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湖被遺忘的風景,火車輪渡碼頭
蕪湖火車輪渡舊址位於蕪湖市鏡湖區的江岸1958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武漢火車輪渡碼頭整體遷移到蕪湖至2000年蕪湖長江大橋通車停運,運行了四十餘年。是當時華東地區重要跨江的鐵路通道記憶中的火車輪渡,只渡貨運列車不渡客車小時候覺得這裡很神秘冒著煙蒸汽機頭鳴著長長的笛聲,拖著幾節車皮,順著長長的鐵路棧橋緩緩駛入火車渡輪。
-
82年前的今天,武漢火車輪渡碼頭竣工,粵漢鐵路火車輪渡過大江
1937年3月10日,武漢火車輪渡劉家廟站與徐家棚站的兩座鐵路輪渡碼頭竣工,從此北京開出的火車經武漢乘船對渡,可直達廣州。這就是當時人們常說的武漢一怪「火車要靠輪渡載」。武漢就是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城市」。在中國的版圖上,縱貫南北的鐵路線中,京廣鐵路的歷史地位和現實作用無可替代。立其中而牽兩端的城市便是大武漢。1906年京漢鐵路通車,將武漢送上了鐵路時代。
-
沒有橋的武漢,火車靠輪渡過江,這段歷史你不得不知
可是到了近代有了火車要過江居然也要用船。1936年,歷經40年滄桑,粵漢鐵路武昌徐家棚至廣州黃沙1096公裡終於全線貫通。1937年3月10日,武漢火車輪渡劉家廟站與徐家棚站的兩座鐵路輪渡碼頭竣工,從此北京開出的火車經武漢乘船對渡,可直達廣州。這就是當時人們常說的武漢一怪「火車要靠輪渡載」。
-
火車輪渡,一路向東
文│劉建春2019年1月31日,列車在海口南港碼頭裝船(郭程/攝) 有一種交通運輸方式,用凋零與式微反襯著祖國的發展與繁榮,這就是火車輪渡。火車輪渡是將火車車廂運過江河湖海的一種交通方式。我國正在運營的跨海火車輪渡有煙大輪渡和瓊州海峽輪渡;內河航運中,原本有武漢、蕪湖、南京、江陰四處火車輪渡,但如今只有江陰輪渡仍在運營。在技術、資金等條件不具備的時候,為了早日實現互聯互通,人們往往建造難度小、所需資金少的火車輪渡,來替代橋梁的功能。
-
從武漢特有的過江輪渡與長江風景看武漢的美
武漢燈光秀其中一小段武漢的過江輪渡是武漢關碼頭和中華路碼頭對開,坐一趟不超過人民幣一點六元,支持各種手機刷碼上船,不過冬天天空一般沒有春夏秋靚麗,冬天的江風很大,比較高冷,如果過年期間來一定要多穿點兒呀呀呀過江輪渡武漢關碼頭說到武漢的過江輪渡
-
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武漢關碼頭 客運輪渡復航
4月8日,武漢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在武漢關碼頭執勒。中國警察網記者 張錚 攝4月8日,湖北武漢客運輪渡正式復航。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武漢市江漢區的武漢關碼頭,搭乘「長江1號」輪渡體驗渡江過程。目前,武漢長江客運輪渡首先恢復了武中線和零點航班兩條市內交通主力航線。在出示健康碼、檢測體溫後,記者在售票處購買了1.5元的渡江船票,沿棧橋登上躉船。武漢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龍王廟派出所民警陳超正在這裡執勤,一邊提醒著旅客上下船注意安全,一邊協助輪渡客運部門檢查健康憑證。
-
關注| 武漢輪渡航線上新了,「五一」就能嘗鮮!再見了,漢陽門碼頭!
「五一」期間,可以坐上全新的輪渡航線,在長江上遊覽武漢了,武漢旅發投集團日前發布消息稱,為擦亮長江遊覽名片,整合了11條航線提檔升級,其中有8條輪渡航線,兼備水上交通和水上觀光功能。經過整合,武漢8條輪渡航線票價從1.5元、5元、10元到40元不等。「五一」期間共投入20艘船舶運營。
-
武漢明年新建兩座碼頭 輪渡著力打造客運觀光線路
據武漢公交集團透露,明年還將打造多條客運觀光線路並建造國博和天興洲兩座碼頭。「輪渡作為傳統交通工具的功能已經難以滿足乘客需求。」武漢輪渡公司總經理張四九介紹,目前該市共有6條普客航線,3條快速航線,一條假日觀光環江航線。隨著大橋、隧道、地鐵等過江通道的新建,輪渡客流量急劇下降,日均客流量僅3萬餘人次。客運觀光的運營模式將成為以後武漢輪渡的轉型點。
-
武漢最值得一去的碼頭,坐輪渡票價1.5元,連接戶部巷和步行街
武漢屬於我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城市,因為地處於長江中遊以及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交匯處,又被稱為「江城」。整個城市最美的風景基本就是環湖和環江一帶了。#關於第一次來大武漢,想要第一天就玩開一條不錯的路線來,記得一定要去武漢關碼頭,一個花1.5元就能欣賞到江城兩岸最美的模樣的地方。
-
輪渡碼頭
插畫:徐萃 插畫:徐萃小 引二十多年前,從武漢大學到長江邊的中華路碼頭,只有一路編號十二的公共汽車在這段區間裡運營。其中也有十五路和三十六路公汽在部分路段上重疊。從長江大橋的引橋可以順著寬敞的樓梯走下去,穿過司門口,在戶部巷裡一路小跑,不一會就可以坐在大橋下的碼頭邊數臺階了。許多武昌人都喜歡在江邊看水,特別是夏天。夏汛將來未來,過往的人走到這裡,多少都要駐足觀望一番,然後讚美幾句,又從江邊離開。從武昌這邊看江那邊,漢口和漢陽的沿江建築群就像一幅版畫那樣清晰可辨。江上的船開過來又開過去,有的卻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停在江中間。
