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潛艇兵水下巡邏時夥食通常六菜一湯

2020-12-14 騰訊網

資料圖:中國潛艇兵在潛艇內用餐

資料圖:中國潛艇兵的夥食

立冬過後,經過一場寒潮洗禮的南海顯得十分平靜。潛艇離開碼頭,在蔚藍色的海面犁開一條白色的航跡,向大海深處駛去,開始了水下戰備訓練。

潛艇水兵喜歡把自己的潛艇叫作「龍宮」,真正鑽到「龍宮」卻沒有想像的那般美妙。在狹小的艇室,儘管記者低頭彎腰小心翼翼,但還是難免與布滿在艙室裡的各種管線、閥門、儀表等磕磕碰碰。已是南海艦隊某支隊副參謀長的老艇長徐立新見記者的腦袋時不時地與潛艇「親密接觸」,就風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就是要能屈能伸。像我,一米八五的大個,一進到潛艇裡,站就得『低頭認罪』,睡就得屈膝弓背。」

海上無風三尺浪。說話間,潛艇開始搖晃起來,上下顛簸,初次隨潛艇出海的記者開始發暈,額頭冒虛汗,最終很不爭氣地對著水桶嘔吐起來。徐立新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說:「初次出海基本都暈船,我從第一次出海起,一直吐到當上艇長才不吐了,這是必修課。」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潛艇兵的夥食標準和飛行員差不多。

還沒等記者緩過神來,突然,艇艙內警鈴聲大作,紅色警報燈頻閃,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一級部署,全體各就各位!」艇長李國慶大聲命令道:「緊急下潛!」

頓時,號令聲響徹艙室,官兵在各自戰位上開始了緊張的操作,海水湧進主水櫃的聲音撞擊著耳膜,下潛深度顯示屏上的數字快速地跳動著,潛艇朝著大海深處扎去……

艇長李國慶告訴記者:「隱蔽力就是潛艇的戰鬥力。一般說來,潛得越深就越隱蔽,當然,風險也就越大。就是我們常說的,越危險的地方就越隱蔽。」

潛艇有著「深海獵手」「水下尖兵」「海底蛟龍」等美譽,是技術含量高同時風險也高的戰艦。二戰期間,同盟國被潛艇擊沉的運輸船隻達2770艘,佔總損失數的58.1%。潛艇分攻擊型潛艇和彈道飛彈潛艇,是海上的重要突擊力量和威懾力量,共同構築著一個國家的「水下長城」。

戰鬥警報再次響起。聲吶軍士長大聲報告:「前方發現『敵艦』!」

「準備攻擊!」艇長李國慶命令道。

記者在魚水雷艙看到,水兵們在二級軍士長梁明觀的帶領下,高質量地完成魚雷攻擊的各個動作。梁明觀是艇上最老的兵,軍齡比艇長和政委還長。這個1986年底從北京入伍的老兵,至今已成功發射了幾百條操雷,從未失過手。

老兵心中也有憾事。梁明觀告訴記者:「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妻子分娩時不在她的身邊。」記者問他,當時在幹嘛?梁明觀說,妻子分娩時自己正在水下指導新兵訓練發射魚水雷。

見記者臉上寫滿了感動,梁明觀笑了笑說:「像我這樣的憾事算不得什麼,比這更大的憾事在艇上還有很多很多。」梁明觀告訴記者,今年7月,在執行水下巡邏任務時,二級士官尹巖章父親發生意外去世了,等他返航靠岸才知道,再也見不到辛苦勞作了一輩子的父親。尹巖章把悲痛悄悄地埋藏在心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很快又投入到了新的訓練中。

轉眼間就到了艇上中午開飯的時間。天下美食,只有潛艇兵才能享受「水下大餐」。說是「大餐」,無非就是燉肉煮菜蒸魚,通常是六菜一湯。在潛艇上一般不炒菜,一炒菜就會在本來就瀰漫著柴油味、汗味等30多種氣味的艇艙裡增添一股油煙味。

在狹小的空間裡,水兵用餐大多數是各自為戰。望著狼吞虎咽的水兵們,被暈船折磨得毫無食慾的記者,既羨慕也有幾分「妒忌」。

潛艇政委鄧善林,勸記者也吃上幾口。他說:「吃飯也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吃飯就沒有體力,沒有體力何談戰鬥力?」

潛艇在遠航巡邏時,開始幾天大家的食慾都沒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食慾就會下降,飯量減少。所以,政委在艇上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讓水兵吃飽吃好,保持應有的體能和戰鬥力。

潛艇在水下航行最怕什麼?怕失去動力、怕機械故障、怕空氣汙濁、怕枯燥寂寞、怕艇員生病……政委鄧善林的回答很讓記者感到意外:最怕缺士氣!

