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重慶之美丨山城「掛毯」記:看「最美坡坎崖」如何扮靚城市

2020-12-12 上遊新聞

山城重慶,坡多坎多。

坡坎崖是重慶獨有的「優質資產」,最能展現山水城市的本質之美。

2019年10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啟動實施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地塊309個,面積約1323萬平方米。

11月26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截至11月23日,中心城區坡坎崖項目已完成254個,面積1198.9萬平方米,完成工作總量的86.6%。今年將完成工作總量的90%,明年將基本完成。

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打造像「掛毯」一樣的坡坎崖綠化美化。一張張坡坎崖「掛毯」不僅扮靚了城市,也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質,讓城市面貌更美、環境更優、品質更高。

這些「掛毯」究竟有多美?記者帶你探訪2020發現重慶之美推選出的「重慶最美坡坎崖」部分項目,一起去看「最美」的城市新風景。

堡坎上的「鋼琴鍵」

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

虎頭巖公園坡坎崖改造前 

虎頭巖公園坡坎崖改造後

從水泥澆築的格構柱狀堡坎,到多種植物精心裝扮的「鋼琴鍵」,這樣的神奇變化就發生在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外的長和路。

自從這些「鋼琴鍵」出現之後,很多路過的人總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

11月24日下午,從杭州來重慶遊玩的李菲和同伴原本乘車去打卡長和路的螺旋式隧道,快要到隧道口時卻提前下了車。因為他們也被這些「鋼琴鍵」吸引住了。

長和路的「鋼琴鍵」其實指的是長和路堡坎的立體綠化。它是2020發現重慶之美「重慶最美坡坎崖」收穫市民點讚最多的項目——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堡坎型坡坎崖綠化美化的典型代表。

在「鋼琴鍵」下,李菲和同伴拍了不少照片。既多彩又有質感的立體綠化成為了他們合影的最美背景板。

「以前也見過一些立體綠化,但是這麼好看又有新意的,還是第一次看到。」李菲說,這些「鋼琴鍵」是她這次重慶之行的一個驚喜。

正如李菲所說,長和路堡坎的立體綠化的確頗有新意。每一個「鋼琴鍵」除了使用立體綠化常見的佛甲草、鴨腳木、礬根、金邊吊蘭等植物外,還在最靠近人行道的區域使用了立體綠化中並不常見的五色梅。

這樣的巧妙設計讓過往行人不僅能賞景,還能賞花。

長和路堡坎為何要實施綠化美化?渝中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解釋了原因。

原來,今年5月,渝中區啟動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將經緯大道旁的一個入口通道打造成了開敞式的入口廣場。從那以後,從這個入口進入虎頭巖公園的市民明顯增多。市民順著步道往裡走,長和路堡坎很快就進入視野。

「以前的水泥堡坎質感生硬,缺乏觀賞性,而且堡坎上的坡地也雜草叢生。」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坡坎崖不僅影響了公園的整體景觀,也影響了市民逛公園的心情。

因此,渝中區城市管理局因地制宜,採用琴鍵式高低錯落的設計思路,利用堡坎原有的27根柱體造型進行綠化美化,打造出2000平方米「鋼琴鍵」垂直立體綠化景觀。「鋼琴鍵」上方的坡地也進行了綠化美化,成為了一片陽光疏林草坪。

如今,很多市民走在公園內橫跨長和路的長廊步道時,都會放慢腳步特意欣賞公園外的這片美景。

「城市越來越美,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70歲的吳群英在公園旁住了40多年,見證了公園從無到有,坡坎崖「掛毯」。她比喻說,長和路的螺旋式隧道就像是高音譜號中間那一個圈,與隧道外的「鋼琴鍵」交相呼應,共同譜寫著城市的美麗樂章。

坡地上的「立體畫卷」

南岸區黃桷灣立交西側邊坡治理項目

黃桷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前

黃桷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後

打卡重慶「最複雜」立交橋——黃桷灣立交的最佳位置在哪裡?

