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盲盒,市值上千億!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2020-12-20 和訊

小小盲盒王國,市值上千億!

年輕人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成了「潮玩文化第一股」。

難道說現代人不缺物質享受,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載體了嗎?

也是,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仿佛面對精神類的消費,所有人都會變得無比慷慨。潮玩品牌爆火的背後,做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十年磨一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盲盒,讓泡泡瑪特從一個雜貨格子鋪,做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

如今回看泡泡瑪特的崛起歷程,依然充滿驚嘆,沒想到王寧在一個不起眼的市場裡做出了千億市值。

不過,這上千億的市值?泡泡瑪特靠何支撐,業績、概念、盲盒或是IP?下面我們來揭秘一下盲盒背後的暴利生意經。

今日,潮玩文化第一股正式誕生!

12月1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09992.HK)。

上市當天,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38.5港元漲幅超過100%,按此計算泡泡瑪特市值1065.2億港元。

收盤價報69港元,市值953.3億港元(約804億元、123億美元);期間股價最高上漲到81.75港元,市值約1130億港元(約95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其2019年從新三板退市後,再次殺進資本市場。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到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

「玩塑料小人的女人絕不認輸」!這句話,曾流行於泡泡瑪特各二手交易粉絲群,瘋狂的盲盒愛好者,以抽到隱藏為最終目標,59元一個的塑料小人掏空了他們的錢包。

正是這樣的瘋狂,讓泡泡瑪特這家公司在成立5年後扭虧為盈,甚至成為資本的「熱流」,讓盲盒順利出圈,一切皆可「盲盒」。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356倍超額認購、市值近千億元,多數人還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受歡迎程度。

在盲盒愛好者的圈子裡,花錢上萬的人大把存在,有人剛入坑3天,就花了3000塊,有人計算後才發現,砸在盲盒上的錢已足夠買一輛中等價位的汽車。

這麼說吧,Z世代們拆盲盒抽Molly的樣子,像極了當年大家在學校裡開乾脆麵集水滸卡。

如果說幾年前,「盲盒」還是一個小眾詞彙,那麼現在,看看泡泡瑪特線下門店的熱鬧,看看其天貓旗艦店59元一次的抽盒機月銷量超10萬單,就知道盲盒不僅出圈,而且大火。

也正是這一股風潮也把背後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推上了資本市場。

在外界看來,近年來以Molly、Pucky、Dimoo等各類IP受到Z世代消費者歡迎的泡泡瑪特,站上盲盒風口大行其道,實際上這是一家已成立10年的公司,最初的產品形態與盲盒並無關聯,潮玩也不是新事物。

就在不久前的11月17日,泡泡瑪特剛剛度過了它的十周歲生日。這是近年來創投圈一個備受矚目的成長案例。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叫王寧,出生於1987年。2008年5月13日,還在讀書的王寧就和幾個同學一起開了一家雜貨鋪店,做格子鋪。

某種意義上,泡泡瑪特的誕生充滿著偶然性。

2009年,22歲的王寧從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畢業,經過一年的歷練,王寧有了創業開連鎖零售店的想法,可賣些什麼呢?

有一次香港旅遊時,王寧注意到一家名叫LOG-ON的潮流零售連鎖店。

這個連鎖店裡集結了世界各地最新商品及大量潮流特色玩意,豐富有趣的同時也傳遞著潮流先鋒感。受到啟發,王寧和團隊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像超市一樣售賣潮流產品。

2010年11月,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購物中心的一個小角落,泡泡瑪特的第一家店落成。可以說,王寧當時做的是一個讓人直呼「看不懂」的生意,屢屢受挫。

泡泡瑪特最初幾年銷量平平,潮流玩具、文具、創意家居,泡泡瑪特都有賣,但缺乏特色和方向。

2012年後,王寧開始做減法,砍掉不賺錢的品類,門店經營才逐漸步入正軌。直到2014年前後,王寧才開始將產品重心集中到潮玩領域。

其實,潮玩和盲盒都是舶來品。

所謂「潮玩」,是潮流玩具的簡寫,英文名是Art Toy,"Art"要比中文的「潮」更為精確一些。

潮玩也叫設計師玩具。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和中國香港,設計師們將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理念融入產品中,具備較強的藝術品特性,被小眾群體用作展示與收藏。最早的玩家以男性為主,潮玩的屬性更偏「潮」,而不偏「玩」。