為了讓大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高昂的士氣,艇上的幹部們因地制宜,組織大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比如:詩歌比賽、猜謎語、進行遠航日記評比、舉行伏地挺身比賽,等等。最讓鄧政委得意的是,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出一期《水下長城》報。

說著,鄧政委拿出了一份彩色的《水下長城》報典藏版。報紙列印在一張A3紙上,容量不大,但報紙的各項要素一樣不少,有動態消息,也有「黨史上的今天」「知識競賽」「幽默笑話」「詩歌」等欄目,而一組水兵們的遠航感言則令記者感慨不已:

把握深度就是積累財富,掌握航向就是創造人生。

遠航是個歷練:教你珍惜陽光、沙灘和海浪,更讓你懂得責任、團結與榮耀。

風雨同舟結下深海情誼,瀟灑來回書寫快樂篇章。

淡定顯從容,大隱藏鋒芒。

……

潛艇水下的生活是與世隔絕的生活,也是黑白顛倒的生活。特別是數十天的水下潛航生活,人的生物鐘被打亂。在水下航行的潛艇上,判斷何時是白天,何時是夜晚,是一件不大不小的難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看24小時制的船鐘。水兵也有自己判斷白天黑夜的辦法,如果炊事員送來了稀飯饅頭,那麼就表示白天開始了;如果送來的是夜宵,那就表明深夜已經來臨。

當船鐘指向夜晚的時候,記者的耳畔仿佛響起了蘇小明那首風靡和浪漫了一個年代的歌曲《軍港之夜》: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年輕的水兵頭枕著波濤……而我們眼前的水兵們,卻沒有浪漫可言。當他們駕馭著潛艇在水下巡邏時,拍打在他們頭頂上的是萬頃波濤,擱在肩上的是重如泰山的責任。當人們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我們的水兵睜大了雙眼,豎起了耳朵,默默地巡邏在祖國的萬裏海疆。

