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賈揚清:人工智慧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終極出口

2020-12-19 同花順財經

  12月13日,阿里雲計算平臺負責人賈揚清在Flink Forward Asia 2020峰會上指出,擁抱「融合」是大數據演進的新方向,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一體化是必然趨勢,而人工智慧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終極出口。同時,他從不同角度討論了Flink的開源技術,以及雲時代下開源技術的發展和未來思考。

  Flink開源社區 「漸入佳境」

  從一個普通開源技術愛好者視角,賈揚清將2020年Flink發展定義為「漸入佳境」,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 技術。今年Flink在技術方面取得兩大新突破:一是Flink流批一體技術在阿里雙11核心數據業務場景規模化成功應用; 二是Flink實時計算峰值首次突破40億條/秒。同比去年,不增加集群規模情況下提升了一倍的計算性能。

  ·應用。Flink不再是一個居廟堂之高的技術,而是成為開源流式處理的事實標準,飛入「尋常百姓家」。比如中國信通院使用了Flink作為技術藍本設計流式處理標準,雲計算公司包括阿里雲等均使用Flink作為流式處理的底層引擎。

  ·社群。Flink開源社區高速增長,登頂Apache最活躍的郵件列表; Flink項目是Github提交次數最多的Apache頂級項目之一。去年Flink Forward Asia 參會人數達2000人,Flink 極客挑戰賽吸引了4000+開發者參與;今年大會切換到線上、線下同時舉辦,Flink 極客挑戰賽的頒獎更讓大家看到了越來越多開發者對於開源技術的熱情以及勇於挑戰的精神。

  開源讓雲更標準化

  賈揚清認為:開源讓雲更標準化。他提到,雲計算越來越趨於標準化對其自身發展非常有利。雲上大量的開發技術體系日趨一致,這意味著大量雲計算開發者熟悉這套體系後更容易把自己的應用變成雲的一部分。

  開源有助於阿里雲打破自有技術體系,在充分尊重用戶原有使用習慣基礎上,形成標準、開放、公共的技術體系。單靠一家公司去制定標準非常難。

  阿里雲對於開源意味著什麼?賈揚清提到以下三點:

  ·從組織來看,去年阿里巴巴集團成立開源技術委員會,從集團層面統一梳理和推進阿里巴巴開源技術戰略的執行。

  ·從參與度來看,阿里巴巴集團一開始就廣泛採用開源技術構建自己的技術體系。以阿里雲計算平臺事業部大數據產品為例,比如實時計算 Flink都在大量使用Hadoop/K8S生態的技術;機器學習PAI同樣使用TensorFlow等開源深度學習框架。

  ·從貢獻度來看,阿里巴巴集團持續為開源社區貢獻力量。以Flink技術社區為例,僅去年一年阿里雲就貢獻百萬行代碼給Apache Flink社區。當前,集團開源項目數已超過1000個,覆蓋大數據、AI、雲原生、資料庫、中間件、硬體等多個領域,全世界有70多萬開發者為阿里點亮GitHub Star,成千上萬的愛好者參與到項目貢獻之中。

  擁抱「融合」是大數據演進的新方向

  賈揚清表示,雲的三大發展趨勢主要是IT基礎設施的雲化、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應用的數據化和智能化,這也是雲的核心價值所在。

  企業在IT上雲和業務網際網路化之後,其應用必將從流程驅動變為數據智能驅動,實現數據化和智能化。雲計算、底層IaaS技術在比拼基礎設施的成熟度、穩定性和價格,而上層PaaS技術要比的是數據能力、智能能力。

  目前包括資料庫、IOT等泛大數據仍然處於大數據最基礎的使用方式,需要整合更多大數據和AI能力。

  所以,擁抱「融合」是大數據演進的新方向,大數據+人工智慧一體化是大數據發展的必然方向,而人工智慧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終極出口 。

  只有AI化,大數據才能發揮真正的業務價值。阿里雲大數據之所以有核心競爭力,就是因為大數據是結合AI能力的大數據,是智能化升級的大數據。比如Flink+Alink,Flink不僅能夠提供流批一體的處理能力,還能藉助已開源的Alink機器學習算法庫,實現Flink的大數據+人工智慧一體化。

  未來,社會經濟將與網際網路更加融合,企業機構的業務也將全面轉變為網際網路業務。一個企業僅僅有IT基礎設施並不夠,企業應用也將實現從流程驅動變為數據智能驅動,阿里雲計算平臺將輸出全棧大數據技術能力,並提供全球頂尖的AI技術,一起實現數據化和智能化。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jh

