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看到的是「伯嬰旅行日記「的2018年「汕深廣韶遊」故事第2番。本文約31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4月6日 晴 >25℃
汕頭(南澳島)
由於圖便宜預訂的影音房不帶窗戶,結果誤導了生物鐘。等我一覺從夢中醒來,手錶的指針已經指向了八點半。
此時趕海略微有些晚了。沒能效仿成前年的海南三亞之旅,趕在旭日東升之前到海裡遊泳一番,白白浪費了我千裡迢迢帶來的泳褲,以及故意訂在海濱的天然優勢。剎那間,心頭似有千萬匹羊駝一齊奔騰而過。
晚都晚了,也就樂得在附近的沙灘上胡亂逐遊一番。趿拉著酒店的拖鞋來到樓下,取出昨天住店送的早餐券,首先飽餐了一頓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
西墾汀酒店送的免費自助早餐券
簡易而又不失營養的自助早餐剛剛夠飽
青澳灣沙灘附近的酒店
早上八九點鐘的青澳灣外景,遊客如織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遊人比想像的多
我當下所處的青澳灣,位於南澳島的最東端,也是南澳旅遊的精華所在。這裡有一個「中國之最」,那就是北回歸線與中國海岸線的交匯之處。——為此,縣政府專門在這邊的海灘上修建了一個地標,命名作「北回歸線廣場」,名字霸氣側漏,一時風光無兩。
理論上說,現在的我一半屬於熱帶,一半屬於溫帶。可惜,今天不是夏至,太陽未曾直射北回歸線。屬於溫帶我的身體已經冷卻,而屬於熱帶的我的靈魂尚未覺醒。
這片港灣坐西向東,潮汐洶湧,前面是一整片毫無遮擋的蔚藍大海。按理說,在這樣的海域遊泳多少還是有些危險,所以錯過了心心念念的晨泳大計,某種程度上未必是件壞事。
沿線新建了許多高檔公寓和酒店,一看就是為休閒度假者們準備的。實話說,這裡的海灘沙質一般,並不一個上佳的遊海去處。不過憑藉北回歸線穿行處這一噱頭,也不怕將來沒人買單。
青澳灣的沙灘,沙質偏粗,有些硌腳
南方海濱上的小黃花,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
據說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對岸的臺灣
時節尚早,此刻下海肯定有點涼
自拍於北回歸線廣場上的「自然之門」
四月初的廣東,已經有了不亞於五月末山東的夏日難捱。我困在青澳灣前後數百米的方陣之內,偽裝成海濱休閒度假的feeling隨便走了幾步,也就到了烈日炎炎的時分。
為了不耽誤規定十二點之前的退房,原也不敢分外走遠。此刻明明還想再去哪裡逛逛,可是受限於這裡並不便捷的交通,到底決定了中午之前的退房離開。
南澳,來時不易,走時也難。昨日結伴而來的臨時夥伴已經各有安排,這會再想集結已是不能。或者能路邊再拼個車,順道佔個便宜,可節假日拼車的價格貴得有些離譜,權衡之下,到底還是決定老老實實地坐公交回去。
北回歸線就是從這個大圓球上划過
直徑大概有2米的大銅球
沙灘上的救生員
黃金地段的酒店等待它的客人入住
回房間等待中午退房
路邊招手,搭上了一班只聽過沒見過的環島公交。環島公交僅供在島上驅使,要去到汕頭市區,只能到距此十多公裡的南澳縣城去換乘連接外埠的公交車次。
南澳縣城位於南澳島的中段,整體談不上繁華,前後左右不過幾條主街,當前正在經歷舊城改造的陣痛。從這邊始發的公交車的站牌上,我看到了很多來自我家鄉「萊蕪」的報站。——此「萊蕪」顯然並非彼「萊蕪」,它原是指南澳島對過一處半島的名稱。不過也是蹊蹺。來之前我曾專門在百度裡發帖問詢,這兩個「萊蕪」是否存在某些不為人知的淵源,多數人未置可否。
