積十萬平方米。作為最氣派的總部,三星把研發中心設立在美國總部。
  • 中國超千億市值公司排行:北京43家,上海15家,香港有多少家?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是微軟,市值達到了1.05萬億美元(約7.28萬億人民幣),第二三名是蘋果市值9220.03億美元(6.4萬億人民幣),亞馬遜市值9018.77億美元(6.26萬億人民幣),這兩家公司市值也曾突破過1萬億美元。
  • 美租車巨頭赫茲負債超1300億 申請破產保護
    又一家美國百年老店破產了……美東時間22日晚間,美國租車巨頭赫茲國際控股(Hertz Global Holdings, Inc.)申請破產保護。受此消息影響,赫茲租車的股價盤後一度跌超50%。而周五當天,赫茲租車的股價已經收跌將近7.5%。
  • 上半年廣告收入超500億,字節跳動超百度,成為第二大在線廣告公司...
    上半年廣告收入超500億,字節跳動超百度,成為第二大在線廣告公司;王思聰被取消限制消費令;華為Mate X換塊屏幕要7080元 2019-11
  • 850億英鎊!倫敦二季度人民幣日均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來源:一財網倫敦金融城和中國人民銀行歐洲代表處11日聯合發布的最新一期《倫敦人民幣業務季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倫敦人民幣日均交易量創歷史新高。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倫敦人民幣日均交易量達850億英鎊(1英鎊約合8.97元人民幣),較第一季度增長近10%,同比增幅超20%。報告還顯示,今年6月至8月,英國官方選定的人民幣清算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倫敦分行日均人民幣清算量達439.7億元,環比增長18.4%。自2014年6月啟動清算業務以來,建行倫敦分行累計人民幣清算量已突破40萬億元。
  • 估值150億!起英文名字!這一神秘電商巨頭,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CB Insights對SHEIN給出158億美元的估值,折合人民幣1036億,與大疆創新基本處於同一個量級。所以說,就知名度而言,SHEIN遠不如大疆,這使得SHEIN顯得非常神秘。一、SHEIN為什麼這麼牛成立時間:2014年成立於南京,僅有6年時間。
  • 為「討好」川普,毀約華為,英國損失1732億項目,報應來得太快
    而此次華為遭遇危急關頭,以李嘉誠在英國的商業地位,他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李嘉誠和華為籤訂了高達175億元的5G技術合作協議,在通訊運營過程中都使用華為科技。不僅如此,李嘉誠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成功讓華為和英國其他三家通訊巨頭達成合作協議。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三星集團創立82年來,從出口鹹魚幹、蔬菜,不斷向科技、電子、實業、投資等領域延伸,成長為一棵參天巨樹。不得不說,韓國的土壤孕育了三星集團,三星集團也給了韓國最具實力的回報。2018年三星全年營收3000多億美元,為韓國GDP貢獻近五分之一。但細心的網友們,也發現2019年,三星的全年營業利潤1631.6億元,同比下降了52.84%,下降的可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