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左右全球戰略形勢發生巨變。中蘇矛盾達到頂峰,戰爭密雲籠罩在歐亞大陸,而中美關係實現歷史破冰,而越南戰爭結束後,對華態度開始發生明顯的轉變。在東南亞,剛剛統一的越南,並沒有修生養息,而是大搞戰略擴張,由於打敗了美國,背後又有蘇聯的撐腰,其軍隊通過繳獲美式裝備,和蘇聯的援助,軍事實力大大提升,而越南的野心也開始顯露。不僅入侵寮國、柬埔寨,還把目光看向了中國,在中越邊境上製造摩擦,還不斷製造流血事件,嚴重威脅到了中國領土主權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保家衛國,也是為了打擊越南的囂張氣焰,中國政府決定發動自衛反擊戰,1979年2月17日,中國邊防部隊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發動對越作戰。我軍從兩個方向對越南國境縱深進行穿插,很快便佔領了越南北方的20多個重要城鎮,越軍遭受重創,並全面收縮,雖然我軍當時的武器裝備相對而言還比較落後,遠不及美蘇兩國,但是解放軍的戰鬥力卻不是鬧著玩的,即便但是中國已經有十多年沒打過大型戰爭,但軍隊的軍魂並沒有丟,裝備升級雖然慢,但不代表沒有升級,越南自以為蘇聯會出兵幫忙,但實際只是它自己異想天開而已。
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之後,其它國家都看好解放軍能打贏這場仗。蘇聯人大放厥詞說解放軍已經很多年沒打仗了,部隊缺乏實戰經驗,戰鬥力低下,而且解放軍的裝備相對落後,和打了幾十年仗的越南軍隊相比,是沒有勝算的。而解放軍面對世界各國的質疑聲,用現實讓質疑的人閉嘴。而且這場戰爭中,解放軍炮兵發揮神勇,震驚世界,打出了軍威和國威,打得越軍丟盔棄甲。毫不誇張地說,解放軍炮兵是對越戰爭中地主角,承擔了我軍最為主要的火力輸出能力,讓中國炮兵的實力威震天下,同時也讓全世界明白了一個道理:千萬不要招惹中國,不然就是越南人的下場。
在解放軍的火力覆蓋下,不可一世的越軍根本無法守住陣地,紛紛丟盔棄甲。而我軍步兵也在炮兵的掩護下,勢如破竹,拿下了越南首都門戶——諒山,而且解放軍越過的北部的山地後就是一片平原,我軍的裝甲洪流隨時可以平推,越南軍隊根本無法阻擋。
軍隊中素來都有這種說法:炮兵是戰爭之神,是陸軍地面部隊在進行作戰時最重要的火力輸出,通常會決定一場戰爭的局勢走向。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炮兵的出色表現就印證了這一說法。雖然中國解放軍在裝備上落後於當時越南軍隊配備的蘇式、美式武器,但是中國的炮兵部隊在規模上卻佔據了較大優勢。
光是涼山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就總共調集了300門火炮,在30分鐘之內,越南軍隊就遭到了來自我軍高達9919枚炮彈的攻擊。涼山也幾乎找不到一塊沒有被炸到的地方,在解放軍炮彈的迅猛攻勢下,越南軍隊一路潰敗四處逃散,哪裡還有最初揚言要消滅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囂張氣勢。中國炮兵一路高歌猛進,接連突破越軍陣地防線,對越南軍隊的防禦基地進行了摧毀,使越南知道了不自量力侵犯中國領土的後果。
中國和越南之間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爭,最終以中國勝利告終。中越戰爭之後,越南終於不再挑釁我國邊境,變得安分了許多,也許越南自身的原因也有,但主要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不可抵抗的力量,越南軍懼怕我國解放軍,懼怕我國如今強大的軍事實力。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一條真理,落後就要挨打。在經歷了這麼多次戰爭的洗禮之後,我國始終牢記這句話。
在越南戰爭後我國軍事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海陸空三句齊頭並進、一起努力,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當然,地面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炮兵,更是我國陸軍發展中的重點對象,要建設世界上都一流的、有膽氣有魄力的陸軍軍隊,炮兵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當前中國的炮兵在規模上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存在,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保家衛國的國之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