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17年了,你好嗎?

2021-01-11 周衝的影像聲色

《春光乍洩》裡,一身鮮血、滿身傷痕的張國榮,回到梁朝偉身邊。

他說:「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然後重新滾成一團。

這是何寶榮的武器。

也是黎耀輝的咒語。

一旦何寶榮說出這句話,他就一定會原諒,也一定會回頭。

可是,2003年,黎耀輝與何寶榮的故事早已劃上句號。去南美看瀑布的人,最終只有一個人。

而電影之外,張國榮的生命,也戛然而止。

如果可以重頭再來,該有多好。

重頭再來時,張國榮春光未洩。

他只是一個瘦弱的孩子。

父親有妻,有妾,喜歡逛煙花柳巷,有10個兒女,他最小,也最不被看見。

那時候,他叫張發宗。

說是富二代,但非常孤獨。

從他出生,到父母去世,他只同父親生活了5天。

那一回是春節,處處煙花。

中環的店鋪關門了。

父母回到外婆家,和孩子們在一起。

可這5天裡,父親3天醉得不省人事。剩下的2天,他沒來得及和父親說上半句話。

和母親也是生疏的。

一起生活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半年。

成名以後,母親去找他,都會客氣地問:「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間啊?」

哥哥姐姐也多,但都年長。

「八哥比我年長8歲,還可以和我玩什麼?

沒人理,沒人教。

大姐和我相差18歲,可以溝通是長大之後的事情。」

他有很深的荒涼感。舉目四望,都不是體己人。

就像富庶人家的棄兒。

體面是體面。但溫暖,也是真的少。

童年時期,他很少說話,像個影子。

「我是不愛吵鬧、不愛說話的小孩子,任何人來我家,你在廳,我在房,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嬰孩時期已經是這樣。」

有一回,他偷了父親的錢,去買零食吃。

父親大怒:去牆角罰站。

他毫無恐懼。

甚至還笑了。

因為父母總算分了一點時間,給這個孤獨的孩子。

後來,張國榮的父親娶了妾,母親更加不快樂。

有一度,母親和小三住在一起。

父親的風流,令母親痛苦。而母親的痛苦,又令張國榮匱乏。

他一直感受不到愛。

也過得不快樂。

小時候,看見結婚的人,他就會大哭。

因為他覺得,雖然新婚,但他們最終會分手。甚至會反目成仇。

而他也反覆說過,婚姻是一種負累。一輩子都不會結婚,也不會要孩子。

幾年以後,父母離異,各奔東西。

父親與繼母共同生活。

母親離開,成了局外人。

每次回來,她都不會過夜。像個過客。

父親的缺位,母親的消失,在他的生命裡,埋下孤獨隱患。

「我從沒和爸媽一起生活過。

長大之後,和媽媽在寶豐大廈住,合不來。

小時候最需要被關注的時候,他們沒有和我一起經歷......」

他獨自前往英國留學。

那年,他13歲。

離開的時候,頭也不回。「一點悲傷也沒有。」

許多年以後,張國榮出演一個電影,《阿飛正傳》。

當時的影評人說,王家衛鏡頭下的「阿飛」,已經「張國榮化」了。

阿飛有張國榮太多影子。

同樣被生母拋棄。

同樣與繼母共處一室。

阿飛一生,都在試圖尋找生母。而戲外的張國榮,也一直在試圖靠近母親。

但他們都沒有成功。

在電影中,阿飛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生母,卻遭遇冰冷的拒絕。

生母沒有見他。

工人說,她不在這裡。

阿飛立刻轉身離開,再不回頭。

他知道,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看著他。

但「我不會給她這個機會」。

而電影外,張國榮也一直孤獨:

