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47歲「老木匠」喜摘金牌

2020-12-16 南通網

12月13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市閉幕。這次大賽,南通有5名選手代表江蘇省參加了5個項目的角逐,其中1人榮獲金牌、3人獲優勝獎。

昨天中午,南通選手們從大賽上載譽歸來。市人社局工作人員在南通興東機場迎接了他們,並獻上鮮花表示祝賀。

1金3優勝,2人入選世賽國家集訓隊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是我國首次舉辦的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綜合性職業技能賽事大賽。大賽以「新時代 新技能 新夢想」為主題,共設86個比賽項目,包括63個世賽項目和23個國賽精選項目。來自天南海北的技能高手同臺競技,展開工匠精神的比拼。

本次大賽江蘇省派出97名選手參賽,斬獲了12金、10銀、5銅的好成績。南通的5名參賽選手分別來自亞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通州區建築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參與了木工、砌築等5個項目的角逐。其中,亞振職工王亞兵獲得大賽木工(國賽精選項目)的金牌,胡洋、李政、袁海駿等三名選手榮獲優勝獎。

昨天,省人社廳向南通市政府發來感謝信,感謝我市為江蘇贏得榮譽,為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增光添彩。

本次大賽還選拔出630多名選手入圍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我市的選手胡洋、李政分別憑藉木工(世賽)項目第4名、砌築(世賽)項目第7名的好成績,雙雙入選世賽國家集訓隊。通過進一步的集訓考核和遴選,他們將有機會走進2022年在上海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賽場,與全球頂尖選手們一較高低。

最年長選手與最年輕選手相差29歲

這次我市的參賽選手中,既有企業一線職工,也有學校在讀學生。其中,年齡最長的選手近50歲,而年齡最小的選手才剛滿18歲。

「我幹了小半輩子木工,但這次參賽感覺還是很有挑戰性的。」47歲的王亞兵是南通選手中的老大哥。他告訴記者,這次比賽是要在15小時內完成一個廣州塔和底座的製作,工藝結構為純榫卯,現場需要使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木工設備,而這些設備是他之前沒用過的。為此,他在集訓中反覆練習了十幾個作品,最終憑藉超快的速度和完美的作品,奪得木工(國賽精選項目)金牌。「做到老,學到老。」王亞兵說,通過比賽,自己在生產工藝和製作時間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

隨著國家對技能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技能結緣。來自通州建校的李政便是我市參賽選手中的一張年輕面孔。這位21歲的小夥,之前已在市賽、省賽中屢屢嶄露頭角,此次更是入選了世賽國家集訓隊。「我的目標就是世界冠軍!」李政說,這次比賽也讓他對「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理解,「要用零誤差要求自己,差1毫米都不行」。

每10名勞動力中就有1名高技能人才

此次我市的5名參賽選手中,有3人出自同一家企業——亞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近年來,亞振為行業培養了一批工匠型人才。「我們培養技能人才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打比賽,而是為企業長遠發展儲備人才。」亞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海強說,公司倡導「好工藝」,就是要靠工匠人才的技藝來做好的產品,這是初心,也是內需。他介紹,公司的薪酬考核機制也是向高技能人才傾斜的,像王亞兵,這兩年已經成長為打樣車間薪資標準最高的打樣師傅。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市積極構建勞動者終身培訓體系,大力實施高技能人才「十百千萬」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每萬名勞動力中高技能人才數達1089人,也就是說,每10人中就有1名高技能人才。

「『十四五』啟航在即,我們將認真學習、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市人社局三級調研員蔣洪濤表示,人社部門將繼續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對接南通地方產業和優勢項目,創新激勵機制,鼓勵各行業企業廣泛開展技能人才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激勵更多勞動者走技能就業、技能成才之路,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推動南通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本報記者王瑋麗

