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7日 15:09 來源:人民日報
澳門八景之一——龍環葡韻。 人民日報 記者 王 堯攝
紙醉金迷、極致奢華與溫潤古韻、市井煙火之間隔著一個荷塘的距離,只在澳門氹仔。
細雨綿綿,荷塘蒼翠,荷香清逸,遠景是金碧輝煌的「娛樂場」和五顏六色的高樓大廈。轉過身來,五座薄荷綠色的葡式建築在榕蔭掩映下分外清新。這些如同童話小屋般的住宅,原為澳門離島高級官員的官邸及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中西合璧住宅,落成於1921年。1992年,澳葡政府對該建築群進行修復和改建為住宅式博物館,於1999年12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分別為: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土生葡人之家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博物館,裡面大部分展品均來自在澳門定居已久的土生葡人家庭,家具、擺設及裝飾物中西混合,再現20世紀初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
土生葡人是澳門社會中一個獨特的居民群體,包括居住在澳門的葡萄牙人的後裔,以及葡萄牙人與其他種族通婚而在澳門繁衍的混血後代。他們是澳門多元文化交匯的一個典型範例,一方面保持葡萄牙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又適應華人社會的生活習俗。土生葡人的婚禮混合了中國傳統禮儀、民間婚禮和天主教儀式,過程相當複雜。正如一位土生葡人詩歌中描繪的那樣:「我既向聖母祈禱,也念阿彌陀佛。」
而作為澳門八景之一的 「龍環葡韻」,除了五棟葡式住宅還包括附近海濱馬路一帶的景觀。龍環是氹仔島的舊稱,葡韻自然指的是葡式風格與韻味。傍晚時分,漫步在碎石鋪成的休憩區,或坐在長椅上看夕陽西下,有如置身南歐小鎮。
仿佛電影鏡頭的轉換,告別「龍環葡韻」,上坡下坡,如是幾次,傳統中國的煙火氣就近在咫尺。窄窄的小巷有醫靈廟有觀音堂,售賣工藝品的小店很小資很歐陸,土特產店很樸實很鄉土。你若忍不住要下手,有懂行的會阻止你:再等等,官也街就在前面了。
官也街到了,但著實有些令人失望。前面的廣場小小的,房子破破的,官也街短短的。但不要小看了這條只有約115米長、5米寬的小街,這是澳門著名的食街之一,天氣好時人流摩肩接踵。在這裡逛街,主題就是吃吃吃、買買買。只知道葡式蛋撻就落伍了,做過功課的當然要先來一個榴槤雪糕。榴槤味濃鬱,雪糕細膩,關鍵是別處不大吃得到。接著再來一個木糠蛋糕,木糠當然不是真的木頭碎屑而是磨得很細的餅乾碎,木糠蛋糕是一道冷凍甜品,與葡撻並稱為葡國飲食文化的兩朵「奇葩」。
據說做木糠蛋糕在甜品行業還頗有幾分難度,必須用一層木糠一層鮮奶油的方式來炮製,成品口味層次分明,富有變化。最後一層必須是木糠,然後放進冰箱冷藏一晚。木糠蛋糕入口即溶,甜而不膩。在某些吃客看來,它雖然知名度不如葡撻,美味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澳門行不可錯過的美食。
吃完甜品,可以來個豬扒包。豬扒是現煎的,新鮮出爐、量多實惠,食量小的女生,分而食之即可,告訴店家直接分成兩份,也不會遭人白眼。半個豬扒包下肚,午飯也不必吃了,可以直接開始逛街買點「手信」(小禮物)帶回去。在澳門上百個手信品牌中,鉅記與咀香園是最大的兩個,咀香園是老字號,而鉅記則是靠推車仔賣花生糖及薑糖起家的。回歸前規模都不大,如今在小小的澳門都已開了十幾家分店。杏仁餅、豬肉乾、鳳凰卷、牛肉鬆……兩家店的貨品差不多,店面門對門,競爭是必然的,也能和諧共處。遊客們從這家串到那家,輪番試吃,店員也不為忤。有人開玩笑說,在官也街,光試吃都能吃飽,不用吃飯了。
飯足肚飽,收穫滿滿。迎著夕陽,踏上歸途,從世外桃源回到浮華世界。小小氹仔,有如時光隧道,帶你穿越古老與現代,西方與東方,叫人如何不愛它?!(記者 蘇 寧 王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