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貧困戶成為致富帶頭人

2020-12-13 孝南區融媒體中心

「感謝孝南區農業農村局駐村幹部幫我發展家禽養殖,才使我家獲得了豐收的喜悅。」12月10日,孝感市孝南區祝站鎮星光村貧困戶樂和平正在清理雞舍,對前來走訪入戶的農業農村局駐村幹部感激地說。

貧困戶樂和平在家庭農場餵養良種土雞

49歲的樂和平,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4口人,妻子覃秀萍沒有什麼特長,一個普通農婦,只能做點臨工;兒子2017因患血友病需要長年住院治療,還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術,肢體殘疾,失去勞動能力,光當年住院費用就高達二十幾萬元,還有每年的醫療費用;女兒樂文英也沒有什麼技術,在自家一點責任田裡務農,來維持全家的基本生活。

2018年初,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中發現樂和平家的經濟狀況後,主動上門宣傳扶貧政策,與他一起共同商量對策,尋找脫貧致富的門路,還多次帶領樂和平到外地參觀學習,鼓勵他自主發展特色產業。根據樂和平的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決定從事家禽養殖,於是我們積極協調村中閒置土地46畝,從發展雞、鵝養殖開始起步,沒有資金,駐村幹部與當地農村信用社牽線搭橋;沒有技術,駐村幹部到農業農村局聘請畜牧專家現場指導;沒有種苗,駐村幹部到外地養殖大戶引進。經過近一年的辛勤勞動和付出,經濟效益可觀,2018年當年順利脫貧。

孝南區農業農村局贈送給貧困戶樂和平有機肥

但樂和平並不滿足於只是脫貧,還要致富,還要達到小康生活。很快一個初具規模的家庭農場建立起來了,發展到現在已有玉米16畝、果樹19畝、水稻11畝、雞舍150平方米,土雞1000隻,鵝舍100平方米、鵝100隻、騰鴨200隻。當年銷售土雞800隻,雞蛋22000枚,水稻8000斤,實現總產值12萬元,獲得區農業農村局產業獎補2萬元,年純收入6萬元。2020年被星光村評為村級致富帶頭人。

貧困戶樂和平被授予星光村致富帶頭人

樂和平致富不忘鄉親,在他的示範和帶領下,星光村共有16戶貧困戶發展種植業,總面積達到126畝,為貧困戶增加經濟收入近10萬元。現在樂和平逢人就說,我家收入逐年穩步攀升,很快就要達到小康生活,多虧有駐村工作隊的引導和幫扶。

