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記錄】非遺看山東|一城一味,來山東開啟非遺美食之旅!(下)

2021-02-08 濟寧文旅

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

或是古老厚重的歷史沉澱

或是摩登時尚的朝氣蓬勃

……

那些歷經歲月的味蕾經典

留存了一座城的文化與記憶

今天就與小編一同走進山東

開啟非遺美食之旅

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和水」

泰山豆腐宴起源於漢代

古代帝王祭祀活動中

遵循「沐浴更衣、素食潔心」的做法

因此必吃豆腐

泰山豆腐選用優質大豆為原料

採用手工石磨工藝配以泰山泉水而成

色白如玉,質嫩水流,嫩而不散

久煮不老亦不糊

故有「神豆腐」之稱

用其製作的泰山豆腐形式多樣

例如三美湯、九轉福腸

吉祥納福、麒麟豆花魚等等

味道美而不膩,不可錯過

花餑餑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

「餑餑」又名「波波」,源於明朝

清代以後設專門的餑餑局

每個餑餑都刻有鮮紅的印子

這就是「花餑餑」的前身

由於地域不同,因此技法也不同

每個地區各有特色、風格迥異

造型和色彩搭配也有所區別

「清明捏燕子,六月祭龍王

七夕會織女,正月蒸大燈。」

凡是重要的節日

勤勞、善良的膠東人民

總會用最普通的麵團

做出荷花、蝴蝶、百歲、壽桃等寓意造型

待蒸熟涼透,再點染五彩繽紛的顏色

用以祭祀、觀賞、食用或饋贈親友

花餑餑製作工藝複雜

和面—發麵—揉面—捏型—雕刻—鍋蒸—上色

再以刀、剪、筆等工具進行創作

是民間託物寄情、喜慶豐收

祈福納祥的生活藝術品

「指尖流轉一花開,巧手揉捏百鳥來

龍鳳人間何處見,而今相伴落面臺。」

一團團柔軟細膩的麵團在手指間肆意翻轉

再灌之以藝術的芳香

終成為一個個造型奇特

飽含著生命力的膠東餑餑

在不動聲色之間

傳承著百年歷史,訴說著悠悠往事

許孟燒烤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取當地農民餵養的笨豬

沿用祖傳秘方,加以醃製

採用蘋果樹、梨樹等果木烤制

色澤鮮豔,味道香醇,肥而不膩

雖然稱為「烤」

但並不是我們平時熟知的明火燒烤

確切來說

它是一種用糖乗過的滷肉

在許孟當地被稱作「許孟燒肉」

燒肉的原料一般都是內臟

下鍋前需仔細地清理

燒肉出鍋時

空氣就被一股純正的豬肉香味籠罩

還瀰漫著尚帶熱氣的煙燻味

這樣的場景讓一個肉食者的幸福感

瞬間到達頂點

迫不及待地想要嘗一口

許孟燒烤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取當地農民餵養的笨豬

沿用祖傳秘方,加以醃製

採用蘋果樹、梨樹等果木烤制

色澤鮮豔,味道香醇,肥而不膩

雖然稱為「烤」

但並不是我們平時熟知的明火燒烤

確切來說

它是一種過糖的滷肉

在許孟當地被稱作「許孟燒肉」

燒肉的原料一般都是內臟

下鍋前需仔細地清理

燒肉出鍋時

空氣就被一股純正的豬肉香味籠罩

還瀰漫著尚帶熱氣的煙燻味

這樣的場景讓一個肉食者的幸福感

瞬間到達頂點

迫不及待地想要嘗一口

組圖|小嫚遊五蓮

糝的歷史悠久

傳統糝湯採用肉湯與米粥熬製而成

因其工藝繁瑣

每一碗糝湯都要從前一天的深夜就開始準備

先用柏木燒火,取帶骨肉類久煮

肉熟後將其剔除備用

骨再煮一段時間剔除,並撇去骨湯內的油脂

此為吊湯

隨後,在湯內加入麥米、麵粉等食料

以呈稀粥狀,入胡椒粉、食鹽等佐料

小火文煮3小時後製成糝丕

最後,將煮熟的肉片、香菜、香油、醋