而盲盒正是潮玩的一個細分品類。

所謂「盲盒」,消費者在購買之前是「盲」的,並不確定購買的是哪一款商品,隨機抽取,有可能會抽到普通款,有可能抽到隱藏款。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會帶來小確幸式的驚喜感。抽中之後還可以發個朋友圈,主動成為產品的「自來水」。

轉折發生在2015年,泡泡瑪特代理日本超人氣娃娃Sonny Angel的盲盒產品,也是第一次將盲盒的概念正式帶入中國。

這款日本IP玩具產品的銷售額快速增長,單個玩偶可以佔到整個門店三分之一的銷售收入。這讓王寧意識到,IP玩具可能是個引流的爆款。

自此,王寧將業務聚焦於潮玩零售與潮玩IP的孵化。2016年4月,泡泡瑪特與Molly創作者、來自香港的王信明先生籤訂獨家授權協議。

之後,泡泡瑪特推出了首款Molly十二星座盲盒,結果一炮而紅,銷量暴漲。盲盒不僅僅是一種售賣形式。對潮玩來說,盲盒更像是一種槓桿,是一種銷量放大器。

2017年靠Molly成功扭虧為盈拿下1.8億元營收,轉型後的泡泡瑪特駛入了一條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2017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5.14億、16.83億,增速之高令人咋舌;

然而淨利潤方面,更驚為天人。2017至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萬、9952萬、4.51億。兩年時間,淨利潤激增近300倍。

2020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8.1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泡泡瑪特營收利潤暴漲的同時,也迅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青睞。

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至今為止一共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有啟賦資本、華強資本、黑蟻資本、金慧豐投資、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在資本的助力下,歷經十年坎坷,王寧的泡泡瑪特已逐漸成長為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有360萬名註冊會員。公司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

王寧本身,這位只有33歲的創始人不僅實現了彼時立下的目標,同時也收穫了巨額的個人財富。根據泡泡瑪特最新市值,王寧身價近500億港元(約420億元)。

雖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泡泡瑪特爆火的背後,成年人的潮牌玩具到底能走多遠?

作為潮流文化公司,不能保證並保持設計出來的產品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企業創收過度依賴於頭部IP,業務重度依賴品牌形象,業內對其未來能否撐起如此高的市值存疑。

雖然財務數據顯示這是一家極為賺錢的公司,毛利率能到65%,不過潮玩的收集需求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泡泡瑪特會不會跟當年的水滸卡一樣最終成為「泡沫瑪特」?

投資者對泡泡瑪特的看好,也僅僅是因為看到了盲盒及潮流玩具市場逐漸湧現的巨大商機及發展空間。

潮玩大市場的背後,Z世代崛起。隨著90後00後成為社會主流消費群體,他們更願意為自己的興趣買單,潮流文化也通過各種社交渠道突破次元壁,躋身主流文化。

國金證券分析認為,目前潮流玩具市場已達到207億元規模,未來五年預計增速為29.8%,而隨著滲透率的提升,未來三年潮玩行業600億元的規模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的市場表現也令更多人看到盲盒及背後潮流玩具市場的紅利,由此選擇在此布局的資本也越來越多,使得泡泡瑪特也將迎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如何支撐人們對自己產品的持續喜愛,而非一時好奇,相信是泡泡瑪特未來需要更多思考的事情。

盲盒,除了衝動消費外,刺激感、未知感、驚喜感、成就感,同樣也是關鍵所在。

畢竟,上市也代表著新的歷程才剛剛開始而已!