相關焦點

  • 全軍夥食標準最高的中國潛艇兵都吃啥?菜品豐富度遠超美國海軍
    毋庸諱言,潛灶是全軍夥食標準最高的灶別,潛艇兵是吃的最好的兵種之一。潛艇夥食標準高於其它兵種,本身就是一種制度設計,是軍隊對入行門檻高且屬危險艱苦行當的一種獎勵機制,是培養職業自豪感鼓舞士氣、提高戰鬥力的物質手段之一。
  • 潛艇兵在水下生活最少一月以上每天吃什麼?夥食豐富,堪比岸上
    人們都說中國軍人的訓練是非常苦的,但是三軍之中海軍的訓練最為艱苦,因為他們不得不適應長期的海上生活,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是很難在海上生活那麼長時間。潛艇兵是海軍中最為特殊的一類兵種,他們常年隱身水下,環境特殊,由於強大的水下壓力,可以說是每時每刻都在和死神搏鬥。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潛艇的最大優勢是能夠長時間的水下隱蔽潛航作戰,一次潛航的時間長短是一艘潛艇戰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目前為止,潛艇潛航時間最長的記錄是由中國核潛艇創造的,1985年11月25日至1986年2月18日,我海軍核潛艇進行了最大自給力考核長航試驗,創造了連續潛航90天1小時07分鐘的世界紀錄。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常規潛艇在水下連續潛航一個月也不是什麼難事。
  • 印度稱中國海軍一艘元級潛艇和潛艇支援艦十月初進入印度洋巡邏
    093護航畫面印度也稱中國潛艇10月期間第八次進入印度洋,當然中國是以反海盜巡邏的名義,也是自去年8月長達72天的對峙以來的第一次。中國央視也曾報導過093在亞丁灣護航的畫面,這是公開的。中國向印度洋恢復派遣潛艇巡邏已經激起了印度海軍的興趣。
  • 為什麼說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十分艱苦呢?
    相信一提到解放軍潛艇兵,很多人都是為之很羨慕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潛艇兵的夥食方面的待遇了,要知道,現如今解放軍的夥食標準裡面最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水下生活的時候,沒事做還可以看看水下的生物們。但是,不好意思,今天又來給大家潑冷水,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可沒有那麼好!要知道近年來潛艇部隊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因為各種先進的設備相繼投入使用,所以潛艇兵們在水下生活的時間比以前要更加長久了,水下的生活可不想我們想像中那種多姿多彩,相反是相當艱辛的,要知道第一個就是潛艇完全封閉的。
  • 菜要炒得香,還能躲魚雷!炊事兵兵王啥本事?答案就在這艘潛艇上
    幸運的是,央視軍事近日罕見地公開了海軍039型潛艇上的一些日常狀況,藉此,我們終於了解到潛艇上的炊事班是如何開展工作的。潛艇上活動空間可以用「寸土寸金」4個字來形容,對於那些習慣了大廚房的烹飪愛好者來說,039型潛艇上的烹飪環境簡直只能用「噩夢」兩個字來形容。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曾60天沒見過陽光(圖)
    原標題:29年潛艇老兵揭秘百米深海下的「吃喝住行睡」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央廣網7月26日消息(記者楊宸琇)作為藍色海軍方陣裡最神秘的隊伍之一,特殊的戰鬥崗位使潛艇兵的生活也蒙上了一層面紗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網絡媒體國防行】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中新網7月26日電(記者 張尼)床板寬度不足五十公分、艙內平均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一周只能洗一次澡……這些在常人看來難以忍受的生存環境,恰恰是潛艇兵們出海時要面對的常態,在堅守軍人職責的同時,他們也在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 揭秘潛艇兵的生活:在海底不見天日,潛艇兵如何堅持數月的?
    其實除了飛行員之外,還有一個兵種的待遇也是比較好的,這個兵種就是潛艇兵。不過,在工作的辛苦程度上來看,潛艇兵是要遠遠超過飛行員的。原因無他,潛艇光是內部狹小的空間就已經足夠讓人難受了。現在的潛艇改善很多了,內部空間大了很多,布局也更合理了,不會給人很亂很壓抑的感覺。
  • 全球潛艇兵夥食標準哪家強?這一東亞大國竟然墊底?
    潛艇兵的夥食標準與飛行員並列全軍最高,食材雖然豐富,但是口感並不好!我軍夥食一共有四個標準,普通步兵部隊吃的是最低的一類灶,坦克炮兵等技術兵種吃的則是二類灶,而海軍水面艦艇水兵則是吃的次高級三類灶,最高的四類灶則是潛艇兵和飛行員的專屬(每天39塊)。
  • 中國潛艇兵不敢吃蘿蔔 因易在人體內產異味氣體
