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馬來西亞為什麼126比0拋棄了新加坡

2020-12-10 在野小將

1958年5月28日新加坡在大英國協內獲得自治權。1959年新加坡獲得完全自治,同年6月5日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律師出身的李光耀成為首任總理。彼時的新加坡地狹民貧,一沒資源、二沒人才、三沒戰略縱深。政局也不穩定,共產黨陣營勢力很大。

新加坡當初為什麼要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當時新加坡雖然窮,但是相對於其他東南亞的兄弟還算富裕。而且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周圍的弟兄虎視眈眈。李光耀為了能保新加坡安全地發展,積極向馬來亞聯邦示好,希望加入馬來亞聯邦。

新加坡老照片

馬來亞首相東姑考慮到新加坡共產黨比較活躍。怕有一天新加坡被共產黨佔領,然後馬來亞的共產黨以新加坡為基地進而威脅馬來亞。所以東姑也有意將新加坡納入聯盟,在雙方領導人都有意願的前提下,雙方開始準備組成聯盟事宜。

1962年9月1日李光耀在新加坡發起公投。但是選票上根本沒有反對項,三項全是同意,分別是:1、支持合併,新加坡有一定自由權;2、無條件合併,成為一個州,和其他州同等待遇;3、加入馬來西亞,條件不低於沙巴。最後71%的人投了第一項。有26%的人想反對卻沒有選型,只能投空白票。

歷史新加坡

1962年9月16日,新加坡、馬來亞、砂拉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其中馬來西亞的西字表示的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和馬來亞的矛盾

新加坡嫁給馬來亞後本以為能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不料還在蜜月期就矛盾重重。

新加坡劃區

1、經濟矛盾

本來合併的時候就已經協議好:馬來亞要對新加坡開放市場,新加坡給沙巴和砂拉越提供1.5億貸款。但是馬來西亞政府遲遲不開放市場,甚至還歧視新加坡商人。新加坡於是也拖著不給沙巴和砂拉越貸款。雙方互相指責對方不守信用。另外還有像印尼之類的國家從中作梗,使得新加坡的經濟不見好轉。

更糟糕的是後來聯邦政府還將新加坡上繳聯邦的稅率從40%調到了60%。問題是只有新加坡州調了,其他州卻不變,這讓新加坡方很惱火,認為受到了不公平對待。緊接著聯邦政府又宣布要關閉中國銀行在新加坡的分行。中國銀行是中新貿易的重要橋梁,關閉了中國銀行分行無疑對新加坡貿易是個打擊,所以新加坡極力反對,但是並沒什麼用。

新加坡地理位置

2、政治矛盾

1965年5月李光耀的行動黨和其他反對黨派組成:馬來西亞人民團結總機構。主張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這和聯邦政府主張的「馬來人的馬來西亞」產生嚴重衝突。馬來西亞執政黨巫統內部對李光耀非常不滿,激進分子要求將李光耀逮捕。李光耀的行動黨及其要求所有民族平等的理念嚴重威脅了馬來西亞的執政黨。這是馬來西亞聯邦最終決定將新加坡踢出聯盟的重要原因。

除了政治理念不一樣,巫統、馬華、國大還組成了聯盟同行動黨較量。聯盟參加新加坡州的選舉,本想佔領更多行動黨的席位,結果席位一席沒加,自己本來的三個席位還丟了。行動黨也有野心想第一步先取代馬華,1964年行動黨參加聯邦選舉,巫統很慌,認為這是行動黨對其統治地位發起挑戰。最後行動黨在國會獲得一個席位。巫統和行動黨之間矛盾越來越深,而且大有此消彼長的趨勢。

鄧小平訪問新加坡

3、種族暴亂

巫統和行動黨產生衝突後,開始抹黑行動黨,挑撥新加坡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矛盾。1964年7月21日在芽籠終於發生暴亂,死亡20多人,傷400多人。同年9月印尼特務殺害一名馬來車夫嫁禍給華人,馬來人發起報復,再一次激起雙方矛盾,這次又有1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此後李光耀被巫統指責為馬來西亞公敵。

4、其它原因

新加坡華人比例佔70%多,合併導致馬來西亞華人比例上升,威脅到馬來人的地位,然而實際上馬來人也不是原住民。另外華人和馬來人的信仰也不一樣,這些在巫統看來都是不穩定因素。新加坡還有可能會威脅到吉隆坡的地位。

如今的新新加坡

被踢出聯邦

經過雙方一年多的談判協商,婚姻最終破裂。馬來西亞首相東姑也怕事情惡化,最後無法收拾,於是決定將新加坡踢出聯邦。1965年8月9日,在新加坡方未到場的情況下。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同意將新加坡踢出聯邦。新加坡方應該提前知曉,所以特意不到場。被迫獨立的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帶領下實現了新加坡奇蹟,現在的新加坡GDP比整個馬來西亞聯邦GDP還高。不過馬來西亞領導人可從來沒後悔過!

