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羿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2020-12-16 尋荀文化

一、文字演變

二、姓氏讀音

拼音: yì

注音:ㄧˋ

簡體部首: 廾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五筆86&98: YOAJ  

倉頡: YCT

筆順編號: 413234132  

四角號碼: 00443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F08

古代稱圍棋:~楸(棋盤)。

下棋:對~。~林。

〈動〉

(1) (形聲。從攻,亦聲。本義:下棋) 同本義

弈,圍棋也。——《說文》

棋局謂之弈。——《小爾雅》

視君不如弈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今夫弈之為數。——《孟子》

使弈秋誨二人弈。——《孟子·告子上》

(2) 又如:弈思(下棋的思路)

〈名〉

(1) 古代指圍棋

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陽貨》

射者中,弈者勝。——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又如:弈局(棋局,棋盤);弈具(指棋盤,棋子);弈枰(棋盤);弈楸(棋盤);弈譜(棋譜)

〈形〉

大。如:弈弈(高大的樣子);弈業(大業);弈赫(盛大顯赫的樣子)

三、姓氏起源

1、出自熊姓。周靈王的太子熊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奕族,世人稱其為「奕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奕族之故,自稱為奕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小姓。還有周平王太孫赤出奔晉國,其子孫為紀念其身份改姓奕。另戰國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後人,為紀念被秦滅後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別改姓奕。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奕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幹,為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奕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王八,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奕為姓。

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奕氏。

6、他姓改之。據族譜記載,第一世祖兄弟兩人因避禍而移姓改名,至於由哪一個姓氏改之,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改自黃姓,據說世祖曾是朝中官員,直言進諫受到迫害官位不保,於是在改姓的時候就把「黃」字上面的官帽子拿掉了,就成了「奕」。第二種:改自王姓,家族中也有著前六世祖為王氏且為江西人的說法。第三種:改自皇姓。祖先姓皇,一次吃了一條九斤重的黃鱔之後變得力大無窮,後起義被鎮壓,改成了同為九畫的奕,而且每個奕姓後人很小的時候就會有一根白頭髮。「黃」、「王」、「皇」,在方言當中都發一個音,口耳相傳讓真相成了一個謎。

7、皇帝賜姓。始祖姓亦,一次替皇帝辦事,得到賞識,皇帝大喜,說「給你個大官做做!既然是大官,把姓也改成奕好了」子孫遂以奕為姓。

四、得姓始祖

見姓氏起源

五、人口分布

全國範圍內主要在浙江、山東、陝西、湖北、廣東等省市。

具體分布如下:

1、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餘新鎮金星村、農莊村、長秦村等村(原高鐵站附近人家都已搬遷)

2、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永紅村曬橋、新民村建設橋等地(大部分已經搬遷)

3、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紅聯村

4、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豐義村利河橋、施家橋等地

5、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沈蕩鎮新豐村馬家匯、白漾村、尤甪村

6、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百步鎮橫港村崔家、五豐村

7、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元通街道興隆村

8、浙江省杭州市筧橋等地

9、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鎮王公浦、鎮塘殿村等曹娥江沿江村落

10、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瀝海鎮華平村、偉明村、新聯村等村(三匯地區)

11、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泗門鎮湖北村、相公潭村、謝家路村等村

12、浙江省慈谿市庵東鎮富民村等村

13、江蘇省蘇州市市區

14、上海市各區

六、家譜文獻

江蘇吳縣奕氏四修支譜不分卷 (清)奕志畲續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稿本一冊

滿州奕氏家譜 鈔本 四冊

七、郡望堂號

奕姓堂號有"三槐"、"槐陰"、」世德「、」致和「,其中"三槐堂"比較有名,上虞一支主要為世德堂,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其中一支改為致和堂。

一種說法是祠堂建於曹娥江江邊,由於江水泛濫將其衝毀;

另一種說法是祠堂建於王公浦,祠堂內同時供奉著奕和王兩個姓氏的牌位,說明奕、王本一家,且有奕王不通婚的說法,後被改為關帝廟,再後來被拆除,只剩下殘垣斷壁。

八、字輩排行

上虞奕字輩自第十五世秉字輩起分為東奕家與西奕家:

西奕字輩:秉有公(西奕祖先)兆椿光紀有長/金永

東奕字輩:秉華公(東奕祖先)兆春光嘉(簡寫成加)成錦(金、茂)福

九、姓氏名人

奕遜:晉代

奕載:宋代詩人,著有詩詞《大雄寺》

琉璃葉下剪梧桐,緣子青枝掃地空。俗眼如休有青白,好風安得間雌雄。物隋塵境工榮顇,人觸心兵戰異同。只可輕帆理歸興,暮雲蕭散大江東。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

