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三文魚烙上中國印!中集來福士向挪威交付世界最大養殖工船

2020-12-12 齊魯壹點

三文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厚切三文魚刺身」在吃貨中擁有超高人氣。據了解,三文魚中以原產地為挪威的「大西洋鮭」知名度最高,因為挪威位於高緯度的寒冷地帶,海水冰冷而純淨,擁有養殖三文魚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挪威有著數量龐大的「海上農場」,隨著科技進步,挪威養殖業正採用更先進的餵養方式、科學的加工方法,為全世界奉上優質三文魚。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來福士」)為挪威一家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JOSTEIN ALBERT」舉行了命名暨離港儀式,之後將運輸至挪威哈德瑟爾區域,進行深遠海三文魚養殖作業。裝備全球最先進的三文魚自動化養殖系統,能夠實現魚苗自動輸送、飼料自動投餵、水下燈監測、水下增氧、死魚回收、成魚自動搜捕等功能。

三文魚住豪華別墅,足足有四個足球場大

記者從中集來福士了解到,2020年3月31日,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該公司為挪威Nordlaks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命名為JOSTEIN ALBERT,並於4月5日通過全球最大的半潛式重型運輸船開往挪威哈德瑟爾區域,將進行深遠海三文魚養殖作業。

據介紹,工船全長385米,型寬59.5米,總面積約等於4個足球場首尾相接,由6座深水智能網箱組成,養殖規模可達1萬噸,約合200多萬尾三文魚。她是全球首條通過單點系泊系統進行固定的養殖裝備,日常運營中,工船隨著海水流向圍繞系泊系統可360度的旋轉,加快海水交換,改善養殖環境;惡劣氣候下,正是因為此特殊的系泊系統,大大減少海浪等因素對船體的衝擊,確保養殖安全。同時,為滿足現代化養殖需求,裝備全球最先進的三文魚自動化養殖系統,能夠實現魚苗自動輸送、飼料自動投餵、水下燈監測、水下增氧、死魚回收、成魚自動搜捕等功能。

Nordlaks是挪威知名的三文魚養殖企業,積極響應挪威政府綠色環保的漁業養殖政策,將三文魚養殖從近海轉向深遠海。JOSTEIN ALBERT投入運營後,將能夠解決挪威三文魚養殖密度過高、養殖水面不足和三文魚魚病等問題,改變三文魚水產養殖業方向,提高三文魚養殖的環保效益,同時為該類型養殖裝備在挪威廣泛應用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應。

疫情期間不降標,再造海工「巨無霸」

據中集來福士負責人介紹,JOSTEIN ALBERT由 Nordlaks、NSK Ship Design共同開發設計,中集來福士進行基礎設計、詳細設計和總裝建造,符合全球最嚴苛的NORSOK標準,適應挪威峽灣外的極寒氣候和惡劣海況。由於其體積大、配置高、標準嚴,堪稱漁業裝備中的「巨無霸」。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船,新穎的船型對船東、船檢、設計、採購、建造各方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戰。在建造過程中,工船首次採用巨型桁架式結構合攏,需要一次性完成6個合攏口的對接,與常規單口對接相比較,難度係數大幅增加;鋼結構施工標準高、異形結構焊接量大,僅無損探傷檢測(NDT)量就是普通半潛平臺的2倍;全船油漆符合當前塗裝最高標準「NORSOK M501」,「完美、嚴苛」的塗裝工藝設計壽命為25年。

「JOSTEIN ALBERT的誕生,融合了挪威的先進海工設計能力和中國的高端裝備建造能力,在船東、設計公司、船級社、供應商等各方充分協同下,我們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和工藝改善,豐富了在深遠海養殖網箱領域的經驗和能力。」中集來福士常務副總裁倪濤說。

2月10日就已復工,三千名員工抗疫情、保生產

據了解,早在2018年2月13日,中集來福士與挪威Nordlaks籤署了《挪威Nordlaks Havfarm1#深水養殖工船建造合同》, 2020年3月31日命名離港,疫情基本沒有影響建造進度。

3月17日,記者就曾來到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探訪,該基地約三千名員工基本已於2月10日全面復工,均在各自崗位上開展作業。當天,養殖工船正在進行移船,該項目一千餘人全部在崗緊張施工。據該項目經理王鵬介紹,深海養殖工船是一個全新概念的開放式漁場項目,「自動化」「智能化」無處不在。王經理告訴記者:「春節期間疫情爆發,好在春節前我們就對項目的生產計劃進行了全面部署,疫情期間完成了該所工船的一個很重要的建造節點,所以對項目工期有影響但不是太大。但因疫情交通封閉,我們想要的很多材料和設備運輸的周期變長,還有我們現在正處於調試階段,但國外的服務商都無法及時來到項目現場,全靠我們自己調試。」