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橋下,而是在公園裡。

在黃桷灣立交西側的黃桷灣遊步公園內,分布在不同區域的多個觀景平臺為遊客打卡黃桷灣立交提供了更多視角。

黃桷灣遊步公園是2020發現重慶之美「重慶最美坡坎崖」獲獎項目——南岸區黃桷灣立交西側邊坡治理項目的成果,也是城市山體型坡坎崖綠化美化的典型代表。

公園位於福民路的盡頭,緊鄰莫比時代小區。住在這個小區的很多居民都親眼見證了坡地變公園的「奇妙」過程。

「最開始聽說這裡要建公園的時候,我和很多居民都不相信。」小區居民李倩茹說,小區外的這片坡地雖然是一塊綠地,但是植物雜亂無序,還有不少「禿斑」。由於地勢陡峭,居民也無法進入其中。

2019年11月,黃桷灣遊步公園建成投用,周圍很多居民都聞訊趕來,想要看看家門口的這個坡坎崖公園究竟長啥樣。

「驚豔!」這是李倩茹當時看到公園的第一感受。很多居民也和她一樣,對這裡的「蝶變」稱讚不已。

從那以後,黃桷灣遊步公園就成了很多居民每天都要來逛一逛的地方。

「以前小區的這個側門沒什麼人走,現在每天早晚都有很多居民從這裡進進出出。」李倩茹說,小區的東北門因為與公園只有一街之隔,如今已成為了小區的「新大門」。

面積只有4.2萬平方米的黃桷灣遊步公園為何如此受歡迎?南岸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公園受歡迎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是建在老百姓家門口的立體公園。同時,公園的讓原本無法進入的坡地實現了「眼可見、手可觸、身可入」。

走進黃桷灣遊步公園細細品味,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極具山城特色的公園。它將山地坡陡的「劣勢」,通過連點成線、步移景異等景觀手法,巧妙轉換為優勢,在坡地上合理布置了集散廣場、觀景平臺、林下漫步、山間花海等景觀場地。

同時,公園內依山而建的登山步道將黃桷灣橋下公園連接在了一起。一株株九重葛順著步道自上而下延伸,為坡地勾勒出了一條美麗的「花帶」。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種植的植物以開花植物為主,有美人梅、紅葉碧桃、叢生紫薇、藍花楹、早櫻、九重葛、桂花、西洋娟、木春菊、繡球等品種。這些植物讓公園實現了四季有花,也為黃桷灣立交增添了一幅「立體畫卷」。

崖壁上的風景線

巴南區龍洲灣公園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

龍洲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前

龍洲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後

龍洲灣公園北臨龍洲灣商業街,西望長江,是巴南區人氣最旺的城市公園之一。今年,龍洲灣公園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升級後,新建的攬江棧道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打卡」,成為公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1月24下午,家住城南未來南苑的居民張曉玲特意帶著朋友來龍洲灣公園的攬江棧道上拍照。「風景好,站在棧道上長江岸線一覽無餘,還能望見對岸的釣魚嘴半島。」張曉玲說,龍洲灣公園建成後,她一有空閒就會來這裡散步休閒,一走就是一個多小時。

龍洲灣公園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覆蓋周邊5個居民小區及商業街客流,服務約周邊5萬市民。2019年10月,巴南區城市管理局結合地形特色和周邊居民的需求,按照坡坎崖項目特色和要求對龍洲灣公園啟動了精品打造。

在公園北門入口,提檔升級後栽植的12棵藍花楹枝繁葉茂。待到明年初夏,這裡將變成一片紫色的花海。

沿著石階上行,一條條人行步道蜿蜒在綠意盎然中,兩旁或是草坪,或是古樹;來到公園中部,荷花池水清澈見底,金魚暢遊,池中還建有噴泉設施,在陽光的照射下,還能拍出彩虹美圖……

不少市民來到公園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欣賞周圍的美景。一步一景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過去這裡沒什麼風景,植物也很單一,有的還擋住了長江岸線的風景。」張曉玲說,她在這裡住了十多年,如今的公園變得更漂亮開闊了。

正如張曉玲所說,曾經雜亂的西側懸崖是龍洲灣公園「美中不足」的地方。「為了更好地體現坡坎崖特色,我們在不破壞原生植物的基礎上,在臨龍洲大道的西側懸崖邊植被進行梳理,栽植了三角梅,對崖壁進行改造提升景觀效果,同時在頂道沿線打造觀景平臺和250米長的攬江步道。」巴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後,市民不僅可以在公園內一覽長江風景,在龍洲大道上過往的行人也能感受到坡坎崖的立體城市風貌和景觀。

