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2020-12-12 高考網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2. 通過實驗說明熱力環流的形成原理,能夠用原理解釋自然界中的熱力環流。

  3. 運用圖示解釋風的形成,學會分析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對風向和風力的具體影響。

  4. 能夠在等壓線圖上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知識整合、梳理,學會分析地理事物因果關係,建構知識體系的方法, 通過具體的活動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在活動中感悟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解決學習的困難中培養堅強的恆心和學習毅力 。

  【教材內容及分析】:

  課程標準對學習本節內容的要求是「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本標準旨在認識導致大氣運動的基本原理,為後面學習大氣環流、天氣系統以及全球氣候變化打下理論基礎。因此,本節內容是本單元學習的基礎。選用了三個有著緊密邏輯聯繫的內容,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熱狀況(冷熱不均)是熱力環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包括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第一部分「大氣受熱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①太陽輻射能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② 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的過程;③ 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使地面增溫,又以長波輻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 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⑤ 大氣受熱過程的重要性。核心結論「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活動」說明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利用大氣保溫和削弱原理解釋自然現象。第二部分「熱力環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① 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② 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③ 熱力環流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活動」通過實驗,形成熱力環流過程的感性認識。「活動 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現象。第三部分 「大氣的水平運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② 高空大氣中的風向特點與受力分析;③ 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特點與受力分析。「活動」是風形成的具體知識應用。

  【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

  [引入] 我們打開窗戶,有時會感受到一陣陣風吹來,風是大氣的水平運動,那麼,大氣運動是怎樣發生和進行的?大氣水平運動有什麼規律?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相關的問題。

  [板書]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一、自主梳理知識 建構知識體系

  [學生活動]

  1. 自主學習: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學: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什麼?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要受到大氣什麼樣的影響?地面增溫後又以什麼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從大氣的受熱過程分析你能夠得出什麼結論?大氣受熱過程有什麼重要性?

  2. 整合、梳理知識:學生自己完成大氣受熱過程先後順序的梳理,要求能夠對照圖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用知識框圖形式示意大氣受熱過程。

  (對知識重新整合與梳理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過程)

  3. 成果交流與展示:學生上講臺指圖說明大氣受熱過程。實物投影展示知識框示意圖

  [教師指導]

  1. 說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2. 說明太陽輻射被稱為短波輻射,地面輻射被稱為長波輻射。

  3. 讀太陽輻射各種波長範圍圖,分析:

  ( 1 )太陽輻射的主要電磁波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等

  ( 2 )太陽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區,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的50 % ,大氣直接吸收太陽輻射的能量較少。

  4. 強調 「 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 」

  (掃除知識障礙,複習舊知,鞏固新知,強調重點結論)

  [ 學生活動 ]完成 P30 活動題(學生自主完成)

  二、實驗活動 實現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

  先進行「活動」,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做實驗。

  (教師做好實驗用品的準備。實驗的材料儘可能考慮容易獲取,如冰塊可以用雪糕代替等,實驗步驟儘可能具有操作性。教師應該預先進行試驗,以確保實驗成功。)

  概括實驗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通過實驗,形成熱力環流過程的感性認識,強調發現學習。)

  師:這種現象會不會發生在自然界中呢?在自然界中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 [板書]二、熱力環流

  1. 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 板圖 ] 引導分析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1)A 、 B 、 C 三地受熱均勻時,等壓面與地面平行,高度越高,氣壓越低,空氣沒有上升和下降的運動。

  (2)A 受熱, B 、 C 冷卻,空氣出現上升和下降運動,使得空氣密度變化,引起同一水平面氣壓高低差異。等壓面發生彎曲變形。

  (3)同一水平面氣壓高低差異,引起大氣的水平運動(上空和近地面都是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構成熱力環流。

  [板書] 2. 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

  [學生梳理知識] 引導學生用知識框圖形式示意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

  [成果展示]

  太陽輻射地區不均 ——> 地區間冷熱不均 ——> 空氣上升或下沉 ——> 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 ——> 空氣水平運動(風)(構成了熱力環流)

  (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師: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陸地與海洋之間,城市與郊區之間都可能形成熱力環流。下面我們來完成陸地與海洋之間熱力環流。

  [學生活動] 由學生根據教材 P33 內容,自主解決。

  三、畫圖析圖,整合遷移和發現知識

  [板書] 三、大氣的水平運動

  師:熱力環流中包括空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空氣的水平運動就是風。從前面所了解的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來看,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呢?

