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開幕。會上,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到:
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
疫情終將過去,但世界已回不到過去,教育也不會再是原來的教育。
中國認為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將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加強同世界各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在陳寶生部長的發言裡,我們注意到一個詞:「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它具體表達的是什麼含義呢?
什麼是「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2016年,教育部印發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中稱,教育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唇齒相依,教育合作前景廣闊,應當攜起手來,增進理解、擴大開放、加強合作、互學互鑑,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教育合作態勢。
在具體內容上,「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表現為訪學、辦學、語言、科技、人文交流、孔子學院等多種合作形式。
目前我國「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
據教育部官方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已與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籤署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共有60所高校在23個沿線國家開展境外辦學,16所高校與沿線國家高校建立了17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2017年,共有31.72萬沿線國家留學生來華留學,佔來華留學總人數的64.85%。
在升級版的「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中,教育部繼續堅持以「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為指引,在鼓勵留學生出國的同時,為他們回國就業營造良好環境。
具體而言:
(一)以服務為宗旨,持續優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的環境
大力推動「網際網路+留學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了留學回國就業落戶、留學人員存檔、學歷學位認證等業務的在線辦理,積極打造智慧留學服務平臺。
與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留學回國人員實習基地。
解決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子女入學難問題,推動各地切實落實中央和地方關於留學人員子女入學的政策措施。繼續引導和鼓勵地方教育部門完善各類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子女入學規定,保障各層次海外人才子女入學權益。
(二)以平臺為依託,積極為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牽線搭橋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東北振興、西部開發等國家戰略,引導留學人員到重點地區,圍繞重要領域創新創業。
教育部還會同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聯合舉辦「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中國海外學子遼寧(大連)創業周」等活動,集聚高端留學人才,吸引前沿科技項目轉化落地,為留學人員回國開展創業投資、技術研究、項目合作搭建平臺。
(三)以項目為載體,著力做好海外人才引進和成果轉化
整合國內外資源,充分發揮海外留學人員科技創新、自主創新、高端創新生力軍的作用,推動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項目在國內落地孵化。2019年啟動實施的「春暉計劃2.0」,通過短期回國項目資助來自36個國家的209名留學人員回國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動;通過合作科研項目吸引在外高層次留學人才與國內高校教師共同申報課題,開展合作研究。
近年來,尤其是疫情爆發後,對於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不少人唱衰,質疑其價值。殊不知,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以及外國學生來華留學,是推進教育國際化、促進教育多元發展的重要方面。以狹隘封閉的眼光看待出國留學,不僅不利於受教育者進行理性的學業發展規劃,也影響教育本身的健康發展。
留學目的國家政策變化
今年以來,國際留學環境變得撲朔迷離。尤其是作為中國學生喜歡留學的目的地之一美國,對於中國的相關政策頻繁變化,導致中國留學生措手不及。
儘管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就教育領域而言,國外部分國家的教學實力確實處於領先地位。比如美國,既是科技強國也是教育強國。所以往年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很多。
教育部部長鼓勵出國留學
在12月7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及留學問題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從陳寶生部長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對於出國留學這件事,我們還是積極鼓勵的。
因為不可否認,國外部分國家在某些高精尖領域有著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高的教育學術水平。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學習別人先進技術,提升自身綜合實力,這樣才更能推動國家乃至社會的發展。
目前國際形勢多變
然而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對於留學生而言確實存在著不小的挑戰。
以教育強國美國為例,往年美國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喜歡前往的目的地之一,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擁有大量的高水平大學,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供大家選擇的空間更大。
然而從今年年初至今,美國先後發布多項政策,對中國留學生而言並不是特別友好,尤其是籤證審批這個環節更是卡住了一大批人。
對此我們可以看這樣一組數據: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司長岑建君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讓人驚訝不已。
今年美國方面給中國留學生發放的籤證數量只有808張,那麼2019年發放了多少呢?
9萬多張!對比之下,今年比去年少了99%!
所以從政策上來看,美國對於中國的留學政策是收緊的。
當然,美國政府的想法和美國高校的想法有著一定的差異。畢竟高校需要有收入,而中國留學生以往為美國高校貢獻了大量的學費收入。畢竟中國留學生中大部分都是全額學費,真正獲得全額獎學金不用出學費的學生並不多。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高校對於中國學生前往美國留學是支持的,只是迫於某些政策的壓力,導致他們也處境艱難。
「一帶一路」俄羅斯留學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到俄羅斯留學。在立思辰留學看來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比起美國、英國等熱門留學國的留學費用,留學俄羅斯的費用較低,所以有些中國家庭考慮到經濟因素,會將俄羅斯作為留學選擇。二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同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關係更進一步友好,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更加頻繁。
戰略分「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其中絲路新圖中境外部分包含有5條線:
1、北線A: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韓國——日本海——海參崴(扎魯比諾港,斯拉夫揚卡等)——琿春——延吉——吉林——長春(即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蒙古國——俄羅斯——歐洲(北歐,中歐,東歐,西歐,南歐)
2、北線B: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3、中線: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奈洛比——雅典——威尼斯
5、中心線:連雲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
可以看出,除了南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外,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北線、中線以及中心線都途徑俄語區國家,也就是說,俄語是未來一帶一路中心軸國家官方語言,一帶一路帶來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大部分都需要由俄語作為媒介語言來完成,所以俄語區留學的優越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