相關焦點

  • 業內首次融合數據倉庫與數據湖 阿里雲推出下一代大數據平臺「湖倉...
    9月18日,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正式推出大數據平臺的下一代架構——「湖倉一體」,打通數據倉庫和數據湖兩套體系,讓數據和計算在湖與倉之間自由流動,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有機的大數據技術生態體系。為企業提供兼具數據湖的靈活性和數據倉庫的成長性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降低企業構建大數據平臺的整體成本。
  • 企業級數據湖來了 阿里雲陳起鯤:數據湖將成為企業應用創新標配
    10月23日,數據湖高峰論壇在京召開,阿里雲宣布推出業內首個雲原生企業級數據湖解決方案,提供EB級數據存儲、分析能力,可一站式實現湖存儲、湖加速、湖管理、湖計算,幫助企業對數據深入挖掘與分析,洞察其中蘊含價值,更適合於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擁有海量數據場景的新興行業。
  • 一份來自賈揚清的AI青年修煉指南:不存在算法工程師、調參俠沒有市場
    8月23日晚,知乎直播「AI時代聽大咖聊」邀請到AI領域的兩個大神,分別是阿里雲智能高級研究員賈揚清,以及知乎CTO李大海。在直播中,賈揚清與李大海就國內外AI研究區別、在校生/職場新人如何培養自己的AI才能、AI應用落地,以及AI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展開討論。
  • 阿里雲推出業內首個企業級數據湖解決方案 將在今年雙11大規模應用
    ,提供EB級數據存儲、分析能力,可一站式實現湖存儲、湖加速、湖管理、湖計算,幫助企業對數據深入挖掘與分析,洞察其中蘊含價值,更適合於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擁有海量數據場景的新興行業。數據湖不是一個新的的概念,早在十年前的紐約Hadoop 大會上,就有人提出並定義:數據湖,就是把你以前在磁帶上擁有的東西倒入到數據湖,然後開始探索這些數據。隨著大數據、雲存儲、雲計算日漸成熟,今天的數據湖已經從概念走向成熟,在各類企業中大規模落地。與傳統大數據解決方案不同的是,雲原生數據湖基於下一代數據湖架構,可直接接入業務生產中心,如業務系統中的原始數據、日誌數據等。
  • 廈航聯手阿里雲 探索用人工智慧解決航班延誤難題
    這對航空公司而言是相當困難的問題,但是,AI(人工智慧)技術有可能幫助航空業解決這個難題。 「我們希望通過天池大賽,找到適合航班智能恢復的AI算法,並結合大數據將人工智慧算法落地,與廈航現行系統實現集成使用」, 廈門航空總信息師王洪建表示。 6月10日,在雲棲大會?上海峰會上,阿里雲天池平臺聯合廈門航空啟動「智慧航空AI大賽」。
  • 與阿里雲頂級技術大牛面對面,最不容錯過的雲計算開發者大會來了
    從2009年阿里雲成立,荏苒間,中國雲計算已走過十年。十年時間,雲計算已然成為社會科技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支撐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發展,並且滲透在全球不同規模企業、不同應用場景之中。7月24日,阿里雲峰會開發者大會將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開啟。
  • 阿里雲人工智慧小Ai有了新工作 當客服在線答疑
    阿里雲人工智慧小Ai有了新的工作,它即將上任合眾人壽的客服崗位,不但能解答用戶在線提問,還要給人工客服當「質檢員」,檢查每一通客服電話的服務質量,優化用戶體驗的同時提高客服效率。7月29日消息,合眾人壽與阿里雲達成合作,將引入阿里雲的人工智慧技術,提升合眾人壽客服中心的產能,改變客戶服務重度依賴人力的情況,由阿里雲人工智慧小Ai回答大部分的用戶疑問,還將把電話客服語音轉化成文本,把服務質量檢測率從3%大幅提高至100%。
  • 阿里雲發布DTPAI 首個可視化人工智慧平臺
    8月18日,阿里雲宣布推出國內首個人工智慧平臺「DTPAI」。開發者可通過簡單拖拽的方式完成對海量數據的分析挖掘,以及對用戶行為、行業走勢等的預測。平臺將集成阿里巴巴核心算法庫,包括特徵工程、大規模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
  • 出海記|英媒:阿里雲ET城市大腦首次出口 中國AI技術助力馬來西亞...
    參考消息網1月31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將為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打造一個採用了AI技術的交通管控系統;該集團在推動提升雲計算業務,這是其在中國之外地區首次開展此類服務。阿里雲AI技術助吉隆坡治堵據路透社吉隆坡1月29日報導,阿里巴巴旗下雲計算業務——阿里雲周一(29日)稱,計劃將通過視頻片段、交通部門、公共運輸系統和地圖軟體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作出現場交通狀況預測和建議,從而提升該城市的交通效率。
  • 阿里雲ET城市大腦出口馬來西亞,中國城市級AI技術首次出海
    29日,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MDEC)和吉隆坡市政廳(DBKL)聯合宣布引入阿里雲ET城市大腦,人工智慧將全面應用到馬來西亞交通治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領域,在第一階段將應用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281個道路路口,通過紅綠燈動態調節、交通事故檢測、應急車輛優先通行,來緩解吉隆坡擁堵的交通狀況。
  • 數智時代基石,阿里雲推出新一代雲原生數據倉庫與數據湖
