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很多人都在準備年貨。豬肉是眾多年貨裡最常見的一種,豬肉根據不同的部分,又可以細分很多名稱,不同位置的肉,口感差別很大。有的很軟嫩,比如說裡脊肉、梅花肉之類的。也有的嚼勁很大,比如說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塊肉,每頭豬身上只有一斤左右,很多人沒吃過。
這塊肉就叫護心肉,有的地方也叫梅柳肉、隔山肉等等。它是一塊扁平的肌肉,長在豬的胸腔和腹腔之間。主要作用有2個,一個是增強心臟的穩定性,讓心臟在劇烈的運動中起到保護作用,不至於來回移動。第二個,就是輔助呼吸,這塊肉在伸縮的時候,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
因為這塊肉從豬一出生,就開始處於不停的收縮運動之中,因此肌肉組織非常發達,肌肉纖維很明顯,煮熟以後口感和外觀都和牛肉很相似,所以說它是豬身上「嚼勁」最大的一塊肉。加上它的上下兩面各有一層白色的筋膜,猛一看和牛腩肉很像,於是也有人用它去「冒充」牛腩,廚藝高超的話,一般人很難吃出來其中的區別。
護心肉比較少,一頭豬身上大概只有一斤左右。因為口感好吃,很多肉攤老闆自己就留下吃了,所以市場上比較少見,很多人都沒見過,甚至都沒聽說過。有時候能買得到全靠運氣,或者和攤販老闆比較熟,讓他給提前留一塊才行。
護心肉的吃法有很多,最常見的有3種。第一種是做滷肉,焯水後下鍋滷製,入味以後切成小塊,當作下酒菜,口感嚼勁大,味道好吃,堪稱一絕。尤其是過年喝白酒的時候,切上一盤滷護心肉,配點醬汁,邊吃邊喝邊聊天,入口彈性十足,味道也很香,配上小酒美滋滋。
第二種是煮湯,比如說護心肉煮山藥,大火煮開後,小火慢燉一個多小時,味道就出來的,湯鮮味美,肉也好吃,營養又滋補。第三種吃法就是炒菜,護心肉切成薄片後焯水,再配上鮮辣椒,下鍋大火爆炒入味,吃起來香辣爽口,開胃下飯,還很有嚼勁,味道非常好吃!
不過護心肉也有缺點,其一,它的量太少了,想吃不一定隨時能買到,基本是都是靠運氣。其二,護心肉的腥味很重,在焯水時要多倒掉一些料酒,或者多放幾片生薑,然後多煮一會才行。也正是因為腥味大,所以外面賣的護心肉,多用於做滷肉或者香辣味的菜品,目的是用重調料味來遮蓋它的腥味。
護心肉又被稱為是豬身上「嚼勁」最大的一塊肉,一頭豬身上大概只有一斤左右,能買到全靠運氣。現在快過年了,如果你在備年貨的時候,恰好遇到了護心肉,建議你可以買一塊回去嘗嘗。當作下酒菜,味道超好吃,愛喝酒的人都喜歡吃它。好了,關於護心肉就介紹完了。你喜歡吃護心肉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