正是因為這兩個字,讓我對汕頭有了別樣的好感。天南海北、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地方,如果歷史上從來沒有什麼特殊關係,那麼取到同一個名字,就只能歸咎於緣分了。不過,任這麼偏僻的兩個字也能做到撞名?我咋就那麼不相信呢。
從這個路口等待搭環島小公交到南澳縣城
環島公交沿途停靠站點,理論上可以隨招隨停
沿途的海岸曲曲折折,大同小異
清明時節島上的私家車泛濫
直達「萊蕪」?我簡直以為可以直接回家了
一眼望不到頭的南澳跨海大橋
4月6日 晴 >27℃
汕頭(市區)
搭上一班經過「萊蕪」的公交,往回跨過跨海大橋,正式作別南澳,重回祖國大陸的懷抱。於是,汕頭,繼昨天轉車時候的匆匆一瞥之後,終於又要有機會與之深度交流了。
這座城市體量中等,瀕江面海,城建風貌整體算不上新,甚至有些略微的破舊,只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裡居然就是曾經的經濟「特區「。
想當初,地理課本裡並列的幾大沿海特區,海南、廈門、深圳、珠海,如今只有汕頭無端沒落了。在我身邊,多數人只聽說過汕頭,卻從來沒誰主動來過汕頭,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這些年在你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你以致頹廢至此?我心中一時充滿了好奇。
跨海大橋的私家車通行費為90元每車
對岸的萊蕪半島
半個多小時後進駐汕頭市區
步行去找尋我今天在汕頭市區的住宿
沿途經過了很多不知名的小巷
作為傳統客家人聚居的方外之地,隨處入眼可見的碩大的芭蕉樹葉,分分鐘都在提醒我,這裡絕逼是一方與自己平時所呆之地完全不同觀感的新奇世界。氣候、語言、人文、生活習氣統統也還罷了,最最不應錯過的或許該是這裡獨樹一幟的潮汕美食。
潮汕美食,未曾得許多官方青睞,卻是許多民間美食家慕名而來的集體樂園。來這裡之前,我網上搜羅攻略,光有名有姓、有圖有地址的小吃門店就記了不下十幾家。——這都是前人一一探店後留下的寶貴財富。而它們的名字往往都很奇怪,還經常帶有許多生僻字,無法做到望文生義,以致於對它們的形態樣式都很模糊。一頓午飯加一頓晚飯的量,這已經是我這次來汕頭可以提供給自己肚皮的最大誠意。
汕頭的房屋很有特色
接近住宿位置,補個午飯先
在汕頭市區吃的第一餐
網上找的民宿,床位費合三十元一人
有很多年輕人過來住店
旅店打扮得很小資
找到汕頭市區的民宿辦理入住之後,我幾乎沒有任何停頓,即時開啟了自己瘋狂而又短暫的覓食之旅。
據到網上最多推薦的說法,汕頭的美食分好多種,其中最為流傳的是潮汕牛肉火鍋。火鍋太過豐盛,我自己一個人沒法點,那麼許多自成門派的玲瓏小吃卻是可以一個人大快朵頤一番。
那一道道披散著色澤、溫度和味蕾誘惑的極致美食,先前只聽聞於《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裡,見諸於精華遊記隆重推薦的扉頁上,卻從來機會沒有讓我如此鄭重地向其靠近過。如今,懷揣著對它們的期望,我一路坐公交從市區向西找到了小吃薈萃的汕頭老城。
汕頭老城並不是一個虛指,而是一處切切實實的地名。那些破舊不堪的古老建築,融合了潮汕和南洋的風格,縱然已是累累斑駁,也是別有味道。
民宿的鎮店之喵
緊湊而又侷促的多人間板床,好在有帘子
稍作休息,準備去汕頭老街看看
南轅北轍走到了東邊的梅園站坐車
最終如願來到老汕頭林立的金鳳壇東
即便有拼音,這個字我仍然不認識
透過騎樓間零散開放的幾處門面,我找到了網上極力推薦的汕頭小吃名店——飄香小食店的入口。掩映在一片有待拆遷的斷壁殘垣中間,這裡依然沒有倒閉,隨來隨走的客流,與不遠處的冷冷清清相比,竟讓這裡顯得像個另類。哪怕不是飯點,這裡依然排起了長隊。潮汕美食名揚天下,招牌上的花花綠綠讓我繼續犯起了選擇困難症。此刻要選些什麼,嘗些什麼,完全要看我當下的造化。
