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書法中的「道」,與日本「書道」有什麼區別?

2020-12-12 書法心法

「道」

其實「道」比法玄乎,需要幾年基礎。

如果一個人喜歡二王,並能臨二王臨的「像」,自然對「道」也就會有理解。

首先說一個概念

中國的「道」與日本的「道」概念不太一樣。所以不要用日本「書道」的概念來理解中國的「道」。

正如大家知道的,中國善做加法,日本做減法,都是「道」,但是兩個相反的概念。

簡單說一下日本的「道」,只是簡單說,未必全面,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看一看論證資料,那叫什麼高什麼什麼的日本書法理論家寫過,大家自行查證。

日本善做減法,減到什麼地步呢?

日本的道,以行草書,尤其是草書最為高明。

三筆三跡,尤其三跡,幾乎就是「一根線」的藝術。

用一根線,自然書寫,自然的乾濕濃淡,不刻意去營造,就一直畫到枯。

幾乎弱化了提按,輕重,沒喲中國這樣大開大合的提按。

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日本「書道」

至於中國的「道」,則是帶有「矛盾」意味的,要求對比強烈。

這是自《易經》《道德經》儒道二家發展而來的。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

玄就是道,看過道德經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道,在中國強調的也是自然」

但是與日本不同,日本做減法,減到一根線,再也不願意做多餘的動作。

中國是「萬殊大宗」這是一種大同的概念,是做加法,什麼都可以有,在這一點上追求自然。

說一點很多「正義」之士不愛聽的,這確實跟生存環境有關係,日本島狹小,中國地大物博。

不能說沒有關係,畢竟一個天天看小土包子的人,和一個每天登華山的人,年深日久,心胸是不一樣的。

說到最後「一陰一陽之謂道」

中國最神奇的數字就是「一」和「二」

一是「同」,二是「殊」

在八卦裡,陰爻陽爻,就是用一橫和兩橫表示。

比如佛門傳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也有一門叫「不二法門」

中國書法,就是建立在「一陰一陽」這兩個基礎上,去求「一」,求大同,平和等等。

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陰一陽這個「二」,就可以表現出「對比矛盾」從而體現出「萬殊而同宗」

至於有多少矛盾,還是要看個人造化。

歷來以王羲之最妙,所以為後世「書聖」而不可動搖。

王羲之之所以能在中國傳統文化下成為「書聖」,是有其原因的。相比之下,王羲之在日本的地位,雖叫書聖,但是地位並不高,這個也並不是他們「鼠目寸光」或者「狂妄自大」,確實是文化的不同。

