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關湖畔大學雲南分校項目被叫停的消息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為叫停這個項目鼓掌點讚。
然而,很快網上又出現了雲南昆明西山區和湖畔大學的闢謠,聲明:網傳「湖畔雲南分校被叫停」不實,該項目各項工作目前仍在正常推進中。
一下子網民都不知道該信誰的好?網絡上的這些消息,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筆者姑且不論這些消息的真假,今天也參與討論一下湖畔大學這碼事。
今天的討論,對事不對人。筆者的核心意思是:建議國家果斷叫停湖畔大學,抑制民間資本無序擴張。
理由之一:湖畔大學顛覆人們對大學的傳統認知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所湖畔大學。
湖畔大學是由馬雲牽頭,召集了目前中國9名民間頂級富豪聯合創辦的一所大學。地點在杭州西湖,名稱源於馬雲阿里巴巴創業之地杭州湖畔花園小區。
湖畔大學對外宣傳的辦學宗旨是: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簡單說,這是一所培養企業家的大學。
但並不是誰都可以通過考試進入這所大學,進入這所大學的條件非常苛刻。首先你必須是有三年以上創業經驗、年營業額超過3000萬、納稅三年以上、公司規模超過30人的企業主。然後你還必須有3位推薦人推薦你上這所大學,其中至少要有1位是湖畔大學指定的推薦人。上面的條件達到了,你才有資格參加馬雲他們組織的筆試、面試,最後決定是否錄取你。
湖畔大學從2015年開始招生,每一屆從眾多報名者中只錄取幾十人。例如,2017年從1080名報名者中只錄取了44人;2018年從2600多名報名者中錄取了48人;2019年從1400多名報名者中錄取了41人。
湖畔大學通常3年為一屆,收費28萬元。湖畔大學並非全日制大學,這些被錄取的企業家不可能全日制三年呆在這裡讀書聽課,他們更多的是,按照馬雲他們的安排,有時來幾日聚一聚聽幾個專題的講座。
馬雲是湖畔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湖畔大學幾乎沒有固定的師資配備,大多是根據策劃的專題臨時請一些專家學者來上課,馬雲也常常是專題的主講人。
這樣的大學,與我們傳統所認知的大學,是不是大相逕庭呢?
就目前而言,中國的教育體系分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層次,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學科,國家教育部都頒發有相應的教學大綱和科目設置,尤其是大學這個層次尤為嚴格,其文憑的含金量尤為高,不是誰想辦個大學就辦個大學、發個文憑就發個文憑的,沒有教育部的嚴格審核、批准、備案,不是按照教育部的教學大綱和科目設置要求去辦學的話,這樣的機構可以冠之以大學的名稱麼?
湖畔大學充其量就是一家富人俱樂部、富人沙龍、富人研習社,為什麼非要稱之為大學?叫個湖畔學院,恐怕還馬馬虎虎過得去。
理由之二:湖畔大學是在挑戰國家的辦學監管
不久前馬雲曾公開發表言論,呼籲國家放鬆金融監管,跟上創新公司的步伐。此言一出,反響強烈。
金融是國家的經濟命脈,任何金融服務公司的創新,都不可能離開國家強力的金融監管,如果金融監管鬆動、存在死角,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其引起震蕩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不僅中國的金融離不開監管,中國的教育、辦學尤其是創辦大學,同樣離不開監管。從湖畔大學的辦學情況來看,它恐怕是不在國家的監管之列的,純粹是他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愛怎麼招生就怎麼招生,愛叫大學就叫大學。這難道不是在挑戰國家的辦學監管?
理由之三:湖畔大學是民間資本無序擴張的一個信號
怎麼理解這個問題以及看到其危險性呢?
第一,湖畔大學是一些頂級的民間富豪、民間資本在運作。這些都不是國控資本。
第二,湖畔大學是在聚攏和打造體量更大、影響力更強的民間資本。按照馬雲他們的宏偉設想,未來中國500強企業中,至少要有200家以上出自湖畔大學。那時校長馬雲他們,就會成為這些民間資本的教父、精神領袖。
第三,馬克思曾經對資本的貪婪性有許多一針見血的論述,馬克思的論述沒有過時,只要是商業社會資本的逐利性就不會逆轉。只要有條件,資本就會盡最大可能去擴張,甚至無序擴張。
第四,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為什麼得以發生?有兩個很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原因:一是他們能夠聚集在一起;二是他們無法按照現狀生活下去。陳勝、吳廣起義就是最好的例證,900多民夫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要被處死,反正都是一死,於是陳勝、吳廣一聲號召,揭竿而起就造反了。一旦中國的民間資本和民間企業家大量聚集,且現實又無法按照他們的設想去發展,誰敢擔保他們不敢群起而攻之抵制國家的監管、抵製法律的約束,甚至要逼迫推翻一些人、推倒一些體制重來?
第五,不妨想一想明朝重建的東林書院和民國的黃埔軍校。
創建於北宋年間的東林書院被廢了幾百年後,到了明朝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建。顧憲成為此還撰寫了一副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東林書院表面上倡導「讀書、講學、愛國」,實際上是方便東林黨無序擴張,最後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民國時期蔣介石任校長的黃埔軍校,站在當時的北洋政府來看,就是國家武力無序擴張的一個信號,只是那是軍閥割據、國家一盆散沙,北洋政府無暇顧及。最終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他們率兵北上開展北伐,推翻了北洋政府,成立了以蔣介石為核心的南京國民政府。可以說,沒有黃埔軍校就沒有蔣介石後來的野心和成就。
唐朝諫臣魏徵病故後,唐太宗曾有一番感慨:「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多一些歷史凝思,多一些居安思危,於國於民都是大有裨益的。國家高層會議最近強調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實在是高屋建瓴也。
【安娜原創文章。圖片選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