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經濟、軍事和科技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同時,中國在某些關鍵軍事領域也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乃至領先水平。
目前隨著殲-20的正式服役,中國空軍已經成為除美國之外,全球第二個服役了五代隱身戰機的空軍力量。而中國海軍艦隊也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強。但偉大成就的背後,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在某些關鍵的軍事技術領域,與美國、俄羅斯為代表的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有著一定差距。
最典型的就是大功率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不僅是代表一國工業技術最高水平的「大國重器」,也是一國空中力量的核心。就算飛機性能和設計理論作戰能力再優秀,沒有一個強大的「心臟」支撐,這架戰機的戰鬥力也得不到完全的體現和發揮。
我國目前已經服役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並且正在自主生產軍用大型運輸機,但是這兩款軍機的「心臟」,仍主要使用俄羅斯進口發動機,這也是讓我國不少軍迷感到遺憾的地方。
這些年,我國一直沒有停止對大功率航空發動機展開研發。根據《俄羅斯報》最新報導稱,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正在逐漸更換國產的ws-20大功率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航空發動機,另據國內《解放軍報》報導來看,其整體國產零件率達到了97%以上。這意味著我國可以在航空發動機這一關鍵領域,擺脫一部分來自於俄羅斯以及西方的技術鉗制。
在之前,我國雖然有著龐大的軍工產能,但在生產方面卻會受到來自於俄羅斯產能的限制。因為我們必須等待俄羅斯的相關發動機到貨以後,才可以進行整機組裝和後續的服役,這一定程度上會拖慢中國空軍的整體現代化水平。
我國運20的出現和服役,補上了過去空軍缺少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短板,ws-20渦扇發動機的問世,將補上運-20的最後一塊短板。未來大規模生產之下,將從根本上解決當前中國空軍所面臨的空中戰略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
不過,俄羅斯航空工業專家馬基延科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研發雖然取得了巨大進展,但目前國產的ws-20渦扇發動機,其本身性能水準還只是相當於俄羅斯的d30-kp-2發動機,而該型號發動機也只不過是俄羅斯上個世紀70年代的技術水平,距離現在國際最先進水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正所謂科研沒有捷徑可走,我國ws-20航空發動機的出現,已經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解決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問題,相信在中國科研人員艱苦奮鬥下,未來運-20和殲-20都將可以用上世界先進的國產航空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