  [學生活動] 在板圖上解釋水平氣壓梯度、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

  師: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注意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水平」 兩字,氣壓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比較的。風是水平運動,地球又在自轉運動,你又聯想到什麼呢?(地轉偏向力)

  [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在板圖中分析大氣運動受力與風向的關係。

  1. 高空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2. 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與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針對不同的主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板圖能夠分析風的動態形成過程,依然是有效的。同時分析中要注意與物理學科力學知識的整合和遷移)

  [學生活動] 完成 P35 活動題。

  [教師指導]

  第( 1 )題引導學生歸納出同一圖中等壓線密集 — 氣壓梯度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 — 氣壓梯度小,風力小。

  ( 2 )(實物)投影學生畫出的風向。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指導和糾正,並說明風向的定義。(指導學生將學習的方法和策略,遷移到新的情境中運用,同時使學生在使用中有新的發現)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大氣的運動
    教學建議   關於讀圖能力培養和課後活動的 教學分析   教材中「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區)的等壓線和風向圖」是訓練學生閱讀地圖的基本技能,也是訓練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密切聯繫的很好途徑, 教師不能忽視這一 教育功能,應該充分利用此圖達到訓練的目的,另外本課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大氣運動與人類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因此也應該引起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教案
    熱力環流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冷熱不均)讓學生對熱力環流形成直觀的感知,為探究原因奠定基礎。(二)探究過程1.請大家四個人為一小組,把剛才的實驗過程畫在草稿本上面,並且同桌之間嘗試著去分析一下整個動態過程。2.學生展示交流。
  • 2019地理教師資格考試:《熱力環流》教案
    《熱力環流》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
  •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一.教學設計思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根據學習內容和目標的不同,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本節首先把生活中常見的落體運動,採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方法抽象出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理想化模型,然後通過實驗探究分析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和規律,明確重力加速度的意義,使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有具體、深入的認識。
  • 高一英語教案:《Friendship》教案一
    高一英語教案:《Friendship》教案一  【學習目標】  掌握本單元的常用詞彙表達。  【學習重難點】  熟練記住常用詞彙與詞組。  【學習方法】  速讀、細讀、歸納、練習  【學習內容】  一、重點詞彙  1. upset     adj. 不安的;心煩意亂的  vt.
  • 高一英語教案:《Relaxing》教案三
    高一英語教案:《Relaxing》教案三  Teaching aims:  To practise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learn about ways of
  • 滬教版高一英語教案:theme parks
    點擊下載全部「滬教版高一英語教案:theme parks」  小編推薦:  滬教版高三英語教案:倒裝句式和反義疑問句  滬教版高三英語教案:賓語從句大剖析>  滬教版高三英語教案:情態動詞和虛擬語氣
  •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面試《熱力環流》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實驗,提高從實驗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過探究生活中的實例,發展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地理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展實驗活動,獲得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 高一英語教案:《Friendship》教案三
    高一英語教案:《Friendship》教案三  重點詞彙:  upset          ignore           calm           concern
  •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1)射向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被大氣削弱,其餘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2)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產生地面輻射,向外輻射能量。〖成因〗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根本原因(地表冷熱不均)〖特點〗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日本
    地形、氣候的特徵及對該國資源的影響   教學難點: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繫   教學工具:地理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 除了祖國,同學們最熟悉的國家可能就是日本、美國、法國這些著名的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我們能夠從很多方面發現這個國家與我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高一英語知識點:高一上Unit 13 (3)-教學教案
    高一英語知識點:高一上Unit 13 (3)-教學教案 2012-12-26 13:0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大班主題教案:好玩的運動項目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好玩的運動項目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運動項目。
  • 高一歷史教學教案: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教案之一
    第21 課 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教案之一   第21 課 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教案之一社會上出現了一股否定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思潮。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板書課題)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不是偶然的,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結果。
  • 教案包括什麼內容?教案怎麼寫?完整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
    做教師,教案設計能力必不可少!無論是考教師編制還是教資都需要學會如何書寫教案,那一個完整的教案應該包含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展示數學學科的教案模板!將自己授課的內容及思路套進模板中,準錯不了!數學教學設計模版示例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____________,並能熟練運用__________。【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__________活動,培養_________的能力(意識)。
  • 地理高頻考點:大氣運動規律3大考點
    考點 命題規律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以文字材料和地理圖像呈現信息  考點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 大氣的削弱與保溫作用原理  大氣的受熱過程實質就是一個熱量的傳輸過程,如下圖所示:
  • 初中地理《人類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對比相關圖片,正確描述不同聚落的景觀差異。2.能分析出聚落的景觀不同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讀圖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 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模板_教師資格面試教案怎麼寫?
    最近好多考生諮詢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該怎麼書寫?有沒有教案模板?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教師資格證面試中教案撰寫策略,並給大家整理了教案模板,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教案撰寫是面試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面試的第一塊內容。
  • 滬教版高三語文教案:採薇
    【學習方法】頌讀法;討論法;文本研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變小的科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變小的科學教案科學教案設計思路: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著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的想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比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科學教案活動目標:1、 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2、 通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並願意表達操作過程。科學教案活動準備:1、 各種食物:黃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乾、西瓜、蘋果、梨。2、 各種工具:勺子、剪刀、小刀。科學教案活動過程:1、 認識各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