面對一堆你根本叫不上名字的美食,唯有識相地選個拼盤,最能不露聲色地暗示出你也是這裡的常客。20元點了一個粿糕拼盤的套餐,左手一個「粘糕」,右手一個「餈粑」,也顧不上分辨它們實際與粘糕餈粑的區別,筷子一上手,袖子一抹油,吧唧吧唧,吃了個飽。
不見古今的老城變遷,卻在訴說著歷史的輪迴
吃的是好吃的,就是門店裝潢有點…
老城一條街,被拆得七零八落…
終於找到了攻略上推薦的最全潮汕小吃店的門口
雖然不是飯點,慕名而來的吃貨卻委實不少
這字匾懸於高堂之上,想必有段故事
不知該點什麼,只叫了20元一份的糕粿拼盤
穿過老城,就走進了老汕頭的地標——小公園,這裡撲面而來的淨是些我未曾熟悉過的氣息。我就像劉姥姥闖進了大觀園,左看看,右瞅瞅,真是覺得什麼都新鮮。
我得承認,在今天以前,我對汕頭的歷史文化幾乎一無所知。今天這麼一逛,收穫非小。除了形形色色的古樸建築,這裡獨特的歷史人文也足夠我消化上好一陣。
走過街角,一些小吃香氣撲鼻,被我好奇的它們的滋味,在不斷蠱惑著你的味蕾。儘量多走一點,多嘗一點,是我這次來汕頭給自己定的一個基調。過了汕頭這個山頭,再想有這樣美食琳琅的機會,可就不知是何年何日了。
這就是小公園的街心花園了
這是實實在在的老建築,可不是布景
樓都空了,只留下時尚的表面還在蠱惑世人
汕頭的新老城區在此刻碰撞出耀眼的光華
一處著名的潮汕小吃,可惜自己飽食後的肚子已經無處安放
老媽宮戲臺可供免費參觀瀏覽
戲臺無戲,只有vcr在循環播放
「異曲同工」四個大字不明覺厲
走在汕頭街頭,你能愈發感覺到,正是潮汕地區的相對閉塞,賜予了這片土地相對不同的歷史和人文。
說起汕頭以及它的文化,便不得不提他的親密鄰居——潮州與揭陽。這三座城市其實挺有意思,市區呈三角形組團依偎在一起,深嵌在大山和大海的懷抱罅隙中,一直避世而居,似乎從不願與外方世界多任何一絲絲的勾連。
比如,機場明明叫做「潮汕」,卻建在了揭陽市的地盤上。填寫機票的時候,明明要去的是「汕頭」,也得寫上「揭陽」,這樣的地理常識一般人還真未必知道。高鐵站更不用說了,當初設計路線的時候就偏執地選擇在了三座城市的地理中心點上,好像離誰的主城區都沒有太近,也沒有太遠。說不定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三座城市的中心部分會直接被填充,合併成為一座超大城市吧。
汕頭的「城隍廟」,頭飾感人
這樣的頭簾一定藏著別樣的故事
解碼個共享單車沿著大馬路一路東馳
一些根本搞不清原味的奇怪建築
可供人吃炸雞的「人民廣場」
遠遠看著還不錯
潮汕體育館
汕頭榕江,江水略寬,近似於海
因為看江鎖下的單車被人騎走了,換輛車繼續滿街道遊走
高鐵時代的來臨,加快了潮汕地區西與粵港澳、東與閩南三角之間的溝通和聯絡,讓這片區域某種程度上不再那麼孤單,那麼不為人所知。新時代的潮汕,也湧現了一大批新時代的代言人,正在面向中國、面向世界逐步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自此,在我這麼一個純粹的北方人眼裡,潮汕這個名字,可以有它正式的溫度了。按理來說,我應該在這裡多住幾天,好好補償一下我前半輩子欠下的牙祭。然而,苦逼的行程總是催著你不斷上路,不肯稍歇。今天過後,我將兵發深圳,十年內第三次繼續我在那邊未了的奇緣。
風靡網絡榜單的潮汕牛肉火鍋店
想吃,卻沒肚子再吃
夜幕降臨,汕頭的街頭各種美食躁動起來
放眼過去,覺得一切都是美味,卻無從下嘴
就是這家同樣位居榜單上的門店
一種叫粿汁的潮汕食品,我真的原以為是飲料來著
吃飽喝足,再度回到「噢家民宿」,此時外面的世界已經與我無關了
Tips:本文內容在頭條號及西瓜視頻另有同名視頻合集,歡迎收看。
FROM:
(共13集,本文為第2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