「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記得,沒有什麼值得我去留戀。」

心理專家說,一個沒有真正獲得過照顧的小孩,總要想辦法與生育者建立聯結。

功成名就後,他買了大房子,將生母請到自己家,給她瘋狂買禮物,在演唱會上示愛,試圖重建母子之情。

他還請母親去各種高級餐廳,擺滿美味佳餚。

但母親卻一直是退避的。陌生的。

「爸爸已經過世......我和他說話,他是有耐心去聆聽的,媽媽則完全沒有。所以到現在,我和媽媽始終未能交換心底話。」

千般尋求,都無法重來。

有一度,他遇上劫難。

港媒說「張譚爭霸」,挑拔他與譚詠麟的關係。粉絲在現場對罵。他覺得困擾,痛苦不已。

再加上,那天又與愛人吵架,兩人互不相讓。他開著車,從片場回來,一路開,一路哭。

進了門,發現母親在。她看了看他:「回來了?」

他一邊應著,「回來了,」一邊進了房門。

母親來敲門,說:「兒子,你別這樣,你這樣我會很傷心的。」

就這一句話,他一下子崩潰。

他湧上一種感覺:我媽是在意我的。

他所有的偽裝都卸下,退行至一個孩子。

將所有不被愛、不被關懷的委屈,都化作眼淚,傾洩而下。

可是,沒多久,母親去世。

他重新變成「無足鳥」。

他本來試圖通過建立一個家,讓「鳥」重新長出雙腳,站在大地上。

因為,「足」,就是歸宿。

「無足」,意味著一生漂泊。

意味著人間沒有它的家。它沒有地方可以落地,只能在天上飛。直到死,才可以停下來。

他內心荒涼,幾近於本能地尋找、建設。卻一一成空。

後來,「阿飛」客死異鄉。

電影外的張國榮,則走了另一條更悲愴的路。

如果張國榮只是童年不順,不至於有憾事。

但他還經歷過坎坷星途。

經歷過風言風語。

經歷過輿論的巨大壓力。

當年初入娛樂圈,一無建樹。

有一回,香港舉辦了一場大型秀,眾星雲集,張國榮也去了。

當時他因拍戲,剃著光頭。

為了遮掩,還特地戴了一頂海軍帽。

演出時,歌手都扔下隨身物品,給觀眾席。

張國榮也興高採烈地,將自己帽子扔出。但沒想到,帽子馬上就被觀眾扔了回來。

臺下噓聲一片。

回到後臺,張國榮痛哭。

後來他與唐唐的感情曝光。香港也是流言蜚語,惡意不斷。

這種事,你解釋不行,不解釋也不行。

滿心都是堵。

滿心都是苦。

那時候,他已經有了抑鬱症症狀。

香港《星島日報》的施惠珍採訪過張國榮,察覺到他的不對勁:

「我們那天談了兩個鐘頭。

我看到他的手一直在抖,抖得很厲害。

那個時候,他的病已經很嚴重了,你沒辦法想像他的狀況,他甚至根本就沒法睡覺……」

他整夜未眠,頭髮成片掉落,身體枯槁,岌岌可危。

離世的半年前,他已經嘗試過自殺。

他吞下大把安眠藥。

幸運的是,他被發現,被送往醫院,搶救了回來。

此後,唐唐忍著內心劇痛,帶著他求醫,吃藥。

藥開來了,張國榮嫌苦,不願吃。

唐鶴德就自己先喝一口,然後像哄孩子一樣哄他:藥不苦,乖……

然而,他還是走了。

2003年4月1日,他從高樓跳下。決然離開人世。

遺書中寫著: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沒人能給予回答。

一代傳奇,劃上句號。

唐唐一夕白頭。

記得1976年,張國榮從英國回香港時,一切物是人非。

父親中風。

家道中落。

從前賺的錢,因為時局的關係,忽然之間一無所有。

他們家變得潦倒衰敗。

這種悲劇的發生,也使得張國榮的性格裡,埋下蒼涼的因素。

世間繁華,轉瞬成空。

什麼都是不長久的。

1989年,他曾經開過一個告別歌壇的演唱會。在演唱會上,他說:「我想在最多掌聲的舞臺上告別。」

一語成讖。

離開時,他年華正好,只有47歲。

很多年以後,毛舜筠提起他,淚如泉湧。

她說,離世前,他們曾見過一次。

那是毛舜筠最後一次見張國榮。

彼時,張國榮全身顫抖。兩隻手抖得煙都握不住,沒辦法,只有用腿,緊緊夾著左手,才固定住。

他反覆問毛毛同一個問題:

