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歐:阿里雲數據中臺是企業高效發展的基礎

2020-12-15 騰訊網

伴隨一陣急促的下課鈴聲,穿著藍白相間校服的學生湧出校門口,三三兩兩紮堆進不足十平米的小賣部,握著手裡的硬幣開始挑選玻璃櫃檯上的各式玩意兒。

那會兒,《新白娘子傳奇》《西遊記》《還珠格格》通過日復一日地重播,不斷加深觀眾的印象;《機靈小不懂》《武林外史》《風雲雄霸天下》等興起古裝劇引起陣陣模仿熱潮;青春無敵的《流星花園》《十八歲的天空》不過才剛剛萌芽——整個初二年級不過百來人,能拎出來二十個高仿「杉菜」,十二組低配「F4」。

這是2005年的一個縮影。

版權意識尚未普及的年代,各路商家依據嗅覺及經驗,把各式火熱的影視劇投射在自家包裝上。

印有小燕子頭像的奶糖叫價一毛,沈浪和白飛飛的合影明信片得花三毛錢才能擁有,至於人物繁多的風雲系列盲盒卡片就更厲害了,即便依靠挨餓斥資積攢一禮拜的早飯錢,也未必能夠集齊。

二次元世界同樣不寂寞,《美少女戰士》《百變小櫻》《變形金剛》等舶來品氣勢洶洶,從冰棒到橡皮擦,再到田字格本子,大有要全面攻陷這十平米戰場的氣勢。

其中,一隻來自日本的蠢萌藍胖子,以扮「貓」吃虎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

2020年是哆啦A夢誕生50周年

IP消費的本質其實是情懷消費

儘管在上世紀90年代早早就以動畫片、漫畫本等形式與中國大陸觀眾見面,但哆啦A夢其實是直到2006年才被正式授權以IP衍生品姿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所以,大多數80後90後記憶裡關於哆啦A夢周邊的最初印象,很有可能都是盜版衍生物。

同時,由於盜版的充斥和兩岸三地譯法的不同,哆啦A夢在中國市場上的品牌形象也顯得格外混亂,甚至連名字都不統一:中國臺灣地區叫小叮噹,中國香港地區叫叮噹,央視還曾翻譯為阿蒙,甚至連最廣為熟知的「機器貓」也是盜版經常使用的名字。

直到其作者藤子·F·不二雄在1996年去世後的第二年,經全球各地的代理商討論才達成了統一更名為「哆啦A夢」的共識。

作為全球最為熱門的一線IP之一,目前被哆啦A夢授權的品牌已經達到幾百家,涉及上千種產品涵蓋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哆啦A夢中國區授權方艾影總經理朱曉菊表示,目前哆啦A夢授權衍生品在中國的銷售額在十幾億到二十幾億之間。

哆啦A夢的火爆,並非個例。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於個性化及場景化消費需求的日漸增長,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瞄準知名IP進行聯名新品研發。

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的IP聯名款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首先,是角色(形象)IP,它們通常為優秀動漫作品中的主角,隨著動漫內容的火爆而廣有知名度,如哆啦A夢,史努比等。

其次,是形象IP,其最初就是為「吉祥物」「形象角色」而設計出來的,自身的背景比較簡單,不像動漫作品有很完整的世界觀和故事內容,代表形象有Hello Kitty、熊本熊。

最後,還有一些根植於網際網路的IP,通過網絡平臺的傳播或網際網路衍生產品的使用,而形成了廣泛認知,比如通訊軟體Line的貼圖形象熊大Brown、兔兔Cony,以及最早通過QQ空間和QQ表情火起來的「阿狸」。

其中,又以角色(形象)IP最為常見。這類IP因為動漫作品而知名,隨著時間的推移,真正完整看過其作品的觀眾數量可能並沒有繼續爆發增長,但是其經久流傳的角色形象卻能因為口耳相傳的分享,在更廣泛的人群中獲得更高認知度。

