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量超過馬來西亞,同樣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為什麼這麼厲害?

2020-12-25 騰訊網

新加坡,是一個旅遊業發達,經濟也非常發達的國家,而反觀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雖然近幾年發展得也很快,不過馬來西亞的經濟與新加坡相比卻遜色的多。可能大多數人對此沒什麼概念,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按照兩國官方公開的信息,去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GDP分別約為3720.62億美元和3646.95億美元,新加坡比馬來西亞高出了近100億美元,經濟總量差距如此之大,令人震驚。兩個國家處在同樣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的GDP竟然超過馬來西亞這麼多,為何新加坡這麼厲害?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兩個國家的基礎情況,再分析新加坡的厲害之處

一、扼守馬六甲海峽,兩國坐擁優越地理位置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同樣扼守馬六甲海峽,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也是大家疑惑兩國經濟總量差別之大的原因。不過,在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來看,二者相差的就很懸殊了,而且是馬來西亞更有優勢

1.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兩國相差懸殊

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是330345平方公裡,人口總數約為3260萬,而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為724.4平方公裡,人口只有570萬。也就是說,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是新加坡的456倍,人口總數是新加坡的5.7倍。如此懸殊的差距,可見,馬來西亞的基礎優勢明顯是優於新加坡的。

2.兩國坐擁優越地理位置

兩個國家同樣扼守馬六甲海峽,坐擁優越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尤其對中、日、韓等亞洲國家來說非常重要。

此外,其他許多發達國家,也都要經過這裡完成石油和戰略物資的進口,據統計,每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超過5萬多艘,佔全世界海上貿易1/5到1/4的份額

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繁忙的海上運輸量,馬六甲海峽也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同屬海峽東岸,坐擁很多天然良港,所以總的來說,兩國其實各有優勢。

那為什麼兩國各具優勢,甚至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更佔上風,發展速度卻遠不及新加坡呢?讓我們從歷史說起。

二、被迫"獨立",迅速崛起的新加坡

在1965年之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同屬一個國家,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新加坡在1965年被迫獨立。獨立之後,新加坡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經濟,在政府的正確帶領下,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迅速崛起,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

1.政府的正確領導,助力新加坡經濟發展

獨立以後的新加坡,以華人為主,長期主政的人民行動黨動作很大,親美遠共,小心翼翼的與鄰居們打交道。新加坡在國父李光耀的正確領導下,樹立了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帶領新加坡在七八十年代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領導人。然而這只是新加坡崛起的一部分原因,新加坡七八十年經濟的飛速發展,更離不開對馬六甲海峽優勢的依託與合理掌控,以及對市場經濟發展的精準判斷

2.依託最大轉口港,貨運吞吐量驚人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都極度依賴馬六甲海峽。新加坡的新加坡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馬六甲海峽發展最好的港口,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

在上海港建立之前,它曾是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被認為是國際貨櫃的中轉中心,是國際航運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該港不僅是航運要道,同時也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國際地位可見一斑。

再看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重要港口其實也有很多,但這些港口的貨運吞吐量卻遠不及新加坡港,其中最大的港口巴生港,雖然是馬來西亞的海上門戶,與新加坡港的貨運吞吐量比起來,也是"甘拜下風"

3.牢牢掌控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

國父李光耀在世之時,新加坡就盡全力掌控著馬六甲海峽。因為馬六甲海峽,才有海上貿易中心,才有連動的商業和金融產業。所以新加坡強力鞏固這個港口,通過轉運免稅和手續費等優勢,使得很多國家的大宗物資交割地點選在新加坡,尤其是東亞、東南亞和非洲。

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馬六甲海峽是西亞石油運往東亞的重要通道,扼守此地的新加坡一方面是美國實現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是中國航運安全的保障,同時,也是印度維護在其印度洋龍頭地位的第一重保障

於是,三個大國平衡的焦點就落在了新加坡頭上,所以,牢牢掌控馬六甲海峽,利用地緣政治優勢,也是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搶佔市場先機、適時轉型的新加坡

對於馬六甲海峽的優勢所在,相比較而言,新加坡比馬來西亞發現的更早,抓住時機大力發展港口貿易經濟,並將眼光放的更長遠、更開放,實現了多元化發展。當然,整個發展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新加坡在每一個經濟發展轉折點,都快速的做出了戰略性的調整

1.及時發展港口貿易經濟

貨櫃運輸在世界上剛剛興起的時候,新加坡就搶佔了先機,開始以外貿驅動型經濟為主,全力興建貨櫃的專用泊位,及時發展了港口貿易經濟,充分帶動了國內經濟的增長

在新加坡大興發展港口貿易的同時,馬來西亞仍對國內的工業發展情有獨鍾,仍然是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錯過了市場時機,經濟發展必然落後於新加坡

2.多元發展拉動經濟

新加坡是外向型經濟體,與全球主要國家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往來,並且利用這些優勢條件,基於貨櫃國際中轉,實現多元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包括現代化金融、中轉貿易等。新加坡憑藉"全球化"思維及敏銳的市場觸角,以開放的姿態,實現共贏的發展,再次助推經濟發展。