王羲之裡的東西多,不屬於「日本書道」的主流。

王鐸用一根連綿的線表達出跌宕起伏,日本人就覺得王鐸比王羲之更強。

這是有原因的。

反而,中國人再看日本書法時,就感覺「不咋地」,這個也是文化不同。

書法就是在不斷地「製造矛盾並且消除矛盾然後達到統一自然的狀態」

簡單到用筆的「方圓」「轉折」「聚散」「奇正」「疏密」等等

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這就是書法中的「道」

其實這類文章寫起來最麻煩,並不是有多困難,而是要顧忌很多沒有這些基礎國學知識的朋友如何了解這些。

其實簡單來寫,文縐縐幾百字就可以搞定,歷來書論都是這麼辦的,寫出來也容易,只不過自己思考又需要花時間,顯得意義就不大,不夠「普惠」。

所以,如果大家有同意的,可以點一下關注,畢竟寫兩個小時不太容易。

相關焦點

  • 日本書道,源於中國書法,成為日本最出名的五道之一
    ——馮唐在風格迥異、美不勝收的美學長廊中,除了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三雅道」外,日本書道以或古拙質樸,或清朗俊秀,或豪壯渾厚的藝術風格,佔據著獨特位置。日本書道,即書法之道,追求的意境、情操與藝術美。此道即為古人之謂:胸中有丘壑,筆底自煙雲。受到禪宗和大唐文化的影響,日本書道講究修身養性、天人合一,無須過多的裝飾和繁瑣的負累,在刪繁就簡中還原自然本色,自有一種樸素、安靜的力量。書法中的一筆一划,一濃一淡,都是與天地的交談、與筆墨的對話,在追求藝術與美融合為一的過程中,不斷升華著美,也不斷升華著自己。
  • 日本書道女神,擅長「表演書法」,曾受邀為日本天皇寫年號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它以中國的漢字為基礎,使用毛筆、墨汁在宣紙上進行創作,既有實用性也有藝術性,在歷史上,中國書法曾影響過很多國家,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日本和韓國,其中日本到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學習書法,據說日本的書法學習者有兩三千萬人,差不多五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人練習書法,這個比例確實很高了
  • 東渡日本成書道的由來,書苑珍品,三希堂法帖
    像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詢、蘇轍、歐陽修、曾鞏,史學家司馬光,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等等。有些作品往往是他們遺留下來的唯一墨跡,因而顯得更加珍貴。乾隆皇帝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主持編集、刻成的(三希堂法帖),是對我國書法藝術的巨大貢獻。這些密藏於皇宮的墨寶公布於眾,對清代書法藝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對保護我國古代書法珍品,更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日本人愈發推崇「書道」
    問旁邊的日本同學,他則淡定地表示:「挺常見的,日本有不少學校都會在教室裡或圖書館懸掛中國的古詩文。」此外,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喜歡將漢字書法裝裱起來掛在家裡。「書道」作品經常可見書法在日本被稱為「書道」,非常受重視。
  • 書道尋根 徐渭和鄭板橋砸爛的書道圍欄還有書法嗎?
    書道08(書接上回)有很多人摸索著穿過荒野,來到書道聖山前,匍匐爬上聖山,只為尋找書道大家,得一碑帖秘籍,模仿幾年以為可以縱橫四海,確不知與書道背道而馳。有些人終生苦思書法之美而不得其解,終日臨墨池而不入化境,因其心中無書道聖山,無書道聖壇,心法難成也。
  • 清代楊守敬在日本只呆了四年,緣何被稱為「日本書道的大恩人」
    楊守敬急赴日本楊守敬的書法在中國算不上一代宗師,而在日本,卻被譽為「日本書道近代化之父」,又被日本人稱為「近代日本書道之祖」、「日本書道的大恩人」。楊守敬成為日本現代書道之父、之祖和大恩人,大有偶然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
  • 請仔細放大欣賞,日本「書法聖人」的「三筆」與「三跡」,漂亮!
    說起日本的書法,不能不提到在日本被尊為書法聖人的「三筆」、「三跡」。「三筆」為空海、豐潤的筆致,重筆和淡墨的參差變化,以表現不同的節奏韻律,形成了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書風。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小野道風《唐詩斷簡》充分展示了他的書風。
  • 日本的大學書道教育 ——以大東文化大學為例
    無論哪個類型都可以說是從二戰以後的教員養成課程中發展而來的。本文以日本唯一一所設立書道學科而聞名的大東文化大學為例,對日本的書道教育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同時也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以期對我國的書法教育有所啟迪與借鑑。日本的大學書道教育可以說是從昭和二十四年開始的。昭和二十四年即1949 年,這一年日本有了新制大學。
  • 兩個日本人,寫了一部《中國書法史》,沒有王羲之
    日本學者真田但馬和宇野雪村二人合著的《中國書道史》大約2000年前後介紹到中國,是由瀛生與吳緒彬二人合作翻譯的,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時譯名為《中國書法史》。這是因為日本習慣於把漢字書法叫書道,中國叫書法,沒有什麼嚴格的區別,都是指漢字的書寫和欣賞。