正因如此,這一類IP也最受品牌歡迎。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陸曉文早前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年輕人熱衷於收集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這是一種新的消費現象,「比如說一些限量的印有偶像圖樣或者IP有關的產品,都可以成為現在年輕人的一種收藏對象,這是一種新的消費現象,也可以成為一種新的促銷手段。」

在他看來,這一新的消費行為的特徵在於,年輕人通過收集和收藏的形式來存儲自己年輕的記憶,「這個對象既可以是對偶像的崇拜,也可以是對某些(IP)物品的喜好。」

然而,對品牌來說,光是洞察到消費趨勢還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能找準與自身品牌調性「氣味」一致的IP,才是重頭戲。

卡西歐借力阿里雲數據中臺拿下IP聯名款九成售罄率

朱曉菊說過,IP在與品牌合作方面,會有標準和取捨。

這一考量,對品牌來說也同樣適用。

在卡西歐中國數字營銷總負責人渡邊敦志看來,基於品牌和IP的合作,雙方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如果IP形象與品牌想要傳達的理念相悖,反而會影響到品牌。」

過去,包括卡西歐在內的諸多品牌在選擇IP合作時大多憑藉IP熱度和自身經驗進行判斷,「缺乏對IP和品牌契合度的洞察能力,也很難預估購買轉化等結果性數據。」

今年雙11期間,卡西歐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充分洞察市場偏好,並前置規劃系列營銷活動,從產品到內容再到營銷玩法,將數據洞察貫穿在「商品-營銷-成交」全鏈路。

渡邊敦志介紹,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核心產品之一的Quick Audience,卡西歐了解到其線上消費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對潮流、動漫有著非常強烈的感知和偏好。

據了解,從《哆啦A夢》劇集的受眾來看,其年齡最大的觀眾群體主要集中在20-29歲,這說明《哆啦A夢》的受眾並不低齡。從1991年系列動畫正式被引進中國,相當於80、90年出生的「小朋友」正好趕上其上線的時間——如今,成年的他們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

卡西歐-哆啦A夢IP聯名新品

這與卡西歐品牌年輕化的核心消費人群不謀而合。

而在運用阿里雲數據中臺進一步實現哆啦A夢聯名新品面向目標消費人群進行定向精準營銷之後,卡西歐也收穫了驚喜。

數據顯示,雙11期間卡西歐天貓官方旗艦店哆啦A夢聯名新品第一波售罄率達100%。

而除了哆啦A夢聯名款,卡西歐雙11期間還在天貓平臺推出了另外六款聯名產品,其中既包括明星IP合作款「白敬亭限量聯名禮盒」,也包括自有IP五虎將「G-SHOCK」系列。

而為了能夠更好地宣傳這些IP聯名新品,卡西歐還重點布局直播賽道。

10月23日,哆啦A夢IP聯名款作為專屬產品亮相薇婭直播間,實現成交額突破千萬。

此外,在整個雙11期間,卡西歐還開展多場品牌自播,直播前瀏覽人次均值維持在15萬左右,遠高於行業1000左右的均值,這其中同樣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賦能。

不止IP聯名直播營銷 卡西歐還要借力數據中臺打造全球第一消費市場

「70後」消費者更關注性價比,;「80後」消費者更關注產品品質;到了「90後」和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則更多關注的是個性化和趣味性。

上世紀70年代末就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的卡西歐產品,多年來對中國消費者有了愈加清晰的認知。

為卡西歐在中國市場提供全流程服務的服務商興長信達,是陪伴卡西歐深耕國內市場的得力助手。

在卡西歐營業企劃本部數字營銷部副課長華山看來,近年來卡西歐所處市場最大的變化在於消費者的年輕化,「Z世代是各個行業都在力爭的兵家之地,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就更加需要我們能夠提前去洞察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他也強調,卡西歐雖然身處電子行業,但品牌同時又具備手錶、大服飾行業的特徵,「我們需要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從消費者資產構建到營銷策略制定,再到營銷活動投放及後續數據再沉澱,進行鏈路的充分打通,以進一步提升整體品牌效益。」

