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01
凡事都有例外,世界上也不乏有一些國家,雖然國土佔地面積並不大,但是國家發展的勢頭也非常好,在世界上也有著強勁的競爭力。工業革命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迅速發展,國家也因此迅速壯大。為了掠奪更多的市場儲存物資,西方國家都紛紛開始進行殖民運動,通過對外擴張來攫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更多財富。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然而,不管他們奪取了多少珍貴的土地,在他們的眼中都只不過是用以獲取財富的工具罷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是無恥的強盜,而不是積極的生產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實力都大大減弱,殖民地區的人民趁機掀起了獨立浪潮,導致英、法等國的海外殖民地不斷縮水,到如今已經所剩無幾了,但有一個國家卻是例外,那就是丹麥。
▲丹麥地圖
丹麥本身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但是它卻一直擁有著讓眾多西方國家都羨慕的殖民領地,其海外殖民領地的面積甚至要比本土面積五十倍還要多。可惜的是,就算擁有了這麼多資源充足的土地也仍舊無濟於事,因為丹麥根本就不能用,也無權管理,只是自己一直倔強的不願放棄,堪稱歐洲最慘的發達國家。
02
丹麥地處北歐,在國際事務中雖然它並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從整體上看,它仍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是以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和超高的國家幸福感聞名於世。在約公元前1萬年前後,丹麥所在的日德蘭半島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跡象了,公元前4000年後進入新石器時代,人類便開始在這塊土地上耕耘了。
▲丹麥人近照
維京海盜時代,擅長航海的丹麥人控制了海上霸權,到了11世紀時期他們的實力更是達到頂峰。丹麥海盜不僅開始對英格蘭發動大規模的侵擾襲擊,使得英格蘭國王不得不和海盜平分英格蘭地區。得到土地後,丹麥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活動,丹麥,蘇格蘭、英格蘭、挪威和瑞典大部分都歸於了丹麥,丹麥就此建立起強大的殖民版圖。
▲丹麥風景
到了十二世紀中期之後,丹麥走上了君主專制的封建道路,不斷發動對外戰爭掠奪土地。可其顧此失彼,由於長期發動戰爭,使得丹麥耗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雖然表面風光,但實際上國家內部早已是危機四伏,國內不僅賦稅嚴重、土地兼併現象也越發深重、社會動蕩,再加上黑死病席捲歐洲,丹麥就如同一座漂亮的危樓,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03
1523年,瑞典趁丹麥勢弱機宣布了獨立,在卡爾馬戰爭中,還強勢反攻了丹麥。丹麥這時才認清了局勢,打消了殖民的野心,一心一意地發展自身航海業與對外貿易。1801年,英國發動了哥本哈根戰爭,曾經輝煌一時的丹麥海軍全軍覆沒,深受打擊的丹麥從此便一蹶不振,這也使得後來的丹麥鮮少過問國際事務,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也越來越薄弱了。
▲格陵蘭島與丹麥位置(紅字處)
如今,丹麥本土面積僅有四萬多平方公裡,是個不起眼的歐洲小國。但它的海外領土已然十分的廣闊,僅僅是一個格陵蘭島,面積就足足有200多萬平方公裡,可為何很多丹麥至今都還能擁有這些殖民地的統治權呢?
▲格陵蘭島風光
當時,丹麥和挪威都在同一時間發現了格陵蘭島,但是弱小的挪威國不敢同丹麥較量,所以格陵蘭島的管轄權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丹麥手中。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時候,格陵蘭島就被劃分給丹麥管轄。
▲格陵蘭人
《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此時的格陵蘭島早已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的丹麥,根本無法再伸出手來管轄這個早已實現自治的地區了,所以這塊土地對丹麥來說,根本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結語此外,現在聯合國在統計全球國家面積的時候,也並沒有把格陵蘭島劃到丹麥的範圍之中,但丹麥卻仍然不死心,每年都會在此地投入大量的資金來補貼當地人民的生活,以此維持這個地區的穩定和諧。畢竟格陵蘭島上有著豐富的資源,即使現在不能進行開發,但是丹麥人仍然想要靠格陵蘭來進行資源競爭,因此即使收不回來,也不願意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