放入碗中,以滾燙的糝沒入

肉香撲鼻而來

製作完成的糝

入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

有「熱、辣、香、肥」四大特點

每一碗糝湯都盛著沂蒙地區的熱情

帶著沂蒙老區人民的濃情

八百裡沂蒙

從清晨的第一碗糝湯中醒來

品一品率真質樸的味道

遇見濃濃的鄉情

發現一座青春活力的城市

「毫毫克克的配料一釐不少

分分秒秒的煮製一秒不差」

這是德州扒雞製作的祖訓

德州扒雞,又稱五香脫骨扒雞

據傳始創於清代

曾成為山東進貢朝廷的貢品

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經過300多年的傳承與創新

德州扒雞的製作技藝日臻完善

從傳統手工作坊到現代化生產工藝

德州扒雞造型美觀且顏色亮麗

肉質細嫩且味道醇香

時間賦予了它永恆的味道

溫度歷練了它溫潤的氣息

白芷、香葉、桂皮、砂仁……十六味香料

從山川湖海奔來,在玉液瓊漿中匯集

當骨肉不再分離

當幾枚香草的前世今生融為一體

它與我們邂逅的故事也寫下了第一筆

兩千多年前

聊城東阿縣開始生產阿膠

明代中後期

達到「婦孺皆通熬膠」的鼎盛時期

1996年

東阿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

東阿阿膠製作技藝工序複雜

包括整皮、化皮、熬汁等五十多道工序

全為手工操作

尤以熬膠、晾膠最為複雜

其間掛珠、砸油、吊猴等環節最顯功力

東阿阿膠自古以來

就被譽為「補血聖藥」「滋補國寶」

擁有極高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口阿膠井

蘊涵著阿膠的點點滴滴

一代代東阿人

守護了數千年技藝

鍋子餅為濱州傳統名吃

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傳說北宋時期為宮廷御食

金宋戰爭爆發

宋皇帝被俘,幼帝被迫遷都

御廚們四散流落

從此鍋子餅落戶民間

滾燙的爐火之上

一張張綿薄筋道的麵餅平攤開來

一大鍋葷素搭配的餡料翻炒方罷

待餅入鍋烙熟,餡炒好拌勻

廚師便將色香俱全的餡料

裹進精緻小巧的麵餅捲起

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幾段,盛盤入席

夾起一塊品嘗

初入口時鬆軟滑嫩,鮮而不膩

細細咀嚼,味美料足,唇齒留香

單縣流傳一句老話

「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

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

單縣羊肉湯製作技藝

可以追溯至清嘉慶十二年

以「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

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而著名

經二百多年的發展創新

單縣羊肉湯得以發揚光大

成為菏澤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被稱為「中華第一湯」

在單縣街頭

端上一碗羊肉湯

感受街巷短暫的熱鬧

與屋簷下安靜的雛鳥相視一笑

一城一味,是記憶亦是鄉愁

人們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

更是留戀舊時的味道

每當炊煙升起,香氣瀰漫

熟悉的味道湧上舌尖

「家鄉」也就不再遙遠了


這是一生的味道

也是一座城的味道


-END-

【非遺記錄】非遺看山東|一城一味,來山東開啟非遺美食之旅!(上)