3.全面吸引人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人力資源是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人口總量少,本國優秀人才和頂尖人才數量十分有限的新加坡,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甚至是從全世界大力吸引外來人才,並為這些優秀的外來人才創造卓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同時,新加坡也非常重視教育,不管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投入巨大,這也為新加坡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4.獨具危機意識,經濟大轉型

在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後,新加坡也遇到不少難題和挑戰。在面對進出口貿易低迷的時期,新加坡審時度勢,制定新的經濟發展戰略,逐步向高度精密工業邁進,成功轉型。

而面對新興工業國低勞動力成本的激烈競爭時,新加坡以強大的魄力,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經濟大轉型:制定了"7小時經濟圈"的發展戰略,在該經濟圈內繼續鞏固和打造若干區域中心。

此外,最先提出了具有創意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概念,獲得WTO的高度讚賞和各國的積極響應,與多個主要經濟強國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通過55年的開拓,新加坡取得的成功令世人矚目,在國土面積及人口總數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新加坡的經濟總量超越了鄰國馬來西亞。在這過程中,新加坡一路披荊斬棘才走到今天,取得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臺上立於不敗之地的成績,更在較短的時期內創造世界經濟的奇蹟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成功,不僅僅是依賴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真正做到了利用優勢,充分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變化,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抓住每一個時機努力發展。

另一方面,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積極面對經濟全球化,向著共享、共贏的方向發展,在開放中擴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實現機遇共享;同時,在影響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足夠的重視,比如教育的巨大投入,旅遊業的大力發展等等。

