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最大內陸港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投用,年貨物吞吐量將達800萬噸

2020-12-21 雲南房網

雲南最大內陸港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投用,年貨物吞吐量將達800萬噸

1月19日,在一陣陣熱烈的鼓掌聲和歡呼聲中,雲南最大內陸港口的昭通市水富港擴能改造一期工程竣工並投入試運營,現已建成3個1000噸級併兼顧3000噸級的散貨泊位,每小時可裝運1600噸貨物,年貨物吞吐量達800萬噸。

可期的是,水富港再次揚帆遠航,在當天又啟動了該港口第二期擴能工程建設,在今年內將興建7個1000噸級泊位和水富港鐵路專用線,著力打造金沙江與長江黃金水運通道,真正成為雲南多式聯運、無縫銜接的重要樞紐港,更好地融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圈和滇中城市群。

區位獨特的萬裡長江第一港

水富港,位於有「雲南北大門」之稱的昭通水富市,地處長江上遊、金沙江下遊,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港、雲南最大內陸港口,是目前雲南唯一能夠實現3000噸級以上船舶通江達海的重要樞紐港;是雲南建設南北交通大通道、溝通長江沿江各地與南亞次大陸的重要節點,也是金沙江下遊788公裡水電站庫區兩岸水運物資翻壩轉運的最後一站。

「水富港是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唯一門戶,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通過沿長江而下的重慶港、武漢港直達上海,最後通達太平洋、印度洋!」據昭通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富華介紹,水富港距上遊向家壩水電站3公裡,距溪洛渡水電站160公裡,距昭通220公裡、昆明540公裡,距下遊的四川宜賓市30公裡、重慶400公裡、武漢1700公裡、上海2800公裡。

經過擴能的水富港呼之欲出

2016年底,水富港擴能工程(一期)中嘴作業區開工興建,歷時3年工期後相繼完成了碼頭主體工程、堆場與道路建設、裝船機等主要設備安裝調試,經過第一期擴能改造的水富港呼之欲出。

「經過不斷的擴能升級,水富港已成為連接東南亞、南亞、東北亞和溝通印度洋、太平洋的主樞紐港!」據昭通市長郭大進介紹,在19日當天建成投用的水富港中嘴作業區岸線長度296米,佔地面積7.6萬平方米,已建成3個1000噸級散貨泊位,能滿足3000噸船舶的通行和運力,每小時裝船效率提升8.5倍,每小時裝運貨物1600噸,年貨物吞吐量能力醬油將由原來的63萬噸增至800萬噸。

「水富港經過一期擴能改造後,將改變運輸結構,大大降低我們公司和其他水運貿易企業的物流成本!」雲南物創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餘雲川欣喜地說,跟汽運相比,每噸貨物每公裡的水運成本只有0.2元,而每噸貨物每公裡的汽運成本為0.5元。

水富港再次步入擴能升級路

19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得知,在水富港擴能工程(一期)中嘴作業區建成投用之際,水富港再次在擴能升級路上激流勇進、揚帆遠航,同時啟動了第二期擴能工程——中心作業區的建設:在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4個1000噸級泊位(3個貨櫃、1個多用途),在今年內六線鐵路橋拆除後再興建4個1000噸級泊位,興建的全部泊位均可兼顧3000噸級船舶通行能力,中心作業區岸線全長1600米,預計建設工期為5年;啟動建設一條進水富港鐵路專用線和水麻高速公路進水富港連接線,讓火車和汽車可直接通道水富港,實現鐵路、公路與水運的無縫銜接,全力打造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另據了解,2025至2030年,水富港將啟動第三期擴能工程建設,該港口中心作業區向金沙江上遊延伸,增加用地500畝,再興建11個泊位,並不斷加強航道治理。屆時,水富港將最終形成貨櫃、散貨、多用途等功能齊全的22個泊位,岸線總長度1.9公裡,佔地面積47萬平方米,年貨物吞吐量約4800萬噸的現代化港口集群。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焦點