  • 墨香東瀛 第40屆日本書道學書畫院展暨百合堂書院赴日東京交流
    上海書法家協會顧問、日本書道學院顧問王偉平先生攜弟子20餘人親臨現場,日本書道學院院長石川芳雲先生和書道學院200多位書法愛好者共同參加了書展開幕式、頒獎儀式及祝賀晚宴。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參贊陳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二等秘書趙歆、全日本篆刻聯盟理事長和中簡堂、產經國際書會最高顧問田中鳳柳、書道文化研究家西嶋慎一、日本蘭亭會事務局等中日嘉賓出席展覽和祝賀活動。
  • 日本書道史上的「三筆」
    原標題:日本書道史上的「三筆」 日本書道史上的「三筆」指嵯峨天皇、橘逸勢、僧人空海。 嵯峨天皇(786-842),日本第52代天皇。在位初期,發生藥子之變、高嶽親王事件,因而設置藏人所、檢非違使,改制六衛所。曾編纂《弘仁格式》。
  • 日本的那些精品書法,有晉唐之風……大美無國界
    其809年即位天皇,在位15年,為日本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嵯峨天皇在積極推動日本文化發展的同時,日本書法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正是由於他運用政治手段的推動,日本第一次書法高潮在平安初期得以形成。在書法上嵯峨天皇不僅是以為積極的倡導者,而且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實踐者,正是因為他在書法上有著極深的造詣,才會被日本書法史尊為著名的書法「平安三筆」之一。
  • 日本甄選申請「非遺」對象 或將推薦書道及盆栽
    日本甄選申請「非遺」對象 或將推薦書道及盆栽 2017-01-06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的文化審議會(文部科學相的顧問機構)或將於2月至4月期間啟動力爭入選2019年及以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候選對象甄選工作。
  • 什麼是書法中的「蘭葉撇」?它與「柳葉撇」有無區別?
    其出處,似最早見於《書法正宗·點畫全圖·撇法》,作者清代四庫全書篆隸總校蔣和說:「蘭葉撇,撇有宜以尖接者,如『未』、『東』之類。」那麼,什麼是「蘭葉撇」呢?「蘭葉撇」是一種兩頭尖中間寬的撇畫,因形似蘭葉故而得名。當然,也有人覺得它像柳葉或兩頭尖的月牙,因而稱其為「柳葉撇」或「月彎撇 」。蘭葉撇亦似「鉤鐮勢」。
  • 書法小明星|在修身書道3個月後,我的願望成真了!
    我是一個有個性,敢做敢當,言之有信的孩子,在修身書道練字我感到很快樂。從自己不會握筆,到現在能寫出有型的字體,多虧了媽媽給我報的線上書法課。在修身書道丁老師講解的很詳細,每天隨時隨地都能上課視頻課程也可以反覆看隨時能和老師溝通,感謝藍莓老師一直給我輔導每節課時間很短,我更能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每天練字也很容易哦媽媽說選擇修身書道少兒硬筆課是看到朋友家孩子報名了,抱著試試的心態上了體驗課,我很喜歡,媽媽也覺得這個平臺有很多優點
  • 《書道——弘毅書法社書法作品展》在廣州隆重舉行
    近日,《書道——弘毅書法社首屆成員書法作品展》在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展館隆重舉行,本次展覽,由弘毅書法社、廣州文化公園聯合主辦,展示了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啟成、黃碧山、程旭、何春源、董家輝、張韋等19位成員共75件書法作品。據悉,本次展期從即日起至6月28日結束。
  • 第一屆中日韓書法教育交流展亮相日本東京
    中國僑網8月2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第一屆中日韓書教育交流展在日本東京成功舉辦。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道教育研究會、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書院、韓國首爾教育大學致力於書法教育的專家學者出席開幕式。
  • 書道不二——荒木經惟 馮唐雙人展 | 即將開幕
    夢邊展訊書道不二|書道不二展覽名「書道」取自日本。公元6世紀,隨著佛教傳入日本,中國書法在日本開始盛行,後被稱為「書道」。「不二」取自馮唐書名《不二》。為佛教用語,「無彼此之別」之意。中日書道傳統源遠流長,兩位跨界藝術家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並賦予其創造性的當代表達。本次展覽將同一源流不同發展的作品並置呈現,試圖在當下的歷史環境中再造對「書法」這門古老藝術的活潑見解。
  • ...中日韓書法教育交流展暨東亞書法教育國際會議在日本東京成功舉辦
    2019年8月19日至21日,第一屆中日韓書法教育交流展暨東亞書法教育國際會議在日本東京THEATRE1010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道教育研究會、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書院、韓國首爾教育大學共同主辦。北京師範大學倪文東、鄧寶劍、虞曉勇、於樂、查律、陶淑慧等師生11人參加本次交流展及會議。
  • 小野道風《玉泉帖》
    在卷末自跋中他寫道:「以是不可為褒貶緣,非例體。」這或許是他樹立的新書風?  小野道風以漢字草書的形式、結構來書寫日語字母,創造了假名書法的新風。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小野的假名書法。他們三人被稱為日本書法的「三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