如今,龍洲灣公園已經成為周邊居民漫步休閒的首選目的地。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攝影 任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山城「掛毯」記看「最美坡坎崖」如何扮靚城市
    山城重慶,坡多坎多。坡坎崖是重慶獨有的「優質資產」,最能展現山水城市的本質之美。2019年10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啟動實施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地塊309個,面積約1323萬平方米。
  • 山城詩意、立體畫卷 來看看重慶坡坎崖蝶變之美
    最近一兩年,不少市民發現,中心城區許多的邊坡、堡坎、崖壁跟以前不同了,原本光禿禿的地方不僅種上了綠色植物,還打造了花卉,成為彩色「掛毯」。今日(26日),記者走訪了中心城區坡坎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的點位,探訪其蝶變之美。
  • 重慶:綠化美化坡坎崖 精心描繪山水畫
    據市城市管理局統計,截至3月底,重慶主城區已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146個,面積679萬平方米,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工作總量的51.36%。 坡坎崖變身城市陽臺 周一一早,在位於禮嘉街道禮仁立交旁的禮仁公園,已經有不少三五成群的居民散步休閒。「以前這裡就是一片山坡,不到一年時間便建成了這麼漂亮的公園,真的非常棒。」
  • 86.6%……重慶的「坡坎崖」正在變美
    唐春菊 攝市城市管理局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處副處長曾毅介紹,重慶中心城區坡坎崖綠化美化工作按照「一年試點示範、兩年全面鋪開、三年基本完成、四年鞏固提升」的時間時序,營造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自然流暢、四季多彩的城市景觀,計劃到2021年底,中心城區坡坎崖綠化美化基本完成。
  • 巴南:龍洲灣公園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獲評「重慶最美坡坎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1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趙銀銀)日前,筆者從重慶巴南區城管局了解到,在「2020發現重慶之美」調查推選活動中,巴南區龍洲灣公園坡坎崖綠化美化被評為「重慶最美坡坎崖」。
  • 重慶「最美」國慶邀你來打卡 | 去虎頭巖懸空廊橋看2000平方米綠色...
    國慶中秋來重慶打卡,不妨走進渝中區虎頭巖公園。這裡位於渝中區中央山脊,不僅能領略母城自然之美,還能打卡這裡的特色坡坎崖綠化景觀。在前不久的「2020發現重慶之美」調查推選活動的市民點讚環節中,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一期)收穫了市民最多的點讚,直接當選為「重慶最美坡坎崖「。作為立體城市,渝中的大街小巷分布了大量的坡坎崖。
  • 重慶璧山:坡坎崖繪就綠美畫卷
    自2009年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以來,重慶璧山將「綠色」作為發展主線,堅持打造深綠型生態城市,拉開了璧山全情逐「綠」的序幕。2015年,璧山的逐「綠」之旅從「平面」向「立體」延伸,居民戶立體綠化、公共建築立體綠化、城市道路護坡及堡坎立體綠化等立體綠化建設掀起了新一輪的「綠色浪潮」。
  • 城市綠化「放大招」!主城區309個坡坎崖 將實施綠化美化
    7類坡坎崖將這樣「變美」坡坎崖如何進行綠化美化?方案對七類坡坎崖綠化美化制定了具體的實施任務,並為每一類坡坎崖綠化美化,推薦了多種植物。山體生態屏障防護型坡坎崖綠化美化城市內部山脊線沿線增加觀景平臺,串聯山城步道推薦植物:香樟、欒樹、烏桕、紅楓等植物。山體生態屏障防護型坡坎崖主要分布於城中山體。方案要求,按照「城市綠肺」定位,恢復「四山」生態系統。
  • TA們「最美」故事感動重慶城
    重慶「最美」,扮靚最美重慶!10月25日下午,2020「發現重慶之美」——最美環衛工暨最美坡坎崖調查推選活動頒獎典禮在重慶新聞傳媒中心隆重舉行。隨著「重慶最美環衛工」「重慶最美城市管理志願者」「重慶最美坡坎崖」「重慶最美公園」「重慶最美垃圾分類示範社區」等11大獎項揭曉,一幅「大城眾管」的美麗畫卷躍然眼前。致敬「最美」「溫暖橙」的「最美」故事感動你我在頒獎典禮現場,「溫暖橙」是「最美」的色彩,也是絕對的「主角」。
  • 大足城區坡坎崖變身打卡地
    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公路邊、小區旁原來光禿禿的坡坎崖地披上了「綠毯」,悅目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今年以來,大足城區市民欣喜地發現了身邊的這一變化。大足城區的坡坎崖大多分散、零碎,高度落差大,治理難度不小。今年初,大足區制定下目標:啟動城區坡坎崖壁等立體綠化改造工作,完成10個坡坎崖綠化示範點項目。