  • 雲南最大內陸港口水富港擴能工程中嘴作業區開港試運行!
    1月19日,萬裡長江第一港、雲南最大內陸港口——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中嘴作業區正式開港試運行。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中嘴作業區,岸線長度296米、佔地面積7.6萬平方米,後方配套佔地面積8.7萬平方米的物流園區和2.34公裡長的進港專用線(含643米長的專用隧道),已建成的3個1000噸級散貨泊位,兼靠3000噸船舶,通過能力1000萬噸。
  • 省內外媒體聚焦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投運
    省內外媒體聚焦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投運。供圖水富港。供圖  雲南網訊(通訊員 狄廷秀)1月19日,萬裡長江第一港、雲南最大內陸港口——水富港一期擴能工程中嘴作業區正式開港試運行,中心作業區建設啟動,啟動儀式得到了中央、省級、市級和水富各級共有20多家媒體的高度關注,紛紛在廣播電視、網站、報刊、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以不同形式進行宣傳報導。水富港。
  • 雲南水富港擴能改造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
    1月19日,萬裡長江第一港、雲南最大內陸港口——水富港擴能改造一期工程投入試運營,中心作業區建設同時啟動。自此,水富港每小時裝船效率提升8.5倍,達到每小時1600噸;年通過能力提升14倍,達到1000萬噸;3000噸級船舶通江達海,成為連接東南亞、南亞、東北亞和溝通印度洋、太平洋的主樞紐港;將為烏蒙山區特困地區農村扶貧連片開發提供重要支撐,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水富是雲南北大門,水富港是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唯一門戶。
  • 水富港擴能工程45噸貨櫃正面吊運起重機採購ZMD-1中標候選人公示
    水富港擴能工程45噸貨櫃正面吊運起重機採購ZMD-1  發布時間: 2020-08-31  中標候選人公示 招標項目名稱:水富港擴能工程45噸貨櫃正面吊運起重機採購 標段編號: GC530600202000111001001 標段名稱:
  • 三峽物流園開業 年貨物吞吐量720萬噸(圖)
    三峽物流園開業 年貨物吞吐量720萬噸(圖) 未來,該物流園可實現年貨物吞吐量720萬噸,成為鄂西渝東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生活品物流基地。
  • 韶關港一期將建12個1000噸級散貨碼頭泊位
    為此,韶關市政府提出將韶關港烏石港區打造成為集公路、鐵路、水路運輸「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分三期建設。據悉,目前韶關港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設計將建設12個1000噸級散貨碼頭泊位。
  • ...水富調研企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富港擴能...
    郭大進到彝良、水富調研企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富港擴能改造等工作 2020-06-13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韶關港一期工程設計建設12個千噸級散貨碼頭泊位!
    隨著北江航道升級擴能工程推進及完工,韶關地區與珠三角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之間千噸級航道將全線貫通,這對於提升大宗物流出入韶關便捷度,降低我市企業綜合物流成本,促進我市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加快1000噸級泊位碼頭建設迫在眉睫。
  •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本報記者 朱毅 段毅/文 張文峰/圖    清晨,金沙江和長江交接處的萬裡長江第一港——水富港籠罩在冬日薄霧中。這個雲南唯一能夠實現3000噸級以上船舶江海直達運輸的港口,一側是清澈的江水滾滾向東,一側是今年初開港試運行的中嘴作業區蓄勢待發。遠處的山坡上,為水富港擴能建設騰出空間,總面積近3600畝的新城施工正酣。
  • 國企要聞 | 廣州港集團前三季度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均位...
    廣州港集團前三季度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同比實現正增長。
  • 合肥樞紐唯一單線內燃機牽引的合九鐵路即將擴能改造
    合九鐵路沿線  據悉,此次合九鐵路擴能部分單單是肥西段改線,配合引江濟淮工程加強貨運能力。本次開工項目有:引江濟淮工程線路圖  派河港港區項目——工程投資近7億元,規劃建設4個貨櫃泊位、三個兩千噸級件雜泊位、一個商品車滾裝泊位,年通過能力為390萬噸,項目計劃於二〇一九年底前竣工並投入使用