相關焦點

  • 非遺看山東|一城一味,來山東開啟非遺美食之旅!
    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或是古老厚重的歷史沉澱或是摩登時尚的朝氣蓬勃……那些歷經歲月的味蕾經典留存了一座城的文化與記憶今天就與小編一同走進山東開啟非遺美食之旅濟南·油旋「搋、疊、打」進行上百次的重複最後使麵團光滑不粘手,又不粘擀麵軸時才可繼續下面的步驟將近60層的麵皮酥脆至極內裡夾雜著的章丘大蔥香氣瀰漫經過濟南泉水浸潤的內裡更是柔軟如絮一碗雞絲餛飩加熱騰騰的油旋開啟了濟南人一天的忙碌各種滋味, 妙不可言組圖| 中國非遺美食青島
  • 非遺看秦淮 | 遊一城,憶一味,開啟秦淮非遺美食之旅
    秦淮的不少美食已被列入了各級非遺名錄,那些歷經歲月的味蕾經典這些美食背後有些什麼故事?今天秦小淮帶大家走近這些非遺美食,探尋它們值得被珍惜的味道。傳統風味小吃加工製作技藝(第三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該項非遺的保護單位為奇芳閣酒樓和永和園酒樓
  • 山東濰坊將舉辦大型非遺嘉年華活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促進文化旅遊消費,活躍市民遊客節日文化生活,打造「好客山東據悉,為進一步向全球展示山東、宣傳山東、推介山東,「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作為活動的濰坊分會場,「2020第三屆十笏園非遺嘉年華」將推出一批特色突出、品質卓越、適應消費需求的活動與產品,並嚴密做好各項活動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斷展示我市發展形象、推介特色產品、促進消費回補、激發文旅消費活力的目標,為擦亮「好客山東」文化品牌,推動國家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發展增光添彩。
  • 山東棗莊:「非遺+」助推文化旅遊產品營銷
    棗莊市以打造全國非遺展演基地為目標,在推動臺兒莊古城建設上,高度注重非遺資源的挖掘、傳承與保護,讓更多的遊客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例如,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有組織有計劃地在春節、元宵、端午、非遺日、中秋等重大節慶日期間舉辦「非遺+旅遊」融合活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藉助「好客山東賀年會、古城大廟會」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中國第一大年」節慶品牌,「到最有年味的臺兒莊古城過大年」已經成為文化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非遺+演藝」讓大運河傳統文化再次交匯融合。
  • 非遺創造美好生活丨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啟動
    魯網8月27日訊 (記者 劉新)8月27日上午,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20山東非遺  (一)非遺傳承創新類  本類別要求作品創作充分體現對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所有作品創作需基於非遺技藝本身進行,不可脫離開非遺技藝原本的藝術範式,但在內容與形式上要求創新,並與山東文化旅遊相結合。具體創作方向包括:  1.傳統工藝。涵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三個類別。
  • 非遺產品齊聚銀座商城玉函店 山東老字號暨非遺快閃年貨節啟幕
    山東省商務廳相關領導在啟動儀式上做了精彩致辭,他表示銀座商城玉函店舉辦「山東老字號暨非遺快閃年貨節」活動,把深入廣大消費者喜愛的老字號和非遺技藝產品集中呈現到泉城市民面前,一方面是豐富和活躍節日市場供應,方便消費者購買歷史悠久、品質優良的老字號年貨,讓泉城春節的「年味」更濃;另一方面,藉助「快閃」這一新潮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來關注老字號、感知傳統文化,增加消費者對老字號產品的消費黏度
  • 「山東老字號暨非遺快閃年貨節」在銀座商城玉函店啟幕
    「山東老字號暨非遺快閃年貨節」在銀座商城玉函店啟幕來源:聯商網2020-01-10 17:47聯商網消息:1月10日,由山東省商務廳主辦,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和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山東老字號暨非遺快閃年貨節」在銀座商城玉函店啟幕
  • 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啟動
    魯網8月27日訊8月27日上午,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籌備及賽事安排等有關情況。「2021山東非遺月」期間,舉行大賽頒獎典禮暨大賽獲獎作品成果展。會上獲悉,根據山東省非遺資源實際和市場培育情況,本屆大賽所有創作作品圍繞非遺十大門類進行創作,包括傳統工藝、表演藝術、民間傳說三大主題方向。作品創作圍繞文創推動非遺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須深入分析「文化+旅遊」產品設計的特點,作品徵集類型分為「非遺創新傳承類、非遺創意衍生設計類、非遺傳播產品開發類」3大徵集類型。
  • 山東日照:非遺扶貧「點多面廣成效足」
    日照市融合非遺元素的民間文藝展演 蘇銳 攝記者12月4日從山東省日照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2020年,日照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各項非遺工作安排部署,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為核心,結合全市文旅資源
  • 尋味非遺,發現美食-全國非遺特色小吃店打卡
    一、北京北京雖然沒有魯菜、粵菜、川菜那樣自成一體的菜系,但那有悠久歷史的北京烤鴨和東來順涮羊肉也是一絕,許多中外遊客來到北京,都會來這聞名中外的「非遺美食店」打卡用餐。今天我們給大家精挑細選兩家店,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文化報頭版關注山東棗莊:探索非遺傳承新平臺、文旅營銷新模式
