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80年前,在英國乘火車旅行什麼樣?不愧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2020-12-10 騰訊網

編者按:

在前幾天,小編曾經撰寫了一篇文章《

80年代,綠皮車裡的人生百態:坐過這種火車的中國人,他們都老了

》,引發了許多網友對於在80年代乘坐綠皮車的美好回憶。那麼,在20世紀三五十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旅客乘火車出行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下面這組照片,就拍攝於20世紀不同年代的英國。讓我們來看一下英國人那時的火車旅行發展到了何種程度。

【圖1】1913年,在英國倫敦的滑鐵盧火車站,等待乘車的人們圍在進站口,將大門擠得水瀉不通。

【圖2】1929年,在英國倫敦帕丁頓火車站,兩個打扮時髦的婦女正用一輛兩輪車推著她們的行李箱。

【圖3】1935年,在英國倫敦的尤斯頓火車站,兩個小女孩兒正坐在她們高高的行李箱上讀報紙。行李箱上貼滿了標籤。一隻黑色寵物狗正趴在行李箱上望著遠方出神。

【圖4】1935年,在法國加萊火車站,站內的鐵路搬運工正在用兩輪手推車為乘客搬運行李。

【圖5】1939年,在英國倫敦的滑鐵盧火車站,旅客要託運的行李堆積如山,車站的工作人員正在處理。

【圖6】1958年,在英國倫敦查林十字火車站,一位女士正站在一面牆面前駐足觀看,上面貼滿了密密麻麻的火車時刻表。

【圖7】1935年,在「飛翔的蘇格蘭人」號列車上,四名旅客正在豪華餐車裡享用美味的晚餐。這列火車運行在英國倫敦和蘇格蘭愛丁堡之間,因其豪華的全電動餐車而聞名。

【圖8】1945年,在倫敦-米德蘭-蘇格蘭鐵路公司經營的一列火車上,一名列車服務員前往一個臥鋪車廂,彬彬有禮地叫醒了一位正在休息的女乘客,給她送上了一份免費的茶。那時的臥鋪車廂,就像是一個旅館房間。

【圖9】1930年,在倫敦和東北鐵路列車上的頭等艙裡,幾名穿著毛皮大衣的英國婦女或在看報,或在休息。車廂內還有一臺留聲機,貌似正在播放著動人的音樂,她們也仿佛正在凝神聆聽。這些人應該是非富即貴的一群人。

【圖10】1935年,在英國布萊頓電氣化鐵路列車上,兩名乘客正在用讀書來消磨時光。(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小編推薦】

腦洞大開:英國人為何要把牆建成「波浪形」?原因你可能猜不到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背後的故事:美國抵制,四年後蘇聯還以顏色