-
武漢輪渡,在長江上完成了華麗蛻變
在武漢,想要看到最全兩岸江景,不是站在橋上,而是渡在江上。2020年8月,武漢汛期過後,江灘啟封,輪渡復航。江灘恢復往日生機,人群聚集,江面上輪渡也陸續復航。為奔湧的江水,增加了幾分生機。見證武漢交通巨變的輪渡,已經逐漸褪去歲月的光輝,消失在常用交通工具之列。
-
武漢晴川—黃鶴樓航線輪渡正式停止運營
為配合改造升級,從2019年4月1日起,武漢輪渡編號十航線(晴川—黃鶴樓)正式停止運營。圖為2019年3月31日18時,武昌黃鶴樓碼頭,黃鶴樓-晴川航線最後一班輪渡「江城六號」停靠在碼頭躉船邊。日前,武漢輪渡編號的四航線(王家巷—曾家巷)、武漢輪渡編號的五航線(王家巷—月亮灣)已停止運營。圖為2019年3月31日18時,武昌黃鶴樓碼頭,黃鶴樓-晴川航線最後一班輪渡「江城六號」停靠在碼頭躉船邊。2019年4月1日後,武漢輪渡的運營航線有8條,包括武漢關—中華路航線、集稼嘴—中華路航線、青山—天興洲航線等。
-
粵海鐵一號火車輪渡下午順利停靠在南港碼頭(圖)
中新網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關向東顧時宏)粵海鐵一號火車輪渡順利停靠粵海鐵路通道南港碼頭 中新社海口十一月二十五日電(記者關向東顧時宏)隨著陳理業船長一聲「關機」,今天下午五時十三分,外界廣為關注的中國第一艘跨海火車輪渡粵海鐵一號,順利完成了在瓊州海峽南岸的粵海鐵路通道南港碼頭的首次停靠,終於實現了與海南土地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
我愛你,武漢的碼頭!
要說碼頭,那多去了,有江河湖泊的地方就有碼頭。但作為這個任務的第一篇,我不得不先說武漢的碼頭,誰不說俺家鄉好呢!大江大湖大武漢,又來了不是?這句話已成了口頭禪,不過也是,全國能找到這三個「大」的城市還真不多。有了大江大湖,碼頭自然就多。
-
我國最早的火車輪渡:南京下關火車輪渡40年風雨歷程
1967年時,浦口至下關的火車輪渡我國最早的火車輪渡建於1933年的南京下關火車輪渡,是我國最早的火車輪渡。1918年,英籍工程師偉納新提出火車輪渡方案,亦因經費困難而作罷。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滬寧、津浦兩路過江問題更顯重要。1930年10月,國民政府鐵道部又將火車輪渡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成立了「首都鐵路輪渡設計委員會」,當時集中有關專家的見解,提出了過江的4種方案,即:江底隧道、固定橋梁、浮橋、輪渡。
-
長江火車輪渡最後堅守者
陳文利是江陰火車輪渡所的一名啟動工, 在火車上下船時,負責放下或升起棧橋。1989年入職後,她最初在安徽蕪湖火車輪渡所,2005年轉到江蘇境內的江陰火車輪渡所。如今,江陰火車輪渡已是我國內河流域唯一在航的火車輪渡。 「這個活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要有責任心。」陳文利說。
-
武昌中華路碼頭客運輪渡開班
天河機場,旅客出發自4月8日零時起,武漢天河機場恢復國內客運航班。機組人員出發前檢測體溫,執行航班期間乘務員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旅客檢測體溫後可以憑「綠碼」通行。武漢地區武昌站、武漢站、漢口站等火車站重新開啟進站通道,恢復辦理旅客進站客運業務,旅客持健康碼「綠碼」經測量體溫、身份核驗後可乘車出行。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4月8日當天,將有276列旅客列車從武漢地區各站開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寧等地,其中武漢地區始發54列。
-
南京鐵路輪渡碼頭,曾經是亞洲第一條鐵路輪渡
在南京長江的北岸,現江北新區的浦口,有一處早已廢棄的鐵路輪渡碼頭。因為江邊防洪牆的阻擋,路過這個地方的人,很難一眼就看清這座聳立於江邊的鐵路棧橋。而且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是一座建於1933年,跟南岸下關的鐵路棧橋,組成了當時全亞洲第一的鐵路輪渡。
-
當年火車如何跨江?探尋「火車輪渡」,品人間百態
但你知道在沒有跨江大橋前火車是怎麼過江的嘛?原來在此之前,火車在過江河前是需要拆成一節節之後然後裝上船運送到江河對岸後在組裝完成開走。可以說火車輪渡是歷史的創造者,它們也是是繁榮的促進者。但卻在辛勤貢獻後默默被人們遺忘。那麼今天便來探尋這座「江」城曾經的的「火車輪渡」。
-
輪渡部分航線 將臨時更換上船碼頭
武昌中華路碼頭 26日至28日更換躉船 輪渡部分航線 將臨時更換上船碼頭 本報訊(記者 胡蝶 實習生 朱佳琦 通訊員 王明貴) 26日至28日,武昌中華路輪渡碼頭將更換容量更大的新躉船,屆時暫停營運,部分輪渡航線為此要臨時更換上船碼頭,並暫停電動車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