「你缺錢嗎?」

「錢夠用嗎?」

反覆問,反覆問。

她那時就知道,張國榮大概會出事。

自殺消息傳來後,毛舜筠丈夫正在跑步,直接從跑步機上摔了下來。

整個香港一片哭聲。

陳淑芬正在現場,她第一時間,脫下自己的衣服,蓋住哥哥破碎的身體。

因為這個舉動,世間沒有一張張國榮的遺照傳出。

她保護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曾志偉在日本,剛剛點了一盤料理,再也無法吃下一口。

他馬上打電話回來,將金馬獎的主持工作辭掉。因為,再也無法做歡快的事情。

梅豔芳彼時已是宮頸癌晚期,走路都成問題。

在哥哥的葬禮上,她被人攙扶著,走進去。

哭得撕心裂肺。

而唐鶴德,那個愛張國榮如生命的男子,在張國榮的棺木前,一聲接一聲呼喚:

「阿仔,你不要走......」

「阿仔,你不要走......」

遺體火化的那一刻,他嚎啕大哭......

他站在哥哥的遺像邊,哀痛得站都站不穩。

葬禮那幾天,唐鶴德除了過於痛苦,白天看不出別的異樣。

但到了晚上,他就會穿上球衣,拿上球拍,前往羽毛球場。

因為他曾與張國榮約好,要在4月1日一起去打球。

哥哥走了,他就一個人赴約。

他呆在原來與張國榮共度的房子裡,一呆就是一生。

他守著哥哥的骨灰盒,說:餘生不愛任何人。

此後,他與這個盒子相伴。真的終生未婚,也再無戀情。

無數人痛失我愛。

無數人在懷念中,一直走不出。

之後,香港出現自殺潮。

那個悲傷的4月,共有131人以自盡的方式,也相繼離開人世。

人間再無絕色。人們痛徹心扉。

真正愛過他的人,則像守著一個秘密一樣,不輕易說出口,但一提及,就會不可自控地落淚。

張國榮離去以後,梁朝偉一直保存著他的電話號碼。

有一天,他無意中拔通。

嘟嘟......

