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演變
二、姓氏讀音
拼音: yì
注音:ㄧˋ
簡體部首: 廾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五筆86&98: YOAJ
倉頡: YCT
筆順編號: 413234132
四角號碼: 00443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F08
古代稱圍棋:~楸(棋盤)。
下棋:對~。~林。
〈動〉
(1) (形聲。從攻,亦聲。本義:下棋) 同本義
弈,圍棋也。——《說文》
棋局謂之弈。——《小爾雅》
視君不如弈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今夫弈之為數。——《孟子》
使弈秋誨二人弈。——《孟子·告子上》
(2) 又如:弈思(下棋的思路)
〈名〉
(1) 古代指圍棋
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陽貨》
射者中,弈者勝。——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又如:弈局(棋局,棋盤);弈具(指棋盤,棋子);弈枰(棋盤);弈楸(棋盤);弈譜(棋譜)
〈形〉
大。如:弈弈(高大的樣子);弈業(大業);弈赫(盛大顯赫的樣子)
三、姓氏起源
1、出自熊姓。周靈王的太子熊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奕族,世人稱其為「奕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奕族之故,自稱為奕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小姓。還有周平王太孫赤出奔晉國,其子孫為紀念其身份改姓奕。另戰國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後人,為紀念被秦滅後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別改姓奕。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奕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幹,為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奕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王八,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奕為姓。
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奕氏。
6、他姓改之。據族譜記載,第一世祖兄弟兩人因避禍而移姓改名,至於由哪一個姓氏改之,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改自黃姓,據說世祖曾是朝中官員,直言進諫受到迫害官位不保,於是在改姓的時候就把「黃」字上面的官帽子拿掉了,就成了「奕」。第二種:改自王姓,家族中也有著前六世祖為王氏且為江西人的說法。第三種:改自皇姓。祖先姓皇,一次吃了一條九斤重的黃鱔之後變得力大無窮,後起義被鎮壓,改成了同為九畫的奕,而且每個奕姓後人很小的時候就會有一根白頭髮。「黃」、「王」、「皇」,在方言當中都發一個音,口耳相傳讓真相成了一個謎。
7、皇帝賜姓。始祖姓亦,一次替皇帝辦事,得到賞識,皇帝大喜,說「給你個大官做做!既然是大官,把姓也改成奕好了」子孫遂以奕為姓。
四、得姓始祖
見姓氏起源
五、人口分布
全國範圍內主要在浙江、山東、陝西、湖北、廣東等省市。
具體分布如下:
1、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餘新鎮金星村、農莊村、長秦村等村(原高鐵站附近人家都已搬遷)
2、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永紅村曬橋、新民村建設橋等地(大部分已經搬遷)
3、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紅聯村
4、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豐義村利河橋、施家橋等地
5、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沈蕩鎮新豐村馬家匯、白漾村、尤甪村
6、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百步鎮橫港村崔家、五豐村
7、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元通街道興隆村
8、浙江省杭州市筧橋等地
9、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鎮王公浦、鎮塘殿村等曹娥江沿江村落
10、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瀝海鎮華平村、偉明村、新聯村等村(三匯地區)
11、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泗門鎮湖北村、相公潭村、謝家路村等村
12、浙江省慈谿市庵東鎮富民村等村
13、江蘇省蘇州市市區
14、上海市各區
六、家譜文獻
江蘇吳縣奕氏四修支譜不分卷 (清)奕志畲續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稿本一冊
滿州奕氏家譜 鈔本 四冊
七、郡望堂號
奕姓堂號有"三槐"、"槐陰"、」世德「、」致和「,其中"三槐堂"比較有名,上虞一支主要為世德堂,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其中一支改為致和堂。
一種說法是祠堂建於曹娥江江邊,由於江水泛濫將其衝毀;
另一種說法是祠堂建於王公浦,祠堂內同時供奉著奕和王兩個姓氏的牌位,說明奕、王本一家,且有奕王不通婚的說法,後被改為關帝廟,再後來被拆除,只剩下殘垣斷壁。
八、字輩排行
上虞奕字輩自第十五世秉字輩起分為東奕家與西奕家:
西奕字輩:秉有公(西奕祖先)兆椿光紀有長/金永
東奕字輩:秉華公(東奕祖先)兆春光嘉(簡寫成加)成錦(金、茂)福
九、姓氏名人
奕遜:晉代
奕載:宋代詩人,著有詩詞《大雄寺》
琉璃葉下剪梧桐,緣子青枝掃地空。俗眼如休有青白,好風安得間雌雄。物隋塵境工榮顇,人觸心兵戰異同。只可輕帆理歸興,暮雲蕭散大江東。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