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裡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這座義大利東北部重要的港口水城,由118個島嶼組成,之間以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主體建於離岸4公裡的海邊淺水灘上,西北角有長堤與大陸相通。
聖馬可廣場介紹:聖馬可廣場東西長170多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廣場南、北、西三面被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環繞,東面有高98.6米的聖馬可鐘樓和融東西方建築藝術為一體的聖馬可教堂,西面是總督宮和聖馬可圖書館,這些建築和諧優美,建築物上的石雕生動逼真,可以說是古羅馬建築中少有的傑作。
聖馬可大教堂介紹: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東側,由於其中埋葬了耶穌門徒聖馬可而得名,教堂始建於公元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也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的出發地,作為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不僅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還代表著威尼斯的榮耀、富足、歷史和信仰。
總督宮介紹:總督宮是威尼斯共和國時代總督的住宅、辦公室及法院的所在地,是當時政治的中樞機構。 宮殿用粉紅色和白色的大理石砌成,造型嚴整而華麗,府邸內有拱廊相連的哥德式迴廊,宮殿中棟的2樓黃金梯建於16世紀,曾是總督府的正式入口;2、3樓的各廳房內裝飾著威尼斯派繪畫,洋溢著豪華與尊貴;4座門廳的頂棚壁畫、會客廳的壁畫以及排列著歷代總督肖像的大會議廳都是遊覽的重點。
威尼斯鐘樓介紹:威尼斯鐘樓(Campanile)坐落於威尼斯大運河的入口處,聖馬克廣場東側,既是威尼斯城市的縱坐標,也是廣場建築群空間構圖的重心。 鐘樓高98.6米,構造簡單,下半部是由磚塊構成的巨大柱狀建築,邊長12米,高50米;上方則為拱形鐘樓,共放置了5座鐘,拱形鐘樓的外部是由分別由獅子與威尼斯的女性圖像所妝飾;在鐘樓的錐形尖端上,放置了一個金色的風標。
嘆息橋介紹: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是高懸在總督府和監獄之間的橋,在古代,死囚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時,只能透過小窗看見藍天,從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發出嘆息之聲,因此得名。