他坦言,目前卡西歐的數位化建設還處於初期階段,「雖然有很多數據,但其實並沒真正運用起來。」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並分析哪些能夠為業務帶來有效增長,以此來實現品牌全渠道的數據體系布局。

而阿里雲數據中臺則是卡西歐實施數智化轉型的強有力抓手。

卡西歐旗下商品包括手錶、樂器、教育(辭典計算器)

過去幾年,卡西歐已經積累百萬量級的消費者資產,分別沉澱在天貓旗艦店、品牌官方商城、微信小程序和其他新零售渠道。

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核心產品之一Dataphin,卡西歐已經完成品牌線上自有消費者資產的整體構建,同時實現所有業務場景的數位化和在線化,並全面整合和統一包括交易、售後在內的多系統數據指標。

此外,針對經銷項目中至為關鍵的庫存周轉情況,Dataphin還能圍繞貨品管理,在基礎數據的基礎上實現貨品條形碼、特徵屬性、所屬倉等數據充分打通集成,完成商品資產的數據體系構建和標準統一,在以雙11為代表的大促節點期間,幫助品牌基於AIPL人群進行貨品的銷售預估,提高庫存周轉效率,減輕庫存壓力。

而在市場洞察和營銷管理層面,阿里雲數據中臺能夠通過Quick Audience充分整合包括抖音、B站、網易雲音樂等多平臺的營銷信息,幫助卡西歐擺脫以往憑藉經驗制定營銷策略的做法,真正從消費者的實際場景及個性化需求出發,更好地理解消費者,並在包括IP新品聯合、直播營銷等多個業務場景中給予最為精準地觸達,實現新的商業機會落地,並完成降本提效。

今年5月,卡西歐開啟天貓超級品牌日,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找準目標人群,實現線上直播地精準推廣,成功吸引超過170萬次觀看,其中引導進店次數更是超過317萬次。

渡邊敦志表示,目前中國的線上支付已經在全球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而伴隨社交媒體和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久之後,中國就將成為卡西歐在全球範圍最大的市場。」

而這其中,亦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加持,他認為,未來,消費者的消費渠道和偏好必定還將持續發生變化,「卡西歐需要堅持立足消費者需求,進行貨品、營銷等系列策略的布局調整和落地。」

「數據是品牌持續發展的前提,」 渡邊敦志補充道,「阿里雲數據中臺能夠幫助品牌進行多系統數據的整合和規範,並應用到各個業務中去,而這也是一個企業人員全力配合和業務高效開展的基礎。」