相關焦點

  • 全國技能大賽南通47歲「老木匠」喜摘金牌
    原標題:南通47歲「老木匠」喜摘金牌 12月13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市閉幕。這次大賽,南通有5名選手代表江蘇省參加了5個項目的角逐,其中1人榮獲金牌、3人獲優勝獎。 昨天中午,南通選手們從大賽上載譽歸來。市人社局工作人員在南通興東機場迎接了他們,並獻上鮮花表示祝賀。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閉幕 南通47歲「老木匠」喜摘金牌,南通網-中國...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閉幕 南通47歲「老木匠」喜摘金牌 2020-12-15 10:18:32 來源: 南通網 12月13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市閉幕。
  • 南通體操小丫頂呱呱 省賽獲九金後又在全國賽摘金
    本網訊(記者王全立) 一周前在江蘇省少年兒童體操錦標賽奪得9金的市兒童業餘體校女子體操隊,昨天又傳捷報:7月15日落幕的2019年全國少年體操U系列冠軍賽,南通小將劉秦楚勇摘2金2銀,這個年僅10歲的小姑娘成為本次比賽最亮麗的新星之一。  這次比賽,劉秦楚代表江蘇隊參賽。
  • 鹽城西鄉老木匠
    老木匠姓徐,是一位遠近聞名、技術精湛、心地善良的粗細料木匠。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已經上小學了。記得放暑假期間,我和小夥伴們到生產隊農場去玩,當時就聽其他人說老木匠在造木船,我們就興高採烈地跑到造船的地方去玩。
  • 老木匠——短篇小說
    那一日,老木匠去寺廟領工錢,許久未歸。直到半夜,巷口傳來幾聲狗吠,才又聽到有人拍門,「來了,來了。」樊小七合衣未睡,只等著老木匠回來。「怎麼這麼晚?莫非又去喝酒了?」他皺著眉頭去開門。門開時,卻見一個身子「通」的一下撲倒在地,老木匠倒在地上,渾身是血。
  • 民間故事:108歲老木匠長壽的秘訣,為人正直、行善積德
    #中國民間故事#村西邊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木匠,高齡108歲,在當地能活過百歲的人屈指可數,而老木匠算是其中的一個。可能是老木匠一輩子都做善事,這才走了過百歲的年齡。話說這老木匠,自小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就成為了乞丐,四處乞丐為生。一天,他路過一個壽材鋪,壽材鋪的老闆姓張,為人也是正直、善良。他見小乞丐孤苦伶仃,心軟這孩子這麼小,就收留了小乞丐為義子。
  • 老木匠桑伯
    (原標題:老木匠桑伯)
  • 短道世界盃首爾站收官 武大靖為中國摘唯一金牌
    新華社首爾11月19日電(記者耿學鵬陸睿)短道速滑世界盃首爾站比賽19日落下帷幕,中國隊在最後一天的比賽中未能收穫獎牌,最終以武大靖的一枚金牌結束整個首爾站徵程。  在19日比賽中,武大靖繼前一天獲得男子500米金牌後,再次向1000米冠軍發起衝擊。
  • 貪心的老木匠|百家故事
    他知道疙瘩灣有一個不正經的老木匠,會做一種銷子,江湖人管它叫做「寂寞銷」,好多養了小的老闆都找過老木匠,也揪出過一些不守婦道的女人。 三哥對手下人說:「去,把疙瘩灣的老木匠叫來。」手下人開車到了唐樹灣,對老木匠說:「跟我走一趟,三哥叫你。」拉著老木匠就上了車。
  • 鄉村老木匠 40年手藝打造幸福生活
    7月29日,老木匠葉春喜正在一戶居民家打書櫃,精湛的手藝博得陣陣讚嘆和感謝。葉春喜是唐家房鎮雞王屯村人,父親在一家校辦木工廠工作。小時候,一有時間他就跑去玩,有時候還打打下手。18歲時,葉春喜獨自一人為鄰居做了一組窗戶,一個柜子,開啟了他的木匠生涯。