沒想到,電話那頭,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

「請留言。」

正是張國榮的聲音。不過,那是他的電話答錄機。

但這一次,梁朝偉留了言。

他說:「不如,我們重頭來過。」

作者:周衝

相關焦點

  • 離去17年,至今猶思張國榮
    2003年4月1日的傍晚6時40分,張國榮從香港中環文華酒店二十四樓一躍而下,像張國榮曾經唱過的一首歌」不羈的風「:從前如不羈的風不愛生根我說我最害怕誓盟若為我痴心便定會傷心我永是個暫時情人張國榮,生於1956年9月12日,從2003年到2020年,他已經離開了整整17年!如果張國榮活到現在,也已經64歲!英雄不復、美人遲暮,都是世上足可悲傷的事情,這樣看來,張國榮在它光芒正盛、風華四溢的46歲離去,雖然殘酷,然而給所有以他為偶像的人留下了最為光輝的形象。
  • 張國榮去世17年:還有人在偷偷愛著你…
    沒有一個人,能做到讓人長達17年,不斷的懷念,不斷的想念。除了你,哥哥。197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國榮被朋友拉著參加了亞視舉辦的「亞洲歌唱大賽」,拿到了第二名也正是此次比賽讓張國榮開始了另一種人生 17年後的今天,他依舊不曾忘記你。 他在社交軟體上發了你們一起撐傘的合照,並說:「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渡過這一次的疫情。」
  • 《隨風不逝·張國榮》:17年了,我還是很想張國榮
    1978年他推出了首張英文唱片《Day Dreaming》,銷量並不好;1979年推出首張粵語唱片《情人箭》,專輯銷量也並不盡如人意。有一次戶外演出,張國榮唱到興奮時向現場觀眾擲帽子,但帽子竟然被人擲回臺上。面對種種打擊和嘲諷,張國榮沒有灰心喪氣,他一直默默堅持,忍著眼淚走自己的路。
  • 林青霞和張國榮坐小巴去劇組,張國榮忽然問:你過得好嗎?
    林青霞聽到後就控制不住的哭了,這一刻張國榮把林青霞摟入懷中,並輕輕地說了一句,我會對你好的。大概就是這麼一段故事,使林青霞和張國榮之間成為了莫逆之交。這段故事發生於1994年,但其實早在1993年,張國榮和林青霞就已經有過深刻的接觸了。據《白髮魔女傳》導演于仁泰回應,當時劇情需要張國榮和林青霞拍一段吻戲。但是于仁泰知道林青霞「惜肉如金」,於是于仁泰問張國榮:我希望你們能夠拍的激情一些,有問題嗎?
  • 17次緬懷張國榮!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張國榮?
    「謹以此文,紀念離開我們17年的張國榮。」27年前,程蝶衣在《霸王別姬》裡,拔劍自刎,以絕美的身姿慘痛離去,永遠地活在了自己還是虞姬的夢裡;17年前,飽受抑鬱症折磨的張國榮,從文華酒店的24層縱身躍下,結束自己絢爛的一生,留給世人的無限唏噓。4月1日,是愚人節,本該是世人笑起來的日子。
  • 20年的陪伴,17年的天人永隔,張國榮和唐鶴德是什麼樣的神仙愛情
    餓了嗎?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給您送上最新出爐的娛樂硬核大餐!每年的4月1日「哥哥」張國榮總是會被大家不斷的提起,作為哥哥生前的摯愛,唐鶴德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他與張國榮的舊照。照片中的唐鶴德撐著傘,右手搭在張國榮的肩膀上,兩人臉上帶著笑意,氣氛甜蜜。
  • 17年來都無法忘記的男人,流金歲月裡的超級偶像,張國榮
    張國榮已經離世17年,當年他在香港文華酒店那一夜的決絕,轟動娛樂圈和文藝圈,令無數的榮迷悲痛不已,即便是離世17年後的今天,這個傳奇明星仍然在廣大粉絲心目中擁有著無法磨滅的地位。十七年來,在榮迷的心目當中,4月1號不是用來過愚人節的,是用來緬懷這個心目當中的超級偶像—張國榮。就是在娛樂圈裡面也是有一大堆的迷弟迷妹是他的忠實粉絲,就在這一天。
  • 張國榮:一別17年,你若尚在場,春天該很好
    17年前的這天,張國榮從酒店24樓縱身一躍,與「非典」共同成為那個春天裡的殘酷記憶。17年後,港島再度捲入新冠疫情,此時,人們的緬懷,便又多了一層深意。張國榮並不懦弱。1986年,他參加勁歌金曲典禮,一出場便被譚詠麟粉絲的粗鄙罵聲逼回後臺。
  • 十部經典的張國榮電影帶給你好的張國榮
    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導演,於在中國香港上映。後,這部電影仍然以9.5分的成績佔據豆瓣電影的第三名寶座。電影改編自李碧華是一部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段小樓和程蝶一師兄弟以及著名妓女朱仙的故事,這場無法挽回的悲劇讓人感到悲傷。
  • 逝世17年張國榮:從求婚毛舜筠到遇摯愛唐鶴德,他的人生模仿不來
    又到一年4月1日愚人節,2003年的4月1日愚人節張國榮給我們開了一個國際"大玩笑"。他從香港文華大酒店的第24層跳了下去,結束了華麗的一生。一別17年,唐鶴德發文緬懷張國榮:17年前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渡過這一次的疫情。
  • 張國榮的禁忌愛情:他死了17年,61歲的唐鶴德仍守著骨灰孤身一人