    6月9日, 在2020阿里雲峰會上,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雲計算平臺事業部高級研究員賈揚清宣布推出新一代雲原生數據倉庫和數據湖解決方案。基於創新的技術架構,新一代雲原生數據倉庫可支持PB級數據關聯分析和實時查詢,實現離線、實時、分析、服務的四位一體。
  • 卡西歐:阿里雲數據中臺是企業高效發展的基礎
    同時他也強調,卡西歐雖然身處電子行業,但品牌同時又具備手錶、大服飾行業的特徵,「我們需要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從消費者資產構建到營銷策略制定,再到營銷活動投放及後續數據再沉澱,進行鏈路的充分打通,以進一步提升整體品牌效益。」 他坦言,目前卡西歐的數位化建設還處於初期階段,「雖然有很多數據,但其實並沒真正運用起來。」
  • 非線數聯獲阿里湖畔宏盛、大宇資本投資 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再提速
    阿里雲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朱恩澤、阿里雲交付生態合作總經理幸毅、阿里雲交付生態合作總監潘治華出席並見證了此次籤約儀式。本次投資的完成不僅為非線數聯的快速發展再次提速,更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非線數聯作為2014年成立的大數據技術產品提供商和大數據服務運營商,以產品為先行,以服務為後盾,以政務服務為起點,開發相匹配的標準規範體系,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微服務、分布式等先進技術進行產品研發、技術服務、數據服務
  • 特寫|解密阿里雲ET:在人工智慧領域,「阿里巴巴在業務上是全球第一」
    (阿里雲大數據孵化器團隊的負責人閔萬裡)閔萬裡的團隊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在雲上面做一些大數據的應用解決方案,並孵化一些創新的案例。預測《我是歌手》的冠軍當然很吸睛,不過只是一次小的嘗試,投入更大、意義更大、受重視程度更高的項目還要屬目前在杭州試水的「城市大腦」項目。
  • 中國氣象數據網遷至阿里雲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獲悉,3月8日,中國氣象數據網正式遷至「阿里雲」,利用公有雲的計算、存儲與網絡服務資源,進一步提高中國氣象數據網的高可靠、高並發服務能力,適應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滿足社會公眾和市場多元主體日益提高的氣象信息服務需求
  • 從Caffe到PyTorch,賈揚清的AI架構大神之路
    知乎上爆出一則AI人事變動大消息——Caffe作者賈揚清將從Facebook離職。,對領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和影響。從谷歌大腦、Facebook到阿里,換個地方繼續飛對於賈揚清的離職,Facebook軟體工程師曉飛在知乎上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對於大牛來說,從來不迷戀大公司的光環,平臺只是實現自己職業發展的跳板。
  • 新加坡的公交卡要用上阿里雲的大數據了
    本報訊 昨天,阿里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達成合作,雙方將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展開研究合作,並探索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在城市治理領域的應用。作為試點項目,阿里雲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將攜手為新加坡公交卡易通卡EZ-Link提供數據分析服務,探索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對EZ-Link記錄的公共運輸、支付等數據進行全局分析,目標是優化公共運輸的服務體驗。  EZ-Link是新加坡廣泛使用的免接觸式電子錢包,類似於杭州的市民卡。
  • 阿里雲王堅博士:人工智慧的叫法會害死我們,如今不存在智慧城市
    阿里雲王堅博士,他的江湖地位應該不用多說。當然能看得出是個笑話,從目前阿里雲的發展來看,也絕非是一點半點就能說盡阿里雲的價值,可以說是為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一個最新報告數據,在今年第一季度,阿里雲業務超過了IBM,成為全球第四大雲基礎設施及相關服務提供商。2018財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營收133.9億元。
  • 非線數聯獲阿里系湖畔宏盛基金、大宇資本投資 為大數據發展再提速
    阿里雲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朱恩澤、阿里雲交付生態合作總經理幸毅、阿里雲交付生態合作總監潘治華應邀出席並見證了此次籤約儀式。本次投資的完成不僅為非線數聯的快速發展再次提速,更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自主研發、共生共存、不碰客戶數據是阿里的三條...
    大會聚焦IoT、智能製造、新零售等行業,描繪新技術發展趨勢和藍圖,展現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蓬勃發展的科技生態全景,探討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路,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加速產業升級,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新發展創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