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歐洲:最炫的是中國風

2020-12-15 騰訊網

小橋流水,絲竹之音

一曲亭臺煙雨中,一池碧波荷間紅

茗茶、品香

這樣的雅致生活

似乎是對中國風最好的詮釋

18世紀法國的《Happer's Magazine》雜誌刊登的藝術評論中,「中國風」已經出現,被稱為「Chinoiserie",這個詞語一直沿用至今。

也是在這時,歐洲大陸掀起了一股中國熱,絲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進法國。「洛可可風格」正是這種對中國文化的憧憬與嚮往的反映。隨後的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也深受中國風的影響。

洛可可時期畫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中國風作品

梵谷的《杏花》

約翰·謝布貝爾的《關於英國國民的書信集》這樣描述:「房間裡每一把椅子、每一個玻璃鏡框、每一張桌子,都必定是中式的:牆上貼著中國牆紙,圖案滿紙,卻無一摩寫天然……房間的幾面牆上,中國情調的小壁架託著呲牙咧嘴奇形怪狀的瓷獅子,放在也是瓷製的花棚架之中,黃銅箔片被漆成了綠色,就像阿卡狄亞的情侶們—樣在樹陰下躺著。」

花鳥壁紙、飾品、別具風情的明清家具、富含寓意的圖案……這些成為西方家居空間中最受追捧的中式元素。

中國古典用色中的石青、硃砂、帝王黃

被巧妙地運用在空間牆面裝飾中

營造出典雅深邃的意境

中國風的單詞Chinoiserie, 來自法語 'chinois' 。在18世紀從中國進口瓷器,絲綢,漆器是非常時髦的,這導致了許多外國設計師和工匠模仿亞洲設計,他們憑藉想像創造出許多奇特的東方style。

1.《中國周制婚禮》by弗朗索瓦·布歇,1742年作品。典型西方人對中的國印象和想像。

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作品《中國皇帝上朝》

歐洲刮過的中國風,發端於11世紀,得到了馬可·波羅、聖鄂多立克等曾旅行中國的冒險家、傳教士的有力助推。經幾個世紀的流變,中國風17世紀全面滲透到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從日用物品、家居裝飾到園林建築等,上至王公貴胄,下至商賈鄉紳,都趨之若騖。

2. 12片陰刻漆器屏風,在不同的房間鹹的另一半,17世紀晚期,英國薩裡漢姆莊園。

中國風直接形塑了西方時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風格。18世紀中葉,中國風達到頂峰。華託、布歇、皮耶芒、齊彭代爾、錢伯斯、瑞普頓等著名的藝術家、設計大師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工匠所創造出的眾多中式建築、藝術品和工藝品,為後人記錄和保存了中國風席捲歐洲大陸的深刻痕跡。

3. 17世紀末18世紀初,結合了中國和日本風格的瓷瓶。

今年90歲的休·昂納是英國著名藝術史家,他與約翰·弗萊明合著的《世界藝術史》,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闡述最為完整的藝術史通史。

他寫作的《中國風:遺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國元素》一書,通過歐洲現存的絲綢、瓷器、繪畫、家具、建築等具有中國元素的實物,梳理了西方文化領域中國風的興起、興盛及其衰落、流變的漫長而複雜的歷史,為「打撈」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4. 18世紀40年代 約翰·帕克的妻子凱薩琳夫人,繼承了薩爾特倫宅邸 (Saltram House),他們著手進行改建和裝修,張貼大量的中國壁紙。

14世紀,法國的織工們在織物中模仿中國圖案。起初,他們精確模仿出吐火的龍、歡快的獅子和鳳凰。中國絲綢及其圖案,因濃鬱的異域情調,代表著那個神奇的東方,在歐洲人眼中別具魅力。

因此,中國風尚圖案,在歐洲美術作品中也得到了再現。如上面的《聖厄休拉和她的少女》這幅畫,畫中女性聖徒所穿的長袍,綴滿了鳳凰圖案。

5. 18世紀古董畫。

瓷器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歐洲人對瓷器的喜愛程度絲毫不亞於中國人。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義大利著名畫家貝利尼和提香在15世紀之初合作繪製的傑作《諸神之宴》。

畫面中,女神、男神手裡都端著中國明朝樣式的青花瓷碗。這些瓷碗,居於畫幅中心位置,十分搶眼。

6. 18世紀紅色中國轎子(法國)。

歐洲畫家們也津津樂道地描繪中國題材作品。華託的《中國神靈》《中國皇帝》、布歇的《中國集市》《中國花園》《結伴釣魚的中國人》,用西洋繪畫的光影、色彩、立體再現手法,逼真描繪出中國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布歇《中國舞蹈》