來源:孝南區融媒體中心 區扶貧辦 羅紅偉

相關焦點

  • 坡頭山嘴村致富帶頭人接力助推鄉村振興
    五大致富帶頭人 提供各種幫扶山嘴村委會村幹部陳世華告訴記者,為了給山嘴村貧困戶帶來穩定的收入,更為將來全部村民提供農業發展帶動及技術幫扶,山嘴村樹立了五大致富帶頭人,即使駐村工作隊撤了,這五大致富帶頭人也能從各個特色領域帶動全體村民走上小康生活,打造一支永不退幕的扶貧隊,為村集體經濟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 昔日建卡「貧困戶」 今天致富「帶頭人」
    今年21歲的戴芳敏是嶺下村人,家裡有8口人,原來是江西九江修水縣東港鄉嶺下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嶺下村是國家「十三五」期間重點貧困村,鐵路扶貧工作隊的黃洪華是戴芳敏他們家的包保幹部。前幾年,戴芳敏跟著父母在溫州打工,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沒再出遠門,黃洪華介紹她到南昌的嶺下村扶貧直銷點幹起了售貨員。
  • 河南衛輝的致富帶頭人!
    這其實是衛輝市致富帶頭人鄭新峰在山區打造的皂刺中藥材生產基地。皂刺為皂刺樹的枝刺,藥用價值極高,同時葉、枝、皮都是不可多得的優良藥材。近年來作為抗癌、抑癌的主要中藥,臨床效果顯著,副作用小,市場上貨缺價高。致富帶頭人鄭新峰正是看中這一商機,利用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莢資源嫁接皂刺,改良品種,風險小、見效快,能夠在短時間內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浦北縣155名創業致富帶頭人赴南寧師範大學充電
    2020年浦北縣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開班儀式。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王振西 攝參訓學員在南寧師範大學舉辦的培訓班上認真聽講。參加完浦北縣2020年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第一節課的覃高健興奮地說。為增強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對扶貧政策的理解,培養他們的創業理念、項目規劃、市場營銷和品牌意識,儘快補上新冠肺炎疫情對浦北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的損失,5月25日,浦北縣擇優選派155名創業致富帶頭人赴南寧師範大學參加培訓。
  • 劍河柳川: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潘政才的養豬致富經
    現在潘政才在養豬路上信心滿滿,堅信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苦幹實幹會越走越好,跋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致富路,好日子有了奔頭,幸福生活有了希望。在家鄉發展產業,創業致富,家庭有穩定收入,每天能有熱騰騰的飯菜給母親吃,陪伴老人過好最後的日子,做到家庭和睦,事業興,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如今潘政才養殖場每年可出欄生豬達60餘頭,年純收入近10萬元,小康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盡孝、創業雙豐收。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華麗蛻變丨荔波縣甲良鎮...
    駐村脫貧攻堅隊了解我家的情況以後,我家被識別為貧困戶。不過,我知道駐村幹部只能是扶上馬,送一程,更好的生活還得靠自己努力。我不能「等靠要」,希望自己發揮養豬技術特長自主創業。於是,在國家扶貧創業扶持優惠政策下,我申請特惠貸款5萬元,在自家木樓下圍圈搞起了生豬養殖。
  • 上饒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廣豐區開班
    11月21日上午,上饒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廣豐區開班。廣豐區委常委、上饒衛校黨委書記許信雲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上饒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王仁輝主持開班儀式。  該區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目標,深入開展致富帶頭人帶貧益貧工作,培養了一批具有高度責任感、較高創業能力,有能力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特別注重將貧困村「兩委」帶頭人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兩個帶頭人」的培育相結合,確保遴選出來的創業致富帶頭人留得住、帶得了。該區42個貧困村致富帶頭人中,村「兩委」帶頭人16個。
  • 《咱們村的致富帶頭人》系列報導 龍炳火:致富不忘家鄉人 回鄉創業...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龍炳火充分發揮了農村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父老鄉親一起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他自己也成為了億禾村村委會副主任。《咱們村的致富帶頭人》系列報導之四《龍炳火:致富不忘家鄉人 回鄉創業共奔康》。2013年春,龍炳火不顧家人反對,帶著外出經商掙的380萬元「家底」,回鄉創業。
  • 致富帶頭人在掌政鎮分享脫貧「妙方」
    本報訊(記者 肖夢琪)9月23日中午,興慶區掌政鎮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內坐滿了人,原本「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兩個帶頭人」先進事跡巡講報告會下午一點半開始,但是不到一點鐘,大家就都來了。「今天優秀村黨組織帶頭人和致富帶頭人講他們的經歷,我們要來聽聽『妙方』,向他們學習,紅紅火火奔小康。」各村的幹部和村民搶著告訴記者。