據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負責人介紹,養殖工船在最後的收官階段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面對項目建造急需的物資無法運輸到廠的情況,一度非常擔憂項目的進度。煙臺市工信局駐廠領導在了解公司面對的運輸困難後,立即幫忙協調交通局、市交警支隊等,幫助辦理相關通行證,搶運緊急物資約731車次,總重約8051噸,保證了項目進度。

瞄準漁業新動能,打造海洋經濟新引擎

東營、濰坊、煙臺、威海、日照……沿著山東省的海岸線,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20餘座海洋牧場平臺和深水網箱矗立在全省海岸,覆蓋並滿足山東黃海、渤海、黃河口等各類沿岸海域使用要求,這對現代漁業裝備轉型升級具有裡程碑意義。

中集來福士孵化的海洋科技公司中集藍研發的網箱產品覆蓋了內灣、近海和深遠海域。在渤海灣內交付了全國首座坐底式智能化養殖網箱,為解決內灣養殖帶來的環境問題設計建造了內灣生態環保網箱。除此之外還有極具性價比的養殖網箱,養殖工船等產品。

在由油氣裝備向漁業裝備的「跨界」中,中集來福士不僅自己在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同時,也幫助客戶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未來中集來福士將聯合歐洲力量共同研發製造適合中國海域的深海平臺、智能大型網箱和養殖工船等海洋漁業裝備,打造海上牧場示範區,並將其打造成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點項目。

中集來福士總裁王建中說:「我們不僅要保持在傳統海工領域的優勢,更要利用這些技術和經驗積累,向大海洋產業延展,創新設計並建造能夠搭載海洋新技術的國之重器和民之利器。我們也將繼續探索更多的海洋經濟產品,如海上清潔能源、海上旅遊、海上城市等,依靠自身平臺承載更多海洋經濟發展使命,拉動海洋經濟新引擎。」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範華棟 通訊員 房欣第 )