相關焦點

  •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旅遊勝地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旅遊勝地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其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英國交通便利,尤其是希思羅機場作為歐洲航運的中心樞紐,吸引了大批前來歐洲旅遊的人第一站落腳倫敦。大本鐘,塔橋都是我們電影中熟悉的知名景點,也是眾多遊客的打卡勝地。經歷幾百年的發展,英國孕育了濃厚的歷史文化,例如古典莊園,現在足球和民族舞蹈,這些都構築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世界歷史上的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不是英國,而是尼德蘭共和國
    關於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一定是那個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英國),還有法蘭西共和國(法國),這個中世紀末期後的「歐洲第一大國」。但,鮮有人知無論是大不列顛還是法蘭西這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不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世界歷史上第一資本主義國家是是一個成立於1581年的叫尼德蘭共和國的「小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荷蘭。17世紀時,是其國力巔峰時期,在當時的海上是絕對的霸主,被譽為海上馬車夫。
  • 80年代老照片:圖1臺灣省省會臺北,圖3新疆首府烏魯木齊
    臺灣省省會臺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臺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100年前的老照片:騎自行車的裹腳太太,坐黃包車的和尚
    這組100年前的老照片,選自法國、日本、清末民初,讓大家可以更直觀的了解下當時的歷史。1914年拍攝的巴黎場景,離現在已經100多年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100年前的巴黎是什麼樣子,法國大革命後工業革命使法國成為資本主義強國。
  • 一組老照片,帶您穿越到80年代的日本,戰敗後經濟恢復如此之快
    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進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圖為80年代的日本街頭景象。日本戰敗後,之所以能這麼快的恢復經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從中國搶過去的金銀珠寶,翡翠玉石,靠這些財富恢復戰爭失利的元氣。
  • 一戰時,英國實力有多強大?看完這組數據,不愧是日不落帝國!
    列寧曾經說過:要檢驗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除了戰爭,再也不可能有其他方法了。誠如斯言,在20世紀的前半頁,發生了兩場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今天這篇文章聊聊老牌資本主義帝國英國,在一戰後期,夥同法、美兩國,一錘定音,擊敗德國。眾所周知,在一戰前夕,德國就是世界第二強國,英國能與德國周旋數年,沒有一定經濟實力做後盾肯定是不行的。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其實力底蘊究竟如何呢?下面這組數據帶你見識一下一個百年帝國的積累與沉澱!
  • 英國紅白玫瑰戰爭:擺脫外族統治的牢籠,催生資本主義的萌芽
    當時歐洲核心強國基本都是仰仗於羅馬帝國時代打下的基礎,而英格蘭缺少天資,自然願意與法國合作,得到一個被歐洲強國認可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在基督教統治下的歐洲如果沒有教會的幫助,似乎就永遠遠離了核心統治區,同時還會被教會排擠從而更加難有生存空間。
  • 歐洲10大強國排名,瑞士、奧地利上榜,第一橫跨兩個大陸
    歐洲作為資本主義的發源地,誕生了眾多的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現根據軍事、經濟、政治等多個因素來排列歐洲十大強國,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國家吧。 歐洲十大強國排名 1、俄羅斯 2、英國 3、法國 4、德國 5、義大利 6、西班牙 7、瑞典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 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 1894年,高雄,英國海關檢察官泰特和李素玲合影。
  • 「老照片」150年前,那時的澳門是什麼樣子?這照片,賊珍貴!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分享1869年澳門的舊照片,讓我們瞥見150年前的澳門市,這可能是澳門最早的真實歷史形象。這張照片是由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拍攝的。英國人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不是第一個來中國攝影的西方人,但他是第一個對中國進行最廣泛攝影和傳播的西方攝影師。 《中國與中國人》一書是他的傑作。
  • 25張老照片,帶你重回40年前的峇里島
    峇里島一直是明星和旅遊博主所鍾愛的旅行地,景美,旅遊業發達,一流的酒店和各種網紅打卡地,使TA被種草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白月光。這樣一個「夢想的旅行地」,很難想像40年前的TA長什麼樣,而澳大利亞攝影師克利福德·懷特恰好為我們記錄了下來。
  • 英國模式、江南道路與資本主義萌芽
    所謂西歐道路其實主要是英國模式,其核心即工業革命體現的經濟變革。但近年歐洲經濟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證明,英國模式有其特殊性,即使在歐洲也不具有普遍意義。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理論是建立在英國模式基礎上的。通過對英國模式和中國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較,可以發現,如果沒有西方的入侵,江南幾乎不可能出現英國式的近代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萌芽理論研究陷入困境,實際上是套用英國模式的結果。
  • 1939年福州老照片 80年前的湧泉寺洪山橋蒼山於山白塔
    本組老照片出自1924年9月至1944年由日本人出版的《亞東印畫輯》。關於這個雜誌的來龍去脈可能涉及敏感,這裡不再贅述,朋友們可以自己查查。 下面這些老照片,是1939出版的雜誌上登載,記錄了當時福州的城市風貌和風景名勝,這些名勝或者建築現在很多已經看到,只有這些老照依然保留了當時的部分影像,讓我們有機會一睹80年前的福州影像,每每看到這些照片,都令人震撼,或許這也是我收集老照片的意義所在。
  • 100年前的中國長什麼樣?這些老照片告訴你答案!
    如果有人問,「100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你會怎麼回答「讓他去歷史課本裡找答案!」「去看電視吧,那裡有你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一切!」一組游離於歷史課本之外的、關於100年前中國的老照片會告訴你,在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1861-1864年,旗人家庭的小女孩。
  • 作為歐洲三大強國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和日本對比哪個更強?
    作為歐洲三大強國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如果和日本對比一下,你更看好哪邊呢?大家好啊,我是球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英法德日之間的那些事!英法德三個國家,作為歐洲僅次於美國的強國,和日本這個僅次於中國的亞洲國家,究竟四個國家哪個更強呢?其實對於做比較這種事,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桿子稱,球哥也只是參考自己的已知資料,根據自己的一些理解,作出了如下評論,如果視頻前的您有什麼不認同的地方,歡迎評論區討論,但是咱們還是和氣生財啊,不拆臺,不吵架。
  • 乘火車旅行
    火車旅行是人生不可少的經驗。它可使我們體味到告別和迎接的過程。
  • 特斯拉進駐德國給老牌汽車強國帶來電動旋風
    新華社柏林11月26日電財經觀察:特斯拉進駐德國給老牌汽車強國帶來電動旋風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近日在德國首都柏林宣布將在德國設廠。新廠選址在柏林-布蘭登堡地區,距離柏林南部城郊待啟用的新機場不遠。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1894年,高雄,英國海關檢察官泰特和李素玲合影。在1860年代,英國駐臺灣領事館(位於臺南)。1861年7月,臺灣第一任英國副領事史文厚在臺南設立了第一家辦事處。 1864年11月,英國人將臺灣的副領事館遷至現在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的打狗。
  • 最新研究顯示:英國火車票價格高於歐洲其他地區
    最新研究顯示,英國火車票價格高於歐洲其他地區。 在英國,花10英鎊(約合20美元)買的火車票只能旅行43.5公裡;而在法國,相同花費可乘火車旅行80公裡;在歐洲火車旅行費用最低的拉脫維亞,相同花費可旅行616公裡。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 ,6年前,花10英鎊買的火車票在英國可以旅行88.5公裡。
  • 英國老牌旅行社倒閉 178年歷史成為歷史
    9月23日,英國知名旅行服務商託馬斯·庫克集團宣布,已向英國高等法院遞交「強制清算」申請。突如其來的消息,導致60萬旅客滯留海外,其中包括15萬英國人。英國政府由此啟動了「自二戰後最大規模撤離行動」。這家老牌旅行社,擁有178年歷史,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6位英國君主更替,最終倒在了老舊的經營模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