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疑似最重恐龍,體長38米,重達130噸,化石出土於河南

2020-12-18 紫俠號

恐龍是地球生命進化過程中的奇蹟,它們曾經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卻在6500萬年前突然集體從地球消失了,只留下了化石作為證據。自從人們發現恐龍的存在後,這一古老而神秘的物種就廣泛出現在文學作品當中,成為一種經典的文化現象。

我們知道,恐龍當中不但有兇猛的霸王龍,還有許多體重幾十噸甚至更高的龐然大物,比如腕龍、梁龍、泰坦龍等。在這些巨型恐龍當中,到底哪種恐龍的體重最大呢?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我們大家都聽過不少分析,但迄今為止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比如易碎雙腔龍。這是一種在美國發現的巨型恐龍化石,古生物學家認為易碎雙腔龍的體長可以達到60米,體重160噸。而它也一度被認為是最大的恐龍。然而迄今為止,易碎雙腔龍發現的恐龍化石並不完全,目前人類發現的易碎雙腔龍化石只有一部分脊椎化石而已,這些化石後來還神秘失蹤了。所以對於易碎雙腔龍的體重數據,甚至這一恐龍的存在與否,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按照目前最新的估計,易碎雙腔龍的體重應該在80到100噸的樣子,和地震龍大小類似。

再比如阿根廷龍。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這是一種發現於阿根廷的恐龍。目前我們也沒有找到一具完整的阿根廷龍的化石,只發現了一部分脊椎骨,骨盆和股骨等。古生物學家估計阿根廷龍的體重也在80-100噸的樣子。

從世界範圍來看,現在估計體重超過100噸的巨型恐龍寥寥無幾。但就在我國,就出土了一個體重超過100噸的巨型恐龍化石。

河南汝陽本身就是中國著名的龍骨產地,在古時候,人們不知道這是恐龍化石,反而認為龍骨可以入藥,所以有大量的恐龍化石都被當作藥材吃掉了。2006年的時候,我們在這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找到的化石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不知道怎麼回事,再也找不到了。據估計,這隻巨型恐龍化石的大部分都被當作龍骨挖出,被人們燉著吃掉了。

然而,這已經足以證明這一巨型恐龍的價值。古生物學家將它命名為巨型汝陽龍,並按照它的身體比例製作了一個等比例模型,目前就在河南地質博物館的門前。據估計,巨型汝陽龍的體長在38米,體重約為130噸,是目前可信度比較高的世界最大恐龍了。