相關焦點

  • 一艘船養一萬噸三文魚!中集來福士將建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
    中集來福士將建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2018-02-27 10: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船舶報        瀏覽量: 11648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劉志良憑藉豐富、專業的海洋裝備工程總承包(EPC)經驗,2月13日,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挪威Nordlask籤署了《挪威Nordlaks&nbspHavfarm1號深水養殖工船建造合同》。
  • 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三文魚養殖工船完工命名,即將奔赴挪威
    3月31日,中集來福士為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HAVFARM 1」舉行命名暨離港儀式,她被命名為JOSTEIN ALBERT,並將在中集物流的協同下,通過全球最大運輸船BOKA VANGUARD以「幹拖」形式運輸至挪威哈德瑟爾區域
  • 中國造世界最大深海智能漁場交付挪威 未來三文魚管夠?
    央視新聞6月3日消息,世界首座全自動深海半潛式「智能漁場」已完成製造,即將交付挪威用戶。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養殖設備,150萬尾挪威三文魚即將在這個「農場」進行養殖,然後出口到中國市場。 對於吃貨們來說,更好的消息可能是,這樣的「智能漁場」正在批量製造,今後,挪威三文魚可能在中國市場「管夠」。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描繪「海工+牧場」大海洋藍圖
    作為全球知名的海洋工程EPC總包商,近年來,中集來福士不僅保持了在海工裝備領域的優勢,更不斷突破核心技術,向大海洋領域延伸產業鏈條,開啟了一場「油轉漁」「油轉遊」的發掘新動能之旅。「煙臺造」閃耀世界12級颱風中牢牢釘在作業海域進行鑽採可燃冰的「藍鯨1號」、助力我國成功試採可燃冰二期的超深水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極地惡劣海域半潛式鑽井平臺「仙境煙臺」號……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展示大廳,中集來福士研發中心總監傅強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了這些蜚聲全球的「明星」。
  • 中國造「超級漁場」啟運交付挪威 可年養三文魚150萬條
    2017年6月14日,山東青島,大型半潛式、智能化深海「漁場」養魚裝備在青島武船重工啟運前往挪威。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總承包的挪威海上漁場項目——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臺,6月3日在位於青島黃島區的武船集團北船海工公司順利交付。
  • 第二艘全球最大雙燃料滾裝船在中集來福士開工
    6月8日,由中集來福士為瑞典航運巨頭WALLENIUS SOL AB建造的雙燃料滾裝船二號船,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按期開工。雙燃料滾裝船效果圖據悉,該船是雙燃料滾裝船2+2系列項目的第二艘雙燃料滾裝船,第一艘雙燃料滾裝船已於2020年3月30日在中集來福士開工。該系列項目於2019年4月18日正式啟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和冰級滾裝船,項目入級勞氏船級社,懸掛瑞典國旗。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向海洋經濟大市強力邁進
    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全國五大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基地之一,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80%在煙臺製造。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巨濤重工、中柏京魯船業等骨幹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佔據領先地位。
  • 中集來福士造世界提升力最大起重機「泰山吊」
    記者了解到,在中集來福士,有世界提升力最大起重機「泰山吊」,助力半潛平臺批量化生產。目前,在中國已經交付的8座半潛式鑽井平臺中,有6座來自中集來福士。  中集來福士:國內最大半潛平臺製造基地  據業內人士分析,自升式鑽井平臺因其作業靈活、可移動性能好、價格低廉等特點,訂單頗豐,吸引了不少國內有實力的船廠。
  • 中集來福士打造第二艘全球最大雙燃料滾裝船,是這樣……
    2020年6月8日,由中集來福士為瑞典航運巨頭WALLENIUS SOL AB建造的雙燃料滾裝船二號船,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按期開工。該船是雙燃料滾裝船2+2系列項目的第二艘雙燃料滾裝船,第一艘雙燃料滾裝船已於2020年3月30日在中集來福士開工。據悉,該系列項目於2019年4月18日正式啟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和冰級滾裝船,項目入級勞氏船級社,懸掛瑞典國旗。
  • 又一世界之最,中國造世界超級智能漁場,7人養150萬條魚,抗12級颱風!
    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養殖設備,150萬尾挪威三文魚即將在這個「農場」進行養殖。  一說到海洋漁場,大家印象中一定是大規模簡易的網箱,漁民要經常出海進行維護和保養,當遇到海洋災害的時候也很難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現在一型新裝備的誕生將改變這一現狀。
  • 中集來福士兩大項目同日開工
    水母網4月10日訊 3月30日,由中集來福士為瑞典航運巨頭Wallenius SOL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的5800米車道雙燃料滾裝船2+2項目的第一艘,以及為SPLIETHOFF GROUP船運公司下屬 SEVENSTAR建造的Y-Type半潛式運輸船正式開工。
  • 中集來福士兩大項目開工 其中一項為全球最大雙燃料系列滾裝船
    原標題:中集來福士兩大項目開工 其中一項為全球最大雙燃料系列滾裝船3月30日,由中集來福士為瑞典航運巨頭Wallenius SOL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的5800米車道雙燃料滾裝船2+2項目的第一艘,以及為SPLIETHOFF GROUP船運公司下屬SEVENSTAR建造的Y-Type半潛式運輸船,正式開工。
  • 挪威三文魚又殺回來了
    到2014年,三文魚已經以40%的份額碾壓金槍魚(23%),躍升至「迴轉壽司平時經常食用的品種」榜首(日本水產公司瑪魯哈日魯在2014年的調查)。在三文魚佔領日料店的同時,日料文化也在快速向世界各地滲透。日本政府農林水產省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7月,世界各地的日本料理店數量約為8.9萬家,2013年這個數據僅為5.5萬家,在兩年時間增加了約1.6倍。
  • 挪威三文魚 挪威人的美食驕傲
    挪威給人的印象註定要與其豐富的海產品糾纏不清。這個擁有超過2萬裏海岸線,三分之一國土在北極圈之內的國家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告著:最好的海產品來自挪威。在寒冷徹骨的挪威深海生長的三文魚肉質鮮嫩緊實,肉色呈現鮮豔的橙紅色,具有嫩滑的活力彈性。而它的營養價值同樣非同小可,omega-3的高含量使得它成為世界最健康的魚類。
  • 挪威三文魚made in China?這也許是個有趣的邏輯
    挪威三文魚?中國製造?這可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商業欺詐,而是因為——也許你買到的挪威三文魚,就是在中國製造的海上漁場長大的!
  • 挪威三文魚受關注!
    8月26日,「2020中國·第三屆三文魚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行。該論壇由海鮮指南、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主辦,挪威海產局、全球水產養殖聯盟協辦,來自全球各地近500名三文魚產業從業者共聚一堂,圍繞後疫情時代三文魚產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 你愛吃的三文魚真的來自挪威嗎?市場上的挪威三文魚如何辨別
    三文魚是自助餐的常客,由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口感細膩,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市面上的三文魚名目繁多,價格差異很大,甚至有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比如你吃的「挪威三文魚」,很多都不是挪威來的!
  • 這家中國船廠敲定首艘新一代風電安裝船訂單
    2018年,OHT在招商局重工訂造了48000噸半潛式重吊船「Alfa Lift」號,這是為海上風電領域特別設計和建造的世界上最大、最具創新性的海上風電施工船,預計於2021年年初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