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晚年公開一份皇帝菜譜,許多白領不屑一顧,嫌棄吃得很沒品位

2020-12-12 咖啡館說史

溥儀晚年的時候,寫了本名為《我的前半生》的回憶錄,很詳細地講述了溥儀前半生的經歷,其中幼年登基、繼承皇位以及在紫禁城生活的這一段歷史,寫的最多,也很吸引人關注。當然,除了「日理萬機」的政務之事,溥儀還寫了很多其它宮廷秘聞,他在書中寫到「皇帝吃飯,有專門的太語,是絕對不準被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做膳,吃飯是進膳,廚房是御膳房……」

看了很多古裝劇後,以上種種說法並不稀奇,但是,所有清宮劇電視劇裡卻都不約而同地省略了皇帝吃飯的過程,這並不是沒戲可拍,而是實在不好拍出來。溥儀說,皇帝吃飯沒有時間規定,想要吃飯了,隨便吩咐一聲「傳膳」就能讓數以千計的人全部加班加點的動起來。

首先,御前小太監要向養心殿的值班太監說一句「傳膳」,接到口諭的養心殿太監要立即傳話給養心殿門外的太監……一路傳到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之間,要求反應很快,不能有耽擱了,所以不等回音消失,御膳房便會派出幾十號人組成隊伍,一些抬著用膳桌子,一些端著飯盒,氣勢磅礴地走到皇帝所在之處。這些菜中都有一塊防毒的銀牌,當然為了以防萬一,在上菜時,還需要有太監「試毒」,一盤一盤的試吃。等這一套流程結束後,皇帝才會入座,正是用餐。

溥儀吃飯的排場並不大,他在書中公開了一份「宣統四年二月糙卷單」,也就是當年的皇帝菜譜草稿,上面記載了三十多份菜名,分別是「口蘑肥雞、三鮮鴨子、五綹雞絲、燉肉、燉肚柿、肉片燉白菜、黃燜羊肉、羊肉燉菠菜豆腐、櫻桃肉山藥、驢肉燉白菜、羊肉片汆小蘿蔔、鴨條溜海參、鴨丁溜葛仙米、燒茨菇、肉片燜玉蘭片、羊肉絲燜跑、炸春卷、黃韭菜炒肉、燻肘花小肚、滷煮豆腐、燻乾絲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絲、五香乾、祭神肉片湯、白煮塞勒、烹白肉。」在當時的人看來,這已經相當豐盛了,一餐下來,甚至能吃掉一戶人家一年的口糧。

更讓人覺得不解的是,溥儀完全不吃這些飯菜,「它們只是用來做個樣子而已」,因為這些菜都是御膳房提前至少一天做好的,並且一直用小火溫著,雖然看起來色香還可以,但是口感卻很差。溥儀說,清朝自光緒開始,就基本不靠這些菜飯充飢了,尤其是在夏天。