清楚的認知、發揮自己的優勢,精準的把握市場機遇,友好的對外關係,以及遇到困難時的及時調整,讓自己在每一次發展浪潮中領先前行,這就是新加坡的厲害之處。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經濟總量竟超過馬來西亞,同樣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為啥這厲害
    由於海運繁忙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可想而知,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有多麼重要。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是靠著馬六甲海峽的國家,基本上躺著就能掙錢。但事實上,馬六甲海峽沿岸的三個國家中,只有新加坡真正的富了起來,另外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的經濟水平相對而言要落後很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經濟總量超過馬來西亞!同守馬六甲海峽,僅570萬人的新加坡為何如此厲害的?
    新加坡,是一個旅遊業發達,經濟也非常發達的國家,而反觀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雖然近幾年發展得也很快,不過馬來西亞的經濟與新加坡相比卻遜色的多。按照兩國官方公開的信息,2019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GDP分別約為3720.62億美元和3646.95億美元,新加坡比馬來西亞高出了近100億美元,經濟總量差距如此之大,令人震驚。
  • 同樣的地理位置,面積是對方的0.2%,新加坡的GDP卻超過馬來西亞
    提起新加坡,大家對這個國家非常熟悉。因為這個國家的旅遊非常發達,而且經濟也非常發達。早在上世紀的時候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不過對於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大家知道的相對就比較少了。不過近些年知道這個國家的人越來越多。
  • 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為什麼經濟卻沒能發展起來?
    當然,本文的標題「安徽地理位置這麼好,為什麼經濟卻沒能發展起來?」只是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之一,還有其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分別如下:「合肥有沒有可能成為像武漢和成都那樣的城市?」「蕪湖有沒有希望成為蘇州青島那樣超越省會的城市?」「安徽的皖江城市群未來有沒有什麼發展?」
  • 汶萊和新加坡那麼小,為什麼馬來西亞沒有吞了它們?
    同樣地,汶萊也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基本被馬來西亞給包圍了。汶萊國土面積為5765平方公裡,而我們國家的上海市面積就有6340平方公裡。也就是說,汶萊其實還沒有我們的上海大。新加坡空姐但是它們的鄰居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卻不算太好,人均GDP只有9000美元左右。那麼馬來西亞國土面積這麼大,為什麼不把新加坡和汶萊給吞併了呢?
  • 國土面積、人口都是馬來西亞有優勢,為何GDP卻是新加坡更高呢?
    數據顯示,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約為724.4平方公裡,而馬來西亞為330345平方公裡,是新加坡國土面積的456倍。截止到2019年年底,新加坡人口約為約570萬,馬來西亞的人口約為3260萬——是新加坡人口的5.7倍。
  • 新加坡能成為經濟發達國家,僅僅是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嗎?
    新加坡成為發達國家,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但那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陸地面積約720平方公裡,面積亞洲第二小,只比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大。但新加坡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地,是這條「世界十字路口」最重要最便捷的港口,因此它的造船業、轉口貿易相當發達,新加坡是亞洲地區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新加坡港是全球十大港口之一。新加坡還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僅次於紐約、倫敦和香港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上個世紀中後期,新加坡經濟迅速騰飛,成為與韓國、臺灣和香港齊名的「亞洲四小龍」。
  • 新加坡為什麼被「踢」出馬來西亞?
    騷亂:馬來西亞人還是馬來人?在20世紀60年代,憑藉港口貿易的發展,新加坡已經是馬來西亞聯邦裡最富有的地區。但很快李光耀發現,合併並沒有給新加坡帶來想要的穩定和開放。首先是崛起中的印尼,正式斷絕了與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禁止馬來西亞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此舉殃及池魚,許多新加坡商戶因此破產,經濟受損明顯。
  • 千禧年新加坡經濟實力碾壓上海,20年過去了,現在誰更勝一籌?
    發達經濟的門檻是2萬美元,上海剛好跨過了門檻,希望20年後,上海人均GDP能追上新加坡。中國第一大城市、世界經濟總量排第八的城市-——上海比較現在新加坡和上海的綜合實力,誰更強呢?GAWC最新一期《世界城市名冊》中,新加坡和上海都是世界一線城市,新加坡全球排名第四,上海排名第五,不相伯仲。新加坡和上海很多地方都很相似,特別是經濟結構,所以把它們作對比是蠻有意義的。
  • 2018年新加坡人均GDP再次超過美國人均
    2017年的時候,新加坡的人均GDP還低於美國——據世界銀行的信息,2017年新加坡GDP總量約為3239億美元,人均約為5.77萬美元,而美國總量的19.39萬億美元,人均為5.95萬美元。
  • 同樣是寸土寸金,為何新加坡卻沒有出現和香港一樣的高房價?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首先他們倆面積差不多,新加坡有719.1平方公裡,香港則是1106.34平方公裡;在人口這塊也差不多,新加坡564萬,香港745萬;再說說地理位置,新加坡坐擁馬六甲海峽,來往船隻無數,掌握國際航運流通的咽喉,香港則把守著珠江三角洲,我們整個廣東甚至全中國都是它的腹地。
  • 歷史上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搭夥與散夥:始於利益,也終於利益
    雖然新加坡的國家非常小,但是如今新加坡卻是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經濟總量基本上可以和馬來西亞持平。從國家發展眼光來看,如果馬來西亞擁有新加坡,肯定會加快馬來西亞的發展速度。既然如此馬來西亞當局當初為何要逼迫新加坡獨立呢?
  • 二戰日本戰敗,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與英國爭奪,卻被迫獨立意外崛起
    在蔚藍的馬六甲海峽,就有著這麼一個只有一座城市的小國——新加坡,很多人都很好奇,新加坡一個小小的國家,如何夾在馬來西亞的腹地崛起的呢?為何馬來西亞政府很少幹預新加坡事務,而這個小國能夠輝煌的創造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蹟,新加坡的崛起,不僅因為地處馬六甲海峽咽喉地帶,帶來的便利地位,更關鍵的還得是這個國家的人都夠勵志。
  • 地理有多差?美國務院誤將新加坡列為馬來西亞一部分
    【文/觀察者網 奕含】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可對美國來講似乎並不是這麼回事。剛出錢舉辦了「特金會」、款待完美朝元首,低調稱自己只是「做出小小貢獻」的新加坡轉身就被美國「賣了」,而且這回不僅不尊重事實,還「侵犯」主權。
  • 新加坡作為被迫獨立,後來成為發達國家,為啥不願離開馬來西亞?
    在從前的時代中,其實新加坡跟馬來西亞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之一。而且很多國家逃離了其他國家,新加坡曾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後不到兩年,他就被馬來西亞聯邦「開除」,新加坡也被迫獨立,那麼為什麼這麼有潛力的國家英國卻不要呢?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城市之一。
  • 當初馬來西亞為什麼126比0拋棄了新加坡
    新加坡當初為什麼要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當時新加坡雖然窮,但是相對於其他東南亞的兄弟還算富裕。而且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周圍的弟兄虎視眈眈。李光耀為了能保新加坡安全地發展,積極向馬來亞聯邦示好,希望加入馬來亞聯邦。
  • 廣西與廣東相鄰,地理位置同樣優越,為何經濟發展相差甚遠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國內唯一的沿海自治區,其地處我國華南地區西部,距離廣東、湖南、貴州有近距離,是西南地區最方便的出航路,廣西的地理優勢是但是沒有,但是現在廣西的經濟發展一直不溫不火。
  • 新加坡華人這麼多,為什麼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
    由於東南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東南亞各個國家才是海外華人主要的聚集地。像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華人數量都不少,不過並沒有成為該國人數最多的族群。在新加坡華人數量佔比最大,達到了總人口的74.2%,還有馬來人(13.3%)、印度裔(9.1%)。
  • 加州的經濟總量為什麼能超過英、法等國
    這意味著廣東的經濟體量已逼近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等國。如今廣東的經濟體量當得起富可敵國的評價,不過如果和美國的加州比起來還是有些小巫見大巫:廣東的經濟體量堪比澳大利亞、西班牙、俄羅斯、韓國等排名全球十來位左右的國家,然而加州的經濟總量卻超過了英、法等經濟強國,如果加州是一個獨立國家將會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的世界第五經濟大國。
  • 地理小常識:新加坡—花園式城市
    新加坡—「花園式城市」⑴ 城市島國:馬來半島南面的城市島國,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望。地狹人稠,華人很多,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港口條件好,糧食進口、淡水靠鄰國(馬來西亞)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