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02式14.5mm單管高射機槍:戰場上的單兵「收割機」

2020-12-16 騰訊網

  14.5mm起源於二戰中的蘇聯,當時12.7毫米的「德什卡」重機槍可以用來防空,但俄羅斯人還喜歡大口徑的槍,他們需要14.5mm重機槍。

  1949年,蘇聯武器設計師弗拉迪米諾夫在傑格佳廖夫PTRD反坦克槍和西蒙諾夫PTRS反坦克槍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14.5mm重機槍,被命名為KPV。非常的粗暴簡單。

  1958年,KPV的雙聯型號仿製定型,即1958年式14.5毫米雙聯高射機槍。採用了雙管,底盤也變為了雙輪,重量減輕了,但還是簡單粗暴笨重。

  那麼威力強大的14.5mm機槍還能更輕嗎?中國的02式14.5mm單管高射機槍就把重量降到了73公斤,這個大幅降低了重量,兩個人就可以抬起了,主要是用了最先進的材料,大量使用了鋁合金和鈦合金,這種機槍也算是全球獨樹一幟的,

  12.7mm和14.5mm這兩個口徑看起來接近,但是威力天差地別

  在14.5mm機槍面前,混凝土磚牆根本就是毫無作用的,分分鐘被打塌,密集射擊之下,威力能夠比得上機關炮,一座小樓分分鐘被拆掉,躲在樓裡的敵人顯然保不住它們的小命。是單兵收割機。