溥儀吃的飯菜都是由太后或者太妃們親自送來的菜餚,因為她們都有自己專供的膳房,還有專門的高級廚師伺候,做菜水平要求很高,所做的菜品也有二十來樣,大多以肉食葷菜為主,很多有清淡的時蔬。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生活在當下的白領並不喜歡溥儀的皇帝菜譜,認為這些菜的卡路裡熱量太高了,吃的很沒品位,像羊肉、肉湯等都是熱量很高的菜品,不作均衡搭配的話,非常容易發胖。現在的人,反倒是更加青睞清淡的菜品了,甚至連幾十年前豬都不吃的糙糧,卻成了一些人養生的主要食材,真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代變化真快。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溥儀晚年上戶口,家庭住址嚇壞工作人員
    末代皇帝溥儀晚年上戶口,家庭住址嚇壞工作人員。眾所周知,每個朝代的亡國之君下場都是比較悽慘的,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足夠曲折,足夠有戲劇性和故事性。所以,提到中國的近代歷史,誰都無法避免溥儀。
  • 溥儀重回故宮,提醒畫像擺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那是我爹
    末代皇帝1922年,紫禁城中的溥儀成親了。他娶了一妃一後。婚後,他暫時得到了安寧。後宮之中,一眾女人一起生活,其中自然會有摩擦。溥儀攪和在裡邊,每天都很頭疼。不久,張勳帶著辮子軍進京了。在他的簇擁下,溥儀又登上了皇位。可惜,鬧劇還沒有演上一個月,張勳就被擊敗了。此時,袁世凱病逝。
  • 溥儀晚年再遊故宮,專家介紹一花瓶稱是文物,溥儀笑道:這是皇帝的...
    溥儀晚年再遊故宮,專家介紹一花瓶稱是文物,溥儀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溥儀的一生無疑是了經歷非常多的風風雨雨。他生於光緒三十二年,父親是光緒帝的親弟弟醇親王。
  • 溥儀晚年遊故宮,看見專家講解一花瓶,他微微一笑:那是皇帝夜壺
    要說中國近代史上最傳奇的人物,當屬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了,其一生經歷了清朝、民國、偽滿洲帝國、新中國四個歷史時期。從一代帝王,淪為一介草民,又變成傀儡皇帝,最終成為新中國的普通公民。其人生的曲折和戲劇性,遠非常人所能比擬,最傳奇人物的名號也是當之無愧。
  • 溥儀晚年遇到的三件事:一件讓他很開心,另外兩件非常尷尬
    溥儀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雖然出生於皇室,但他老爸載灃只是個王爺,原本並沒有機會繼承皇位,按照輩分來看,溥儀是光緒皇帝的侄子。光緒與慈禧的關係不好,且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大權都掌握在慈禧手中,後來還被囚禁起來,不是一般的悲催。
  • 末代皇帝:溥儀晚年回故宮被要求買門票,扔下這句話再也沒回去過
    當然,由於其身份的原因,溥儀後來還成了日本在東北建立的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並持續當了近12年,還定了一個康德的年號,所以溥儀又被稱為「康德皇帝」。溥儀在滿洲的時候,也一直做著復國的美夢,但是最終失敗。日本投降後沒多久他就被蘇聯軍隊抓住並帶到了蘇聯坐牢,之後更是被遣送回中國服刑,可以說是美夢破滅,這可以說是他事業上的失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正月十四日出生在北京醇親王府。
  • 溥儀晚年從金鑾殿龍椅下拿出了什麼寶貝?溥儀:這是我一生的秘密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身不由己的。溥儀在自己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在溥儀的自述中,我們得以了解到這位末代皇帝可悲的人生。溥儀是攝政王載灃的兒子,載灃和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
  • 溥儀晚年回故宮參觀,被要求買門票,溥儀說了一句話旁人啞口無言
    溥儀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也是非常傳奇的末代皇帝,因為他歷經三個時代,三次登上皇位,又三次被趕下來。後來溥儀在滿洲的時候,也一直做著復國的美夢,其實是日本的傀儡,但是最終失敗。日本投降後沒多久他就被蘇聯軍隊抓住並帶到了蘇聯坐牢,之後更是被遣送回中國服刑,由於在獄中表現良好,所以被提前釋放回家,成為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普通公民。這時的溥儀已經到了晚年,由於身份特殊,他被安排在北京植物園,擔任園丁的工作,同時也負責售票工作。1962年4月30日,溥儀與朝外關廂醫院的護士李淑賢結婚。
  • 末代皇帝溥儀的搖滾夢:組個「亡朝樂隊」
    莊士敦溥儀年紀漸長,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更甚,在洋老師的教導下對中國傳統那些一板一眼的迂腐陳舊不屑一顧,反而對先進的西方思想和現代科學十分感興趣。在莊士敦的影響下,溥儀認識了西方世界,並嚮往著西方生活。他喜歡打網球,打高爾夫,他剪掉了辮子,還常穿一身西服,戴一副墨鏡。
  • 溥儀晚年逛故宮,見解說員講解一古董花瓶,他笑稱:那是皇帝夜壺
    直到1924年,軍閥馮玉祥率軍進京,將溥儀趕出紫禁城,18歲溥儀才離開了自己所謂的「家」,開始了漂泊的生涯。3歲入宮登基為帝,18歲又被驅趕出宮,溥儀在紫禁城度過了自己的幼年和青年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在故宮的宮牆大院之內,溥儀一直保持著皇帝的生活方式,接受宮廷教育,也開始接觸一些西方潮流,比如騎自行車、打網球、照相。