  • 百縣千村行(286)丨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生態牛讓他過上「牛」日子!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3胡容 川觀新聞記者 付真卿 蘭楠 林嘉薇 攝影 肖雨楊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收入就靠劉小彬一人外地打工支撐···曾經劉小彬一家是高家村典型的貧困戶,但3年過去後,現在劉小彬卻成為了村民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 百縣千村行(220)|住進「桃源地塢」,吉村大哥從貧困戶變身致富帶頭人
    同行的當地幹部陶力勇告訴我們,「過去吉村家是村上的貧困戶,現在吉村已經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吉村說,身份的轉變,從搬進新家開始。以前,吉村家住在距巴塘縣城150公裡的大山裡,交通不便、氣候惡劣,地質災害頻發,屬於典型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家裡幾乎沒有耕地,住房條件也非常差,人畜同居,最糟心的是,交通條件太差了,我想做點生意,也沒有條件。」
  • 定安李南華:小村莊裡的致富帶頭人
    然而在鄉親們的眼中,李南華最貼切的身份則是:村民致富的帶頭人,幫助鄉親的熱心人。  李南華的創業史,可以說是一部充滿艱辛的勵志「故事」,「故事」要從25年前說起……  失學打工不失志  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生活在定安縣新竹鎮白堆村的村裡娃李南華,養成了吃苦耐勞、堅強不屈的性格。
  • 李文忠:讓貧困戶吃上「產業飯」 端起「致富碗」
    紅網時刻7月23日訊(靖州站記者 李清 實習生 王萱)湖南省靖州三鍬鄉地妙村是省級深度貧困村之一,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為了讓貧困戶吃上「產業飯」,摘掉「貧困帽」,端起「致富碗」,省工信廳駐靖州三鍬鄉地妙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李文忠,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展湘蓮、小黃姜等產業,變「輸血」為「造血」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記羅平縣馬街鎮歹墨村致富帶頭人敖學安
    敖學安是當地有名的白芨種植大戶,2017年在多方支持下,他在歹墨村主導成立了羅平縣馬街鎮興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白芨規模化種植示範基地,帶領貧困戶發展中藥種植產業。合作社以帶動為目標,以產業為特色,以專業技術為發展動力,主要從事白芨種植、傳統加工、預包裝、白芨藥材銷售和種苗銷售等。
  • 「南瓜大王」:從「門外漢」到致富帶頭人
    從一個種地的「門外漢」,到成立合作社,再到成為遠近聞名的「南瓜大王」,九原區哈業胡同永豐村村民、包頭市衛東南瓜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石衛東註冊了「衛東南瓜」品牌,建成集冷藏儲存、深加工銷售、交通運輸、集中收購為一體的大型南瓜市場網絡。一路走來,他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成為我市有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 致富帶頭人呼格吉勒圖的新念想
    與此同時,作為「雙帶雙強」帶頭人,富裕了的呼格吉勒圖還幫扶了周邊的一些牧民,包括所在的嘎查(村)的貧困戶朝魯門、巴特爾等家庭。隨「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記者日前來到呼格吉勒圖的家。通過實地了解和採訪,記者得知,這位50歲出頭的蒙古族漢子,其實並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
  • 巾幗故事匯|心如花木,致富有方,點讚忻州市脫貧致富帶頭人!
    從村支書到企業家,從第一書記到致富帶頭人,她們勠力同心,能幹會幹,共奔小康。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7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為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安排村裡的貧困戶與幫扶單位忻府區婦幼黨員幹部進行對接,並制定和實施了有效的幫扶措施;對貧困兒童申請社會幫助,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扶助。2016年試種的秋葵、板藍根、萬榮大蔥均取得成功。申請扶貧項目資金,大力發展大蔥種植,現全村大蔥種植面積達150多畝,成為貧困戶主要經濟來源。
  • 德令哈市貧困戶:從「被動」脫貧到「主動」致富
    在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安康村,共有貧困戶7戶25人。精準扶貧離不開精神扶貧,德令哈市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針對不同原因致貧的貧困戶,市級領導帶頭進村入戶宣講,幫助他們掌握政策措施,引導貧困群眾革除陋習,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使「我要脫貧」成為貧困群眾的主流意識,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自覺性和主動意識。「我想脫貧!」貧困這頂帽子給代存忠家帶來了太大的負擔。
  • 擼起袖子加油幹,讓我家鄉富起來——荔波縣小七孔鎮致富帶頭人韋興旺
    人總要有夢想,我覺得自己過得好還不夠,還得帶動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叫韋興旺,今年36歲,是荔波縣小七孔鎮和平村村民,自幼便生活在和平村,像大多數村民一樣紮根田間地頭,種地和養殖小家禽均不在話下,2016年我離開家鄉去浙江自學菌類種植知識及技術。通過我不懈的努力,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實際,帶頭致富,不忘家鄉群眾,為家鄉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 肇慶市公安局幫扶的貧困戶成為脫貧致富領頭雁
    當前,脫貧攻堅已到最後關頭,肇慶市公安局扶貧工作隊持續加強幫扶力度,幫扶村湧現出了一批自強不息、勤勞能幹的貧困戶,培養出一批脫貧致富領頭人,帶領鄉親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封開縣南豐鎮勒竹村的袁沛玉貧困戶就是其中的一位致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