    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2003年4月1日,傳奇巨星張國榮離開了人世。然而直到17年後的今天,他依然活在人們心裡。越來越多的人去懷念他,去欣賞他的電影、歌曲,去敬重他的人格魅力。在張國榮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有個人的身影始終和他密不可分。
  • 張國榮:又是人間四月天,你已離去17年,卻還活在人們心裡邊!
    文/寧靜致遠說今天唐鶴德緬懷張國榮上了熱搜。今天4月1日是愚人節,17年前的今天,哥哥張國榮給全國人民開了一個最痛心的玩笑,他從香港的文華酒店縱身一躍,從此世上再無張國榮,天堂多了一位影視歌多棲才子!2020年,哥哥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鶴德分享了與他一起撐傘的合影並發文緬懷:「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渡過這一次的疫情!
  • 《霸王別姬》將在韓國重映,哥哥張國榮逝世17年後魅力依舊不減
    在他逝世17年後,由他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將於今年的4月1日在韓國重映。選在這一天,因為這是哥哥張國榮逝世17周年的日子。還記得一線女星全智賢在17歲時採訪張國榮時,她因為太過緊張,屢屢羞笑,而一度讓訪問無法進行。作為張國榮的粉絲,全智賢因為得到「哥哥」張國榮的一個擁抱而滿足不已。
  • 張國榮的17首歌和他離開的17年
    17年來,也有無數篇文章以各種角度寫過他的一生。而我始終覺得,喜歡一個創作者最好的方式,不是八卦他的生活,亦不是搜尋他的隱私,而是回歸他的作品。因為,每當熟悉的音樂響起時,我總會覺得,他從未離開過。 在這個特別的4月1日,不如讓我們帶上耳機,打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平臺為榮迷特別定製的張國榮專屬歌單,一起穿越時空,遇見哥哥。
  • 風華絕代張國榮:你走後17年,流量明星不斷,再無蜚語流言
    當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他離世的消息,粉絲終於相信這並不是玩笑,張國榮真的離開了。世界各地的榮迷奔赴東方文華酒店,在周圍獻上卡片的花束。張國榮的照片靜靜地擺放在周圍,眉眼帥氣,謙遜溫和。時光如流水,張國榮已經逝世17年。娛樂圈繁花似錦,選秀渠道不斷,成名變得簡單,明星如潮水般湧來。
  • 與張國榮分別17年後,他還在「逃避」
    2020年4月1日,是張國榮結束風華人生的第17年。早已經活成了張國榮代言人的唐鶴德更新了自己和張國榮的一張合影,並寫道: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度過這一次的疫情。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先生準時發文,字裡行間都是對哥哥的想念
    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先生準時發文,字裡行間都是對哥哥的想念同性也會有很多美好的故事,也過聽過很多方式流傳著,儘管大多世人不能理解,但是在我心裡有的還是很美好的。當然最動人的還是張國榮與唐先生的愛情。17年前,他從24層露臺跳出,縱生一躍與世人告別。17年對你鍾情不忘只怪你過分美麗。逝世15年時,唐先生在ins上,引用了《春夏秋冬》的一句歌詞: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 張國榮曾對他說:你好難演!《春光乍洩》的何寶榮,如今想當導演
    無論是鍾意於王家衛的文藝片,還是只是梁朝偉 、張國榮的影迷,《春光乍洩》這部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部難得替代的心頭好。張國榮曾經不止一次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也曾表示《霸王別姬》重新再來我可以拍的更好些,但《春光乍洩》卻已經去了盡處。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懷念哥哥,今生今世為你鍾情
    《縱橫四海》張國榮今天是哥哥逝世17周年,唐鶴德緬懷張國榮說:「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唯有張國榮,他是唯一一個。在只有短短25年的演藝生涯,張國榮成為兩岸三地,以及整個亞洲一顆璀璨的巨星。
  • 15年繼續寵愛張國榮,為你鍾情!
    張國榮為什麼會叫哥哥呢?幾乎每個人都會這麼叫他,一聲哥哥,多麼親切,15年過去了張國榮走了,但這一聲哥哥在眾人心裏面,縈繞不散,究竟誰開始這樣叫?背後又有什麼故事?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第一、是源於1987年,當時張國榮跟王祖賢合拍《倩女幽魂》,俊男美女、悽美的愛情故事、王祖賢那一聲「寧採臣」,大家記憶猶新。有一次,在王呼喊寧採臣的時候,誤叫了哥哥,從此大家戲內戲外開始哥哥、哥哥那樣叫。另一個說法發生在1993年張國榮與林青霞拍攝《白髮魔女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