  • 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坡坎崖治理一年多——坡坎崖「換裝」 市民來...
    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坡坎崖是重慶獨特的自然景觀,重慶日報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持續一年多的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坡坎崖治理,到今年年底有望完成工作總進度的90%。改造之後的坡坎崖到底有多美,記者探訪了部分「最美坡坎崖」項目。堡坎「變身」綠色「鋼琴鍵」11月24日,從杭州來重慶遊玩的李菲和同伴打車經過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外的長和路,快到隧道口時提前下了車。
  • 石柱:5000餘平方米坡坎崖掛上「綠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 通訊員 黃玉 汪睿敏)近日,筆者在重慶市石柱縣站(火車站)轉盤到渝運石柱公交站樞紐廣場沿途看到,公路兩側昔日雜草叢生的邊坡和裸露的立體擋牆被長葉腎蕨、金邊吊蘭、紅葉石楠、滿天星等綠色植物所替代,猶如掛上的一張張鮮豔的「綠毯」,讓過往市民駐足長觀
  • 發現重慶之美丨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段燦東:建百園之城,打造...
    發現重慶之美丨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段燦東:建百園之城,打造公園城市樣板 2020年07月21日 11:27 上遊新聞  閱讀量: 「這些花好漂亮
  • 坡地堡坎崖壁整治:昔日荒坡坎崖 如今妙變公園
    騰龍立交邊側坡崖得到整治。黃桷灣遊步公園。記者 張皓瑋 攝黃桷灣遊步公園步道。坡地堡坎崖壁多是山城特色,也最能展現山水城市的地形特徵。今年以來,南岸區結合實際,以「乾淨整治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為工作目標,推進轄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工作實施方案切實落地,對城市坡地、水體周邊、已有堡坎、擋牆、高切坡和自然山體崖壁等綠化「禿斑」進行景觀化治理,優化城市生態空間布局,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 山城之美 近悅遠來
    上遊新聞籤約攝影師 周永富 攝重慶主城美麗的兩江四岸燈光秀。 上遊新聞籤約攝影師 解國清 攝如何讓「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進一步「增顏值」「提氣質」,建設「近悅遠來」的美好城市?在這期間,重慶全城點亮「中國紅」,「祖國萬歲」主題燈光秀刷爆了朋友圈。因為太受市民和遊客歡迎,主題燈光秀特意延長了半個多月。「重慶的夜景的確美。」市民譚斌在重慶生活了幾十年,特意帶著家人趕在主題燈光秀結束前,去彈子石廣場看夜景,拍全家福。
  • 用塑石營造景觀,讓高切坡四季見綠——大足城區坡坎崖變身打卡地
    記者龍帆攝/視覺重慶公路邊、小區旁原來光禿禿的坡坎崖地披上了「綠毯」,悅目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今年以來,大足城區市民欣喜地發現了身邊的這一變化。大足城區的坡坎崖大多分散、零碎,高度落差大,治理難度不小。今年初,大足區制定下目標:啟動城區坡坎崖壁等立體綠化改造工作,完成10個坡坎崖綠化示範點項目。
  • 九龍坡年內將美化18個坡坎崖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通訊員 周邦靜 供圖推窗見綠,鳥語花香。生活在城市裡,很多人都期盼能享受到森林的空氣,而如今,隨著城市堡坎不斷地變成綠地,去逛公園,不再是一件稀罕事兒了。記者從九龍坡區獲悉,該區今年還將綠化18個坡坎崖,讓居民住在公園旁。
  • 體現重慶的城市風貌 未來坡坎崖美似一幅畫
    未來坡坎崖 美似一幅畫個性鮮明地體現集山、水、城、林於一體的城市風貌 通過一坡一策、一處一景,突顯區域性景觀特色 主城區綠化觀花、色葉、聞香植物品種多達600個城市建設用地空地坡坎崖設計效果示意圖。山體生態屏障防護型坡坎崖設計效果示意圖。九龍坡區團結路的立體綠化。跳蹬河護坡綠意盎然。
  • 綠化坡坎崖 精繡山水畫
    重慶市南濱路管委會供圖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從遼闊的北國到溫潤的江南,從沙漠戈壁到城市鄉村,各地又迎來了國土空間綠化的時節。經過幾十年的綠化,我國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持續增長,目前人工林面積居全球第一,我國對全球植被增量的貢獻比例居世界首位。這背後,既有辛勤的汗水付出,也有精細的科技管護,更有熱情的全民參與。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丨城在「綠」裡美 人在「園」中遊
    即日起,重慶晨報·上遊新聞推出「十三五·我們的故事」,通過講述百姓故事,看生活之變,看改革發展。渝澳大橋下社區遊園10月30日上午11點,九龍坡區謝家灣立交旁的行知園內,69歲的劉友蘇開始打起太極功夫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