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3 騰訊網

浙江常山: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劉青)「常山胡柚碩果滿枝,常山油茶香飄四溢。」浙江常山縣緊盯特色農產品,致力產業培育,拉長的產業鏈不僅富了常山百姓,也成為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

常山位於浙西南部,地處浙閩贛皖四省九地市中心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孕育了胡柚、油茶、猴頭菇三大產業。常山胡柚、常山山茶油、常山猴頭菇被稱為「常山三寶」。目前,僅常山胡柚一項,種植面積就有10.5萬畝,從事胡柚種植、生產經營柚農10萬戶。

除了鮮果銷售,常山先後開發出胡柚果茶、果脯、果膏(醬)、酵素、NFC鮮榨汁、雙柚汁、黃酮素、精柚面膜等「飲、茶、食、健、美、藥、香、料」八大類系列30多個產品,加工比例佔到近40%。2020年,常山胡柚預計產量將達13.6萬噸,全產業總產值超過15億元。

除了胡柚,作為浙江省油茶重點產區,全縣油茶種植面積28萬畝,常年油茶籽產量達6000噸,油茶產業總產值達12億元,種植總面積和產量均位列浙江首位。不僅如此,常山還通過打造國家油茶公園、常山油茶產業園、油茶博覽園,建設油茶特色園區、建立全國油茶交易中心等,全縣「油+遊」收入年均達到1.2億元,實現從出「油」到出「遊」的轉變。

近年來,常山相繼出臺《常山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的通知》等,在培育建設一批食用菌基地的同時,推出猴頭菇軟罐頭、猴頭菇貢面、猴頭菇餅乾等深加工產品。目前,常山以猴頭菇為主的食用菌栽培量已達0.96億瓶(袋),食用菌產業總產值達3.15億元。

在11月28日舉行的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上,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表示,發展「常山三寶」,對常山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長遠的意義。