相關焦點

  • 酷似高射炮的02式機槍見過沒!為何外媒認為它是戰場收割機?
    最近,我軍新型研製的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引外媒高度關注。其實這本是一次烏龍事件,此前在網絡上就曾爆料出一張衛星圖片,當時被外界認為中國軍隊在高原處部署了一架20毫米的高射炮。但隨後官方為避免外界猜測證實了這是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
  • 高原班排級利器,世界最輕14.5mm配鎢芯彈,高平兩用收割機
    但是說到底這些還是屬於遠程支援火力,到了班排級短兵相接時,呼喚支援要時間,還是重機/高機這種武器實用,現場火力壓制堪稱收割機。其中國產高射機槍的經典之作,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早已經部署高原。當然這和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自身的實力不無關係,國產高射機槍從56式開始都以蘇式裝備母版,後面的85和75也都是仿製的。直到2002年7月定型的這款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才真正展現符合國產定位的設計意圖,其主要是為西南和西北的山地步兵旅設計,裝備規模不少。是世界上重量最輕的高射機槍,同時精度指標也相當不錯。
  • 56式突擊步槍、63式107火箭炮、W85式高射機槍,中國武器出口三絕
    然而,在一些局部衝突中,總有那麼幾個技術含量低、價格低廉、操控人員要求不高的武器大行其道,被大量裝備,在戰鬥當中發揮出了相當大的作用,而中國生產的56式突擊步槍、63式107毫米火箭炮、W85式高射機槍也在其中,這三款武器被稱為我國輕武器出口三絕。
  • 抄出的武器堆滿倉庫,山寨的中國機槍很亮眼
    這種機槍似乎是俄羅斯PKM機槍,但機匣蓋的形狀和紅色標記與中國的PKM 80型通用機槍是一樣的。這實際上是伊朗山寨生產的pkmt - 80機槍,這類型機槍和技術設計都是源自於進口我國的80型機槍。伊朗已從我國引進了大量單兵武器的設計和生產許可證,從伊朗國際防務展展示了多年來的產品,包括CQ機槍、步槍、80型W85高射機槍和02g型14.5 毫米高射機槍等。他們都是引進的,但許多伊朗陸軍並沒有,而是革命衛隊已經在使用,大多數是我國對外銷售,在許多中東國家的一線部隊都有裝備。
  • 大和號戰列艦:防空以小口徑高射炮為主,極少裝備高射機槍
    從《男人的大和》等日本拍攝的戰爭題材的影片中來看,大和號戰列艦上的防空火炮,最主要的是3聯裝25毫米小口徑高射炮,據查閱資料此型高射炮擁有45座,另有單管25毫米高射炮21座。此外,擁有12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艦炮,4座3聯裝155毫米艦炮,也能實施對空射擊;但高射機槍數量卻極少,能夠查閱到的資料是裝備了2座雙聯裝13.2毫米機槍。因此,對於一艘排水量7萬餘噸的戰列艦來說,這2座雙聯裝13.2毫米機槍的對空火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起不到什麼對空打擊的效果。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部隊的單兵武器對比,誰更勝一籌?
    雙方輕武器數量大致相當,但越軍的輕武器全是自動火器,比解放軍仍裝備大量的半自動武器強出不少;輕、重機槍上雙方差距較小,越軍連編制有重機槍、營編制有高射機槍,強於解放軍;加強火器上,越軍將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B40/B41火箭筒配到步兵班,解放軍步兵班編制裡沒有火箭筒,加強班才會配1具69式40火箭筒。在營、連編制上,越軍加強火器數量是解放軍的三倍。
  • 俄新式怪胎:使用機槍三腳架的30毫米機關炮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86期】在現代化戰爭的戰場上,步兵會遇到成群的坦克、輕型裝甲車和武裝直升機,如果僅僅使用步兵分隊的12.7毫米機槍、榴彈發射器、火箭筒和迫擊炮,則難以完成戰鬥任務,【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86期】中國等少數國家裝備高初速的14.5毫米超輕型高射機槍,在某些指標上似乎能滿足要求,但是重量還是太重,譬如國產的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發射脫殼穿甲彈的初速超過1000米/
  • 軍事博物館看展:中外高射炮機關炮集錦,見到傳說中的十星高射炮
    蘇聯造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高炮獨立第11營2連在開城地區擊落美機30架。其中,該連3班使用這門炮先後擊落美機10架。防盾上的10顆紅星,就是其輝煌戰績的見證。(此型更多細節敬請移步本號視頻或動態觀看)中國造1959年式100毫米高射炮。
  • 這裡有侵華日軍的歪把子機槍,還有與之針鋒相對的捷克式輕機槍
    為了觀看比較典型的幾款二戰時的機槍展示,來到了圖中所示位於東莞大嶺山鎮,東江縱隊紀念館內。圖為館內展示的日本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口徑6.5毫米,與三八大蓋步槍子彈通用,有效射程600米。
  • 班用機槍上戰場,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從56式班用輕機槍說起
    很多軍迷好奇,班用機槍上戰場,到底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其實這得看分什麼機槍了,機槍很多種,每個國家的彈藥配置也不同,以56式班用輕機槍為例,由兩名機槍手組成機槍戰鬥小組,正手負責操控機槍,副手負責背負彈藥。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越南曝光最新末端防禦高炮 媲美中國的陸盾2000
    陸盾2000型近程防空武器系統是中國研製成功的一種新型陸上自行防空武器。該系統於2005年2月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辦的第7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上首次公開亮相。中國陸盾2000式7管30毫米防空系統,已經與國產紅旗6號地空飛彈系統相結合,成為一種新的彈炮結合近程防空武器。新系統的型號名稱為紅旗-6A防空武器系統。該武器於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上首次露面。
  • 坦克見了也要退避三舍的重型機槍,DShK機槍實力究竟如何?
    在戰場上,單兵作戰要是擁有一款強大的軍事裝備,生存率也會極高,在影視中,我們看得最帶勁的就是拿著重型機槍橫掃敵軍,比起那些輕型機槍要好很多,而且重型機槍的威力不亞於坦克,坦克見了,也要退避三舍,那麼重型機槍到底是什麼時候才有的呢,在1929年,蘇聯軍隊對防空機槍的需求日漸增加,那個時候只有
  • 閩西長汀深山裡有個大型兵工廠,山洞生產高射機槍,至今透著威嚴
    位於福建長汀縣館前鎮一條山谷中的原國營紅旗機器廠,曾生產高射機槍等武器,職工多達上萬人。現在,建築仍在,盛景難尋。長汀縣,地處閩贛邊陲要衝的福建的西部山區,武夷山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世界客家首府。
  • 是捷克輕機槍的山寨嗎?可以上刺刀的日軍96式99式輕機槍
    然而,日軍卻有一種可以上刺刀的輕機槍,外形酷似捷克式輕機槍,最終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這就是96式99式輕機槍。聽薩沙說一說吧。機槍保留了歪把子較為落後的槍機設計,導致卡殼現象仍然較多。無奈之下,只能繼續給子彈塗油。實際中發現,在中國戰場複雜環境下,塗油子彈如果不是立即射擊出去,反而更容易粘上沙土、灰塵,導致卡殼不絕。這是96式輕機槍繼承歪把子的垃圾之處。
  • 二戰美、俄、德、日四國的單兵裝備比較,德國性價比高,美國最壕
    一個國家的單兵裝備越好,那麼這個國家士兵在打仗期間的信心就越足,和貧弱的國家打仗,武器裝備的優勢一下子就能體現出來。當年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一個聯隊就能追著中國一個師打,這就是武器帶來的差距,畢竟戰爭打的就是武器裝備和後勤。
  • 肘節式輕機槍?瑞士人的驕傲,不打仗的中立國確實能為所欲為
    LMG25的長度為1162毫米,槍管長585毫米,空重8.65公斤,對單兵來說還算能夠負擔。發射7.5×55mm彈藥,彈容量30發,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程3500米(7.5mm彈是瑞士自研彈藥,膛壓高,因此射程較遠)。
  • 首秀辛巴威:「馬克沁」機槍小傳
    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溫徹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機械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 於是,他於翌年首先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 後來,他根據從步槍上得到的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槍管短後坐自動射擊原理。他還改變了傳統的供彈方式,製作了一條長達6米的帆布彈鏈。為機槍連續供彈。
  • 捷克式機槍是中國無奈選擇:更像自動步槍
    東史郎在日記中說道;「日軍衝進常州後,沒有發現中國軍隊,但是在城市裡的很多牆壁上都發現了「丹陽集合」的字樣。日軍認為這一定是中國軍隊在召集隊伍到丹陽集合,於是向丹陽急進。剛到丹陽附近的竹林,日軍就遭到的捷克式機槍的突然打擊,在重機槍掩護下,日軍紛紛弓著腰單兵前進。中國軍隊的機槍則不斷進行點射,攔阻日軍前進道路。
  • 土耳其脆皮坦克,被機槍輕易擊毀!事實真這樣嗎?其實並非你所想
    這種武器並非制式,而是庫德人自行設計製造的,其基礎是蘇式14.5毫米高射機槍的槍管,也就是說這種槍械的口徑並非12.7毫米而是更大級別的14.5毫米。 庫德人通過自己的巧妙設計,將沉重的防空機槍改成了可以一個人攜帶的反坦克步槍。該槍重量僅8公斤,採用單發栓動結構,打一槍裝一發子彈,射程高達4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