相關焦點

  • 100%售罄 卡西歐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找準IP聯名制勝法寶
    過去,包括卡西歐在內的諸多品牌在選擇IP合作時大多憑藉IP熱度和自身經驗進行判斷,「缺乏對IP和品牌契合度的洞察能力,也很難預估購買轉化等結果性數據。」今年雙11期間,卡西歐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充分洞察市場偏好,並前置規劃系列營銷活動,從產品到內容再到營銷玩法,將數據洞察貫穿在「商品-營銷-成交」全鏈路。
  • 卡西歐告訴你,如何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實現「品牌+IP」的贏面最大化
    此外,在整個雙11期間,卡西歐還開展多場品牌自播,直播前瀏覽人次均值維持在15萬左右,遠高於行業1000左右的均值,這其中同樣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賦能。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並分析哪些能夠為業務帶來有效增長,以此來實現品牌全渠道的數據體系布局。而阿里雲數據中臺則是卡西歐實施數智化轉型的強有力抓手。
  • 阿里雲數據中臺:都在推IP聯名款 為什麼偏偏卡西歐的哆啦A夢新品破...
    此外,在整個雙11期間,卡西歐還開展多場品牌自播,直播前瀏覽人次均值維持在15萬左右,遠高於行業1000左右的均值,這其中同樣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賦能。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並分析哪些能夠為業務帶來有效增長,以此來實現品牌全渠道的數據體系布局。 而阿里雲數據中臺則是卡西歐實施數智化轉型的強有力抓手。
  • 50歲的哆啦A夢「撞」上74歲的卡西歐,阿里雲數據中臺告訴你火花能...
    今年雙11期間,卡西歐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充分洞察市場偏好,並前置規劃系列營銷活動,從產品到內容再到營銷玩法,將數據洞察貫穿在「商品-營銷-成交」全鏈路。  此外,在整個雙11期間,卡西歐還開展多場品牌自播,直播前瀏覽人次均值維持在15萬左右,遠高於行業1000左右的均值,這其中同樣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賦能。
  • 阿里雲交通數據中臺解決方案 打造「數位化生產力」
    歷經內部複雜場景的實踐後,在2018年正式通過阿里雲全面對外輸出數據中臺能力,幫助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在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 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阿里雲將會做深基礎,做厚中臺,做強生態,有信心真正做好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這標誌著阿里雲進一步把數據中臺引入全速重構業務數智化的深地。從「首次提出」到「全速重構」,阿里雲數據中臺累積了豐富的經驗。
  • 阿里雲數據中臺助力零售耐消品新客獲取與轉化
    將潛客使其轉化為新客由於耐用品客單價相對較高,而且具有排他性(通常只買一件),消費者決策時間更長,鏈路更複雜,因此就非常考驗品牌商對潛客池子中的人群(即A人群與I人群)進行轉化運營的能力。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產品和零售行業解決方案可以非常高效地進行新客獲取與持續運營,這裡的「效」即包括效率,也包括效果。
  • 阿里雲數據中臺重磅發布全新產品Quick Audience
    在剛剛過去的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技術及產品部負責人朋新宇重磅發布了阿里雲數據中臺「2+2」核心產品矩陣,其中全新亮相的企業智能用戶增長平臺Quick Audience受到廣泛關注。
  • 良品鋪子:阿里雲數據中臺核心產品Quick Audience和Quick BI讓商業...
    良品鋪子很早就意識到數據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於2015年就開始發力大數據,此後持續加大在信息化建設上的投入;2017年,良品鋪子著手從傳統信息化建設到數智化建設的轉型。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目前良品鋪子已經基本實現前臺系統靈活覆蓋、中臺系統高效集成、後臺系統穩健支撐的「前中後臺信息化系統」搭建。
  • 企業數據中臺建設和發展的思考
    數據中臺是企業數據服務的工廠,為企業提供可復用的數據智能服務。論述了數據中臺的產生背景、主要價值,指明了數據中臺的建設基礎和思路、整體架構以及數據中臺建設的挑戰與應對方法,提出了數據中臺在企業落地的六步法建議。
  • 良渚古城遺址與阿里雲數據中臺實踐
    -更多關於數智化轉型、數據中臺內容請加入阿里雲數據中臺交流群—數智俱樂部 和關注官方微信公總號(文末掃描二維碼或點此加入)-阿里雲數據中臺官網 https://dp.alibaba.com/index目前,依託阿里雲數據中臺,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智慧景區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在數據全面上雲的基礎上,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核心產品之一的Dataphin實現景區的管理體系、遊客服務體系、營銷決策體系等多業務數位化體系搭建,並在過程中試行數據體系打通和治理,統一數據口徑及標準。
