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雙方部隊的單兵武器對比。
步兵班裝備——
解放軍1個班:56式衝鋒鎗3支、56式半自動步槍4支、56式班用輕機槍1挺
越軍1個班:自動步槍或衝鋒鎗6支、班用輕機槍1挺、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1具、B40/B41火箭筒1具,如果不滿員,減少衝鋒鎗。
步兵連裝備——
解放軍1個連:衝鋒鎗約30-33支、半自動步槍約37-40支、輕機槍9挺、40火箭筒6具
越軍1個連:自動步槍64支、輕機槍9挺、重機槍2挺、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9具、B40/B41火箭筒9具
步兵營裝備——
解放軍1個營:衝鋒鎗約90-100支、半自動步槍約110-130支、輕機槍27挺、重機槍9挺、40火箭筒18具
越軍1個營:自動步槍235支、輕機槍27挺、重機槍6挺、12.7毫米高射機槍2挺、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27具、B40/B41火箭筒27具
可以看出,在班、連、營的火力構成上,越軍全面強於解放軍。雙方輕武器數量大致相當,但越軍的輕武器全是自動火器,比解放軍仍裝備大量的半自動武器強出不少;輕、重機槍上雙方差距較小,越軍連編制有重機槍、營編制有高射機槍,強於解放軍;加強火器上,越軍將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B40/B41火箭筒配到步兵班,解放軍步兵班編制裡沒有火箭筒,加強班才會配1具69式40火箭筒。在營、連編制上,越軍加強火器數量是解放軍的三倍。
解放軍的班用武器基本上為56式槍族體系。56式槍族是以AK47自動步槍、SKS45半自動步槍和蘇式RPD輕機槍為代表的蘇式步兵武器的「中國製造」,是解放軍第一代國產步兵輕武器裝備體系。在1960年代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56式槍族發揮了很大的威力。
美軍M60機槍後來被越軍大量使用
越軍使用的是蘇制RPD、RPK班用輕機槍和PKM通用機槍,中國產56式班用輕機槍,還有美制M60通用機槍、老古董白朗寧M2HB型12.7毫米機槍。越軍依託有利預設陣地,機槍輕重搭配合理,多貯彈藥,在火力上明顯強於中國軍隊。
越戰時期的北越女民兵
而到了美越戰爭中期,越南民兵也開始大量使用自動武器了。當年的北越女民兵手持中國56式衝鋒鎗的宣傳照。可以看出,到中越開戰之時,越南民兵小組的武器裝備也已經略高於解放軍戰鬥班。
M79榴彈發射器
越軍一般每個步兵班編有1具美制M79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這是越南戰爭中繳獲美軍留給南越軍隊的東西。這種榴彈發射器的射程為31-400米,使用M406高爆殺傷榴彈和M433破甲殺傷彈,還能發射霰彈、照明彈和煙幕彈。可每人帶彈20-30發,在塹壕內遊動射擊,精度良好,每顆榴彈的威力相當於1顆手榴彈,榴彈破片殺傷半徑達到5-7米,可以有效彌補手榴彈與迫擊炮之間的火力空隙。
M16A1步槍下掛M203榴彈發射器
越軍使用的美制M16A1突擊步槍上還能加掛一種M203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體積小巧,性能與M79型基本相同。這兩種榴彈發射器的應用使得越軍在班組點面殺傷火力配系上比解放軍更完善,班組作戰能力更強。
解放軍使用狙擊步槍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的高射機槍
解放軍的步兵伴隨火力一般是53式或57式7.62毫米重機槍、69式40火箭筒、65式82毫米無坐力炮、63式60毫米迫擊炮、53式或67式82毫米迫擊炮、71式100毫米迫擊炮等。1979年對越作戰的時候,解放軍步兵團高射機槍連的54式12.7毫米高射機槍已經撤裝,全部換裝58式輪式14.5毫米雙管高射機槍,主要擔負保衛指揮所和炮兵陣地的防空任務。在沿公路及兩側山地向前衝擊時,解放軍通常是以重機槍、迫擊炮遠距離壓制敵人,以40火箭筒、82無坐力炮伴隨步兵抵近發射敲掉敵人火力點。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的無後坐力炮
使用全自動武器的解放軍偵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