畫家皮耶芒的中國題材系列裝飾畫,不僅畫面的構圖是中國獨有的散點透視,其表現手法也類似水墨畫。其中一幅畫中,雜技演員正在做著高難度的平衡動作,畫中的演員閒情自若、仙風道骨。他的系列裝飾畫,人物、樹木、花卉、山水,彰顯出一股強烈的中國傳統繪畫之靈氣。如果沒有文字註解,也許會誤以為出自中國畫家之手。

7. 19世紀的中國風廚櫃,庫爾城堡,最初是用來作為一個書櫃。

而在園林、建築創作領域,歐洲設計師和匠人們也紛紛借鑑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型和布局,如現存於巴黎巴加泰勒公園的涼亭、瑞典哈加花園中的亭臺、丹麥弗雷德裡克包花園內的小橋、德國慕尼黑市區的中式寶塔等。

8. 20世紀初流行的中國風格優雅裝飾。

9. 1680年薩裡漢姆莊園椅子。

10. 1760年代,洛可可風格的中國風雕花裝飾,by 盧克萊特福特,克萊頓樓(Claydon House) 白金漢郡。

11. 1762-1868s 奧拉寧鮑姆宮殿(Schloss Oranienbaum)一個中國沙龍室。

12.1762-1868s 奧拉寧鮑姆宮殿(Schloss Oranienbaum)中國沙龍室細節。

13. 1765年「瑪麗·安·耶茨夫人出演《中國孤兒》的肖像,by Tilly Kettle (1734 or 5?1786) 。《中國孤兒》是伏爾泰1755年寫的一個五幕三十一場的歌劇,根據元朝紀君祥《趙氏孤兒》法文譯本改編。

14. 1780年漆面鍍金木豎琴,金葉與黑漆形成鮮明對比,頂部裝飾有新古典主義中國風的茛菪葉滾邊。

15. 1810年,英王喬治四世的4扇手繪牆板,中間圖案為布面油畫,by 羅伯特·瓊斯(設計師)。

16. 1920s早期麥肯樓的中國室,麥肯樓是美國的第一個專業的室內設計師,亨利·戴維斯夢夏的家。

17. Ann Getty 房間壁爐兩邊的窄長壁紙,描繪了中國古代庭院。

18. Ann Getty,打開的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房間,確切的說是東方風格,身後的邊櫃放著中國花瓶的檯燈和瓷器裝飾。

19. Benjamin Dhong夢幻的家。

20. Coco Chanel 的家。

21.巴黎克勞德酒店,中國漆面裝飾的大廳。

22. 別致的吧檯。

23.波茨坦無憂宮,令人難以置信的房間,柏林。

24. 杜奎特的花園。

25. 兒童中國漆木椅,並繪有孩子的紋章,1720s,奧斯特裡公園。這是弗朗西斯爵士為自己較小的孩子,定製的整套家具中的一件。

26. 維吉尼亞雪松(香柏木) 樓梯,下面是中國擺設。

27. 工藝精湛!18世紀中期,象牙製成的中國畫舫模型,奧斯特利公園,倫敦。奧斯特利公園 Osterley Park,1576年由任商業代理和伊莉莎白一世顧問的託馬斯·古艾山爵士建造,都鐸式宮殿及園林,佔地746英畝。