  • 阿里雲數據中臺告訴你:當消費者在諮詢安全套的時候其實是在問什麼
    而這些數字成就的背後,除了有利潔時曼倫總經理呂有名獨創的「6W4M」方法論體系指導之外,亦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加持。牽手阿里雲數據中臺 讓營銷理論體系成為「有血有肉」的實踐利潔時曼倫IS部門經理杜斌坦言,利潔時曼倫是一家格外注重自身知識體系構建的公司,但同時,「我們也對能夠不斷補充我們現有知識體系的新內容,抱有極大的開放態度。」這一點,在利潔時曼倫和阿里雲數據中臺合作共創的曼倫數據營銷中心(MDMC)上得到了驗證。
  • 智慧企業的基礎——知識中臺
    而智慧企業下的員工是知識型員工,組織是自適應的組織,企業是自生長的企業,而這一切都是知識在支撐,是知識智慧化運用的效用體現,是知識中臺的效用體現。知識中臺是全周期、智能化的企業知識賦能平臺。知識中臺可以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識生產、組織和應用能力,滿足業務場景智能化的需求,解決大多數企業缺乏構建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痛點。
  • 從幕後到前臺,網紅數據中臺往哪兒走?
    中臺發展理念首先是由阿里巴巴提出來的。過去,阿里雲一直向各行各業提供通用性數據中臺,並有了越來越多的成功應用案例。 據中國軟體網觀察,阿里巴巴和阿里雲在中臺發展方面的幾個特點: 第一,基於阿里在電商領域多年的中臺能力和運營經驗,不同行業的數據中臺支持行業用戶業務快速發展。
  • 保險公司為什麼要標配數據中臺?
    過去幾百年間,雖然保險行業的發展嚴重依賴數據,但是數據收集和高效使用的能力始終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今天保險行業很多關於關於客戶體驗的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此。不過,這一切很有可能被移動網際網路和數據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所深刻改變。在數位化潮流的帶動下,僅過去兩年間產生的數據就佔到了世界上既有數據90%。
  • 業內首次融合數據倉庫與數據湖 阿里雲推出下一代大數據平臺「湖倉...
    9月18日,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正式推出大數據平臺的下一代架構——「湖倉一體」,打通數據倉庫和數據湖兩套體系,讓數據和計算在湖與倉之間自由流動,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有機的大數據技術生態體系。為企業提供兼具數據湖的靈活性和數據倉庫的成長性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降低企業構建大數據平臺的整體成本。
  • 阿里雲全面布局雲原生資料庫產品體系,點亮企業數據上雲之路
    自此,阿里雲資料庫正式全面升級到雲原生資料庫時代。   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讓開發人員「會資料庫就會大數據」   在數據分析領域,傳統自建分析系統面臨擴展性差、建設成本高昂、系統複雜等一系列挑戰,用戶無法充分發揮數據價值。   阿里雲持續探索並重磅升級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
  • 阿里雲發布飛天大數據平臺,雲計算打響「DT戰爭」?
    從2009年阿里雲成立時,「飛天」就已經事實上開始起步。從其發展軌跡來看,2013年8月突破同一個集群內5000臺伺服器同時計算,2016年2月單集群突破10000臺,2019年多集群突破10萬臺,這樣的技術成長,從時間線來看與阿里的商業成長几乎同頻。
  • 企業級數據湖來了 阿里雲陳起鯤:數據湖將成為企業應用創新標配
    10月23日,數據湖高峰論壇在京召開,阿里雲宣布推出業內首個雲原生企業級數據湖解決方案,提供EB級數據存儲、分析能力,可一站式實現湖存儲、湖加速、湖管理、湖計算,幫助企業對數據深入挖掘與分析,洞察其中蘊含價值,更適合於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擁有海量數據場景的新興行業。
  • 阿里雲賈揚清:人工智慧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終極出口
    12月13日,阿里雲計算平臺負責人賈揚清在Flink Forward Asia 2020峰會上指出,擁抱「融合」是大數據演進的新方向,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一體化是必然趨勢,而人工智慧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終極出口。同時,他從不同角度討論了Flink的開源技術,以及雲時代下開源技術的發展和未來思考。
  • 一場曼倫營銷理論體系與阿里雲數據中臺相結合的實踐
    而這些數字成就的背後,除了有利潔時曼倫總經理呂有名獨創的「6W4M」方法論體系指導之外,亦離不開阿里雲數據中臺的加持。這一點,在利潔時曼倫和阿里雲數據中臺合作共創的曼倫數據營銷中心(MDMC)上得到了驗證。2020年,利潔時曼倫正式牽手阿里雲數據中臺,以Dataphin為核心,制定包括全域營銷、私域運營、精準媒體投放、智能客服分析在內的四大應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