本文由【野史觀】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當年馬來西亞為什麼逼著新加坡獨立?
    「新馬泰」至今都是國內旅遊的重要地點,並且這三個國家都被國人熟知,但不知道的是,這其中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曾經是一家,但是新加坡卻被馬來西亞無情地給踢了出來。那麼,為什麼當年馬來西亞一定要逼新加坡獨立呢?這其中有提高新加坡上繳中央的稅收比重,由40%提升到60%;限制新加坡商人的投資,使他們享受不到馬來西亞聯邦的優惠政策等等,這樣的政策「制裁」使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聯邦的矛盾越來越嚴重。
  • 馬來西亞當年為什麼逼迫新加坡獨立?
    ​「新馬泰」至今都是國內旅遊的重要地點,並且這三個國家都被國人熟知,但不知道的是,這其中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曾經是一家,但是新加坡卻被馬來西亞無情的給踢了出來。​那麼,為什麼當年馬來西亞一定要逼新加坡獨立呢
  • 新加坡這麼發達,當年馬來西亞為何不要,以0票反對被踢出聯邦
    馬六甲海峽,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共有,但是唯獨富了新加坡一國。但是1965年,新加坡卻是以馬來西亞國會126票比0票的投票結果,被踢出群,被迫獨立的,這是為何?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地政府管轄,後來鑑於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受英國直接管轄。
  • 為什麼馬來西亞非要逼新加坡獨立?
    「新馬泰」至今都是國內旅遊的重要地點,並且這三個國家都被國人熟知,但不知道的是,這其中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曾經是一家,但是新加坡卻被馬來西亞無情的給踢了出來。那麼,為什麼當年馬來西亞一定要逼新加坡獨立呢這其中有提高新加坡上繳中央的稅收比重,由40%提升到60%;限制新加坡商人的投資,使他們享受不到馬來西亞聯邦的優惠政策等等,這樣的政策「制裁」使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聯邦的矛盾越來越嚴重。
  • 讓李光耀委屈得流淚的新加坡獨立之路:被馬來西亞強行逼迫獨立!
    二戰結束後,英國在世界上的殖民統治瓦解,新加坡獲得了獨立,但因為李光耀等人自覺新加坡地方狹小,很難獲得良好的發展,便以新加坡邦的形式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想抱馬來西亞的大腿。 但是沒想到七年之癢還沒到才兩年時間就被馬來西亞單方面給踢出去了。
  • 同樣的地理位置,面積是對方的0.2%,新加坡的GDP卻超過馬來西亞
    提起新加坡,大家對這個國家非常熟悉。因為這個國家的旅遊非常發達,而且經濟也非常發達。早在上世紀的時候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不過對於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大家知道的相對就比較少了。不過近些年知道這個國家的人越來越多。
  • 新加坡這麼富有,當年馬來西亞為何不要,以零票反對被踢出聯邦
    但是1965年,新加坡卻是以馬來西亞國會126票比0票的投票結果,被踢出群,被迫獨立的,這是為何?  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地政府管轄,後來鑑於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受英國直接管轄。
  • 新加坡為什麼被「踢」出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新柔長堤連接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海上新柔長堤,上一次被迫關閉還是在1964年。如今,隨著馬來西亞因應對疫情而頒布封鎖令——從3月18日起禁止民眾出境,往日車水馬龍的新柔長堤變得空空如也。新加坡亦向馬來西亞打工者喊話:要麼趕緊返回新加坡,要麼就得在家休兩周無薪假。於是,就在封鎖令生效的前夜,新馬關卡上演了一場車龍足有7公裡的返城大戲。
  • 為什麼馬來西亞要把新加坡踢出去,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呢?
    在歷史上並沒有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雖然在馬來半島上曾經有過數個國家,但並沒有統一過,到了近代這裡成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二戰後,英國徹底讓出了老大的地位,國力迅速衰退。世界各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 新加坡:守著馬六甲海峽這個「聚寶盆」,為何走到了衰落的邊緣?
    獨立的前奏:殖民、合併、無情的拋棄英國殖民時期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版圖,新加坡曾經是英國在東南亞的「橋頭堡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地區,與馬來西亞合併後,產生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華人太多,與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衝突不斷,再加上馬來西亞對他經濟上的打壓,徹底激化了雙方之間的矛盾,於是在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種族衝突。即使新加坡地理位置再怎麼重要,在國家民族團結面前,馬來西亞也絕不惋惜。
  • 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趕出去後,為什麼李光耀對未來如此悲觀?