參考資料:

北京商報《總市值達千億港元 泡泡瑪特如何走出下一步資本路》、

投中網《85後創始人身價超500億!泡泡瑪特IPO暴漲100%》、

豹變《靠賣盲盒一年收入16億,泡泡瑪特的潮玩生意到底能火多久?》、

創業邦《泡泡瑪特敲鐘!上市首日高開超100%,這家潮玩公司憑什麼值1000億港元?》

相關焦點

  • 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小小盲盒王國,市值上千億!年輕人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成了「潮玩文化第一股」。難道說現代人不缺物質享受,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載體了嗎?潮玩品牌爆火的背後,做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十年磨一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盲盒,讓泡泡瑪特從一個雜貨格子鋪,做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如今回看泡泡瑪特的崛起歷程,依然充滿驚嘆,沒想到王寧在一個不起眼的市場裡做出了千億市值。
  • 泡泡瑪特登陸港股市值超千億港元 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截至發稿,股價最高上漲到81.75港元,市值超過1100億港元。   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多位投資人表示,其市值突破百億美金只是時間問題。   但上市首日就達到這個水平,多數人還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受歡迎程度。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擔憂。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截至發稿,股價最高上漲到81.75港元,市值超過1100億港元。 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多位投資人表示,其市值突破百億美金只是時間問題。 但上市首日就達到這個水平,多數人還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受歡迎程度。
  • 盲盒生意突破千億港元,看似無用的小玩具到底藏著什麼
    比起孩子,有些時候大人更需要玩具的陪伴。文 | 沈 林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股價飆升,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夫婦的身價也突破500億港元。
  • 盲盒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破千億!看似無用的小玩具到底藏著什麼?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於12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開盤股價即翻倍,市值一度超過1100億港元。至上市首日收盤,泡泡瑪特報69港元,漲79.22%,總市值為953億港元。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成年人的玩具盲盒這個詞是怎麼出現已經無從考證,在日本則被叫做 mini figures,但我們常見的動漫 IP 手辦通常不會被當成盲盒出售,能被盲盒玩家認可的只更加小眾的潮流玩具,簡稱潮玩。▲圖片來自:Zona Toys潮流玩具跟普通玩具有著本質區別,吸引的成年消費者,消費的目的也不是「玩」,滿足的是玩家的收藏需求,因此對設計獨特性和收藏價值也有更高要求,與其說是玩具,不如說是門檻更低的藝術產品。潮玩也就是成年人的玩具,而盲盒則是其中最火爆的一種。
  • 小小盲盒成就千億市值,背後包含哪些產品思維?
    導讀: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達953億港元。小小的盲盒成就了千億港元的市值,作為網際網路人,今天聊聊盲盒火熱背後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產品思維。
  • 20萬人掏錢,千億港元市值,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到現在也有人搞不懂一個小小盲盒究竟有何魔力,讓20萬人心甘情願掏錢,造就出一個市值千億港元,碾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遊戲巨頭的玩具公司。甚至有人斷言,泡泡瑪特就是靠著盲盒這種帶有賭徒成分的營銷手段,讓年輕人上癮,再把他們當韭菜割。但這話不少人聽了覺得委屈,當年大家摔存錢罐,狂吃乾脆麵集水滸卡的時候,也沒見誰說誰韭菜綠油油。
  • 讓年輕人剁手不止的盲盒到底有多暴利?
    原標題:讓年輕人剁手不止的盲盒到底有多暴利?   6月1日兒童節,泡泡瑪特在港上市,一紙招股書引來無數驚呼,原來這個小小的紙盒子這麼暴利!
  • 「85後」玩家揭示魔性 「盲盒第一股」千億市值秘密在這裡
    「85後」玩家揭示魔性,「盲盒第一股」千億市值秘密在這裡原創 高佳晨國內潮流玩具第一股——泡泡瑪特登陸港股創造千億市值這幾日刷屏,也一度衝上熱搜榜。12月11日,成立10年的泡泡瑪特登陸港股,盤中最大漲幅達112.34%,收盤漲79.22%,報69港元,總市值達953.3億港元。
  • 盲盒撐起泡泡瑪特千億市值 潮玩行業「漲潮」