    1月25日,中國文化報頭版報導《乘文旅融合東風守正創新——山東棗莊探索非遺傳承新平臺、文旅營銷新模式》。報導全文如下:位於魯南的棗莊市,是山東重要的煤化工城市,因鐵道遊擊隊曾經活躍於此而聞名。近年來,在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棗莊全力發展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當地豐富的非遺資源廣泛融入文旅活動和產品中,積極探索出新時代非遺傳承傳播的新平臺、文旅營銷的新模式。
  • 烙大餅、挑擔子、看「非遺」…… 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開幕
    小朋友巧手捏面花 記者 黃曉巍 攝烙大餅、挑擔子、看「非遺」、蕩鞦韆、推獨輪車……8月21日,為迎接「十四運」,強化「文化+旅遊+美食」融合發展,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在振興街道譚家村開幕。在開幕現場,秦腔折子戲、山東快書、盪氣迴腸的大合唱《關中山東人》等精彩的文藝節目博得現場陣陣掌聲;微型獨輪車等文創產品和周村燒餅、昌邑柳疃月餅、高密泥塑等山東特產吸引了不少遊客,市民群眾參觀了關中山東民俗文化館,了解了皮影、剪紙、線偶等閻良非遺項目
  • 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新聞發布會舉行
    8月27日上午,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籌備及賽事安排等有關情況本屆大賽以&34;為主題,分為非遺傳承創新類、非遺創意衍生設計類和非遺傳播產品開發類等三大作品比賽類型。大賽自今年8月啟動,內容包括新聞發布會、作品徵集、評選評審、頒獎暨成果展覽四個階段,其中評選評審包括11月份的大賽初評和12月份的大賽終評,獲獎作品成果展將在2021年&34;期間舉行。
  • 山東搭建「非遺+旅遊」文創平臺 賦能經濟價值提升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27日舉辦2020年「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新聞發布會。 孫婷婷 攝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27日舉辦2020年「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新聞發布會。孫婷婷 攝中新網濟南8月27日電 (孫婷婷)山東搭建「非遺+旅遊」文創平臺,通過文創產品大賽激發文化設計創意活力,豐富非遺旅遊商品,促進非遺保護傳承與旅遊文創產業協調發展。此外,該省將重點遴選一批優秀文創作品進行成果轉化,助力扶貧脫貧、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等。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27日舉辦2020年「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新聞發布會。
  • 山東各地市非遺、文創亮相文博會
    本屆博覽會主會場設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外總展覽面積近10萬平米,分為11個線下展區。除主會場外,本屆博覽會還設立了14家分會場,進一步推動全市各區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山東省十六市、23個縣(市)區也亮相本屆博覽會。接下來跟隨記者參觀一下文博會部分地市的精彩非遺、文創吧。
  • 非遺小鎮邀您一起賞非遺、品美食、看晚會···
    不如去非遺小鎮看看吧8月3日尋味巴彥淖爾·感受天賦河套2020』巴彥淖爾市首屆非遺美食季暨非遺展銷展演周系列活動非遺美食季 8月3-17日:非遺美食季以品「巴彥淖爾味道」為主題,以展示銷售本地特色飲食為主,吸引區內外及各旗縣區具有特色的非遺飲食品牌參加,發掘飲食文化內涵,傳承發展非遺飲食文化。活動共分為非遺美食及巴彥淖爾知名小吃展銷區(旗縣專區)、啤酒狂歡區、燒烤區、糖菸酒、土特產以及飲料區等。
  • 「非遺記錄」非遺進景區專題演出在金鄉縣羊山景區舉辦
    10月17日上午,由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辦,濟寧市文化館、濟寧市藝術劇院、金鄉縣文化館承辦的非遺進景區專題演出活動在金鄉縣羊山景區舉辦。此次活動為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一十百千萬」文旅嘉年華活動濟寧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非遺項目與旅遊景區的結合,提升景區文化活動內容,擴大非遺影響力,提升群眾的文化滿意度。
  • 我的宜昌非遺之旅
    :興山縣昭君村古漢文化旅遊區昭君傳說之旅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畫廊巴人尋根之旅秭歸縣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端午習俗之旅點軍區車溪民俗旅遊區土家印象之旅夷陵區三峽人家巴遺楚風之旅伍家崗區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茶顏觀色之旅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萬裡茶道體驗之旅枝江市步步升布鞋文化村步履記憶之旅夷陵區官莊村夷陵版畫之旅和猇亭區猇亭古戰場三國文化之旅
  • 山東老字號丨知味齋:「非遺味道」 蜚聲齊魯
    「知味齋餚雞傳統製作技藝」沿襲歷史淵源和傳承譜系,於2015年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第四屆非遺產品博覽會被評為「最受歡迎美食獎」,並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華傳統名小吃」。山東知味齋公司將餚雞產品列為指定「保護項目」,興建食品科技公司與非遺產業園,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實行生產性保護。
  • 山東青島:民俗非遺大薈萃 即墨古城迎新年
    2021年元旦期間,為迎接新年的到來,山東青島市民俗學會組織廣大民間藝術家和非遺傳承人在青島即墨古城舉行了盛大的「迎新年民間藝術展演」活動。本次活動以「文以載道,禮衣華夏」為主題,活動期間,非遺項目展演展示、漢服展示、猜燈謎及地方戲劇、相聲表演等節目悅動全場,帶領現場觀眾體驗了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也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好評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