據常山鄉村振興大會發布的《常山胡柚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到2022年,僅常山胡柚一項,種植總面積將達到13萬畝;到「十四五」期末,全產業總產值要達到100億元以上。而在大會期間,還集中簽約了常山胡柚(衢枳殼)深加工系列新產品開發與品牌營銷合作等19個合作項目,為常山鄉村振興加油賦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數字賦能產業發展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原標題:數字賦能產業發展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以「聚力常山、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11月28日在浙江省常山縣拉開帷幕
  • 鄉村振興,大有可為!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11月28日上午,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會議旨在推動常山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十四五」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期,常山將以此次大會為新起點,以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村改革,重塑鄉村風貌、深耕「兩山」實踐,探尋治理創新,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全面振興,實現鄉村振興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開幕
    經過多屆政府和常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常山蹚出了一條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聚力常山共贏未來11月28日,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隆重開啟,國家省市領導嘉賓、贛浙閩皖四省交界縣我們將重塑鄉村風貌,全力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全面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快推進金色同弓、胡柚小鎮、香柚灣等美麗田園建設,持續開展美麗通道、美麗城鎮、美麗庭院等文明細胞創建,讓常山真正成為詩畫浙江的後花園。
  • 「五朵金花」富村民 鄉村振興的常山實踐
    作為「中國常山胡柚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食用菌之鄉」「浙江鮮辣美食之鄉」的常山,在一果一油一菌一味上極致發揮,如今又加上了蓬勃發展的民宿產業,經過多屆政府和常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常山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之路。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訊 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直播回放 |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
    2020-11-28 09:31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賦能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謝軍近日,雲南省召開鄉村旅遊工作會議,通報自2016年至2019年雲南鄉村旅遊情況。其中,鄉村旅遊共接待旅遊者9.24億人次,佔全省旅遊接待人次的39.3%;收入7301.4億元,佔全省旅遊收入的23.7%;綜合帶動75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 浙江常山:做好胡柚文章 一果多「吃」 「果」真有用
    今年,在「八大行動」的引領下,常山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常山胡柚這一全國特色優勢農產品,作為助推常山「兩山」轉化行動的主抓手和主引擎,實行改革賦能、科技賦能、數字賦能、平臺賦能,不斷提升常山胡柚生態鏈、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使之成為產業振興的新高地、三產融合的模範生和農民致富的「常青樹」。
  • 科技賦能鄉村 創意振興旅遊
    12月9日,「科技賦能鄉村 創意振興旅遊」——2020首屆創意農業鄉村旅遊振興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新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同時,介紹了抓住目標人群,建立核心IP,打造特色教育課程,從線下引流到線上的踐行案例。在本次論壇上,為了更好地帶動和賦能鄉村旅遊振興,論壇組委會倡導發起「四川首屆大學生鄉村文旅創新創意大賽」,四川農業大學學生創意農業協會分會會長畢凌鳳宣讀大賽宣言。此外,與會還舉行了四川創意農業鄉村旅遊振興聯盟啟動儀式。
  • 山間野果變「金果」 浙江常山計劃借胡柚打造百億產業
    經過近幾年的轉型發展,胡柚正在從單純的鮮果銷售,向以深加工為主、鮮果銷售為輔轉變;並與文化、旅遊產業結合發展,成為帶動常山一、二、三產業的槓桿,2014年總產值達4億元,是常山縣名符其實的「金果」。  《常山三寶振興發展計劃》中更是做出規劃:2025年,常山縣要發展胡柚總面積15萬畝,實現胡柚產業產值50億元,全縣與胡柚相關產業產值100億元。「胡柚已經成為了常山農業的代名詞。」
  •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2020-10-11 19:14:57 李澤 攝   中新網大同10月11日電 (楊佩佩 馬靜波)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1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舉辦,中國各界業內人士提出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旅遊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表示,在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民宿成為文旅復甦和振興的重要力量。
  • 舊廠房變身藝創小鎮:青年團隊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
    【小康中國】舊廠房變身藝創小鎮:青年團隊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  【解說】在安徽省蕪湖市六郎鎮,鄉村舊廠房被改造成藝術工坊,牆體上的巨幅3D牆繪,綠樹掩映下的創業基地,孵化器裡埋頭設計的年輕人。你很難想像在5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廢舊廠房,附近都是鄉村農田。近日,記者走進殷港藝創小鎮,探訪這裡的「90後」青年團隊如何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
  • 以設計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一個葫蘆巧打扮,設計賦能重塑農業價值金秋十月,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上官燦丁的葫蘆作坊裡,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小葫蘆懸掛在木架上。「以前種葫蘆都是拿來當菜吃,不值錢,現在這葫蘆成地裡結出的金疙瘩了!」上官燦丁說。葫蘆大變身的秘密,在於設計賦能。因諧音「福祿」,作為蔬菜的葫蘆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 沂南:「項目+」賦能鄉村振興
    臨沂市沂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三隊駐大張莊村隊員於素華介紹。隨後服務三隊協調村裡以1000元1畝的價格流轉了村裡50畝地,平整土地並建設田間道路。經過立柱、鋪管、拉網、建隔離網等一系列步驟後,用39.6萬元扶貧資金在大張莊村建立了一個獼猴桃採摘示範園。據介紹,示範園建成之後服務隊把5畝作為一個號,通過抓鬮方式轉租給村裡的村民,目前50畝地已經全部被村民承包。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為鄉村設計,需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智慧,更需要尊重地方生活系統的多樣性,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為鄉村設計,還要發揮設計整合、協同創新的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用設計將鄉村的發展資源轉化為生命力,繪就鄉村美好圖景。巧用鄉土資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 財經觀察:稅收紅利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高峰藍莓以製造藍莓酒、藍莓果乾、花青素為突破口,實現產業升級,但升級發展,需要新建數條生產線、引入最新生產技術,資金又成了大問題。當地稅務部門了解企業需求後,以政策「及時雨」為企業送上了產業升級的必要條件。「今年我們已經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社保費減免等優惠40餘萬元。」
  • 中國好味 鮮辣常山 常山鮮辣美食熱辣來襲
    都說美食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座城市最能打動人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山水的美好,歷史的神韻,都凝聚在一盤盤菜色中。柚香鮮辣雞、鮮辣魚頭、三衢肉圓、石頭霸王魚、臘肉鮮筍煲、球川豆腐、醬爆肉、柚香鴨……一道道「鮮辣」常山菜從千年的時光中走來,呈現的不僅僅是獨特的人文底色,更是常山人溫暖的鄉情味道。浙江常山是中國鮮辣文化的發祥地。
  • 江蘇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江蘇淮安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金湖科技農業+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梁德斌攝  完善體制機制,統籌全域發展。淮安市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的市全域旅遊工作委員會,將鄉村旅遊融入全域旅遊整體推進,並作為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進行培育。
  • 沂南:「紅色片區」賦能全域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支撐。在沂南黨性教育基地片區,土地分散、地力貧瘠,種植單一、效益不高成為片區發展的瓶頸。片區黨委認識到,想要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是必由之路。為了讓連片開發、抱團發展成為共識,片區組織幹部群眾去周邊先進地區學習,邀請專家作政策解讀,轉變傳統觀念,開闊發展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