28. 漢普頓宮,顏色鮮豔的中國畫牆紙。

29.荷蘭胡桃木玳瑁櫃放著中國瓷器,Dyrham Park,格洛斯特郡。

30. 皇后島宮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爾摩,瑞典。

31. 皇后島宮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爾摩,瑞典。

32. 皇后島宮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爾摩,瑞典。

33. 皇后島宮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爾摩,瑞典。

34. 克萊頓樓 Claydon House, 白金漢郡。

35. 克萊頓樓 Claydon House, 白金漢郡。

36. 路易十五(Louis XV)鍍金中國漆櫃,約1750s。

37. 綠色中國風不對稱漆櫃,法國,約1880年。

38. 美國駐倫敦大使 海恩斯格雷伯- 100歲。房子裡裝飾著老的中國手繪牆紙。

39. 薩裡漢姆莊園,有一個標誌性古老的中國茶壺(1650-1670)。,始終在公爵夫人的私人房間的茶几上。這隻中國漳州白瓷茶壺(歐洲鍍銀支架)。

40. 十八世紀晚期,中國出口到歐洲的一副水粉「優雅的花園一景」,克萊頓樓,白金漢郡。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做「最不炫的民族風」
    HAYA的音樂,較之當下的流行音樂,也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和《最炫民族風》不同,他們的音樂是以蒙古音樂為基礎的世界音樂,是「最不炫的民族風」。 「聽HAYA的音樂,你的身體就好像大地,血液就好像河流,眼睛就好像天空……他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追尋著來自靈魂的聲音。HAYA表達的不僅是對現代蒙古音樂的理解,更是對自然的熱愛,對心靈的呼喚。」音樂家譚盾如是評價HAYA的音樂。
  • The Hottest Ethnic Trend 最炫民族風
    不知哪位網友最先發現,鳳凰傳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風》配上各種類型的畫面,都能實現「神同步」。之後網絡便很快颳起了「最炫民族風」,竄出各種類型的神同步。目前這股風潮仍在全國蔓延,各版本的《最炫民族風》傳遍了大街小巷。
  • 中國瓷器歐洲「變身」:十八世紀法國對中國外銷瓷的改裝重飾
    明清時期大批中國外銷瓷輸入歐洲,其中部分瓷器在歐洲會被改造和重新加以裝飾,成為一種複合器物。鑲嵌金屬附件是其中最常見的手段,這是一種將金屬製成的附件加裝嵌入另一器物(本文中是指中國瓷器)的特殊工藝。歐洲對中國瓷器的金屬鑲嵌,盛行於17至18世紀,尤以法國為盛,並在歐洲產生了輻射性影響(注1)。
  • 中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貴族女人帽子裡隱藏的秘密
    歐洲人普遍認為一個有身份的女士,在正式場合不戴帽子,是十分失禮的行為。因為古代歐洲頭髮被看成女人的隱私部位,不戴帽子就等同於赤身裸體行走。看完這篇,你會明白為什麼歐洲影視劇裡上流社會人士都喜歡戴帽子。中世紀歐洲貴族女人帽子裡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讓我們一起看看。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中世紀時教廷頒布法令要人們將頭髮遮蓋起來,一種簡單拙樸帽形裝飾「Wimple」誕生了。
  • BGM還是《最炫民族風》!
    提到中國廣場舞
  • 鳳凰傳奇"廣場舞"狂歡 感謝"最炫民族風"版本走紅
    鳳凰傳奇"廣場舞"狂歡 感謝"最炫民族風"版本走紅 」還沒落幕,在北京某大型影棚又有一股「最炫民族風」正在呼嘯而起。而這次「廣場舞」教學伴奏專輯的推出,也勢必讓炙手可熱的「最炫民族風」吹得更遠,讓更多的舞蹈健身愛好者在鳳凰傳奇的音樂中參與運動、強健身體。  國際健身教練加盟助陣 「最炫民族風」接入世界軌道  作為鳳凰傳奇今年為廣大健身舞蹈愛好者量身打造的一份禮物。
  • 麗江古城吹起最炫民族風
    麗江古城吹起最炫民族風 2020-10-1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村民放最炫民族風趕野豬:比鞭炮效果好
    村民放最炫民族風趕野豬  錢江晚報訊 如果你最近去衢州開化縣塘塢鄉和平村大埂自然村,說不定會發現,田間地頭到處都在循環播放《最炫民族風》。這首歌在當地這麼火,是因為它能趕野豬。  方祖堯說,最早用《最炫民族風》趕野豬的,是自己的鄰居餘有蘭。她今年66歲,丈夫去世多年,兒子都不在家,自己一個人在家務農,種了一畝多玉米。  開化山區野豬很多,半夜經常下山,把地裡沒熟的玉米拱個盡光。村民們放鞭炮、點煤油燈,效果都不好。  餘有蘭聽老人說,野豬怕聲響。正巧,她家裡有個錄音機,充好電可以連唱10多個小時。
  • 「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金昌永昌舉辦篝火晚會
    「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金昌永昌舉辦篝火晚會 20-12-23 09:14
  • 「中國風」在十七世紀就吹過了歐洲,影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17—18 世紀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發生過一段插曲,就是歐洲產生了一種東方情調的裝飾藝術風格,這種風格被稱作中國風格或中國風,持續了一百餘年,很多中國的元素融匯在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中,展現了中國藝術獨特的魅力,為歐洲上層社會奢華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