相關焦點

  • 體長30米的恐龍有多大?用公交車做對比一目了然
    這是河源龍,生活在距今約8000~6600萬年前,化石出土於廣州河源市,這也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為數不多的一種偷蛋龍科恐龍,推測體長約有1.5米,重約20公斤。這是角鼻龍,約1.5~1.4億年前晚侏羅紀的一種,中大型掠食性恐龍,化石多數出土於北美洲的東部和歐洲西南部一帶,也有疑似角鼻龍的化石在坦尚尼亞被人發現,據推算它們在成年後體長可以長到7米,重約1.8t。這是虔州龍,因化石出土於我國贛州的龍嶺鎮,同時它又是暴龍科的成員之一,所以被稱為中華虔州龍。
  •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據日前(4.29)發表於《自然》(Natural)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通過對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發現的棘龍尾巴化石分析,背部長著一塊巨大長棘的棘龍,成年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而這研究也正式推翻了古生物學家將棘龍是」純地棲恐龍「的定義。
  • 世界恐龍之最盤點 最重恐龍重達100噸
    如果你想了解恐龍的世界之最,那一定要看看下面的介紹。  世界上最高最重的恐龍:極龍最高的恐龍——極龍,抬起頭高達17米。最重的恐龍——極龍,重達100噸。極龍生存於1億1000萬年至1億年前,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
  • 十大白堊紀恐龍,三角龍重達20噸,霸王龍名列食物鏈頂端
    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是暴龍超科的第一個有效種。
  • 「河南大恐龍」的故事
    近年來,世界上恐龍之「最」的記錄不斷被刷新。20世紀中葉,最長的恐龍是梁龍,身長28米。1991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的地震龍,身長33 米,打破了梁龍保持了數十年的紀錄。1993年,阿根廷發現了阿根廷龍,2008年經研究後確認其長度為36米。巨型汝陽龍發現於2008年,2012年確認其長度為38米。
  • 洛陽再次牛X,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復原骨架來自洛陽
    這個名叫「巨型汝陽龍」恐龍復原骨架於2006年在洛陽市汝陽縣被發現,骨架體長38.1米,肩部高6米,是已知世界上復原裝架最粗壯、最重、最大的恐龍。專家推測其活著時的體重可達130噸,相當於20頭成年大象。
  • 該恐龍重50多噸,還有最大哺乳動物
    由如今上溯到恐龍時代,我國也是大型恐龍的主要活動區,恐龍門類中,著名的馬門溪龍,就發掘於我國的四川宜賓市馬鳴溪渡口,其化石保存十分完整,這種蜥腳類亞馬目恐龍體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體重在30~55噸之間,是已知最大的恐龍之一。
  • 世界最大恐龍骨架亮相北京自然博物館
    體長38.1米,脖子長17米,頭部離地面高度達14.5米,體重可達130噸——億萬年前曾生活在今天河南的巨型汝陽龍骨架昨天起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這可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恐龍骨架。  此次「龍騰中原——路易貝貝及中原巨龍特展」由河南地質博物館和北京自然博物館合辦,將持續至明年4月19日。  昨天上午,巨型汝陽龍復原骨架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院內完成了架裝——骨架個頭太大,室內實在放不下。  據河南地質博物館專家介紹,這個巨型汝陽龍的骨架發掘於2008至2009年,從一個大腿骨開始,歷時七個月。
  • 我國最大的肉食恐龍,身體長達12米,生活在山東,近親卻在北美洲
    說到肉食恐龍我們都會想到霸王龍,它是暴龍科最大的一種恐龍,其體長約11~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5.2米,頭高近6米,體重7~9噸,最重可達15噸,被認為是恐龍時代肉食恐龍中的巨無霸,不過霸王龍外還有棘龍和南方巨獸龍,其體型和霸王龍類似,體型都是相當驚人的。
  •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在1991年發現了第一隻地震龍化石。估計巨體龍的體重為220-300公噸及50-62米長。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阿根廷龍屬於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命名十分簡單,意思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恐龍。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鄧氏魚很可能攻擊其它長著骨片結構的盾皮魚物種,它們的顎部足以咬傷其它獵物,迄今發現最大的化石標本長度達到10米,推測其體重為4噸。2、陸行鯨5億年前,陸行鯨在今天巴基斯坦所在的區域棲息,它們是一種介於鯨的陸地祖先和現代海洋哺乳動物之間的生物。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發掘確定系蜥腳類恐龍股骨
    化石整體形狀逐漸顯露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12月2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15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從蘇的骨骼化石看,它的體長為12.8米,臀高4米,體重為9.5噸(估值),結合其他的霸王龍化石,生物學家將霸王龍的平均體長定為12米,體重平均值9噸,咬合力平均在10噸左右。擁有如此龐大的體型再加上如此強大的咬合力,霸王龍在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確實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
  • 北京自然博物館恐龍展
    復原的汝陽龍骨架  2014年12月2日—2015年4月19日,38件恐龍化石及模型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營造了一個恐龍世界。這個《龍騰中原——「路易貝貝」及中原巨龍特展》,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骨架——巨型汝陽龍以及著名的恐龍胚胎化石「路易貝貝」首次在北京亮相。  巨型汝陽龍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粗壯、最重的恐龍。復原後體長38.1米,頭部離地面高度達14.5米,體重可達130噸。
  • 世界之最——恐龍之最
    較細顎龍與躍足龍要小的,是一些恐龍的幼體,鸚鵡嘴龍的幼體僅僅25釐米體長,而剛孵出的原蜥腳類僅僅20釐米長,不比知更鳥大多少。1979年,考古學家在阿根廷發掘出一種稱為鼠龍的原蜥腳類恐龍化石,它的身軀只比老鼠大一點兒而已!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只是鼠龍幼崽。成年鼠龍可達6米長,這隻有等待發現成年鼠龍化石,才能得知鼠龍真正的大小。
  • 本土恐龍你了解多少?盤點中生代時期,出現在中國境內的恐龍!
    特暴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的蒙古和中國,約74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特暴龍的化石大部分是在蒙古發現,而在中國發現了更多破碎骨頭。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bataar),又譯勇猛特 暴龍。特暴龍最長可達12米,最重7.5噸。和近親相比,特暴龍吻部較窄,腿雖然長但按照比例不如近親長,前肢比例是暴龍科裡最短小的,身體很粗壯。
  • 河南恐龍的九個"第一" 有世界上最大最小最兇猛恐龍
    此外,6年來河南省恐龍研究學者還發掘並命名了河南西峽龍、河南秋扒龍、史家溝峴山龍、劉店洛陽龍、汝陽雲夢龍和張氏西峽爪龍。2014年,河南省順利迎接漂泊海外18年之久的恐龍胚胎骨骼化石「路易貝貝」,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龍胚胎骨骼化石。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