    (0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並一度突破千億港元市值,小小盲盒創造了投資圈的奇蹟。   除了這種未知的刺激,盲盒系列產品還給消費者帶來了一種收集欲。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就是:「收集盲盒和吃乾脆麵收集水滸卡的是一批人。」   盲盒有多賺錢?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上市後,隨即走高,直接突破千億市值。產品策略IP為核當家Mlooy營收下滑在高毛利率的背後,泡泡瑪特最賺錢的是IP,王寧也多次表示,IP才是自己業務的核心。目前,泡泡瑪特已建立了一個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其中IP是泡泡瑪特業務的核心。
  • 10年衝上千億市值,定位專家顧均輝解析泡泡瑪特如何將盲盒玩到極致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不知何時,盲盒開始風靡大街小巷,路邊的店鋪、自動售賣機,都可以看見泡泡瑪特盲盒的身影。這家靠盲盒起家的公司,在2020年12月11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在發行價38.5港元的情況下,開盤即上漲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
  • 盲盒第一股上市,小玩具頂起800億市值
    截至午間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0港元,上漲81.82%,市值為96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16億元)。(圖片說明)來源:Wind據港交所公告,泡泡瑪特此次發行價為每股38.50港元,籌資約50.25億港元。(小標題)「年輕人的狂歡」?
  • 市值破千億,盲盒怎麼成了「印鈔機」?
    十年前一個小小的創業雜貨鋪,已成長為潮玩界的頭部玩家!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開盤股價高漲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破千億,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第一股。在2017年-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分別實現淨利潤156.9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這就意味著兩年時間淨利增長近300倍,賺錢能力堪比「行走的印鈔機」。無論你是否了解盲盒、是否理解這種潮流方式,都已經無法忽視盲盒所代表的流行文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盲盒店裡都擠滿了人,盲盒自動售貨機也出現在了商場的各個角落。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背後,我們為什麼會為盲盒買單?
    文丨腦極體最近,一家名叫「泡泡瑪特」的玩具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就衝到了1100億港幣。後知後覺的我,可能之前有見到過這家店,也有見到過那個瞪著眼、嘟著嘴、板著臉的小玩偶,但我確實沒有留意這家玩具店就是泡泡瑪特。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但這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只是賣些面無表情的搪膠玩具,就能估值翻翻到千億,到底是什麼讓泡泡瑪特這麼值錢呢?
  • 搶泡泡瑪特飯碗,名創優品入局潮玩,盲盒到底有何吸引力?
    作為國內「潮流文化第一股」,泡泡瑪特於12月11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市值曾一度超過1000億港元。按照2019年的零售額計算,泡泡瑪特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但其在中國潮流玩具市場的佔有率僅為8.5%,這意味著國內的潮玩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解密盲盒經濟:年輕人到底能從盲盒中得到什麼?
    菲菲加入的盲盒交流群裡女生居多,年齡大約在十幾到二十多歲,從高中生到職場白領都有,一些女孩有時會在群裡討論。家裡長輩不理解她們為什麼買這麼多「沒用的玩具」擺著看,於是有人把拆出來的潮玩藏在家長看不到的抽屜裡,有人乾脆騙長輩說盲盒9.9元包郵。
  • 玩具反鬥城推出盲盒、STREAM玩具,解鎖暑期親子新玩法
    潮流玩具風頭正勁 趣味盲盒酷炫集結 作為亞洲領先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基於對本土市場的洞察,善於捕捉中國消費者對於高品質、體驗式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並推出了一系列巧妙融合流行文化的潮流玩具,均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歡迎。
  • 泡泡瑪特上市高開超100%,你還在吐槽盲盒是智商稅嗎
    招股書顯示,這個靠著賣盲盒起飛的玩具公司,2019年的營收竟然高達16.83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在疫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衝擊的情況下,泡泡瑪特卻依舊在增長的路上狂奔,營收已經接近去年全年。讓消費者一年心甘情願花16個億買一個充滿未知的商品,聽起來像一個天方夜譚,甚至還有很多人吐槽盲盒是智商稅,稱購買者是有閒錢。但現在看,泡泡瑪特就這樣成功了,盲盒瘋狂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