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取得進展,運-20正更換國發,俄專家:已達到俄70年代技術水平

2020-12-16 騰訊網

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經濟、軍事和科技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同時,中國在某些關鍵軍事領域也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乃至領先水平。

目前隨著殲-20的正式服役,中國空軍已經成為除美國之外,全球第二個服役了五代隱身戰機的空軍力量。而中國海軍艦隊也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強。但偉大成就的背後,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在某些關鍵的軍事技術領域,與美國、俄羅斯為代表的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有著一定差距。

最典型的就是大功率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不僅是代表一國工業技術最高水平的「大國重器」,也是一國空中力量的核心。就算飛機性能和設計理論作戰能力再優秀,沒有一個強大的「心臟」支撐,這架戰機的戰鬥力也得不到完全的體現和發揮。

我國目前已經服役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並且正在自主生產軍用大型運輸機,但是這兩款軍機的「心臟」,仍主要使用俄羅斯進口發動機,這也是讓我國不少軍迷感到遺憾的地方。

這些年,我國一直沒有停止對大功率航空發動機展開研發。根據《俄羅斯報》最新報導稱,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正在逐漸更換國產的ws-20大功率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航空發動機,另據國內《解放軍報》報導來看,其整體國產零件率達到了97%以上。這意味著我國可以在航空發動機這一關鍵領域,擺脫一部分來自於俄羅斯以及西方的技術鉗制。

在之前,我國雖然有著龐大的軍工產能,但在生產方面卻會受到來自於俄羅斯產能的限制。因為我們必須等待俄羅斯的相關發動機到貨以後,才可以進行整機組裝和後續的服役,這一定程度上會拖慢中國空軍的整體現代化水平。

我國運20的出現和服役,補上了過去空軍缺少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短板,ws-20渦扇發動機的問世,將補上運-20的最後一塊短板。未來大規模生產之下,將從根本上解決當前中國空軍所面臨的空中戰略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

不過,俄羅斯航空工業專家馬基延科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研發雖然取得了巨大進展,但目前國產的ws-20渦扇發動機,其本身性能水準還只是相當於俄羅斯的d30-kp-2發動機,而該型號發動機也只不過是俄羅斯上個世紀70年代的技術水平,距離現在國際最先進水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正所謂科研沒有捷徑可走,我國ws-20航空發動機的出現,已經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解決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問題,相信在中國科研人員艱苦奮鬥下,未來運-20和殲-20都將可以用上世界先進的國產航空發動機。