  • 奧運服裝比拼 西班牙「最炫民族風」
    不過最具「轟動」效應的,恐怕還是西班牙的制服了。西班牙運動員將奧運制服的照片放到了推特上,結果跌碎了一地眼鏡。賽艇冠軍克拉維奧託說:「我在家試了這套衣服,算了,我還是不做評論了,衣服送給你們吧。」 網友看到後也紛紛吐槽,有中國網友笑稱:「這是最炫民族風嗎?」而西班牙的設計師們更是表示憤怒,認為這損害了西班牙的國家形象。
  • 「到此一遊」終極解密 不該是「最炫民族風」
    讓中國社科院旅遊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來解答這些問題。「到此一遊」終極解密檔案謎團一「到此一遊」是石頭蹦出來的呢,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發明的?如果你沒有玩,就感覺比別人矮一截,如果別人去的東南亞,你去的是歐洲,你又會覺得你比他們厲害。這就是攀比,而攀比的基礎就是炫耀的心理。所以在這個階段,很多人出去旅遊就是想通過炫耀來獲得尊重。而「到此一遊」這種生硬的展示方式正好符合了一些人的炫耀心理。只有當我們的旅遊是為了第五階段的自我實現以後,才能做到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和評價,也不需要通過這樣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 維也納之聲2015新年音樂會 演奏最炫「中國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樂會除了會演奏約翰-施特勞斯家族的經典樂曲外,還會演奏一些具有「中國風」的樂曲。在上半場結束後,薩伯指揮將換上唐裝呼應下半場的第一首樂曲《春節序曲》,樂團全體成員也將會觀眾們致以新年的祝福。
  • 歐洲的最炫「中國風」,土豆燉牛肉吃到飽,任性的國民很浪費食物
    導語:歐洲最「華夏」菜系,土豆牛肉湯到山丹丹城,不是假的歐洲國哦匈牙利是一個美麗而平靜的國家。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這個城市優雅而華麗,充滿歐洲風格的建築。然鵝,除了布達佩斯,匈牙利其他的地方都被人認為是「鄉下」。
  • 梁文博逆轉火箭 諾克颳起最炫中國風
    如今因為國內斯諾克賽事的暴增,中國小將與頂尖高手過招的次數也越來越多,高水平的較量也讓中國斯諾克整體水平得到了提升。可以預見的是,在良好的斯諾克氛圍下,中國撞球界未來或許不再單打「丁俊暉」招牌,而是愈來愈多的後起之秀。
  • 英文歌曲翻譯意境似古詩 "最炫文言風"走俏
    最近,「最炫文言風」在網絡甚囂塵上,把熱詞改成文言,用文言吐槽生活,網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玩 老古董有了新用法  這股被叫做「最炫文言風」的網絡熱潮發酵至今,已在新浪微博累積了將近20萬條的討論。這波「文言新用」的最大特點,是把當下的很多網絡熱詞直接翻譯成了文言文,而且形神兼備,惟妙惟肖,迅速引起年輕網民的興趣。
  • 電影嘉年華也刮「最炫民族風」(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6日訊(記者 劉晨)今天中午,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精彩在沃·電影嘉年華(奧體)」啟動儀式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舉行。由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擔任藝術顧問、葉小綱擔任音樂總監的《中國民族電影交響音樂會》也在啟動儀式上奏響。
  • 廣東民樂團勁吹最炫民族風 於紅梅獻《太陽祭》
    二胡演奏家於紅梅  廣州日報訊 7月4日的廣東民族樂團音樂季閉幕式「最炫民族風」音樂會,民樂指揮家王甫建以及二胡演奏家於紅梅將為觀眾帶來熱情  這場音樂會薈萃了我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民樂經典曲目,如古曲《流水》、《掀起你的蓋頭來》、《萬馬奔騰》、《平湖秋月》、《鳳陽花鼓》、《趕牲靈》、《太陽出來喜洋洋》等,展現東西南北最炫民族風。  當代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於紅梅與本場音樂會指揮王甫建將合作《太陽祭》。
  • 雙匯颳起火炫風,喜獲「中國國際廣告節廣告主獎」
    11月14日—17日,第27屆中國國際廣告節在鷺島廈門隆重舉行,雙匯發展營銷公關副總裁應邀出席。在廣告主年度盛典上,雙匯&浙江衛視《奔跑吧》案例,經激烈角逐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國際廣告節·廣告主獎· 2020年度全案整合營銷案例」 。
  • 神曲締造者張超首亮相 與楊鈺瑩對唱《最炫民族風》
    作為神曲締造者的張超,在成功為鳳凰傳奇打造《自由飛翔》《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風》等神曲後,也為楊鈺瑩量身打造復出大作《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節目中,張超更獻出自己的螢屏首唱,引爆全場。首亮金嗓秀神曲神曲《最炫民族風》的旋律幾乎無人能拒絕,國際女神章子怡做客《快樂大本營》也坦言最愛神曲《最炫民族風》,並現場要求演唱《自由飛翔》。但不可思議的是,紅遍大街小巷的神曲,它的詞曲創作人張超卻從來沒有公開演繹過。終於,在做客《明星同樂會》節目時,張超首度與楊鈺瑩合唱神曲《最炫民族風》,為了好友真是「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