  • 鎮江港跨入億噸大港行列 2010年貨物吞吐量1.05億噸
    鎮江港跨入億噸大港行列 2010年貨物吞吐量1.05億噸 「十二五」發展定位:區域樞紐港、現代物流港、特色產業港 2010年12月17日10:23  來源:人民網-地方頻道   16日上午10時18分,隨著有關領導共同啟動鎮江港2010年吞吐量超億噸起吊按鈕,靠泊大港三期的「宏遠1818」號輪最後一個貨櫃成功裝船,鎮江港貨物吞吐量成功突破億噸大關
  • 一個內陸港的繁忙正月
    工作人員說,這裡每天進出港的貨櫃有一二百個。牡丹江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是我省批准的首家中俄陸海聯運、內外貿貨物過境運輸試點企業,是省內首家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全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隨著華晟國運物流內陸港功能日益強大完善,貨運量爆發式增長。
  • 港口不只在沿海,雲南也有,其中一些還是「國字號」!
    水富港By百度百科始建於1974年,是雲南第一內陸大港、萬裡長江第一港,從水富港起航,全程2800公裡,順長江可直達上海。,近期規劃年貨物吞吐量10萬噸,客運量40萬人次;遠期規劃年貨物吞吐量40萬噸,客運量150萬人次,屬於以客運為主、貨運為輔的綜合性碼頭。
  • 2017年香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升9.7%
    新華社香港3月6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6日公布香港船隻、港口貨物及貨櫃的2017年第四季的統計數字,其中,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升5.3%,達7470萬噸。2017年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升9.7%,達28150萬噸。
  • 華航集團舵落口港月吞吐量首破20萬噸
    湖北日報訊 (通訊員餘愛民)12月1日,華中港航集團舵落口港生產一線傳來捷報:今年前11個月,舵落口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42.34萬噸,其中11月完成吞吐量20.78萬噸,刷新歷史記錄。「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是集團上下團結一心,從生產低谷中奮起直追的結果。」
  • 廣西北部灣港2017年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2.1%
    2017年以來,廣西北部灣港主動適應全球航運市場新變化,以「四個一流」(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建設為契機,推動港口經營業績持續攀升。北部灣港(本港)2017年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565億噸,同比增長12.1%。其中,貨櫃完成227.72萬標箱(不含貴港港),同比增長26.86%。
  • 2019年長江沿岸貨物吞吐量前十港口出爐,江蘇獨佔6位
    九江港為水陸聯運的國家級主樞紐港和長江中下遊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大港水平。第七名:重慶港,2019年貨物吞吐量17127萬噸重慶港,位於中國中西結合部,水路可直達長江八省二市,陸路與成渝、襄渝、渝黔、渝懷鐵路和成渝、渝黔、重慶至武漢、重慶至長沙等高速公路相連,是長江上遊最大的內河主樞紐港,現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重慶港的經濟腹地主要包括重慶市轄9區12縣及四川、雲南、貴州三省。
  • 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1.79%,未來琶洲至香港澳門水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港務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廣州港口生產保持穩定增長,貨物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79%。11月17日,全國規模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即將在廣州南沙開港運營。目前,廣州正在推進琶洲港澳客運碼頭工程建設,未來擬開通琶洲至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市區、澳門等水上客運快線,強化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 邯鄲國際陸港首次實現內陸港功能
    8月7日,一輛載有40英尺貨櫃的拖車停靠在邯鄲國際陸港公司C庫月臺前,該貨櫃貨物將由邯鄲陸港運至天津港貨櫃碼頭,最終經海運抵達南非德班。至此,邯鄲國際陸港真正實現了內陸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