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浮屠(本文配圖由作者提供)
早就想去印尼。問詢了好幾家旅行社,印尼行程只有峇里島一地。對於我來說,去印尼一定要去日惹,因為那裡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佛教古蹟婆羅浮屠和印度教古蹟普蘭巴南。如同外國人到北京一定看故宮、登長城,中國人遊印度一定去泰姬陵,遊柬埔寨一定去吳哥。遊印尼不去日惹,未免遺憾。
2019年2月,我們20位朋友,自己組團,找一家旅行社安排,實現了印尼雅加達、日惹、峇里島之行。
峇里島的感受不必多說了,中國遊客隨處可見,年輕人更多,自由行,度蜜月,享受潔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自有一番樂趣。雅加達的國家博物館和縮影公園,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而更具魅力的是日惹,卻很少遇到中國遊客。
印度尼西亞是個萬島之國,世界最大的島嶼國家。爪哇島面積行五,人口居首,印尼人口之半的一億多人都居住在這裡。我是讀《鬱達夫傳》知道這個地名。以為爪哇島是鄭和下西洋時發現的,其實這裡東漢年間就與中原大陸有了聯繫。人們提到爪哇,總是指向虛無飄渺的地方,似有似無。前來一看,大謬不然。這裡人口密集,經濟發展水平相當可觀。爪哇族是印尼的主體民族,佔總人口一半。坐落於爪哇島中部的日惹,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是爪哇族的文化中心。在日惹,保留著一個王國。這個王國,有著既傳統又現代的光環和色彩。她經歷了十代延續。到了第九代,國王支持蘇加諾與荷蘭爭取獨立的鬥爭,印尼首都一度遷於日惹。蘇加諾上臺後,回報這個國王,讓這裡成為政治特區,國王兼任省長。印尼是共和國,行政領導民主選舉產生,唯獨日惹行政區保留世襲制,各種禮儀均在。九世國王曾任印尼副總統。現在是十世國王,已經七十多歲。日惹王宮仍在使用,大部區域向遊客開放參觀。
距日惹市區僅二十多公裡處的默拉皮火山,是一座活火山,2006年、2010年曾兩度噴發。在瀰漫著硫磺的氣味裡,我們在火山熔巖流過的山路上行走,進入被火山摧毀的房屋和廢墟。煙霧蒸騰,山頂時隱時現,十分神秘。此地適時開闢了專業的火山博物館。
婆羅浮屠
當然,最有魅力的還是婆羅浮屠。婆羅浮屠來源於梵語,原意為「山頂的佛寺」;也有說源於英國人所著《爪哇歷史》中的英譯。它距日惹四十多公裡。始建於公元750年到842年,相當於中國唐代,比吳哥窟更早。婆羅浮屠可稱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遺址,底座是邊長120多米的正方形,高34.5米,共分為九層,極其壯觀。從第三層到第六層,環繞塔壁的是火山巖浮雕,講述著釋迦牟尼的生平和傳道故事。浮雕中的男人、女人、老者,朝聖表情意趣多姿;車馬儀仗,花草鳥獸,栩栩如生,讓人不時佇足反覆品味。還有多處關於航海的浮雕,航海人的打扮、器具,形象地記錄了九世紀的航海技術水平。第七至九層由七十二座小型舍利塔簇擁一座大型圓佛塔組成,每座舍利塔裡都端坐著佛陀的雕像。這座佛寺整體呈青灰色,一些局部,顏色或洇黑或暗黃,有明顯修補痕跡。但其厚重感、滄桑感,難以描述!婆羅浮屠曾因火山爆發,被火山灰掩埋,又曾在熱帶叢林中掩藏千年,到十九世紀初才重新發現,以後整修多次,我們冒著濛濛細雨徜徉了兩個多小時,仍然不舍離去。
參觀婆羅浮屠時,不由得想起兩個月前去過的另一佛教遺蹟:斯裡蘭卡阿努拉德普勒的無畏山寺。無畏山寺建於公元前一世紀,經歷兩千多年風雨而不倒,令人稱奇。在故宮工作的老友王家鵬,擅長與佛教有關的研究和考古,他行前重讀了東晉法顯的《佛國記》,在旅遊途中結合法顯九死一生、艱難取經的經歷,通俗、扼要地給我們介紹了佛教的起源和流傳。他說,《佛國記》裡有斯裡蘭卡四世紀以前最珍貴的記錄。斯裡蘭卡遠古時代有文字,但沒有史學傳統。所以法顯對無畏山寺的相關記載成為斯裡蘭卡最早的信史。斯裡蘭卡是南傳佛教首屈一指的樞紐。南傳佛教如何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飄洋過海,登陸到爪哇島上,建成婆羅浮屠這樣的宏偉建築,不能不讓我浮想聯翩。
普蘭巴南離日惹市區更近,是印尼最大的古代印度教寺廟群,建成時間比婆羅浮屠稍晚,距今也有1200年歷史。其中溼婆神廟最高,46米。焚天、庇溼奴的神廟,高達三十多米。周圍有印度教內容的浮雕。神廟群附近還有大片大片的石頭建築廢墟,正在一點一點地精心修復。在歷史的遺蹟之中行走,不能不想到文明的興衰往復。
普蘭班南
我在日惹只呆了三天,走馬觀花而已。回來和其他去過峇里島而沒去過日惹的朋友說起來,他們十分羨慕。
我喜歡旅遊。和朋友們聊起來,國人出境旅遊,往往在兩種選擇間猶豫不決。跟團省心,費用也比較低,但有些心儀的景點,旅行社不安排,就去不了。比如斯裡蘭卡有三個古都,旅行社只安排康堤一個古都,歷史更悠久的兩個古都——阿努拉德普勒和波隆納魯沃,常規行程都不去。自由行可以隨心所欲,費用較高,在大語種不通用的地方還可能遇到語言障礙。近些年我和一些同好嘗試了第三種辦法:一群朋友自己設計路書,確定旅遊目的地和行程,自己組團,再找旅行社安排食宿、交通和導遊、翻譯。費用雖然稍高於跟團遊,但可以領略更多的異域文化。比如遊希臘,旅行社常規線路只去雅典、奧林匹亞和聖託裡尼島,我們增加了克裡特島的克諾索斯王宮、赫拉克利翁博物館以及邁錫尼古城,尋訪歐洲文明的起源地,收穫大不一樣。後來有朋友在這個行程基礎上,增加提洛島等古蹟,感受更精彩。有人說,這叫定製團。不管叫什麼,或許這是能夠兼得跟團遊和自由行之長,避開二者之短的可行之道。
2018筆會文粹《那「通關密語」》已經出版,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可在文匯出版社微店購買,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至噹噹購買
【筆會近期作品推薦】
舒飛廉:武漢圍城第五天,燈火可親
林青霞:我魂牽夢縈的臺北
王佔黑:搬家
曹景行:爸爸的「大書」
邵麗:寫給作家看的《金瓶梅》
孟暉:桐壺還是桐壼
曹可凡:建築物裡的流動人生
裘小龍:因為施康強,我開始寫我們的班志
李榮:我的盧灣,我的向明中學
謝冕:包子記精
陳子善:憶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