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錢的雪糕,早已是兒時的記憶。今年夏天,一款「雙黃蛋」雪糕橫空出世,雖然售價5元,但依然迅速成為社交平臺上「炫潮」的熱門產品。沒有吃過「雙黃蛋」雪糕,似乎自己過的夏天都不夠絢爛。
然而6月27日,浙江省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傳來消息,在該局的夏令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中,「奧雪」牌雙黃蛋(鹹蛋黃牛奶味)雪糕被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檢出值不合格。
對此,營口奧雪冷藏儲運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稱,「監測不合格我們也很詫異,但是就像通告裡提到的,很可能是儲存或銷售環節的問題。」顯然,不管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到了消費者這裡,問題就是問題,吃到了肚裡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無論是誰的責任,消費者都是最後的買單者和受傷者。
其實,近年來,類似的網紅食品不斷湧現,可謂各領風騷兩三年,然後新網紅憑藉更勝於一籌的營銷文案把老網紅拍死在市場的沙灘上。而這些名氣逼人的網紅食品中,很多都出了衛生安全問題。比如,今年5月以來,全國已有多家喜茶門店相繼曝出衛生問題;5月底,蘇州一家門店更是被停業整頓。
最尷尬莫過於,名氣漲了,質量沒漲 ;產品紅了,安全卻仍留有黑洞。
而在這種現象背後,是市場上漸漸出現的一種傾向:一些企業或商家不是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而是使出渾身解數搞營銷,甚至在安全保障上的花費,遠遠低於營銷廣告花費。這不僅是本末倒置,也是在把大量的無價值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營銷當然沒問題,但營銷主導一項產品,就很容易出問題。所以,消費者也必須警惕,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紅產品,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市場敏感度。當花高價買來一樣產品或服務時,有必要分清溢價的部分究竟是實用附加值,還是形式附加值。
事實上,沒有哪家網紅店可以靠營銷炒作長期紅火下去。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沒有永遠的網紅,只是永遠有網紅當紅。」這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紅利」接力,其實對市場,對一個行業並沒有益處。它只是在表演虛無和浮躁,企業賺的是一時快錢,隨後就難免會迎來盲目擴張下名不符其實的隱痛。
因此,對企業的發展而言,不能讓市場上的浮躁營銷風亂了自己的陣腳,不能讓誠信經營、品質為本等傳統理念輕易讓位,不該獲得了名氣卻放鬆了嚴於律己。否則,失去的必然是長遠利益,損了消費者,也不見得利己。
回到「雙黃蛋」雪糕,目前,關於菌落超標的調查還沒完,還沒有公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一旦查實,除了就事論事的追責之外,還有必要舉一反三,吸取更多的教訓和經驗。須知,儲存名氣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質量和安全上做到極致。(與歸)
責編:吳正丹
31584249,.網紅雪糕菌落超標,是時候對「網紅」祛魅了,.2019-07-01 09:15:18,.204064,.吳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