相關焦點

  • 俄專家說,運20達到蘇聯70年代水平了,果真這樣嗎?
    圖為運20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一張運20照片在網上被廣為流傳,隨後有美國軍事專家聲稱,運20明顯是已經換上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在運20換上國產發動機後,未來將進入大量生產階段,因此美國開始酸了,俄專家卻說:運20採用國產發動機意味著達到1970年的水平,也就是運20達到前蘇聯70年代的水平,那麼事實果真這樣嗎?
  • 運20喜提國產心臟!涵道比和風扇直徑更大,俄專家:落後50年
    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唯一一款戰略運輸機運-20,使用的也是來自俄羅斯的D-30KP-2。該發動機是俄羅斯索洛維耶夫設計局的作品,其最大推力為12.5噸,翻修壽命為3000小時,涵道比為2.42:1。
  • 460部俄制航發即將消耗完,運20接下來用啥?渦扇18穩了!
    作為我國研發的第一款大型運輸機,運20的意義是不言自喻的,運20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我國遠程兵力投送能力,接下來新的大型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機型也要依靠運20這款優秀的平臺。運20不僅性能好顏值也非常高對任何一架飛機來說,動力系統都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運20當前使用的是俄制D-30KP-2渦扇發動機,這部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接近13噸,翻修壽命為3000小時。
  • 農業成俄經濟火車頭後,2200噸俄羅斯魚運至中國,還有豆油,有進展
    而俄羅斯農業無疑正憑藉該國地廣人稀,以及廣闊市場前景的優勢,正在全球農業領域異軍突起。近年,俄農產品外匯收入已經達到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創匯的約四分之一。俄聯邦曾表示,農業已成為俄羅斯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日前預測的數據,今年俄羅斯的穀物產量有望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小麥產量達到7800萬噸。
  • 中國軍工突飛猛進已超過俄羅斯?俄專家忠言逆耳值得深思
    眾所周知,美俄是全世界軍工技術最先進的兩個國家,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上升,中國的軍工實力也不斷提高,已經躋身全球軍售排行榜三強,雖然距離美俄還有一段距離,但也反映出中國的軍事技術水平在不斷進步,尤其是隨著055型大型飛彈驅逐艦、001A型國產航母、殲-20隱形戰機等先進裝備的不斷亮相服役
  • 華為決定押注俄羅斯,曾靠俄科學家取得5G技術突破
    華為計劃擴張1000名專家為了吸納海外人才、成為行業領先者,在早期進軍海外市場的時候,華為就注重在世界各地進行研發投入。任正非曾說過,華為專注在基礎理論研究上,是因為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太快,傳統的產學研模式很難趕上市場需求的變化速度。目前,華為的海外研究中心遍布世界各大城市,比如東京、倫敦、巴黎、班加羅爾、莫斯科等。
  • 俄財長:美聯儲不要阻止運黃金,14國運黃金後,德法意三國有新進展
    2019年全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達650.3噸,這與2018年的數據基本持平,連續創下1971年尼克森單方面宣布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全球央行買入黃金最多的水平,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黃金淨買家。無獨有偶,全球央行關於黃金的價值認同,又有了最新進展。
  • 俄剛下水核潛艇讓美感到害怕?美專家:俄是勁敵,中國還有差距
    「別爾哥羅德」號於1992年開工,因俄無力完成,直到2012年底重拾建造,是目前俄最大的核潛艇,可攜帶6枚「波塞冬」,計劃於2021年前交付俄海軍服役。很顯然,俄羅斯研發戰略無人核潛艇的主要對象就是美海軍航母戰鬥群。俄軍事專家說,其實並不需要太多該型號潛艇,裝備4艘足夠,北方艦隊兩艘,太平洋兩艘。
  • 俄羅斯新火箭研發耗時20載 暴露俄航天低迷現狀
    俄副總理羅戈津也在推特上寫道:「『安加拉』已抵達」,字裡行間流露出喜悅之情。據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透露,「安加拉」火箭的發動機和主要零部件全部由俄羅斯科研機構製造,採用「生態安全」的液氧煤油燃料和高壓分級燃燒循環技術,具有高效、環保的特點,擺脫之前俄火箭嚴重依賴烏克蘭的歷史。
  • 俄媒:中國繼續採購俄羅斯軍用航空發動機
    據俄羅斯《導報》網站10月25日報導,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副主任康斯坦丁·馬基延科估算,如此規模的合同,其金額將接近10億美元。單是一臺AL-31的價格就在500萬美元以上,D-30未必會低於它。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拒絕就此發表評論。報導稱,中國自2010年開始購買D-30渦輪噴氣發動機。
  • 俄最新航空發動機首飛成功 或將助力中俄CR929大客機加快研發進程
    隨後就有俄羅斯專家指出, PD-14發動機成功首飛或將加快CR929俄中寬體飛機發動機的研發。PD-14發動機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首款完全俄羅斯研發的民用渦輪風扇發動機,採用了最新型的材料和技術,其推力達到14噸,並符合國際標準和要求,可確保現代化運行特性和高度的環保水平。
  • 運20實力全面提升,中國終於突破發動機難題,有望成為空中加油機
    在我國專家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經過航空專業人士研究我國的運20可以在煙油基礎上增加空中加油機和預警機,而這次的曝光可能就是運20特種機的新的設計理念。根據資料調查顯示,我國的運20是國產第一款關於戰略型的運輸機,它的最大起飛量達到了220噸,載重量也達到了70噸,最大航程也達到了8000公裡。
  • 俄專家:人民幣在俄國際化進程將延續
    人民幣國際化在俄取得一定進展。  俄羅斯對中國政府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持非常積極的態度。俄外貿銀行行長科斯京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表示,「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將在世界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我對此充滿信心。」  在俄中貿易結算中,人民幣佔比不斷上升,美元份額持續下跌,俄銀行界普遍預期,這種趨勢將延續下去。
  • 運20生產線曝光:中國研發新技術,可使產能翻倍!
    最近網際網路上出現了疑似運-20運輸機生產線的圖片內容,相關資料顯示這款國之重器目前正在有序量產,此前更出現了多架運-20運輸機並排停放的場景。作為中國第一款國產大飛機,運-20的投產使用將帶來十分可觀的價值效益,許多新的國產機型,也將可以用運-20的機身平臺作為發展的基礎。
  • 俄專家:莫斯科很快將達到可控制新冠疫情的免疫水平
    人民網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日報導,俄人民友誼大學傳染病教研室副教授、醫學副博士沃茲涅先斯基認為,莫斯科將很快達到可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免疫水平,大型城市這一數據高於小型村落。
  • 俄媒:俄官方表態不向中國轉讓航空發動機技術
    【盤點中國向俄羅斯引進的十種先進軍事技術】【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機械製造網8月15日報導,俄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總裁波戈相近日在做客「莫斯科回聲」廣播電臺回答有關俄航空製造業總體現狀和公司現狀、發展情景問題時指出,中俄籤有智慧財產權相互保護協議。
  • 運20要換國產發動機!直徑粗了一大圈,模型已公開展示
    圖為贈送給梁特首的運20模型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航空工業集體的領導在與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時,將一架運20模型贈予對方。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運20的模型與目前裝備部隊的運20有一些差別,那就是模型裡的運20發動機明顯變得短粗,這是一架配備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模型。圖為裝備D30發動機的運20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大型軍用飛機:運20、伊爾76、轟6K,使用的都是俄制D30-KP2渦扇發動機。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俄專家:考生最愁的是語法
    中國以外有約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美媒:中國航空工業取得巨大成就,達到一流水準,但缺陷依然明顯
    畢竟從現在全球各國的航空工業發展來看,一流航空強國都擁有非常悠久的技術和工業基礎底蘊,無論是一戰和二戰中顯赫一時的德國,還是在二戰中崛起的美國,本國的航空工業都發展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不過這個傳統往往都會有個例,而中國就是這個個例。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航空技術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
  • 取代安-124,俄研發新型運輸機,最大載重120噸,中國會進口嗎?
    標題:俄研發新型運輸機,最大載重120噸,中國有了運-20還會進口嗎?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的不斷惡化,兩國幾乎已經沒有進一步合作的餘地,與此同時,伊留什航空集團總設計師尼古拉塔裡科夫城,未為接替安-124重型運輸機,伊留申已著手恢復伊爾-106重型運輸機的建造方案,建造新型運輸機,預計於2025年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