    最「挑食」:黃豆、蘿蔔不受歡迎潛艇兵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熱量,為保持充足的體力,潛艇兵的夥食標準一直不錯。潛艇上最金貴的要數新鮮蔬菜和淡水了,艇內雖有冷凍和冷藏的冰庫,因容積不大,因此水下要吃新鮮蔬菜常常以蔬菜罐頭代替。
  • 為啥各國部隊中,待遇最好的是潛艇兵?水下生活普通人一天受不住
    導語:為啥各國部隊中,待遇最好的是潛艇兵?水下生活普通人一天受不住眾所周知,在各國部隊中擁有很多兵種,每個兵種的職責都大不相同,主要被分為海面作戰的海軍、地面上作戰的陸軍以及空中作戰的空軍三個兵種。而潛艇兵則是海軍部隊的一種,潛艇兵是海軍中的一特殊兵種。同時也是各國待遇最好的兵種之一,往往是陸軍工資待遇的三倍,所以很多人都十分羨慕潛艇兵這一職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潛艇兵的,能得到如此高的工資待遇,要求自然也會比普通士兵高很多。潛艇兵跟普通士兵不一樣,要想成為潛艇兵就必須經過文化測試、心理測試還有身體測試。
  • 美國潛艇上,夥食真的好得不得了?
    對連續幾個月憋屈在不見天日、臭氣燻天且航行在海底幾百米深的潛艇兵而言,尤為如此。那網上盛傳潛艇兵夥食待遇全軍最高,是真是假?潛艇兵即便是在非戰時,也是拿著生命在完成任務。在深不見底的海底暗黑世界航行幾十天,時刻和易燃易爆炸甚至核武器近距離面對面。
  • 解放軍潛艇水下遠航訓練:三天沒有一個熱菜
    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軍人所做何事?只有一件事:打仗。軍人生來為打仗,打仗必須能吃苦。這種苦平時就要肯吃、能吃、會吃。軍人的餐桌,也是向和平積習開刀的戰場。軍人看《舌尖上的中國》,應該看出另一種感悟——要讓百姓嘗出和平安寧的甜美,戰士就必須吞下常備不懈的艱辛!
  • 潛艇水下做飯能用明火煎炒烹炸麼?想吃個爆炒雞丁怎麼辦?
    潛艇作為一種水下作戰的利器,獲得了「深海幽靈」「水下刺客」「海底利劍」等諸多稱號。在茫茫大海中一呆就是幾個月,特別是潛航在深海的時候,衣食住行的條件肯定要受到諸多限制,是我們常人難以想像的。吃什麼,怎麼吃,在哪吃,也是潛艇作戰保障的一個核心所在,飲食保障是各國潛艇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基礎。 有很多網友疑問,聽說潛艇兵的夥食級別特別高,頓頓都是大餐,非常令人嚮往。那麼潛艇的廚房是啥樣的?中餐的煎炒溜炸在潛艇上都有麼?潛艇上能用明火做飯麼?
  • 鄧尼茨的水下「盛宴」,二戰德軍潛艇日常飲食,營養不等於美味
    從古至今,世界各國軍隊夥食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海軍的夥食標準是各軍種中最高的,而海軍麾下的潛艇部隊更是優中選優。畢竟長時間在水下作戰與潛伏,對士兵精神和體力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在日常飲食和生活上給予一定的幫助,那麼對於戰鬥士氣會有極大的影響。
  • 中餐那麼好吃,中國軍艦上為什麼只吃西餐?原因竟與前蘇聯有關!
    莫斯科紅場聖巴斯的海軍士兵合影因為軍艦的特殊性,需要長時間在水下待命,所以特別需要節省用電,自然不能開火做飯了,只能吃可以涼做的西餐。而且潛艇在作戰時,要限制潛艇上的噪音和活動,只能吃西餐。所以潛艇兵吃得與其他兵種都不一樣。軍艦海員吃的東西,更需要營養均衡搭配。而且在海裡缺淡水,因此海軍主食是麵包。軍艦上也有米飯,不過為了節約淡水資源,都是特供大米,不用淘洗直接下鍋。軍艦上一般都是先吃蔬菜水果,早餐一般是麵包,雞蛋西餐之類的。午餐和晚餐就會有有各種湯、菜、肉和罐頭。
  • 中國潛艇兵選拔要求十分嚴格 牙齒必須整齊
    然而,當2011年底入伍的新兵早已結束新訓、在部隊的各個崗位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在海軍潛艇學院,卻仍有一批新兵在接受集中訓練。他們是去年年底入伍的潛艇新兵,對於他們而言,「新訓」時間長達7個月。  潛艇兵為何如此特殊?又有何特殊?筆者帶您走進中國潛艇兵的搖籃海軍潛艇學院,去揭開潛艇兵的神秘面紗。
  • 中俄演練潛艇救援 中國海軍英制深潛救生艇首次對接外軍潛艇
    據大公網報導,參加「海上聯合-2017」聯合軍演的中俄海軍艦船,9月22日上午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解纜啟航,前往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南部演習海域,標誌著聯合軍演進入第二階段的海上實兵演練。演練中,俄方潛艇模擬失事潛艇坐沉海底,先由俄海軍「伊戈爾.別洛烏索夫」號救生船實施救援,其所攜帶的深潛救生艇完成水下對接。 晚上6時許,中國海軍援潛救生船長島船攜帶LR-7深潛救生艇抵達潛艇「失事」海域,通過圖像聲吶掃測確定「失事潛艇」大致方位後,啟動了動力定位系統。深潛救生艇被巨大的機械吊臂穩穩放入水中下潛。
  • 潛艇水下最快時速:美俄都是35節,中國的是多少?
    在現代海軍中,人們通常都對航母、驅逐艦、護衛艦了解得比較多,而關注度較低的潛艇,也是海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中的海基部分,主要就是依託戰略潛艇來發射潛射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