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豬,你的印象是什麼?笨、懶、髒、貪婪……還有為我們的一日三餐提供最主要的肉類來源。可實際上,豬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外國人拍了個關於豬的紀錄片——《神奇的豬》,在這個影片中,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和實驗驗證,才發現,對於豬,人類一直誤會太深。
作為從荒島到城市中心都能看到它蹤影的動物之一,作為極少數的被家養後又能回歸野外獨活的動物之一,豬的本事,高得可怕!
肉都是長著玩的,彪悍「豬」生,一個鼻子就夠了
猿能進化成人類,是因為實現了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將我們的生活範圍拓展,生活技能提高。
但是,沒有成功進化的動物,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也要有自己獨特的本事,才能生存下去。
看起來又懶又笨的豬,沒想到,這項特殊生存技能,靠的是「拱白菜」的豬鼻子。
首先,豬鼻子相當於豬的「隱形的手」,可以幫助他們去推動東西,幫助打開地毯,或者閒來無事,玩一下足球射門。
其次,最重要的是,極其出色的嗅覺。豬的7%大腦,是用來處理氣味,是人類腦的700倍。從生理上來說,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人不如豬。
它們能通過嗅覺,嗅出季節性菜單的變化。當說時令菜最好,但怎麼分辨,卻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技能。但每隻豬,卻都能做到。
德國的秋天,橡子果熟透,掉落地上。野豬靠著氣味,找到它們。
野公豬口水的氣味,和松露差不多。
所以,人們挖松露,靠的是母豬的幫忙。放任他們在林子裡四處走,這裡聞聞,那裡聞聞,當它們在一個地方停下裡不走了,基本上把泥土挖開,裡邊就是松露了。
公孔雀為了求偶,會打開漂亮的羽毛;豬們求偶,靠的是鼻子和嘴巴。
公豬在發情期,聞到了周圍母豬的氣味,就會瘋狂地分泌口水,口水的氣味很快也會被嗅覺靈敏的母豬聞到,逐漸的靠近。
而此時的公豬,憑著氣味,不斷向母豬靠近的同時,還要打敗周邊的公豬。這點,和其它動物沒有什麼區別。最強壯最勇猛的豬,才擁有優先交配權。
西伯利亞的冬天,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90℃。那裡有一種豬,自來卷、大波浪,堪稱「貴婦」的綿羊豬——曼格裡察豬。
怎樣抵抗如此低的氣溫?2000萬年前的野豬,身上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能將脂肪有效轉為熱量。原本這種特殊蛋白質,隨著進化,已經消失。曼格裡察豬體內,卻又重新出現了。
但實際上,它們隨身攜帶更有效的升溫系統,那便是它們的鼻子。
僅僅一個豬鼻子,就幫它們解決了沒有手的問題、覓食、求偶、保溫的問題。生理條件上,決定了它們可以遍布全球。
會尾隨、會聲東擊西,懷疑它們學過「36計」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豬,很多時候就是躺在那裡睡覺,有吃的才會過來,想讓它們挪下窩,還要趕著。
影視劇中的「豬八戒」形象,好吃懶做又愚蠢。
然而,現實的豬,卻聰明得很。而這種聰明,表現在,它們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學習能力、謀劃能力。
科學家做的第一個實驗,是把豬和一筐食物隔開,再把一面鏡子放到兩者前面,這樣,豬照鏡子,就可以看到隔壁的蘿蔔。
那麼,這時候,豬到底是往前面鏡子的方向走,還是能找到食物真正存在的地方?
結果發現,豬並沒有幹那種往鏡子裡衝的蠢事,而是掉頭走了,繞過那個隔在中間的屏障,找到了隔壁。
人在鏡子面前,有時還會產生錯覺。但是,豬連犯錯都沒有,而是在鏡子前徘徊一會,便找到了正確的地方。說明,豬本身是有很強的思考、分析能力的。
另一個實驗,在幾個草垛旁,放了幾個同樣顏色大小的籃子,有的裡邊有食物,有的沒有。
同時放兩隻豬進去,其中,A豬知道有食物的籃子放在哪裡,B豬不知道。結果發現,不知道的豬,竟然跟著知道的豬跑,很快就找到了食物。
把兩隻豬再做一個實驗,調換有食物的籃子的位置。兩隻豬同時進去,A豬到處跑,這裡聞聞,那裡聞聞,B豬依然跟著A豬到處跑。
當A豬看到B豬已經被它帶到沒有食物的籃子邊時,它馬上掉頭,迅速找到那個有食物的地方,自己開吃了。
活脫脫一個聲東擊西的策略啊!這豬是成精了嗎!
實際上,也正是憑著這樣的本事,在任何地方都不至於餓死。沒本事沒關係,跟著有本事的豬,也有肉吃啊!
豬群體分工合作,將效益最大化
不管是在野外生存的豬,還是飼養的家豬,它們所處的社群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
巴哈馬群島上的野豬群,幾隻年齡大小不一的小野豬,竟然可以共處一窩。
這就是結盟與分工的需要。
這個野豬群,是以三頭母豬為首的聯盟。每到餵食的時間,一頭母豬會餵養並照顧所有小豬,不管是不是親生的。這樣,其它的野豬就有時間出去覓食了。
看看,這是不是和我們人類通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一樣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個小區的媽媽,每天接受小孩上學。很多時候也是這樣的,可能今天早上媽媽甲,送幾家的小孩去上學,下課的時候,則由媽媽乙去全部接回來。
當然,這種是很明顯就能看出來的。還有一種將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則需要通過標記觀察才能看出。
一頭母豬,生了6個豬崽。每一次餵奶的時候,它們的位置,竟然是固定的!
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是,越靠前,乳汁越多,而在前排吃的豬崽,往往也是最強壯的。一方面,能滿足它的食量;另一方面,也因為它又更強的吸吮力,能刺激分泌更多乳汁,滿足後面的豬崽食量。
這個發現,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此外,蘇拉威西島的獠牙豬,沒有毛,長得很驚悚,打架起來卻相當優雅,像跳舞;烏幹達的疣豬,通過滾泥,來預防寄生蟲;隱藏在北印度的神秘倭豬……
10億多的豬遍布全球各個角落,用各種方式,適應所處的環境,繁衍生息。
豬也是迄今為止,極少的被家養後放回野外,仍能夠生存的動物。
巴哈馬群島的豬,被當地人特意放生到野外的島上自生自滅。然而,它們卻活出了一種更高級的方式。
它們優雅的在海裡遊泳,和來玩的遊客熱情的互動,得到了他們投喂,不僅不用自己去覓食,還坐享其成!
難怪,它們會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
這部叫《神奇的豬》的紀錄片,通過介紹各種豬的生存狀態,讓我們看到了,豬不僅本身聰明,更像人類社會一樣生存著。
動物界如此神奇,更比我們想像中充滿智慧。忘掉五花肉、裡脊肉、豬瘦肉、豬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