  • 甬人匠心②|寧海老木匠 穹頂之上寫傳奇
    站在戲臺上,抬頭,映入眼帘的是華麗到極致的藻井,雕花木板呈螺旋式排列,密密匝匝,盤旋頭頂,讓人頓生崇高感。藻井讓寧海老木匠王世清痴心,幾十年沉浸在這種木質建築的魔術中。不用圖紙,瞭然於胸這是第3個年頭,王世清和他的團隊為寧海岔路鎮東山村的章氏宗祠搭建戲臺。精美華麗的藻井,是戲臺的關鍵所在,70歲的王世清必須親自操刀放樣。
  • 天津:老木匠招收都市白領傳授木工手藝
    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記者鄧中豪)在天津南開區某社區一間狹小平房裡,57歲的老木匠辛全生一邊認真鑿著卯榫,一邊操著純正的天津口音喃喃自語。刮料、畫線、鑿眼,辛全生一個個動作被老伴用DV認真錄下。不久之後,一集沒有任何剪輯、完全再現木工手藝的教學視頻被他們的女兒上傳到優酷上。像這樣的教學視頻,老兩口已經錄了142集,幾乎每集都有數千次點擊量。
  • 天津老木匠錄製上百期「榫卯」視頻:新思路傳承老手藝
    在南開區的一間木匠工作室裡,60歲的辛全生認真做著卯榫,用純正的天津話講解,從刮料開始,到一件手工家具的完成,每一個動作都被老伴用DV記錄下來。辛全生的視頻在網上獲得了廣泛關注。已從事木工四十多年的辛全生,經歷了傳統木工的衰落以後,他想利用新方式將這份傳統手工藝傳播出去。
  • 三元區忠山村老木匠莊盛福:歷史文化名村裡的「魯班」
    三元巖前忠山的許多老房子是莊盛福修的,這是他雕的大梁。做木匠60年  行走在忠山村的石板古街,先賢祠、楊氏楚三公祠、陳氏繩武堂、永興庵、隆武橋、蒙古墓等古蹟散布在街邊。莊盛福說,過去忠山全都是老房子,這三十多年建新村,拆了不少老房子,建了小洋樓。  忠山,原名十八寨,早在唐代會昌年間,村民就集資興建永興庵,元明清時期這裡文風鼎盛,留下了眾多古蹟。
  • 儀徵62歲木匠手寫32萬字小說
    這是62歲儀徵老木匠蔣萬忠寫的長篇小說《寤園夢》。他初中未畢業,至今還不能熟練打字,用手寫下32萬多字的小說,獻禮抗戰勝利75周年。   花了六個多月完成小說   「儀徵是革命老區,是一片紅色熱土。」蔣萬忠說,他一直想以儀徵抗戰為背景,寫一部家鄉抗戰題材的小說,這個想法多年前就開始醞釀。
  • 老木匠——一個時代的印記
    老木匠記憶裡的木匠,老木屋……構成了童年的故鄉印記。有一年正月將盡,我的遠房姑丈帶著他的兩個憨厚樸實的徒弟挑了一堆的行囊來我家院子裡安營紮寨了。工具箱一打開,寒光閃閃,鋸斧鑿刨尺,大大小小几十件,排得齊整整的。開工了,我和弟弟最喜歡看他們幹活了。
  • 留壩老木匠做手杖 杖頭上雕龍鳳鳥獸
    家住漢中留壩張良廟附近的張秉剛老人十幾歲跟著父親做木工,打家具,蓋房子是鄉親們公認的好木匠。2000年起,他開始迷上根雕和手杖,常常到人跡罕至的大山裡去尋找原材料,加工成的根雕最高賣過3000元,杖頭上雕有龍鳳鳥獸的手杖也十分暢銷。
  • 史上最強單車情侶 共摘 10 枚奧運金牌
    史上最強單車情侶 共摘 10 枚奧運金牌裡約奧運會上,英國一對場地自行車情侶雙雙奪金,兩人職業生涯累計取得的奧運金牌數已達 10 枚。他們是蘿拉 - 特羅特(Laura Trott)和傑森 - 肯尼(Jason Kenny)。
  • 【夜讀】老木匠退休(小故事大道理)
    老木匠退休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 八旬老木匠傳承200年工匠精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令洋 通訊員 葉燕君 周原 棗莊報導近日,一位名為「阿木爺爺」的63歲大爺因榫卯視頻走紅海外,此事引發眾多媒體關注。在滕州市洪緒鎮,也有一位出身於木匠世家的工匠高手,他就是81歲的老人張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