  • 溥儀晚年故地重遊,在龍椅下翻出了自己幾十年前藏的「寶物」
    溥儀晚年故地重遊,在龍椅下翻出了自己幾十年前藏的「寶物」眾所周知,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曾經是紫禁城的主人,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想要回紫禁城看看自己曾經的家,看看自己的房間時,還得買票才可以進入。
  • 溥儀晚年參觀故宮,發現遊客正參觀一文物,溥儀看後忍不住笑了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以及故宮的最後一位主人,可以說溥儀對於故宮的很多文物有著非常大的發言權,畢竟沒有人能夠比他還了解自己曾經的家。在溥儀晚年的時候,他曾經和妻子參觀了一次故宮,當時他發現眾人圍觀一件文物,然而在他看到後卻忍不住笑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末代皇帝的洋飯人生:溥儀最愛吃的居然是……
    溥儀這次舉辦的是很輕鬆隨意的非正式酒會,並且首次實現了男女同席。當時以「遜位皇帝」身份出席的溥儀,沒穿龍袍,更沒坐龍椅,而是牽著「皇后」四處走動和各種人Say Hello,儼然一對兒洋範兒交際咖。酒會正式開始後,在眾人的注視中,溥儀優雅地拿起一杯香檳走向大殿寶座的臺基,先是環視了一下四周,然後用純正的英語向現場的來賓致了全英文謝辭,說完便舉起手中的香檳請大家盡情享用。
  • 溥儀晚年買門票回故宮,準備要回祖先牌位,卻因一句話啞口無言
    之後的溥儀還嘗試過重回到故宮,本是想要拿回清朝十一個皇帝的牌位,卻沒想法到被工作人員懟得啞口無言。那麼為什麼被回絕呢?年幼繼位在很多影視劇裡我們都能看到各種關於皇帝的描寫,大多都是權威、說一不二的形象。這讓很多人都認為,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代表。可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是如此。
  • 末代皇帝溥儀,5歲時一個月要吃810斤豬肉,240隻雞鴨
    圖為溥儀小時候   雖說在封建王朝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極盡奢侈,但是如晚清這般奢侈的還是沒幾個。在百姓們窮困潦倒的時候,帝王坐在深宮享受著珍饈美味,不識民間疾苦。  溥儀作為晚清的最後一任皇帝,他的生活並沒有因為國力衰退,民生艱難而受到任何影響,一頓飯吃的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多,但也足以讓不敢置信,只他一人,吃飯要擺三個桌子的菜,許多更是連動都不動。  奢侈的背後,是無數人的血汗   貪汙是每朝每代不可避免的存在,無論當局者管控的多麼嚴格,下面總有幾個喪心病狂的,一心只想多撈點錢,在晚清這個現象尤其嚴重。
  • 溥儀晚年遊故宮,說出故宮3個不為人知秘密,其中一個讓人吃驚
    相比清朝最為奢侈的慈禧太后,清朝末年的溥儀皇帝可謂是過得足夠悽慘了。本來作為天下最尊貴的皇帝,卻被袁世凱逼迫退位,此後雖然在皇宮中居住,但是不久便被軍閥請出了故宮,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平民。在日本人侵佔東三省時,又想起來之前這個清朝的皇帝,於是將他安排為偽滿洲國的領袖,雖然還是說皇帝,不過此時的溥儀只不過是日本人的奴隸罷了。
  • 溥儀晚年參觀南京總統府,看到蔣介石辦公室後,說了一句什麼話?
    後來又在政府的幫助下有了一套房子和一份簡單的工作,至此之後溥儀在改造中,心態逐漸變得平和。1964年,溥儀還額外獲得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去蘇浙地帶進行參觀。而民國時期的國民政府剛好也是建立在蘇浙地區,溥儀這一次旅行也引發了無數感慨。
  • 溥儀晚年遊故宮,遇到一件尷尬之事,從此再也沒有來過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一個嬰兒在北京淳王府出生,他的家人給他取名愛新覺羅溥儀,如果按照正常情況,溥儀只能成為王子,沒有機會成為皇帝,也許是造物造就了人,儘管光緒皇帝活了38年,但他沒有留下任何孩子,兩年後,光緒病重,慈禧帶著年僅兩歲的溥儀到皇宮撫養。
  • 溥儀童年過得有多慘?身體被宮女掏空無法生育,餓急了吃餵魚饅頭
    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幾百位皇帝,作為皇帝,作為天下的主人,生活自然是非常好的,身份上的至高無上,也讓他們享受了頂級的服務待遇,不管是吃得還是用的,都是最好的。至於古代皇帝的生活,真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他們的奢侈生活是普通人難以想到的。
  • 皇帝生活大多不錯,這位皇帝卻餓得沒飯吃,只能搶吃貢品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待遇大多不差。即便是遇到一些比較節儉的皇帝,日常三頓吃飽飯,總歸是需要的。可有這麼一位皇帝,卻被人餓得沒飯吃,只能偷吃貢品。這位皇帝便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公元1909年,即將離世的慈禧命令,將年僅三歲的溥儀抱到皇宮當皇帝。當時慈禧會選擇挑選溥儀,也是看在他的年幼和輩分。他比光緒皇帝要低一輩,可以同時繼承光緒與慈禧的親兒子同治皇帝的大統。在之後的15年時間裡,溥儀一直生活在紫禁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