    在1963年,由馬來亞聯合邦、沙巴州、砂拉越洲及新加坡聯合組成了「馬來西亞」,汶萊只不過是到了最後沒有籤字罷了。然而新加坡在這個大家庭裡並沒有待多久,就被趕了出來,被逼獨立了。可我們知道說起新加坡,這可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僅僅20餘年間便以彈丸之地從一個發展中國家跨越到發達國家。說起馬來西亞的時候,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比中國還窮的國家,其實這只是個錯覺而已,馬來西亞也挺富裕的,不過跟新加坡比起來差距還不小。
  • 汶萊和新加坡那麼小,為什麼馬來西亞沒有吞了它們?
    新加坡空姐但是它們的鄰居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卻不算太好,人均GDP只有9000美元左右。那麼馬來西亞國土面積這麼大,為什麼不把新加坡和汶萊給吞併了呢?原來,新加坡以前和馬來西亞是一家人,汶萊也差點併入馬來西亞。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萊的歷史了。和許多亞洲國家一樣,汶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19世紀都淪為了西方統治者的殖民地。而這三個地方當時都是英國政府的殖民地。二戰期間,由於英國在東南亞的節節敗退,這些地區相繼被日本侵佔。
  • 歷史上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搭夥與散夥:始於利益,也終於利益
    新加坡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最南端。在殖民主義時代,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同為英國控制下的殖民地。在東南亞群島脫離英國殖民之後,新加坡曾經加入到馬來西亞這個聯邦國家之中。只不過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不到兩年,便被馬來西亞的「開除」聯邦,新加坡也算是被迫獨立。
  • 新加坡曾全民公投加入馬來西亞,後來兩國為何分道揚鑣呢?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新加坡以不到馬來西亞五分之一的人口,千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同馬來西亞幾乎同等規模的GDP。由此可見,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明顯高於馬來西亞。然而,在歷史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是同一個國家,如果兩國聯合在一起不分離的話,現在的馬來西亞綜合實力是不是會變得更加強大呢?
  • 5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你不知道的趣事
    新加坡跟馬來西亞,雖然他們現在是兩個國家,可是怎麼說他們都好像兩兄弟一樣,所以其實很多事情,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非常相似,但是又不一樣。第一個路牌的顏色,不知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開車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在新加坡這個路牌,它主要的顏色是綠色的,上高速公路的話會是藍色的。
  • 新加坡獨立時,華人商會建議定漢語為國語,為何李光耀堅持選英語
    很多新加坡年輕人對本民族的認同薄弱,還不如印度人、馬來西亞人。由於被殖民統治時間很長,擺脫殖民統治之後,新加坡先歸附馬來西亞,後宣布獨立。但至今仍屬於大英國協成員國。英語在新加坡社會的統治地位,是不可置疑的。許多新生代的華人,漢語完全不會講,只會講英語。
  • ...隔離費需要1個月的薪水|新加坡_社會|新加坡衛生部|馬來西亞_社會
    隨著馬來西亞疫情反彈。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從11月22日晚上11點59分起,只要在過去的14天內曾到訪過馬來西亞的訪客,只要入境新加坡後,即便是通過新馬互惠綠色通道,以及新馬周期性通勤安排進入新加坡的人也不例外。必須在指定的地方履行14天的居家隔離。
  • 馬來西亞在封國,新加坡卻在搶人,還建了「方艙宿舍」?!
    例如馬來西亞和與之接壤的新加坡。3月16日,馬來西亞首相突然下令,18日零點正式「封國」14天。「封國」令下,卻有一個重要關卡,亮起了紅燈,那就是馬來西亞南邊跟新加坡接壤的新柔長堤。原因很簡單,同一份「3D」工作,新加坡的平均工資是馬來西亞的五倍。這是馬來西亞人跑去新加坡工作的動機,尤其是南部貼著新加坡的柔佛州,當地大量當地馬來西亞居民在新加坡上班。
  • 國土面積、人口都是馬來西亞有優勢,為何GDP卻是新加坡更高呢?
    數據顯示,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約為724.4平方公裡,而馬來西亞為330345平方公裡,是新加坡國土面積的456倍。截止到2019年年底,新加坡人口約為約570萬,馬來西亞的人口約為3260萬——是新加坡人口的5.7倍。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為什麼掀起「去中國化」運動,廢除漢字教育?
    然而,漢字在新加坡的繁榮景象,也僅僅維持了短暫的十年,但在之後的「去中國化」運動中,陷入了低迷期。 新加坡「去中國化」運動,發起人正是當時的總統,「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李光耀是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正是這樣一位華人總統,在新加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去中國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切要害,從漢字教育入手,直接廢除了新加坡課堂漢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