-----------------------------------

相關焦點

  • 榮姓漢字演變過程和榮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姓。三、姓氏起源起源一,據《姓氏考略》和《呂氏春秋》載,遠古黃帝時代,有個音樂家叫榮援,受黃帝命,與伶倫共鑄造了12個銅鐘,以和五音。榮援就是榮姓的始祖。此支榮姓的望族出於上谷。幹姓氏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 裘姓氏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三、姓氏起源源流一,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大夫仇牧,屬於避難以先祖名字諧音為氏。據典籍《廣韻》中注裘氏「本仇氏,避讎改裘。望出渤海」。這在史籍《姓源》中亦注有:「宋大夫仇牧之後,望出南陽(今河南沁陽)。又後魏仇洛齊本姓侯,改姓仇。見《魏書》。」仇牧,為著名的宋國大夫。
  • 羊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羊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yáng注音:ㄧㄤˊ舊繁體字/異體字: ⺷漢字結構:單一結構姓。三、姓氏起源源流一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晉國大夫祁盈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河上指黃河流域的山西地區,這裡是羊姓的發祥地,故許多姓氏書將此地列為羊姓郡望,如《幼學歌》卷三《姓氏考原》有「河上羊」之說。泰山郡為羊氏肇興之地,自漢以後,世代聚居於此,長達千年,故實為羊姓之第一郡望。敦煌石室所藏唐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和《姓氏錄》所收泰山望族,羊氏皆赫然列於其中。
  • 儲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儲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 chǔ注音:ㄔㄨˇ繁體字:儲簡體部首: 亻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 12繁體部首:如:儲吏(佐貳之吏);儲佐(指輔佐之臣);儲胥(僕人,婢女)(4) 姓三、姓氏起源儲姓起源於周朝。據《海陵儲氏支譜》記載:「考儲氏,肇始於周,作相於齊,彪炳史冊世人而知之。」儲姓發源於春秋齊國田氏,起於儲子。
  • 麴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麴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暫缺二、姓氏讀音拼音:qū注音:ㄑㄩ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麥簡體部首漢有麴義三、姓氏起源一,麴(qu),中國一個姓氏。以汝南(今屬河南)為郡望,但在兩晉南北朝時,主要生活在今甘肅蘭州、酒泉、榆中等。北朝至唐有高昌國王室為麴氏,入唐後內附為官。宋代以後在雲南也有分布。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四川、北京等地。目前麴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 甄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甄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zhēn注音:ㄓㄣ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瓦簡體部首:瓦製造陶器的轉輪;製造陶器:甄陶(引申為對人的陶冶和造就)。姓。三、姓氏起源源一:源於帝舜,以字或技藝為氏。東漢圈稱《陳留風俗傳》:「舜陶甄河濱,其後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
  • 滕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滕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téng 注音: ㄊㄥˊ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造字法:水簡體部首: 水在山東省(4) 姓三、姓氏起源源流一,出自黃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屬於帝王賜姓為氏。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國語》中記載了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
  • 蔡姓氏的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cài 注音:ㄘㄞˋ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造字法:艹簡體部首:艹——《左傳·襄公二十三年》(5) 又如:大蔡(大龜)(6) 姓三、姓氏起源主要起源一、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後裔,以國為氏。武王滅商後,封其五弟叔度於蔡,史稱蔡叔度。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於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
  • 湛-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zhàn注音:ㄓㄢˋ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氵簡體部首:氵姓。三、姓氏起源源流一,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早期大禹氏族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上古夏朝時,有個斟灌氏國,是大禹的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諸侯國,其地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四十裡斟灌店。太康失國後,東夷族人寒浞又代羿稱王。派遣澆率兵攻滅斟灌氏國。
  • 陸姓漢字演變過程和陸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liù lù注音:ㄌㄧㄡˋ ㄌㄩˋ繁體字:陸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姓。三、姓氏起源源一,出自顓頊:據說,顓頊之子稱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東南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種的首領之稱謂,代表著在氏族中的極高地位和權力)。
  • 夏姓氏的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xià 注音:ㄒㄧㄚˋ 舊繁體字/異體字: 夓漢字結構:上下結構姓。三、姓氏起源起源一,夏姓主要源自:媯姓。出於夏朝後裔,是姒姓主要分支之一。禹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展農業,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舜封他於夏(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人為夏氏。
  • 駱姓氏的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luò 注音:ㄌㄨㄛˋ 繁體字:駱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馬——《漢書·王莽傳下》三、姓氏起源來源一源於姜姓,出自齊國姜太公之後裔公子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譜》、《元和姓纂》等的記載,在周武王姬發病逝之後後,繼位的周成王姬誦在鎮壓了三監之亂以及東夷部族的反抗後,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東夷部族,敕封姜太公於齊地,建齊國,公爵,立都於營丘(今山東淄博),授以徵討五侯九伯之特權。正確姓氏讀音作luò(ㄌㄨㄛˋ)。
  • 蕭、肖-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xiāo 注音:ㄒㄧㄠ繁體字:蕭漢字結構:上下結構造字法:艹姓,如南朝梁有蕭統。三、姓氏起源起源一,出自嬴姓。史載賢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時掌管火種,他帶族人焚燒荊棘,使禽獸逃匿,開闢農田,疏通河道,為人造福。因其功績,孫都得到了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分封至蕭地(今安徽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並以國為氏,其後代都姓蕭。
  • 金舌弊口-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金舌弊口】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結構:主謂式 近義:緘口不言 ------------------- 艱難竭蹶-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杜-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dù 注音:ㄉㄨˋ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木簡體部首:木姓:杜康(相傳最早發明釀酒的人,文學作品中借指酒)。三、姓氏起源起源一,氏族崇拜。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陝西長安地區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
  • 如丘而止-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如丘而止】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結構:偏正式 近義:不求上進、知難而退 英語:cease advancing in front of the mountain ------------------- 金舌弊口-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伏而咶天-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伏而咶天】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伏而咶天拼音:fú ér shì tiān解釋: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無法達到目的。
  • 遊魚出聽-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遊魚出聽】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遊魚出聽拼音:yóu yú chū tīng解釋:水裡的魚遊到水面上來聽音樂。
  • 窮閻漏屋-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窮閻漏屋】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蒼頡造字」這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