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雲智能文旅行業解決方案負責人劉振宇接受媒體採訪,並分享疫情之下文旅企業應對策略。他表示,相較於2003年SARS,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行業造成的影響更為重大,SARS結束後旅遊行業用了6個月才全部恢復,而此次疫情,旅遊行業想要完全恢復大概需要9-12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對於旅遊企業來說,既是困難期也是發現自身不足,查漏補缺的好時機。
「疫情使得旅遊行業整體都遭受斷崖式下跌,景區肯定不例外,停業導致大部分景區都已經沒了客流量,但這並不意味著景區的運營就該停滯了。利用這個時期,景區等旅遊企業應該利用這段時間自省,當線下觸達消費者的路徑受阻,是否還能通過線上渠道維繫與消費者的連接,企業內部應對突發事件的協同是否高效,只有認識到不足,及時的補齊短板,才能推動企業不斷創新、行業不斷進步。」劉振宇這樣講到。
儘管旅遊市場整體受創,但相較於OTA、旅行社,景區似乎顯得更為被動,依靠線下實體景區與遊客產生緊密關聯,一旦通道被切斷,有多少景區能夠通過線上與遊客維持聯絡,另尋他途減損,少之又少。此次新冠疫情對於景區來說,是衝擊的同時也為景區上了生動的一課,就是數位化服務能力的重要意義,將業務由線下向線上延伸,提升數位化服務能力對於景區來說勢在必行。阿里雲也希望為景區等旅遊相關企業的數位化進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不是一句空話,據了解,2019年12月,阿里雲已經宣布將聯合天貓、高德、釘釘、餓了麼等8大業務,共同為包括景區、樂園、場館在內的文旅產業提供服務。
依託阿里雲全域旅遊解決方案,文旅產業可以獲取包括阿里雲的技術能力、餓了麼的餐飲服務和即時配送服務、友盟+的全域智能營銷方案、飛豬的景區門票酒旅服務以及大麥網的文旅演藝相關服務、螞蟻金服刷臉支付和花唄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也一直在思考能夠為景區、為文旅企業做些什麼,比如疫情期間的檢查、人員流動以及人員分布其實跟高德提供的能力是密切相關,而高德也已經推出了相關的專門針對疫情的應急方案;通過攝像頭的AI能力判斷事件、預警事件是阿里視覺團隊、達摩院團隊的能力領域;涉及到組織的協調溝通,是釘釘所擅長的領域,而且很多功能都已經實現了免費開放。」
劉振宇表示,其實阿里雲已經能夠為應對疫情提供很多服務和幫助,如何與景區、與旅遊相關企業深度結合尚在探索和嘗試中,針對本次疫情期和疫後期,阿里雲已經推出了文旅行業解決方案——智慧景區敏捷型方案。
這個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公益化、應急化、部署簡便、核心能力突出」,核心組成包括一雲多端、景區數據服務、一鍵智慧遊、全域數位化營銷以及IP與內容合作等五大方面。
以「一雲多端「來說,阿里雲+支付寶、高德、飛豬等多個入口的小程序能夠實現多端流量整合,幫助景區增強與消費者的線上觸點,並且可以通過數字大屏給景區提供對內和對外的數據展示能力,讓消費者更好的看到其所關心的數據,比如安全衛生、人流量等,景區運營和管理實現數位化的同時,也能夠讓消費者能夠更加放心的做出出遊決定。
「景區數據服務」主要基於高德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能夠為景區提供數據服務,比如「一張地圖遊中國」 是高德地圖聯手景區打造的智慧景區線上體驗,能為遊客提供遊前、遊中、遊後全周期服務,也能為遊客提供景區內+景區外的全方位信息。同時,能夠幫助景區設立數據中心,通過遊客洞察、行業洞察、實時監控、輿情監控、智能預警五大系統來幫助景區更好進行數位化管理,洞察遊客畫像。
「全域數位化營銷「則能通過阿里云為景區提供的數位化精準營銷能力,助力景區實現數據分析、精準營銷與二銷提升的閉環,對於景區來說,即便是疫情結束,趕不上相對應的節假日仍難難以彌補春節小長假造成的損失,而精準營銷和二銷能力的提升,對於景區疫後期儘快恢復和重振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IP與內容」同樣也是景區疫後期重振的重要支撐,對於景區未來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和業務創新都有極大助力。
「阿里雲聯合其他八大業務共同打造服務文旅的生態體系,此次推出智慧景區敏捷型方案也是希望能夠給景區應對疫情的衝擊提供助力,所涉及的五個能力只是阿里雲能夠提供相關服務的一部分,疫情來的突然,後續還能提供哪些更多的服務,需要進一步探討,需要與市場和全社會做進一步的溝通,合力共克時艱。」 劉振宇坦言道。
據悉,為了幫助行業在迷茫中尋找到方向,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中國旅遊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調查實驗室推出了"新文旅戰疫成長營"項目,以在線公益大講堂直播課程形式,邀請文旅產業知名專家學者、資深業界人士一起,共謀文旅行業"戰疫"策略,作為阿里雲智能文旅的負責人,劉振宇就阿里雲能為文旅行業提供的服務做詳盡的分享,首期即有超過2000名文旅行業人士在線觀看,這樣的分享還會持續每周四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